汉第三帝国-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曜如期收到了三份关于选官的条陈,与六份京官的备选名单,另外还得到了一份有关教育制度的条陈。
对于惜时如金的他而言,选官的事情必须尽快落实下来。
于是他就召集众臣工在建章宫前殿议事,商议和确定选官制度。
程昱所奏条陈,围绕科考制旁征博引,重点强调了其公平公正性,并以忠义学府为例,建议朝廷重新把官学抓起来。
他所奏的方案,等于是给近十年从忠义学府毕业的士人,寻了一个做官的途径。
大致的流程和后世的国考差不多,笔试与面试必不可少,就连身体素质方面也要达标,需要归医部体系管理的综合医馆提供“体检报告”。
不论出身,凡年满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人,只要从当地的忠义学社委员会那里开具一个证明,便可参加一年一度的科考。
科考以策论为主,就像刘曜之前颁布招贤募将令选拔贤人一样,具体形式与之类似。
这样可以在教育还未大面积普及的情况下,给天下间有志做官的士人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而且,刘曜可以通过心腹担任考官的方式,多选拔像郭泰那样寒门背景的士人,以此稀释世家大族对臣权的控制。
郭泰所奏方案,如刘曜料定的一样,重点围绕了基层的官员选拔,即类似竞选制一样的乡三老推举制度。
所谓乡三老,乃是乡亭之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并不是说乡里的三个老头。
以往地方上虽有乡长、亭长等基层官员,有朝廷授予的权力,可在有些事情上,真正影响力巨大的还是地方三老。
郭泰建议,可由地方乡三老从后生晚辈之中,推举数位青年才俊给县里。
县里需要对这些才俊进行考察,根据其能力大小,才能的侧重方向,而任命为不同的乡级官员。
由于这些人是三老推举的,能得到乡间百姓的人心支持,且又经过朝廷地方政府的考核,赋予了他们手中权力的合法性。
如此的话,乡亭级别官员选拔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为了提高基层官员的素质,应由县里的吏部下属机构,对三老推举的才俊进行岗前培训。
而且每年至少保证一次培训,政绩优异者还可以推举到郡府接受培训。
郭泰还建议应该加强教育,多多培养士人,方可保证朝廷有大量的人才可用。
故而,他按照刘曜那份关于教育制度构思的文稿,结合他所了解的东汉地方民间社会情况,写了一份关于建立义务教育的官学体系草案,以条陈形式上奏给了刘曜。
刘曜翻阅郭泰所奏有关官学体系的条陈后,发现郭泰把大学堂剔除了义务教育的序列,从而将义务教育的时间缩短成了六年。
不仅如此,郭泰还用“国民学堂”取代了乡小学堂、县中学堂,用“太学分院”眼取代了“县大学堂”。
即按照这个划分来的话,他以滇池县中学为例,便可与忠义学府一起改编为太学分院。
他认为,国民学堂应该每个乡成立一座,承担朝廷义务教育的职责,专门对各地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
按照入学年限,分成不同级别的学生,比如入学一年的叫一年级,两年的叫二年级,以此类推,六年的叫六年级。
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需要接受的义务教育内容也不一样。
他参考刘曜的文稿,对各年级学生所需要学的内容,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类与介绍。
郭泰还认为,六年义务教育的毕业者不算士人,必须通过太学分院的招生考试,考入户籍所在县的太学分院,并且顺利通过太学分院的毕业考试者,方可授予良士证书。
凡是接受朝廷良士证书的人,等同于自愿加入忠义学社,愿意遵守学社的纪律,接受学社委员会的管理。
此外,针对那些民间拜师学艺的人,若不加入地方忠义学社,则以无籍士人论处,没有资格做官。
刘曜发现,郭泰的这个构思非常巧妙,几乎把东汉朝廷固有的教育制度与后世的教育理念完美结合了。
按照郭泰的这个思路,还是与东汉原有官方教育之前一样,读了太学的人,肯定算是士人。
但那些没有读太学,仅仅是民间师承的人,则以做官之资格对其进行限制,迫使这类人不得不加入地方上的忠义学社。
这样的话,天下士人若想做官,就必须加入忠义学社,遵守学社的各种纪律。
针对那些严重违反纪律的人,便可将其除名,开除士人行列,保证士人环境的清明。
从思想上对以后的士大夫阶层进行控制,防止这一阶层坠落腐败,预防以后出现大量说“水太凉”毫无节操的士人。
抛开郭泰关于教育制度的条陈不谈,陈寔所奏选官法条陈,乃是三人之中最完善,分析最全面,介绍最详细的。
如刘曜所料的那样,陈寔是从察举制入手,将察举制进行变异,而弄出了这么一套新的选官制度。
为了形象的表现这套制度,下面举一个例子。
某甲若想做官,第一步需要找到县里的中正官,先按填一份个人背景表,然后让其给自己做一份品评报告。
所谓中正官,即由地方官推举,具有一定名望且看人精准之人。
为了体现公平,这个中正官并非一人,而是至少三人。
三人根据某甲的背景表,各出一份品评报告,取三者评级的平均等级或中间等级,定为某甲的评级。
这份品评报告并非看表打分,而是要在得到某甲的背景表后,对其所填内容进行实地走访,展开详细的调查,了解某甲平日里的表现,衡量其品行与才能。
最终出具的品评报告上,有三项内容必不可少。
一为家世,即哪一姓哪一宗哪一家的子弟,父辈、祖辈是干啥的,祖上是否显贵过?
二为品行与才能的评语,比如“德优能少”或“德能双优”等等。
三为品级,即评定人才所属档次的结论,分一等、二等、三等一直到九等。
假如三个中正官给某甲的评级分别是三等、六等、五等,则先取平均数,若平均数不是整数,那么取中间等级,即为五等。
某甲得到五等的品级后,就可以回家,静静等待地方官府的征辟了。
地方官府根据中正官手里的人才资料,根据实际需求,从而量才录用。
不得不说,这套制度真的相当厉害,刘曜看后都忍不住点头。
第120章 察举也要官考()
陈寔提出的变异版察举制,其厉害之处,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个,将察举制之中的举荐权交给专门的官员负责,从而可以找到具体的责任人,并按照朝廷需求,定期从人才库之中选拔优异者。
第二个,这个制度一旦推出,将会树立起朝廷威信,此消彼长之下,地方名士品藻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弱。
第三个,品评报告之中的家世与德行是重要指标,皆对世家大族有利,且有名望的中正官多数出身于世家大族,自然偏向于世家大族的利益。
第四个,这套制度还可以对原先在朝为官者进行重新的评级,完全可以把之前的官员筛一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优进入即将成立的新朝廷。
第五个,因为这套可以解决眼下新朝廷用人难的局面,刘曜基本上不会拒绝!
在陈寔看来,让刘曜接受这个制度,才能体现这套制度的价值。
针对陈寔所奏的变异版察举制,刘曜要求人才被中正官评级之后,必须与走科考制做官的士人一起参加朝廷举办的考核——官考。
凡通过考核者,察举制出来的人授予贤士证书,科考制出来的人授予进士证书,等于有了做官的资格。
经过忠义学府的十年布局,寒门士人的数量增加非常迅猛,世家大族已经完全不可能垄断做官权了。
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刘曜等于把察举制与科考制糅合成了科举制。
只要举办几次官考,便可增加寒门在官僚阶层之中的数量,实现刘曜稀释世家大族对臣权的控制。
至于乡里三老推举的青年才俊,刘曜在人数和时间上进行了要求,即每年一次,三老只能推举两人,且有一人必须有过从军经历。
被三老推举出来的两人,还要组织乡里百姓,再推举三人。
这五人一起前往县里,接受县里吏部下属机构的衡量,其中符合要求的人,会被授予良士证书,成为士人,拥有做官资格,再往后就等着县里征辟即可。
刘曜要求,无论是良士、贤士、进士,在正式就职之前,必须先参加县里组织的预备干部培训,而后就职的也只能是副职,待一年后的表现优良,方可转正!
针对刘曜提出的要求,众臣工自然是表示赞成。
就这样,刘曜与麾下众臣工在选官方面达成了一致。
最终确定以竞选制选拔乡级及以下官员,以科考制、察举制选拔县级及以下官员。
至于接下来新朝廷的京官和各郡级官员,当然是刘曜说了算!
选官制度告一段落后,刘曜便拿出郭泰上奏的教育制度草案,在殿上与众臣进行一番商议。
六年义务教育是确保士人增长率的基础,谁反对谁就是不想让刘曜赢得三年之约,阻碍刘曜登帝位,众臣工没理由反对。
于是乎,未来彻底挖空世家根基的义务教育制度与“官考制”便这样毫无阻碍的通过了!
“各地政事急需处理,朝廷官制又刚刚草建,县级及以下官员的选拔、任免乃是首要之事!众卿以为,何人可担此重任啊?”
刘曜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刚出口,大殿之中的众臣工瞬间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一个个紧张的不得了。
就连杨赐、郭禧、李咸等上了年纪的老家伙们,也难以压制内心的激动与期待,纷纷翘首以盼,希望可以被刘曜点名。
有刘曜亲自坐镇中枢,楚王庭的中央官员想在长安城干点什么事,必须要掂量掂量。
然而,离开长安,远离中枢的地方上,按照刘曜提出的地方官制来看,郡守、县令等地方首脑人物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试想一下,假如有十个县令皆为杨赐所选拔,那对于这些县令而言,杨赐与他们便有了一份香火情。
以后杨家子弟若想通过察举制从地方上进入官僚阶层,即便才能不足以担当大任,但弄个一官半职应该是不成问题!
没人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即便他们非常清楚,做这件事必须要考虑刘曜的喜好,甚至会被刘曜猜忌、同僚嫉妒!
这就像飞蛾扑火,明知道有危险,但仍然身体不受控制的扑过去。
对于权力的掌控欲,已经深入官僚阶层的骨髓!
“杨卿,你说说看,谁来担任吏部之尚书,可为孤分忧?”
刘曜朝杨赐望了过去,直接点名询问。
杨赐十分尴尬,他明明也想做这吏部尚书,却只能违心地把这个位置推给刘曜近期赏识的人。
“启禀大王,老臣以为,有道先生在士人之中名望甚高,若总领选官之事,必能一呼百应,为朝廷选拔各种干才,以解大王之忧!”
刘曜遥遥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