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重又来至大堂。边大绶故作恼怒,喝道:“卖蒜被抢,实乃小事,尔竟如此作态,难道想恫吓本官吗?”随即命衙役将内监逐出公堂。
为了准确地找到李家祖坟,边大绶首先找到了曾参与埋葬李自成家人的李自成的同乡李诚。开始,李诚不肯告知,后来,经过拷训,李诚给边大绶提供:“记得李闯祖父下葬掘土时,地下面有三个空『穴』,其中的一个空『穴』尚发现有一只黑碗,当时用土填了两个空『穴』,在其中一『穴』安葬,并用黑油点灯放在墓内棺前。因此,只要找到那个置有黑碗的坟墓,便是李闯的祖坟。”
第69章 中国盗墓史上的挖祖坟事件(3)()
得到李诚提供的线索后,边大绶立刻下令寻找,但是,一连掘了数座坟,都没有找到李诚所说的黑碗。当时,天『色』已晚,难以下山,他们就坐在李自成家的旧窑中烤火。翌日凌晨,他们又挖了数家坟冢。到了正午时分,果然在一墓中发现黑碗,照李诚所说,它必然是李自成祖父的坟墓了。挖出来的骷髅如黑墨,额骨上长出了六七寸长的白『毛』,状极恐怖。在李自成祖父坟的左侧下方还有一座坟墓,据李诚指认它是李自成父守忠之墓。墓的正顶长有一棵榆树,粗如臂膀,枝叶诡异,边大绶命人砍下榆树,不料树倒墓开。墓中竟蟠着一条白蛇,“长尺有二寸,头角崭然”,役卒上前捕捉,将蛇置于练总郝光正行装袋内。役卒把棺木打开后,只见所有的骨节都变成青铜『色』的绿『色』,额骨上也有六七寸长的白『毛』。其余七八座墓中骷髅上也都有白『毛』。边大绶为了断李自成的“龙脉”,还派人在旧址上边的大小垴(nǎo小山头)之间挖下宽二十米、深五米的大壕,他命人将骨骸“聚火烧化”,并把周围“大小树木一千三百余棵悉数斫伐”。
边大绶把挖李自成祖坟的全过程详细记录在了向陕西督军汪乔年呈报的《塘报》中,陕西督军汪乔年得知后,嘉奖边大绶:“据来报,知闯王墓已开,可以制贼死命。他日功成,定当首叙以酬。”
当李自成得知祖墓被汪乔年挖掘的消息后,切齿痛恨,发誓道:“必杀汪乔年。”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二月,李自成大军进『逼』襄城,汪乔年赶往襄城防守。当李军兵临城下时,官军三路军马主帅一一逃走。士兵溃不成军。汪乔年所率守城兵卒不足千人。二月二十七日城陷,双方于城内展开巷战,汪乔年亲上战场,“手刃三人”,自刎时被俘。汪乔年破口大骂,被割去舌头,处以“磔刑”(肢解躯体)身死。
边大绶在掘墓之后,解职归里。同时,贾焕逃离米脂,后来出家做了僧人。
南京定都短命亡
南京,战国时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为“王之地也”,简称“宁”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公元211年,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公元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晋灭吴后,于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五胡『乱』华,西晋灭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公元317~公元420年),南京从此成为正统中华文化的中心。东晋以后,宋(公元420~公元479年)、齐(公元479~公元502年)、梁(公元502~公元557年)、陈(公元557~公元589年)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南朝。南朝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59年,最短的仅有23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南朝与此前的吴、晋合称“六朝”。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东有“龙盘”紫金山,西有“虎踞”清凉山,北有玄武湖,南有雨花台,山水环抱,形势极为险要。
关于南京的风水,当年蜀国军师诸葛亮顺江而下时,看到金陵古城,不禁失声惊叫:“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东晋大臣王导也曾说:“建康,古之金陵。”然而,十分奇怪的是,这座王气旺盛的古城,定都于此的六个王朝,却都短命,东吴69年,东晋102年,南朝宋59年,齐23年,梁55年,陈32年。后来,明初定都于此,一世而终,仅仅50余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维持了9年;有人认为,楚王埋金以镇王气,风水没了;有人认为,是秦始皇斩断地脉,断了龙气。到底有没有这种事?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城还没有成为城的时候,南京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它先是吴王的属地,后来被越王占领。接着,楚王又赶走越王,驻军江边的狮子山。有一次,楚王巡视自己的疆土,登上狮子山,环望四周,看到此处风景雄丽,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可是突然,楚王的脸『色』由晴转阴。大臣们忙问原因,楚王烦躁地说:“这地方风景虽好,但王气太盛!”大臣们表示要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这里再出帝王,于是征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一巫师来应征,设计了一个方案,即在狮子山上埋一批黄金,用黄金镇压此地的王气,可保不再出帝王,此乃黄金“镇王气”。楚王同意后,大臣们马上『操』办在狮子山顶挖坑砌砖,埋下一批黄金。
按皇家习惯,一般地上的建筑物称为宫,地下的建筑物称为陵,埋金子的地方自然就叫“金陵”了。这个地方最早的名字就是叫“金陵邑”,“邑”是比“州”级别低点,比“县”级别高点的军事重镇的建制。从此,这个地方就有了金陵的名字。
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斩断地脉,断了龙气。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金陵。秦始皇深深被这里虎踞龙盘的气势所吸引。但是,陪同左右的是方士常生、仙导却沉默寡言。秦始皇问:“金陵形胜,气象万千,两位何故沉默寡言?”两位方士忧心忡忡地对秦始皇说:“金陵地形险要,气势磅礴,乃龙脉地势,王气极旺,若不采取对策,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
秦始皇大惊失『色』,他自认为自己是始皇帝,自己的子子孙孙永为天下一统的皇帝,金陵如果有别的天子出现,那不是要断掉自家的皇族血脉吗?于是赶紧询问对策。两位方士指着不远处的方山说:“方山地处金陵东南,你看,方山顶部平坦如官印,人称天印山。天印,自然是上天赏赐的官印,决定了金陵之地的王气兴衰和吉祥命运。断了方山龙脉,就是阻隔了金陵的王气。再引淮水贯穿金陵,通达长江,让这条秦淮河冲尽王气,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皇帝之位千年万世、万万世了!”
秦始皇见金陵城北的狮子山、马鞍山气势宏伟,于是李斯命人凿断石头城山岗以泄王气,以致龙脉断裂,并将金陵改称为秣陵。秣陵意为饲马的草料场。自此凡定都南京的王朝,皆以短命收场,明代也于第二代就迁都北京。近几年,南京的经济明显落后于周边区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这两种说法只是传说。南京之所以没有出现定都于此的强大王朝,还有更为深刻的地理、经济、人文的原因。从地理上来说,南京依山傍水,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在此处建都的天子们,一开始就着眼于“守成求稳”,缺乏攻略开拓,问鼎中原的进取雄心。南京处于东南一隅,一道长江“天堑”把它与辽阔的北中国隔断,最易于偏安苟且。
从经济上来说,江南向来为鱼米之乡,富庶的经济条件反给统治者提供了加速腐败的温床,使“后主”们沉醉于“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上苑”。除了地理、经济等外部因素外,还有其内部因素。这几个把国都建到南京的王朝,他们大都乐于享受安逸的生活,没有问鼎中原、统一中国的决心和志向。诸多原因,使得六朝没有长久的生命力。
掘祖坟以绝后患
可能受朱元璋的影响,明朝朱氏皇帝多『迷』信,特别是倒数第二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竟然想去挖女真人的“祖坟”救国。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朱由校把位于北京西南大房山系九龙山附近的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帝王陵寑,全部捣毁了,以泄女真人“王气”,断其龙脉。
女真族勃兴于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唐朝时称黑水靺鞨,女真族战士活在黑龙江一带,以渔猎为生。辽朝统治者长期向女真人索要珍珠和狩猎用的“海东青”(一种猛禽)。川流不息地穿过女真部落,鱼肉女真百姓,终于导致女真族叛『乱』。1115年1月28日,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金国建国后,展开以辽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五京一下,辽朝随即灭亡。金灭辽后,与北宋遂成敌国。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挟灭辽之威,很快席卷而南,于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灭亡北宋。女真在消灭辽朝和北宋后,统一了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并与南宋长期对峙。金朝在实行猛安谋克等独特制度的同时,也采纳了内地的很多政治制度。完颜亮在位期间,对南宋发动大规模战争,但以失败告终。金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金朝后期,统治集团极其腐朽,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同时又受到蒙古帝国军队的不断打击,终于亡国。
金国共传九帝,历120年。但就是这个只统治了半个中国的“百年王朝”,其所营建的帝王陵在中国皇家陵寑文化中,却占有颇为辉煌的一页,特别是陵寑的风水格局,堪称经典。据说,朱元璋在营建南京孝陵前,曾派了智谋和尚和后来策划燕王朱棣篡位的姚广孝等人前去考察。因为明之前的元朝是“秘葬制”,没有帝王陵规制可作参照,金帝王陵就成了很好的范本。
金陵遗址位于房山区车厂村至龙门口一带的云峰山下,距市区48公里。云峰山又称九龙山,因其有九条山脊如九龙奔腾而得名。共葬金代“始祖”至章宗17个皇帝、后妃及诸王,是北京地区第一个皇陵,比明十三陵早约200年。对于金陵,史书记载不多。金海陵王完颜亮从贞元三年(公元1155年)三月开始至十月,在云峰寺旧址建3个墓『穴』,安葬了他以前的3个皇帝。
金朝的帝王陵本来已卜选在黑龙江,是海陵王完颜亮千里迢迢迁移过来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帝王陵“搬冢运动”。据说,当年海陵王到九龙山一代狩猎,到山下的大红谷时发现了一头鹿,就跟着追,但追着追着鹿却不见,闪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发金光的寺庙。海陵王觉得奇怪便进了寺院,但更奇怪的一幕又出现了,晃晃惚惚间,海陵王看到金太祖、金太宗等几位逝去的先祖竟然坐在香案上。后来得知,此寺叫龙城寺,正好位于九龙山的中峰——“龙头”上。
海陵王诧异之余觉得这是祖宗显灵,是大金国都城迁出阿城,定都燕京(北京),盘定中原的吉祥征兆。就这样,远在黑龙江的祖陵,于1155年随都城一并迁到了燕京,中心陵址就择在显灵之处的九龙山龙城寺。
至章宗末年,金陵各地下宫殿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