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直播之春秋苦旅 >

第78部分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78部分

小说: 直播之春秋苦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晋平公很是称赞祁黄羊的话,就任用了解狐。晋国的人听说此事后,都说好。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对祁黄羊说,“国家缺少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祁午可以.”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晋平公又称赞祁黄羊,就又任用了祁午。晋国的人听说此事后,都说好。

    后来孔子也听说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这些话太好了!推举外人不回避仇敌,推举家人不回避儿子,祁黄羊可称得上公正无私了。”

    手机百度搜索结果是:在晋平公执政期间赋税繁重、贪图享乐、不务政事,政务落在六卿手中,六卿的实力愈加强大,为日后的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可给方基石的感觉却不是!他觉得晋平公这个人很会用人。比如说:自己与晋国、晋平公毛线关系都没有,可人家却对你了如指掌,并且!很真诚地请你做他儿子公子夷的老师。就凭这一点,可见他并非昏庸。

    至于三晋分家,那是后来的事了,不能归咎于他。不在他手上发生的事,都不能完全责怪于他。虽然两者之间有一定地根源,可谁能预料将来会是什么结果呢?所以!我们不能事后诸葛亮,站着说话不腰痛。

    (本章完)

第130章 多虑的周景王() 
第二天,晋平公又举行了一个半公开仪式,正式让公子夷拜方基石为师。

    其实!公子夷比方基石还年长十岁。只是他的肤色保养得很好看,已经是个四十岁的人了,可看上去只有三十来岁的样子。

    方基石不愿意接受这样地跪拜,可在师旷等人的劝说下,只得接受。

    不过!他心里清楚,晋平公并不是真心要拜师的,而是!一种外交手段。人家知道你是能人,为人又可以,才巴结你要拜你为师的。你要是欣然接受,并且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人家可能很快就把你甩到一边不理你了。

    就那么回事,拜你为师只是想套一层关系。

    因为!晋平公感觉自己身体大不如前,命不久矣。晋国!马上就要进行政权交接。姬夷是个什么人,他是知道的。

    师旷等重臣也看出来了,公子夷是个什么人?

    所以!一旦晋国新旧政权交接,就很容易出事。

    所以!在这个时候,多搞好外交,就能保证政权顺利交接。

    晋平公与师旷等大臣,是抱着这种想法来广交各国朋友的,目的就是了晋国即将面临的政权交接。

    要是在晋国的鼎盛时期,鲁国出了一个大才,他们只会两种办法,一!与你套近乎,看看能不能为我所用,也就是暗中送重金贿赂你。二!如果不能为我所用,就要想方设法、里应外合把你给杀掉。或者!让你在这个国家里面得不到重用。

    别的国家出人才了,意味着那个国家可能很快就会强大起来。别的国家强大起来了,就意味着对我们国家产生威胁……

    有点像当今社会米国与岛国等国家的想法,害怕别人强大对自己造成危害。所以!他们就宣扬“别国威胁论”,假想别人对他们即将构成什么威胁。从而!以此为理由打压别人,阻止别人发展、强大。

    在近年这段时间里,晋平公与师旷等人,并不只是拉拢方基石一个人。而是!只要发现人才,他们都会拉拢。拉拢人才为晋国所用,帮助晋国顺利度过政权交接,是晋国最近的最高层外交任务。

    搞定方基石,晋平公带着师旷等人又去了别的地方。

    公子夷留了下来,继续与“师父”沟通。

    见晋平公与师旷表面上的诚恳,方基石也正想趁着这个机会与之搞好关系。

    别人想利用你,你也可以利用别人,人与人之间往往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目前的晋国,还是很强大地,大周五霸之一。

    有晋国这样地靠山,他方基石还怕谁呢?

    特别是这次,来东周洛邑不仅仅是来找河莲的,更主要是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大周太子猛请我为武学老师,我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进入皇宫,见机行事,是很容易成功的。

    公子夷是一个表面上随和、礼貌的人,很重视礼节,动不动就行礼、磕头什么地。在言语上,嘴很甜,喜欢附和别人,不当面反对别人,不强词夺理,一副尊重别人地样子。但是!他的知识面相当地广,什么都懂。

    与公子夷相处了一天多,方基石觉得:如果他身边有忠诚辅佐的话,晋国不一定能更强大,但最起码是可以维持局面的。

    当然!如果他的身边都是奸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因为!他的性格中缺少果断。让你看不到他的立场,往往给人的感觉是懦弱。

    尽管他不是一个懦弱的人!

    要不要‘挟晋公而令晋臣’呢?

    方基石觉得:这也是一次机会!晋国是五霸之一,面积比东周大得多,实力也海了去了。要是能挟持晋国君王而令晋国臣子,得晋国,而后图谋天下,也是很不错地选择。

    只是!目前晋平公还健在,权力还掌握在他的手上,想挟持他是有难度的。再则!除了晋平公本人外,他身边还有师旷和其他大臣。晋平公执政晋国几十年,能让晋国成为霸主国,可见他的能力。要他想挟持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想挟持的话,只有等到公子夷继任后,如果有机会的话?如果他还一样相信我的话,我才有机会。

    可是?见公子夷对自己很尊重,方基石又觉得自己太小人了。

    人家把你当老师,你却心怀鬼胎!

    想想方基石都觉得脸红。

    算了!还是先解决一下眼前的事。先去洛邑,把河莲找到。再去当太子猛的老师,等待机会。

    又与公子夷在一起呆了两天,方基石才动身前往洛邑。

    经过与晋平公、公子夷见面这么一耽误,已经错过六天时间了。好在晋平公与公子夷都愿意帮忙他,已经派人去东周洛邑打河莲了。只是!这些人在洛邑城内并没有打听到关于河莲的消息,更别说看见河莲了。

    “他们四个,就跟随你了!他们都是我们晋国的人才。当然!他们在先生面前,什么也不是。咳咳咳……”公子夷说道。

    加上一路跟随而来的茶楼的那个小伙计,一共是五个人,公子夷让他们跟随方基石,保护先生的安全,服侍先生。

    方基石回到太子猛的人这边,问护卫等人,这几天有没有结果?在洛邑城内找到了没有?太子猛派人找了没有?护卫等人一个个摇头,说没有结果。

    “我们已经回禀太子了,太子答应,派护卫在洛邑城内查找。只要人在洛邑城内,我们是可以找到的。我们洛邑城,所有住宿客栈的人,都必须登记,没有身份文牒的人,是无法住宿的。只要有身份文牒,我们都能查到。”

    有了这样地保证,方基石也就放心了。他相信,以河莲的精明,路上是不会出事的。只要她来到洛邑城了,在城里转悠了,就能找到。

    方基石并不知道,太子猛得知老师要找的人就是河莲,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找死啊?你敢欺负师娘?

    还有!得知师父要找的人是河莲后,他再次觉得受到了羞辱!

    不!是自取其辱!

    丢人啊!丢人丢到师父家了!

    这这这?师父请来了,可我哪里有那个脸见师父呢?

    还有!将来那一天,我将如何面对师父、师娘?

    那些知道这件事的护卫,得知太子猛请来的师父竟然是小女孩河莲的“夫君”,也一个个不知道如何面对。

    “什?什?什么?太子猛请的武学老师,就是小女孩河莲的‘夫君’?怎么这么巧?”

    “嘿嘿!这下有好戏看了!看太子猛如何面对、收场?嘿嘿!嘿嘿嘿……”

    其他公子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一个个都幸灾乐祸起来。

    大家都等待着,想看太子猛的笑话。

    (本章完)

第131章 拜见老子李耳() 
“杀了他!还大神呢?到鲁国去做大神!”一个谋士对主子说道。

    “杀他?你去杀他啊?”某公子斜着眼看着对方说道。“要是能杀他,他还能活到今天?听说季氏家臣阳虎都不是他的对手,你能是他的对手?”

    “那算什么?”那个谋士胸有成竹地说道:“阳虎不知道他的底细,才大大咧咧地吃了亏。而我们不同!我们知道他的底细,知道他的厉害……”

    “知道他的厉害你还敢杀他?”

    “哈哈哈!公子!你错了!”那个谋士笑道:“我们明的不行还不能来暗的?”

    “就是就是!”又一个谋士出主意道:“我们派弓箭手堵在路上,直接用弩机射杀他!他就是再牛他也会成为弩机下的鬼!”

    “对对对!明的不行我们还不能来暗的?”

    “就是!就是!实在不行,我们下毒!药死他!”

    在洛邑城内另外一处,另外一个公子的人也在谋划着:认为杀了好!只有这样!不仅可以嫁祸于太子,又可以削弱太子的势力。

    试想?太子要是得到这个人,拜此人为师,那还得了?太子的势力和个人实力就要增强。

    所以!还是杀了的好。

    也有人认为不必要动手,可以静观其变。太子动了人家的女人,人家就不一定再愿意给太子当武学老师了。

    “错!”有人反对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主上并没有动那个小女人。可见!主上可能知道她的夫君是谁了,才没有动……”

    “我觉得?主上没有动河莲,是为了压制太子,逼太子成才。毕竟!他是太子!主上还是希望太子成材起来,继任将来的天子之位……”

    方基石真实的身份,很快就传遍了皇宫。一时之间,皇子们都作着各种猜测,也都作着各自的打算和应对之法。

    得知方基石已经到东周地界了,大周天子周景王也特别地着急起来。他也不知道?这位“鲁国大神”来了,将如何看待河莲的事?

    要是大神对他的做法不满,生气了呢?

    让这样一个厉害地人物进入皇宫,是不是不妥?能不能如太史李耳所预想的那样:人家不但不生气,还甘愿臣服于你?

    想来想去,他还是派人去把太史李耳请了过来。

    “老子?这这这?这事成吗?”周景王怀疑地问道。

    老子朝着他点了点头,说道:“成!”

    “会不会?他?他?他?他来了要是对寡人怎样?如何是好啊?”

    “主上!”见周景王那个脓包样,老子忍住笑,正儿八经地保证道:“以诚待之,他还能怎样?要是他胡来,鲁昭公和季氏等人会如此待他?是不是?”

    “可是?这这这?那个小女娃她?她?”

    老子打断道:“她当杀!”

    “这?这这这?”周景王惊问道:“现在还能杀她?杀不得啊?”

    “这个小女娃当杀!可主上并没有杀她!主上的仁慈,他难道不知道感激?”老子提醒道。

    “这?是!”周景王这才放心下来。

    是啊!以大周的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