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727部分

铁十字-第727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可能。”

    “那就对了。”尼米茨微笑起来,“这时候德国舰队就该现身了……然后我们就可以去对付德军舰队。”

    “好吧,您说服我了,但您得先说服金上将和参联会才行。”

    “他会理解的。”

    接到尼米茨的电报,金上将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尼米茨在论证这次战役前进行了很多方案研究,比如先敌发现应该怎么打,被敌人先发现应该怎么打,敌人先打诱饵舰队该怎么打,敌人先打主力舰队该怎么打,唯独有一点没说被敌发现后,敌军既不迎击也不退走,只专注于捉迷藏该怎么办?

    想来想去,还是让人先把特纳请来商议。

    “他想调乔治去打仗……他已委托我问过马歇尔上将了。”特纳说了为什么巴顿还在委内瑞拉蹲膘的事情,然后又鬼使神差地补了一句,“不过休伊特对乔治的印象可不怎么好,上次火炬行动乔治给他找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他到现在都耿耿于怀。”

    “如果真把乔治调过去,他们这次又要碰在一起!”金上将两手一摊,“你让我怎么办?”

    “乔治想过来可以,想打仗也行,但事先得说好,必须服从尼米茨指挥,另外这次是陆军配合海军行动,要他摆正主次关系。”

    “马歇尔能听么?”

    “会听的,我听他的口气并不是很强硬,他需要一个台阶下,要不我把艾克给您找来?马歇尔将军最听艾克的话,由他出面说服准行。”

    所有人都知道,在美国陆军内部最能够影响马歇尔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目前出任副总参谋长的艾森豪威尔,一个是东南亚战区参谋长魏德迈,一个是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但现在魏德迈被困在巴基斯坦,史迪威被困在中国,只有艾森豪威尔能施加最大限度的影响。

    “不,这件事不能通过艾克转达,我得亲自去和他说,不然乔治的事一处理不好,今后他又要和我打架了。”

    为佛得角陆军两个师的事,马歇尔和金上将在参联会上打过一架,现在旧话重提,特纳不禁莞尔,但很快他明白金上将的顾虑是对的。就巴顿这性格,换别人老早就收拾他了,也只有马歇尔能一忍再忍,不但忍了有时候还想方设法给巴顿开脱,这里面是有人情世故的:巴顿当年是潘兴的副官,还差点把妹妹嫁给潘兴,而马歇尔是潘兴一手提拔起来的。在提拔过程中显然巴顿是出了力的,这也是为什么马歇尔要关照巴顿的缘由所在。

    而且大家都知道当初巴顿因为实弹训练闹得太过火几乎要退役时,马歇尔还是先给巴顿升了一级再转入预备役,最后是罗斯福总统一句话替巴顿解了围,即便如此,官升一级的命令并未作废,否则巴顿到现在还是少将。再退一万步说,潘兴这尊大神还活着呢,要是海军稀里煳涂把巴顿给弄没了,马歇尔怎么向老头交代?到时候还不得和金上将急?

    “情况就是这样,舰队遇到了麻烦,德国人避而不战,我们需要陆军配合把德国守军打疼,逼迫敌海军尽快现身。”金上将对马歇尔道,“我们认为巴顿将军是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最好的人选,所以直接找您来帮忙了。”

    “难怪特纳来问,你也来问。”听完金上将的来意,马歇尔叹了一口气,“我当然知道乔治能打仗,他是个好将军不假,但我手下有这么多部队,我不可能总是迁就他一个人。”

    “问题在于,除了乔治,没人愿意执行艰苦的敌后登陆任务。”金上将抱怨道,“昨天尼米茨问过克拉克了,没有人自告奋勇。”

    马歇尔苦笑:指望精得跟猴似的克拉克去打这种深入敌后的恶仗还要自告奋勇,那多半和太阳从西边出来差不多。

    “这不就结了。”金上将神情怪异地说道,“愿意打的人你们不用,不愿意打的人你们全堆在前线,这样下去怎么行?老兄,我们要对史负责的,距总统大选日越来越近了,再没有成绩的话,总统这里我们可交代不了。”

    一想起大选,马歇尔就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

    一周之前,杜鲁门和杜威两位总统候选人就国内问题展开了第二次辩论。与上一次辩论不同,这一次杜威在舆论调查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支持率高达64%,支持杜鲁门的只有9%,其余5%未标明态度或中立。

    说是国内问题的辩论,实际上还是国际形势和战争局面的反映:随着苏、英先后进入停战阶段,美国面临的局面越来越不利了,几乎是在独力支撑应付整个轴心阵营,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力量对比处于不利情况实际上停掉对英、对苏援助后,美国还是把资源节约下来了,但民众可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认为轴心三国咄咄逼人,而自己是在孤军奋战。

    这还不算,最让舆论和民众大哗的是冰岛战役失败和美国官方介入英国政变事务,无论胡佛如何管制舆论、压制不同声音,至少欧洲之声他们是关闭不了的,民众普遍知道了三个情况:

    第一,蓄意也好、意外也好,皇家海军当家人庞德元帅死于美国特遣队的枪下;

    第二,冰岛上美**队投降后,德国宣布组建第三个党卫军美国师,并表示将来还将组建第4个美国师和单独的党卫军美利坚集团军;

    第三,两个党卫军美国师在东线投入了与斯大林的战斗,表现英勇、事迹突出,深受民众“爱戴”和欧洲同行“尊敬”,大批官兵被授予勋章,充分表达了他们与布尔什维克暴政不共戴天的态度。

    第三个消息的冲击尤为严重,部分民众开始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不是我们的军队不行,是我们上层的政客和高级将领不行,换一班人马说不定会好些。

    这个民意调查传入参联会时,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很难看。现在金上将提起大选的事,马歇尔立即脸色大变他和金上将可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一旦杜鲁门不能成功继续执掌白宫,他们两个都得下去,而且说不定还会被当做打败仗的替罪羊。

    “我同意调乔治去执行登陆战役,但你们必须保证他的安全。”

    “当然,我会让尼米茨管住他的,让休伊特和他一起待在新泽西号上怎么样?这是我们目前最强大的战列舰,保证安全。”

    “好,我今天就发布调令和任命书。”

    7月日,在海陆军达成一致后,乔治…巴顿盼望已久的任命书和调令终于下达。

    参联会要求他选调美国陆军第一步兵师、第一骑兵师有力部队配合海军执行敌后登陆任务,同时让他出任新组建的第五集团军司令官,负责统帅南美所有地面部队。同时参联会发布命令,正式组建南美盟军司令部(理论上包括美国、丘记英国、自由法国、荷兰流亡政府,巴西政府、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由尼米茨兼任最高总司令,克拉克出任副司令。

    这样一来等于尼米茨和克拉克可以名正言顺地管巴顿。

    不过巴顿本人对此并不在乎,他在意的是终于摆脱无所事事的局面,可以和德国人痛痛快快厮杀了,一拿到电报他就在办公室里吼了起来:“弟兄们,赶紧准备好,有事情干了!”

    “长官,请带上我吧!”大红一师副师长,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长子小西奥多…罗斯福准将主动请缨,“我们师可以打头阵!”

    小罗斯福做梦也没想到,按照史进程,他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因心脏病挂掉了,甚至挂得比他堂兄罗斯福总统还早,但这半年多来一直在委内瑞拉休养生息,他的身体居然还不错,到现在还是活蹦乱跳的。

    “好,我带你去!”巴顿咧嘴一笑,“不过光带你们师不行,我还得带第一骑兵师也去一部分,你们各去个团!”(。。)

第五十五章 尼米茨的反击(9)() 
听到巴顿终于就任第五集团军司令官的位置并愿意带部队去执行敌后登陆任务后,克拉克也终于松了口气。

    在他看来,海军这时候突然提出敌后登陆是相当不靠谱、不严肃的行动,反映了急躁冒进的情绪。按他的想法应该是海军掩护陆军进攻,从萨尔瓦多…伊列乌斯…塞古鲁港…维多利亚等巴西东海岸城市一路徐徐推进,然后争取一鼓作气拿下里约城。

    这种战术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是有道理的。

    从萨尔瓦多到里约内热卢之间的巴西地形非常奇特,在巴西东部海岸线边上有一条最窄处不到10公里,最宽处也只有00公里左右的平原带,这条平原带往西是连绵的山区丘陵和森林地带,那里并不适宜重装备集群运动,充其量只能通行轻步兵或者山地步兵这也是绍肯估计美军最多只能动用万兵力的原因所在,超过该限度,美军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

    但绍肯依然高估了美国人,他说万人是按德军标准来计算的,在他心目中,部队可徒步行军,必须的车辆用来运载物资和装备,这样紧凑一点、艰苦一点就能维持万的规模。可问题是美国少爷兵只要5公里以上的地方都需要坐车,更别说这段进攻路程不是区区几公里、几十公里而是至少00公里以上如此长距离的徒步行军还要背负个人装备的战术要求和要他们命基本没什么两样。

    更何况美军步兵师可比德军步兵师装备重型得多,还拥有不少坦克,按德国标准,每个美国步兵师基本都可算装甲掷弹兵师(参照德军旧编制),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一口气编有0余个装甲师,坦克产量更多(扣除援苏、援英的产量后也与德国基本持平)的美国陆军却只编列16个装甲师的缘故,因为美军将大量坦克配给了传统步兵而不是集中起来供应装甲师。

    随着驻扎在英国的第8装甲师全军被俘,现在美军只有15个装甲师,其中第装甲师虽然番号完整,但却是经过非洲战役的部队是打光而重建的部队。

    这样一来,所需车辆、装备便大大增加了,车辆一增加,连带对燃油、配件的补给需求也进一步提高,更不必说美军包括口粮在内的其他生活物资的需求都超过德军。按克拉克的计算,只能维持一直5000人左右规模的奇袭队,没人想去执行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任务说好听点叫奇袭队,说难听点叫送死队。

    大家都和克拉克一样,想用齐头并进的战术,依仗空军和地面火力优势从这条细长的平原带一路压过去,压不动怎么办?让海军用舰炮压!大部分沿海地带都处于舰炮控制范围内,足以清理出一条战线来。

    按照克拉克的想法,他的兵比德国人多,火炮和坦克比德国人多,飞机也比德国人多,又有海军近距离支援并提供物资,按这种一线平推、死冲硬打怎么打都不会输,这也是理论上有“道理”的原因所在。

    可惜所有人包括克拉克本人在内都不知道,这套战术其实他在史上是运用过的在盟军登陆西西里成功并向意大利北部推进过程中,克拉克率领第五集团军一头撞上了凯塞林指挥的德军,后者给予美军迎头痛击,4年9月盟军就在意大利登陆成功,但一直打到45年5月,盟军都没能突破德军防线,在安齐奥、在古斯塔夫防线前撞得头破血流,4个月只推进了70公里;在1944年的卡西诺战役中,时任第五集团军司令官的克拉克在占据绝对空优和火力优势下收获了4倍于德军的伤亡,他指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