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724部分

铁十字-第724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既可以主动迎战,也可以利用陆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先削弱我军,然后再进行决定性海战。”

    听了这些话,尼米茨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去里约或者桑托斯登陆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舰队船舶除了物资并无登陆部队;但如果只以安全送达物资到港为目的,又不符合尼米茨尽快打一仗的想法。

    “我还是考虑尽快和德国人打一仗。”尼米茨叹了口气,“英国人已交出了那艘装甲航母,而且双方已非常接近签署停战协定,一旦德国主力舰队熟悉并掌握着艘航空母舰后,他们很快就会向南美方向而来。这个空窗期不会很长,我预计8月份德国舰队就会大举出动。”

    “您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不去进攻目前这支德国舰队,在下个月就会遭遇敌人前后夹击?”史密斯耸了耸肩,“但现在主动权不掌握在我军手上,就算我愿意去里约或者桑托斯,德国人大不了再往南撤退就好了,完全可以避开我们。”

    尼米茨笑了起来:“关键是德国人不见得知道我们没有登陆部队啊,我完全可摆出登陆的架势,引诱对方上钩。”

    “如果这样还不上钩呢?”史密斯摊手道,“虽然蒙特罗倒向了德国人,但德军并不见得一定要防守里约或桑托斯。”

    “那我就去进攻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德国人可以不顾及巴西人的死活,不见得连美洲共和国的德意志人都不管吧?”

    “这个……”史密斯沉吟道,“理论上可行,不过能不能和陆军商量下,抽调1个师给我们,哪怕装腔作势也得摆出登陆的架势来。”

    尼米茨刚刚点头认可了这个判断,冷不防又收到了第二份电报。

    第二份是克拉克发来,通报马托格罗索州南部地区宣布独立并申请加入美洲共和国,马托格罗索州南北部矛盾一直不小,南部多年来在试图独立建州,这次更好,直接就宣布独立并加入美洲共和国,然后电报还顺带提了一嘴:玻利维亚政府以当初和巴西政府关于阿克雷地区交割中受到欺骗和胁迫为由要求收复失地,不但派军侵入了阿克雷地区,还截击侵入了马托格罗索州的领土。

    尼米茨和史密斯忍不住叹了口气:在巴西远征师被德军消灭后,巴西就进入了危险状态,等到蒙特罗政变发生、南北巴西政权分裂与动荡后,整个南美局势面临崩溃,玻利维亚的行动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在此之前,阿根廷与美洲共和国签署建交条约并获得了原属巴西的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然后又分别与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达成协议,从两者各拿走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这样调整后,阿根廷领土将扩大将近6万平方公里。不过今后阿根廷就不再与巴西接壤,美洲共和国会变成阻隔在巴、阿间的国家。

    而巴拉圭之所以肯割让给阿根廷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因为可以从玻利维亚和南马托格罗索地区获得近6万平方公里土地,而玻利维亚之所以肯乖乖就范让渡给邻国近4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因为阿根廷、德国、巴拉圭、美洲共和国支持其收回面积逾10万平方公里的阿克雷地区和在北马托格罗索地区“自由行动”。

    换而言之,所有与巴西接壤的国家都在领土变化中获得了便宜,唯一的买单者是巴西。

    巴西先是丢掉了南部4州8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接下去还将丢给玻利维亚、巴拉圭至少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偏偏巴西目前两派都顾不上。

    这样下去之后,所有南美国家都要从巴西身上获得好处,美国再强,也不可能和南美所有国家都对着干,顶天只能把美洲共和国和德国势力给收拾了。在尼米茨眼中,在可预见的将来,巴西即便能在美国支持下恢复统一,也不可能再有以前这么大的版图了。

    史密斯小声问道:“您觉得,这批装备和物资上岸后,陆军能将德国人赶下海么?”

    昨天累西腓陆航发来的侦查情况说得很明确:里约附近未找到德军舰队,但德国部队已在叛乱州基本登陆完毕,目前多方情报显示德军人数在7…8万左右(实际6万)。

    按理说本来累西腓附近就有个美国师,这次又新增援了4个师,在北部沿海还有额外4个师,美军兵力加起来超过0万人,完全处于压倒优势,尼米茨本该信心满满。但不知怎么回事,他的表现大大出乎意料,只低声道:“说句实话,我毫无把握。如果是巴顿或者李奇微在这里,能把主要兵力调集在一起推过去,我认为获胜几率能超过65%,但在目前只有7个师的情况下,真不敢说谁输谁赢。可惜我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从容不迫地等待陆军调度兵力,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能依靠现有实力打仗,所以我的内心是彷徨而不安的,这也是我没有考虑发动两栖登陆战役的根源所在。”

    史密斯顿感愕然。

    “虽然我知道说这个话对陆军很刻薄,但佛得角战役足以改变对陆军的一切信念个师近4万人拿不下只有5000人扼守的佛得角,在此之后,所有兵力对比和胜利推算都变得不牢靠起来。同样,海军也打得不好,大家都是屡屡受挫、吃瘪,谁也别笑谁。”

    想了想又觉得这样说太悲观、太绝望,尼米茨又补充道:“但打不过难道就不打了么?打不过就要向敌人学习,改进战术、努力提高并咬牙顶住,独立战争时期我们最初也打得很不理想,最后是一点点扭转过来的,我相信会有机会的,德国人不是刀枪不入的怪物。”(。。)

第五十一章 尼米茨的反击(5,补更)() 
ps:这是对某天只有一更的弥补,感谢支持,今日三更完成……

    当天晚间时分,正率领舰队在弗洛里亚诺波利斯港口逗留的克兰克收到了潜艇发来的情报,他率领的增援舰队和原本欣茨的舰队已合二为一,刚刚完成人员和物资输送的任务。 由于他的军衔比欣茨高,职务也高于欣茨,因此合二为一的舰队由克兰克担任最高指挥官。欣茨本来自告奋勇去指挥炮击舰队的,但克兰克却认为目前不需要再将炮击舰队和航母编队分开,完全可以在一起共同行动,特别是黎塞留号的强大对空防御火力如果再用于炮击舰队简直就是浪费。

    欣茨当然也更愿意指挥航母部队:虽然德国海军将领没一个出身于航空母舰,但这并不能拦住他们对指挥航母编队的向往看着船台上以打计算的航空母舰(不区分正规航母和护航航母)和空空如也的战列舰,傻子都知道未来的战争趋势是哪一种。

    更不必说元首已总结过很精辟的话:“海军未来在于空、潜、快”,当霍夫曼说“空潜快”时的“快”其实指的不是s艇,而是指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等新军舰,只不过其他人的意识里认为快就是指类似s艇的快速部队,这充其量只是中级军官,要想成为高级军官甚至海军元帅,唯有空和潜才有希望。

    现在克兰克让自己留下共同指挥并让战列舰伴随而行,说明自己将来也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船厂那么多航空母舰不可能只有一两个指挥官。

    克兰克问道:“您认为这支舰队是冲着我军舰队,还是冲美洲共和国而来?”

    “这可说不好。”欣茨沉吟了片刻,“我认为两者皆有可能,当务之急是摸清楚敌军的实力。其实我军拥有多少实力敌人大致是清楚的,如果他们真打算对付舰队,不会只抽调很少的兵力。在没有足够有力的反证前,我个人认为这支舰队是冲着我们来的因为不拿下我军舰队美国人绝不可能在巴西展开反攻。”

    克兰克点点头,欣茨的判断和他不谋而合:现在东线、不列颠战场结束,欧洲战事已告一段落,南美将是下一阶段主战场,也是这场战争最终胜利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还有南非的因素,但无论欣茨还是他都相信这对德国而言并非难事:东线斯大林1000万大军都扫平了,区区南非0万敌军还对付不了?

    “马沙尔将军和凯特尔元帅先后给我拍来电报:元首已答应继续向南美增兵,不过还需要一点时间:一方面我军刚接收了艘英国装甲航母,需要熟悉舰况并展开海试,另一方面是陆军部队正在整补与换装,同样需要时间。”克兰克想了想,“我想与绍肯将军谈一谈,听听他对下一阶段战事有什么考虑。”

    绍肯还不知道国内会继续派援兵来的消息,连忙追问其详。

    约德尔拟定的南美增援计划代号“守望”:打算通过…次大规模增援行动将南美兵力增加到40万以上。整个行动涉及规模很大,至少包括个元帅:霍特和隆美尔,甚至还包括保卢斯。

    隆美尔的任命很好理解,他本来就对美洲共和国负有责任,但约德尔弄不清楚元首为什么要把霍特和保卢斯也加进来。

    凯特尔却一语道破天机:“霍特是未来美洲共和国的国防部长,保卢斯将会是总参谋长!这个国家是德意志人民在南美的桥头堡,没有得力的人和部队看守,元首能坐得安稳么?至于绍肯和曼陀菲尔,将来就将是这个国家两个集团军群司令官。”

    “为什么不是隆美尔出任国防部长?”

    凯特尔笑着摇摇头:“元首认为他不合适。”

    “懂了!”

    约德尔马上回过神来:霍特外交能力出众,为人平和,善于处理错综复杂的局面,隆美尔打仗是不错的,可当国防部长还不够格。至于保卢斯,一贯就是元首心腹爱将,当年曾担任过副总参谋长,出任美洲共和国总参谋长也算是人尽其用了。

    霍夫曼对保卢斯的感觉经过很复杂的变迁:一开始痛恨其在史上葬送了第六集团军,然后又轻而易举地当了污点证人,果综断将其从第六集团军司令官位置上南下并放逐到西线,但真到西线后,保卢斯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琢磨出更多花样来,一方面替霍夫曼紧紧盯着龙德施泰特,另一方面还组织了假想敌司令部,各项工作干得很出色,这让霍夫曼又点头嘉许。

    尤其是在夺取直布罗陀要塞过程中,保卢斯发挥出色,顺利达成了目标,让霍夫曼觉得这个人还是可以用的放在一线统兵厮杀可能不行,但担任总参谋长综合策划应该不错,考虑再三后,决定将其放在美洲共和国总参谋长的位置上,他相信保卢斯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40万?”听到这么庞大的数字,绍肯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惊讶地反问道,“元首是打算占领整个巴西?”

    “不,元首交代我时可没这么说。”克兰克微笑道,“而且这40万兵力不仅着眼于目前,还着眼于未来几年防御美洲共和国的需要。”

    出发前霍夫曼对克兰克的指示是很明确的,在新一批增援部队赶到前海军必须协同绍肯维持住南美局势:

    最佳选择是巩固美洲共和国防御并扩大对蒙特罗的影响力,现在既然蒙特罗已政变成功,那就是要扩大蒙记巴西政府的控制范围;

    次优选择是帮助蒙特罗保住圣保罗州和里约州这两个人口密集、心理意义重大的区域;

    万不得已时可放弃巴西政府,但必须保住美洲共和国。

    但真抵达南美后,克兰克发现战局比设想得还要乐观,对南美局势要价不由自主地又提高了一些,解释说:“从元首态度来看,打完南美、南非战役后,美德间应该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