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81部分

一个人的甲午-第81部分

小说: 一个人的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铎、孙毓汶等人的态度和光绪预料的差不多,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刻意的反对,有些顾左右而言他的意思。光绪心中很清楚,他们都在等慈禧的懿旨。

    那就等吧,只要能够稳住眼前的局面,让孙毓汶等人以为自己已经首肯了,拖过这两天,自己就有了把局面翻转过来的本钱。然而慈禧那边呢?想到这些日子慈禧对待自己那种有些高深莫测的态度,光绪心中不免感到一阵忐忑不安的寒意。

    在这个世界里面,光绪最没有把握的还是慈禧。一个终日在深宫当中画画听戏的女人,居然能够操纵朝局几十年,不是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光绪实在没有用这样的你死我活的方式,去挑战慈禧地位的勇气。

    ……

    稳住朝廷内的局面,演完一出暂时拖住满朝的文武大臣,让他们不至于产生疑心的戏后,光绪回到颐和园,特意在下午慈禧看戏的时候,来到乐寿堂,陪慈禧看戏。

    今日慈禧点的是一出《三岔口》,见光绪过来问安,便招了招手示意光绪坐在自己身边。“皇上今日怎么有空,过来陪我看戏了?”

    “儿臣今日在朝会上面很是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想着过来陪亲爸爸看看戏,也顺便听听亲爸爸的教诲。”光绪恭谨的坐在慈禧身边低声回答道。

    “朝廷中的事情,皇上自己做主便是了,皇上现在一天天也大了,还能有什么难住皇上的不成?”慈禧转头看了光绪一眼,轻轻一笑说道。

    光绪刚想辩解几句,却被慈禧轻轻一拍止住了。“有什么话等到戏完了再说,这戏才刚刚到精彩处。”

    戏台上面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光绪却是半分看戏的心情也没有。表面上看,慈禧对他自己似乎并没有丝毫的提防,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可是暗地里却又布下了那么多的杀招。此刻坐在戏台下面,光绪心中是波澜起伏,说不出的茫然。

    无论两天后是生是死,这或许都是他陪慈禧看的最后一出戏了。

    光绪知道,如果事败,自己的命运和历史不会有什么差别,囚禁瀛台,直到最后被毒死,命运将不会给他任何再翻身的机会。而如果事变成功,光绪这两天痛苦的想了很久,他在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曾经想过,一旦有朝一日夺过朝廷大权,他要把这个晚清的统治者囚禁在颐和园,他是真的很想让慈禧看到,历史会有怎样的改变,这个国家又将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富强的。

    但是他的理智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眼下留住慈禧就是留下了一根导火索,朝局不稳,任何不小心的火花,都会立刻引爆天下大乱。这个朝廷一直都把持在慈禧手中,留下慈禧就是给那些心存侥幸的人留下了一个希望,这些希望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把刀,而且是随时都可以杀人的刀。所以慈禧是必须死的,慈禧一死,就没有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了。

    或许这就是深处政治漩涡中的每一个人的命运,和爱憎无关,只是一种必然的宿命。

    “皇上觉得这戏演得如何啊?”慈禧忽然冷不丁的转过头,望着光绪问道。

    “儿臣对京戏只是一知半解,哪里懂什么好坏高下的区别,还请亲爸爸教诲。”光绪赶忙微笑着说道。

    “皇上谦虚了,”慈禧默然的看了光绪一会儿,微微的抬了抬手,身后的李莲英高声喊道,“老佛爷、皇上打赏。”便有小太监捧着银子递到台前。

    锣鼓声顿时一停,台上的戏子们都赶忙跪在台上垂首说道,“谢太后皇上赏。”

    所谓赏赐,不过是依照宫中的惯例,慈禧喜好京戏,赏赐向来也是丰厚的,光绪并不觉奇怪,奇怪的只是今日慈禧的态度,不远不近,不冷不热。

    “这三岔口嘛,演的就是在黑暗中,不辨敌我的一出戏,谁也看不见谁,谁也不知道谁,结果乱打一气。其实嘛,这世间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看不清楚,等到看清楚了,戏也就散场了。皇上说是这个道理吗?”慈禧忽然说道。

    光绪心中微微一惊,仔细的一琢磨,似乎慈禧的话里有话,却一时又想不明白慈禧的意思。便装作懵懂的样子说道,“儿臣愚钝,对这戏里的道理倒确实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请亲爸爸教诲。”

    戏台上一番收拾后,便又重新粉墨登场。刚才没有回答光绪问话的慈禧,此刻忽然喝了口茶说道,“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世间的事情就和这唱戏差不多,皇上刚才问这戏中的道理,其实这戏中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讲,不过是图一个乐子。但是有时候真的仔细想想,世间的哪一个人又何尝不是戏子呢?”

    这番话比起刚才慈禧评价三岔口的一番话,更加显出些高深莫测的味道。光绪此时也没法再顾左右而言他,装出什么都不懂的样子,那倒真的是会让慈禧疑心自己作伪了。

    想了想,光绪笑着说道,“儿臣倒是觉得,就演戏而言也有高下之分,要是用了真情实感,不矫揉造作的,那就是大师了,倘若一味的拿腔作调,则始终不过是个跑龙套的戏子。不知道亲爸爸觉得如何啊?”

    听了光绪这话,慈禧似乎有些吃惊的样子,偏着头看了光绪一眼。“皇上这话倒还真的有几分道理,不过说到这真情实感,演是演不出来的,是要用心的。没有这份心,唱得再好我也不稀罕。”

    慈禧的这话,比起刚才的一番话更加深沉了。光绪偷偷看了看慈禧,她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台上,似乎只是随口的一句话。但是光绪心里很清楚,这样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绝不是说戏那么简单的。他今天来陪慈禧看戏的目的,就是想稳住慈禧,不让她产生疑心,可现在听她的每句话,似乎都像是话里有话的意思。

    “亲爸爸教诲的是。”想了想,光绪缓缓说道,“说到用心,儿臣以为倒不是做出来的,做也是做不出来。世道人心,从来都是难以把握,关键是看有没有一个私心,古人云,有心为善,其善不赏,无心为恶,其恶不罚。有时候,用心到了极处,反倒是落了下乘,不知道亲爸爸以为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两人这样的话,看起来云淡风轻,其实是针锋相对。此时此刻说出这一番话,光绪也是把心一横,不想再刻意的退避了。看慈禧的意思,似乎也是有所觉察,反正两天后就是生死一搏,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就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让慈禧能够隐约明白,正是慈禧的处处用心,把自己逼到了绝路。

    “皇上的心思太重了,想得也太远了。”慈禧忽然没来由的叹了口气,转过头用一种光绪从未见过的眼神望着光绪,一字一句的说道,“这出三岔口的戏,终归是有散场的时候,看得清楚也好,看不清楚也好,我也不想再看了,罢了,今日就散了吧。”

    说罢,慈禧起身搭着李莲英的手臂,看也不看光绪一眼,默默的走回宫中。

    ……

    陆军学校自从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陈卓回到陆军学校后,便变得异常的忙碌起来。

    对外是声称陆军学校总办陈卓将要离开陆军学校,前往吉林整顿吉林练军,因此陆军学校将准备陈卓任上的最后一次演练,迎接太后和皇上的检阅。除了陆军学校部分军官团的成员外,大部分学员都不明白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埋头准备迎接总办大人任上最后一次演练。整个陆军学校都加派了岗哨,闲杂人等一律不等靠近。对内,所有的陆军学校学员都得到了命令,三天内不得离开陆军学校半步,违令者军法从事。

    杜怀川也按照光绪的旨意,将丰台大营的兵力部署情况详细告诉了陈卓,但是对于军官团的情况,却做了保留。两人一番密议后,拟定了行动方案。陈卓负责整个军事指挥,杜怀川负责后勤保障,准备至少两个基数的弹药供给,并负责和丰台大营内的内应联络。

    陆军学校的情况,陈卓心里非常有数,只要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除了武器弹药外,并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在自己的精心调教下,军纪严明,是陆军学校有别于朝廷其他军队最大的不同,到时候只需要一声令下,陆军学校的学员必定一往无前,绝不会也没有人敢于做出违令的举止。

    只是,整件事情中,有一个人被排除在外,那就是吴绍基。在陈卓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想听听吴绍基的意见的,吴绍基足智多谋,做起事情来也看得更远更深,但是按照光绪明确的旨意,此次行动必须对吴绍基保密,陈卓虽然无比信任自己的这位好友,也不敢在这样的时候有所轻率。因此严令自己的属下,对吴绍基不得透露半分。

    是生是死,就看两日后了,陈卓心里很明白,他其实只有五成的胜算,就像是一场赌博,他从一开始就把赌注压在了皇上身上,他是不会有别的打算和想法的,只是眼前的这些陆军学校的学员,不知道能够活下来的能有几人。

    

第三十九章 不甘心() 
十一月二十七日,朝廷中平静如常,各部都忙着招呼全国各地入京的官员,京官清贫,一年的收入还都指望着春节将至的这些许孝敬,谁都没有察觉出这平静如常后面,隐藏着的暗流汹涌。

    帝后之争的这一番角力,看来还是皇上落了下风。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从军机处各大员到六部尚书,除了一个翁同龢算是皇上的人外,其余的都是太后一手简拔的,这样的实力悬殊,皇上再怎么发力,终究还是无济于事。再则还有一个月就是春节了,满朝的文武大臣都等待着平平稳稳的过一个祥和的新年。这个时候,谁还会去折腾出什么事情出来,给朝廷和自己找不痛快呢?

    甚至是兼管步兵统领衙门的刚毅,事实上的九门提督,对于京城中的防务也似乎没有怎么用心去管。除了上任那日召集步兵统领衙门参将游击们训话,叮嘱步兵统领衙门上下在今年春节举行元宵灯会期间,维持好京城的治安,防止踩踏行人和火灾的发生外,这几日,根本就没有去过步兵统领衙门。

    丰台大营那边倒是闹得有些邪乎,这次朝廷派去的官员看上去是真的下了狠手,一口气抓了不少的人,都关在丰台大营里面,引得丰台大营上下是怨声载道。这些丰台大营的将佐和京城里面都多少有些渠道,也不明白朝廷为何这次会忽然拿丰台大营开刀,纷纷通过关系打探消息。然而太后那边却始终没有松口,对于丰台大营只有一个旨意,严办彻查。

    一切都在按照光绪预想的轨道运行着,但是这样的平静反而让光绪心中生出一些莫名的担忧。他其实也说不清楚这份担忧来自何处,暗地里又叮嘱小德子密切注意乐寿堂那边的动静,慈禧这些日子见过哪些人,说过哪些话,都要尽量打探清楚。

    小德子并不在慈禧身边伺候,靠的只是慈禧宫中的一个宫女通报消息,这个差事办起来自然很吃力,也很难兼顾的那么周全。光绪心中也明白这一点,但是这样的时候,他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慈禧随时都可能下旨将陈卓调离陆军学校,光绪没有时间再去周密的布置和谋划,他唯一的胜算就是猝然出手,在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把局面扭转过来。

    只要慈禧一死,自己占住皇上的名分大义,把慈禧的死推到丰台大营的乱兵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