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个人的甲午 >

第28部分

一个人的甲午-第28部分

小说: 一个人的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大家多多投票收藏,今天面条在榜上看了一下,局面不乐观啊,下周面条准备坚决冲榜了,大家多支持一下,面条努力更新,更新是王道,以王道求推荐收藏。

    ——

    

第二十三章 十年之期() 
他正是光绪。穿越这么久了,一直都想出宫来看看这晚清的北京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今天终于找到个空,带着太监小德子偷偷的溜出宫来,顺便还把杜怀川也叫到了一起。

    一番寒暄介绍后,三人就近寻了一家名叫太白居的酒楼,在较为清静的靠窗处安坐下来,光绪微微额首,示意太监小德子去安排酒食。

    林启兆暗自打量着这位名叫楚越的年轻书生,见他的穿着并不显得特别名贵奢华,举止间却隐然有一种雍容镇定的气度,而刚刚随侍的仆人分明是一个太监,心里不由得猜测这位楚越多半是某个皇亲贵胄的子弟,只是他对京城里面的情形并不熟悉,一时之间也看不透楚越的身份。

    “刚刚听子华兄说话,似乎不是京城人氏,莫不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光绪平静的望着林启兆说道,对林启兆神情间些许的猜疑并不以为然。

    他今日出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不过是到处转转,亲眼看看这北京城的世态百像。也就是传说中的微服私访哈。刚刚也是见林启兆对这时期的工商业很有见地,便一时兴起想和林启兆好好聊聊。

    他知道自己前世也不过就是看了点晚清的历史,又不是神仙,哪能对这时代的种种都了解的清楚透彻,能够从侧面多听听一些见解和观点,未尝不会对自己有所帮助。

    “在下祖籍是苏州人氏,前些年在西洋英吉利国学习经商之道,回来后一直在上海帮助家父打理林家的生意,这次是跟随李鸿章李中堂到京城来的。”林启兆犹豫着,因为不清楚眼前这位楚越的真实身份,不知道是不是该提及跟随李中堂到京城的事情,只是他的性格向来不太喜欢伪饰,刚刚见楚越也是一个直率的人,便坦言相告。

    光绪不由得一愣,此时才恍然记起今日下午在宁寿宫里面,李鸿章在谈及和洋人合办银行的事情时,曾提起过准备让一个叫林启兆的人来出面主持将来银行的具体事务。只是当时慈禧也在,碍于情形自己不方便细问。

    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到这位,被李鸿章誉为精通洋务,尤善经营之道的青年才俊,倒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想到此,光绪不觉神情一振,用几许欣喜的目光打量着林启兆说道,“方才听子华兄提到朝廷的十年专利一说,更生对此有很多不太明白的地方,想向子华兄请教一下。”

    林启兆微一沉吟,便将设立十年专利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的给光绪说了一遍。

    原来当初李鸿章等人提出设立十年专利,不仅是看到了垄断经营后丰厚的利益,其实也是担心机器纺织技术流入民间,商贾富农们纷纷仿效从中获取利益,朝廷没有相应的法律和规章进行制约不说,同时也会造成原本的手工纺织者失去生计,大量沦为流民,给朝廷带来极大的隐患。倘若更进一步,将来有人以此为端,再私人购买机器制造枪炮,国家就更加不好控制了。

    光绪专注的听着,眉头却深深的皱了起来。

    前世没少听到保护专利,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却是这样的意思。不让民间购买机器开办工厂,却任由洋人的产品占据中国的市场,长此以往,对原本就才刚刚起步的商品经济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这样的见识也未免太过牵强和浅薄了。不发展工商业,国家的税收来自何处?朝廷失去了财赋收入,又如何谈得上富国强兵?

    以前读历史看到李鸿章等人致力推行洋务运动,一直没有这么弄明白,以当时中国的物力和财力,搞了二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为何最后反倒落在了日本后面。原来这中间还有这样的曲折。李鸿章,李中堂,大清洋务第一人,终究,也只是朝廷的中堂大人啊!

    光绪在心里深深的叹了口气,连李鸿章的见识都是如此,这大清的自强之路又将何其艰难啊!

    说话间,跑堂的伙计已经把酒菜陆续的端上了桌,光绪却是有些发愣的一动也不动,良久,忽然抬头问道,“子华兄是留过洋的,不知道对这十年专利以为如何啊?”

    “我在西方也曾经留意过,洋人的织布机器已经批量生产投放市场,谁都可以购买使用,即便是洋人,也没有只允许独家购买使用的规定。况且正如更生刚刚在布庄里看到的一样,洋布已经逐渐取代了土布占据了市场,倘若就此持续下去,曾经以“衣被天下”闻名的江南布业,势必会被洋人的机制纱布彻底冲垮,无论对朝廷还是百姓,都是不足取的。所以子华以为十年专利于国于民都没有什么益处。”林启兆不加思索的侃侃而道。

    这样的话在他心里已经埋藏很久了,内心里面对十年专利带来的后果也是忧心忡忡。这次随李鸿章进京,也很想有机会向这位中堂大人进言。

    光绪点了点头,他心里非常清楚,林启兆能够看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其中的道理放在前世那是再浅显不过的,可是在这个时代里面,却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看得明白的。即便此时面前的这位留过洋的林启兆,也只是就事论事,没有看到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不会想到这种束缚手足的政策不仅是对经济的破坏,更加会对这个国家带来何种深重的灾难。

    想到此,光绪又转过头看了身边的杜怀川一眼问道,“远华兄,不知你有何高见啊?”

    杜怀川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虽然他并不知道李鸿章已经向皇上和太后建议,由林启兆出面来住持合办银行的事情。但是他久在江南,对林家的声名也是知道的很清楚的,刚刚听林启兆提到是随李鸿章进京的,也略微猜出了林启兆的身份。

    此刻听到光绪问自己,多少也明白光绪的想法,淡淡一笑说道,“我对经济一道哪里及得上子华留过洋的见识,不过我也觉得十年专利一说非常不妥,国家财力本来就已经很拮据了,倘若照这样钱都让洋人赚了去,我大清岂不是越来越穷了?没有财力作为根本,国家自强终究只是空谈而已。”

    “十年专利的弊端还不止如此,”光绪有些忧虑的望着杜怀川和林启兆说道。“世人都认为洋西洋各国是依仗船坚炮利敲开我大清的国门,却不明了这船坚炮利背后,其实是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奠定的经济基础。我大清一直以来都是重农抑商,进入同治时期后虽然有所改变,但却已经远远落在西洋各国后面了。眼下不仅兵舰枪炮要从洋人那里购买,就连日常穿的衣服用的物品都要依赖于洋人,长此以往,我大清的经济将彻底依附于西洋各国,举手投足都要受其限制,不用等别人打上门来,只要勒住经济这一条命脉,我大清就再无翻身之日了。所以朝廷必须鼓励商贾士民投资开工厂办实业,十年专利这样自缚手足的事情必须废除!”光绪以手击桌断然说道。

    林启兆吃惊的抬起头看着光绪,眼前这个不过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居然如此毫无顾忌的谈论朝政,对他的身份更觉疑心,可他刚刚说的那番话又是那样的振聋发聩,这样的道理不要说没有听到过,即便是自己偶尔和人谈论起,也从来没有想得如此深远,这个楚越究竟是何许人啊?

    他举起酒杯,目光疑虑的望着光绪说道,“想不到更生如此年轻,却能够有如此卓尔不群的见识,实在让我也佩服不已。来,我敬更生和一杯。”

    杯中酒尽,三人相视一眼,不觉开怀大笑起来。

    窗外繁星点点,夜色已经微微的深了。三人都有些别样的心事,借着淡淡的酒意闲聊起来。

    ――――――――――――――――――――――――――

    爆发了,今天三更啊,兄弟们,怎么票票那么少呢?有点伤感情了。

    最后说一句,以前面条没有注意加精的问题,以后每周五晚上加精,不周到的地方,道声抱歉了。

    ——

    

第二十四章 病() 
坐在太白居楼上,酒入愁肠,光绪心中更加有些说不出的纷乱。

    那个忽然冒出来的十年专利像块石头一样压在心里,原本以前想过的将来要着手去做的一些事情,都被这十年专利弄得有些渺茫了。

    想了许久,光绪也不理清头绪,他也明白毕竟自己不是研究这个时代历史的专家,对涉及经济方面的很多事情都还很模糊,便微笑着请林启兆将眼下江南工商业的情况再详细的介绍一下。他很想知道,倘若朝廷废除了十年专利,会让目前的困顿的经济有多少改观,又需要多少的时间,尤其是时间。

    因为他只有四年,也只有他清楚,错过了这四年就意味着错过了中华的百年气运。

    然而林启兆的一番话,却让他这些日子刚刚找到的信心变得有些悲观起来。

    事实上即便现在朝廷大力鼓励商贾士民经商办实业,也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远远不是光绪起初想象的那般轻松。

    听林启兆所说,民间的资本倒也比较雄厚,有实力投资工商业的并不在少数,关键是以前朝廷开办的官商督办和官商合办的实业,眼下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像李鸿章的北洋开办的上海织布局,江南制造局,不要说是赚钱,连维持都很艰难。

    再加上朝廷的政策又常常朝令夕改,尤其在经济方面,想方设法的盘剥商贾,却从未有过任何的扶持。自然让绝大多数的人都有些心灰意冷,处于一种观望等待的状态,并不愿意轻易的将钱投入进去。

    “倘若现在朝廷改变以前的态度,大力扶持工商业,子华兄觉得能否迅速扭转这样的局面?”光绪听了半响,心里有些发凉,忍不住问道。

    “经济上的事情,绝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其中的缘由太多也太复杂了……”林启兆却是轻轻的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显得凝重无比。

    原来哪怕现在购买了洋人的机器开办工厂,生产出的商品也无法同洋人的商品竞争。首先便是技术上,李鸿章开办的上海织布局办了八年多,也请了很多洋人对机器进行改造,可迄今为止,仍然只能购买洋人的棉纱来织布,而大清自己纺织的棉纱却根本用不得。

    其次便是成本方面,按照咸丰八年大清与英、美、法三国签订的《天津条约》及《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第十款规定,洋商运销内地或从内地收购土产出口只纳2。5%的子口税,不再交纳厘金。

    换句话说,洋人的商品除了缴纳子口税外,在大清境内是不用缴税的。而大清自己的商品却要面对各地遍设的厘金关卡,层层缴税,这样算下来,生产出的商品的价格自然无法同洋人的商品竞争。

    朝廷的因循守旧,商人们的顾虑重重,技术上的瓶颈,还有就是完全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听明白了这四点,光绪端着酒杯有些发愣,却是再也喝不下去了。

    这个时代,这个大清,他早已经让自己有了思想准备,原本也只是想暂时不去触碰比较敏感的政治,先从经济方面入手,缓缓的改变这散发着女人裹脚布般,腐朽和昏聩的局面,却还是没有料到一切比自己原本想象的,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