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民国之烽烟-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看到机会的韩争,再次放手,从地方抽调守备部队,组成五千名士兵的支队,为前线支援,准备一举拿下整个皖北,韩争这次的行军速度不可谓不快,快到各方还在想着徐州之事的时候,整个江北的安徽地区已经被韩争练成了一片!
而在这个时候,安徽名义都督胡万泰终于害怕了,本来就没有完全掌握的手下军队,面对这种情况顿时分崩离析,对合肥的支援更是没有一兵一卒,坐看韩争攻破合肥,把战线拉到了安庆城下!
最后胡万泰无奈之下,只好向距离最近的这次事件的幕后黑手南方各省求援,而又因为韩争现在兵锋距离南京实在太近,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南方联军一万多人支援安庆,这才让韩争有些意犹未尽的收手,不过自己却也是趁着这次机会势力终于渗透到了长江边上。
最终的结果就是南方和韩争成了赢家,韩争接收皖北几乎全境,南方趁机接收安徽南部和最富裕的沿江地区,可谓是皆大欢喜。
不过最倒霉的莫过于胡万泰,这位刚当上都督没有半年时间,就被南方下套,在韩争默契的配合下,黯然退出了权力的舞台,并最终被南方革命党暗地里杀害,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一九一三年,整个一年的时间里,是韩争的皖北军久经考验,也是大丰收的一年,不仅仅是军队上的胜利,更是政治地位的上升,地盘的扩大,经济实力和经济基础的增强!
到一九一三年底,韩争手下的正规军已经突破两万,地方能够随时征调进军中的守卫部队一万五千人,成了名符其实的地方实力派。
也在这一年,韩争的名字不知不觉中被人们和南方的那些各省都督、老前辈以及北洋主要大将联系在一起,即将成为一个级别的存在!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 终章 (1)()
一四年的倒春寒显得格外的冷,现在已经是二月份,站在外面仍然是冷的让人受不了,尤其是不时刮起的寒风更是不断的往人的骨头缝里使劲的钻着。
然而今天大清早,望江县这里的一个码头上就挤满了一群人,码头的旁边木桩上插着一支支代表着皖北巡阅使的旗帜,这些旗帜的样式还是在韩争正是占领安徽江北全部的时候,这才确定下来的,旗帜是由一块血红的红绸裁成的,上面用“金线”绣着“皖北巡阅使”几个大字,随着风声不断的飘扬着。
而围在码头上的这批人大多也是穿着军装,其中夹杂着个别的西装商人或者是政要之类的。
只见这时候人群中一个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的穿着西装的人在那里不断的和另一个军装中年人发生着争执,不过这位穿着军装的中年人身上的衣服显然和码头上负责守卫的士兵们略有些不同,倒不是肩章方面,而是衣服的颜色和制式!
这位中年人穿着一身的白色的军服,帽子上和袖口上有几条天蓝色的条纹,这一切都代表着这人的身份——海军!
这时候,只见那位青年恼怒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也不顾天色寒冷,张嘴说道:“我说周将军!喊你将军行不行?!你要大船,还要装备大炮,还要配备船员海军,我往哪里去给你找去?!就这些还是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从上海那帮子败家子那里淘换出来的,仅有的十多名海军军官也是连哄带骗,给你弄来了,你还要怎么样?!”
听到这话,周围几个穿着海军服的年轻人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一抹苦笑,可不是嘛,自己这些人还真是被眼前这人忽悠过来的。
而年轻人嘴中的周将军也是韩争手底下安排拉来的人,再加上自己校长蒋百里的关系,这才从那批停泊在上海,已经残废的海军里面弄来的周自发,说起来眼前这位中年人周自发,当年也是出国留学,在美国专门海军学院学成归来的高材生。
不过人才再好,在当时的中国,似乎并不会受到太大的重视,尤其是中国海军。
周自发回到国内的时候,那时候刚刚爆发辛亥革命,到处动乱,曾经有人建议他去参加陆军,在北洋军中或者是南边找个军官干干,依着他的资历,还是能够做到的。
不过他倒是颇为倔强,既然自己是学习海军的,怎么能够改行?!尤其是在看到中国海军如此落后,那些战舰差点成了废铁之后,痛心之余,更是发誓要让祖国的海军自由的行驶在自己国家的主权上。
于是,周自发拒绝别人提议之后,直接被打发到了停留在上海的海军舰队里面,除了混吃等死外,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南方倒是愿意接收海军,但是看中的却是那几艘战舰能换回多少钱财,来补充陆军军费,北方也是同样的想法,这让海军境地颇为尴尬起来,即使南北双方想要养活庞大的海军,却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蒋百里自从答应给韩争找帮手,拉人才之后,再加上最近几年韩争的所作所为都被他看在眼里,蒋百里再也没有什么疑虑的开始帮助韩争找到一切能够找到的人才,韩争倒也是来一个收一个,不管是哪个领域的。
眼前的这位周自发,就是这样被蒋百里忽悠过来的,同时还花了大价钱从那些吃不上饭的海军手中买下了两艘一千八百吨级的防护巡洋舰过来,同时还有几艘炮艇以及大型的商船。
这些都是韩争在占领皖北,拥有眼前这个长江码头之后,勉力支撑起来的,整整花去了韩争的上百万财政,要不是最近两年韩争这边的生意还算红火,再加上盐税的截留,哪里能够弄的了这些东西。
“郑处长,实在不是我周某人为难你,我也知道你们的难处,但是我们来之前可是说好的,要这些军舰配备齐全,人员充足,怎么现在这么少的人?而且军舰虽然整修过了,但是装备仍然有些不足,我们这些人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当商船船长的。”
周自发看了眼前的年轻人一眼,虽然知道对方是韩巡阅使的老班底,但是在自己的梦想面前,什么都是第二位的。
听到这话,周围的几名白色军服的士兵显然也有些黯然。
穿着西服的年轻人正是郑荣,以前当着韩争军的后勤处长,随着韩争实力的不断上升,他们这些人地位也在水涨船高,虽然仍然是当着处长的职位,可是现在的处长可不比以前,现在他可是管着全军两万人的军饷调度和军费开支!
也因为他的精打细算,韩争对于这位手下还是信任的,同时也为了表示对海军的重视,这才派整容亲自过来这边办理这件事情。
郑荣自然是知道韩争的重视,这才好说歹说,可是对方实在是嘴巴太硬一些了。
“我的周大将军呦,您就别难为我这个办差的了,你自己看看,这些炮舰和巡洋舰哪一点不比刚弄来的时候强?巡洋舰以前是四门65口径的火炮,现在给你换成了六门75毫米的火炮,这可是大家伙啦!还有你们在上海长江舰队的时候有什么待遇?现在呢,巡阅使亲自把你提拔到中校军衔,还把你任职为咱们皖北军的第一舰队长,你还要怎么样?如果你要是能在国内找到比咱们巡阅使更重视你们海军建设的,你们尽管走,况且你们海军需要多大的投资,想必你也不是不明白。”
郑荣这时候实在是被对方磨得没有办法,这些出国留洋回来的,本事是有的,但是都磨练这么多年,怎么还不知道圆滑一些呢,一个个的就是认死理。
这句话听起来已经颇有些不客气的意味在里面,周自发听后却是沉默了下来,对方说的的却有理,自己何尝不知道海军建设的艰难和军费消耗的巨大!
但是祖国什么时候才能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呢?!想着这些周自发脸色黯淡下来,周围的其他几名海军军官也是脸色有些黯然,对于中国海军的未来忽然感觉到一种迷茫和无力感。
场面一时有些寂静下来,郑荣这才一时到自己一时口快,说了一些太伤这些留学生的心的话。
“自己既然知道他们这些人骄傲固执,怎么还打击他们,唉,不过看着倒是解气多了。”郑荣暗自的叹口气,心中暗暗的想着。
“对了,我还要给你们说个消息,巡阅使大人可是打算建立海军学堂的,你们这些人在平时都要任教,把海军的未来教导出来。”郑荣知道不能打击太过,万一这些人撂挑子了,自己的司令可不会放过自己,这才上前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安慰似的说道。
“什么?!你说的可是真的?!韩司令真的愿意建立海军学堂?!”谁知道郑荣这句话比刚刚所有的话还要管用,只见周自发猛然抬起头来,连声问道。
郑荣看到对方似乎有发疯的预兆,心中一突,点了点头,然后向后退了两步。
周自发看到对方点头,眼圈猛然一红,泪花瞬间就缓缓的流了下来,然后转身和旁边已经惊呆的其他海军军官紧紧的抱在一起!
没有人知道,眼前这些人此时的心情,中国的近代苦难史何尝不是中国海军的屈辱史?!而甲午一战,彻底的把海军定在了耻辱柱上,这也成了所有海军军人心中最沉重的痛,甚至他们海军走到哪里都无法直起他们骄傲的胸膛!
而这时候,却听到有人如此的重视海军,这甚至比给他们高官厚禄还要兴奋,既然自己这一代或许没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海军在大洋上航行,但是他们还有未来在!
“走,咱们去看船!”待过好一会之后,周自发这些人这才舒缓了激动的情绪,仿佛浑身充满的劲一般,带着手下向停泊在刚建好的那几艘战舰上走去,向着他们的梦想走着!
谁也不知道,这时候周自发心中想起来自己来时候同袍们的交代和期盼的眼神,再等等,再等等,如果韩巡阅使真的是重视海军,而不是欺骗,他就决定,向自己的那些同僚和老上司们回来,带着军舰回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终章 (2)()
徐州,现在成了皖北军的大本营,本来韩争是准备把大本营集往南一动的,至少要实实在在的控制住整个皖北地区才行。
不过,最后终究放弃了这个想法,尤其是徐州的工业基础让韩争不敢轻易的远离这个地方,而往北边正是北洋军的地盘!
南边虽然是刚刚收复过来,但是对于南方的那些军队,韩争反而是放心些,毕竟中国这时代最强大的陆军,当之无愧的还是北洋这个庞然大物,即是韩争这时候的依靠,也是韩争不得不实施防范的焦点,一不小心,自己就会被生吞下去!
幸好这几年发展下来,手上有着两万多正规陆军作为依靠,又有一万多预备部队作为补充,却也是死死的定在了徐州这个地方,也隐隐的压制着周边的几处地方,只要局势稍有变动,无论是北上还是南下,都有足够的桥头堡作为依托。
就是现在,周围几地的大小军阀,也隐隐有些看韩争颜色行事的意味了。
“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这曰韩争刚从外面回来,就看到巡阅使自己的办公处,周明老老实实的站在旁边,想起自己交代的事情,开口问道。
“我们已经联系到了那边的人,对于我们的合作要求,对方还是很有些兴趣的,如果初步谈好的话,就可以派人亲自到那边谈判,只是手下实在是有些不懂,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