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争锋乱世-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个身犯谋反大罪之人,最后却还能官拜兵部尚书,封薛国公。
按一般逻辑,亲兄弟谋反,皇后这时应该是跪着请罪,担心自己被株连才对,但长孙皇后非但不担心自己的处境,反而直接要求皇帝网开一面饶恕这位异母兄长,能有如此的自信,这是得到何等的宠爱。
所以,当唐太宗每每向她询问朝廷中的赏罚之事时,长孙皇后则回答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我一介妇人,怎么敢置喙国家大事呢?”唐太宗坚持要听自己妻子的意见,但长孙皇后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所以当唐太宗想要给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高官厚禄时,长孙皇后坚决请求唐太宗收回成命,并让自己的哥哥主动辞去要职,最终唐太宗只得解除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的官职,只给了他赵国公、开府仪同三司的闲散官爵,长孙皇后这才莞尔一笑。
所以长孙皇后临终前仍要一再嘱托自己的丈夫:“我的家人有幸结为皇室姻亲已经是很大的荣幸了,他们并非是因为才德出众才坐上了如此高位,所以很容易遇到危险,想要长久无忧,请不要让他们担任任何要职,只以外戚的身份觐见,这才是长孙家族最大的幸事。”
太宗本是对官员要求极其严格之人,有个大臣只因死后家人出来变卖珠宝他就怀疑人家贪污受贿,但当长孙皇后的叔叔长孙敞因贪污被免官后,太宗却因为他是皇后的亲叔叔,常常赏赐给他大量丝绢,不久后又重新任命他为官。至于唐太宗对皇后所出子女以及皇后的亲兄长孙无忌的宠爱更可说“罄竹难书”了。
长孙皇后临终前之所以要说“妾之本宗,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是因为当一个皇后不去忧虑人走茶凉,反而担心皇帝莫要赏赐太多时,必然是因为皇帝已经对自己的家族实在太好了。
说实话,要是长孙无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绝对不弱于武则天。
第501章 一代名相魏征()
李建成虽然在和李元吉说话的时候对白起不以为意,但是心里却十分的重视。
白起这一世的战绩虽然没有历史上那样牛逼,但是也不小。
而且还击败了李世民。
李建成还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比李世民要厉害。
“来人,传魏征、裴寂、薛万彻来见我。”
李建成与李渊认亲已经数年了,自然也招纳了一批自己的班底,其中魏征、裴寂与薛万彻就是其中顶尖的谋士以及战将。
不过魏征为人有些“直”,倒是令李建成有些头疼。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征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你别以为魏征就只是一代名相,他照样是顶尖的谋臣。
唐武德二年(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随李密归降李唐。而李密部将李勣尚且占据着李密原来管辖的领土,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李密投降李唐,李勣自己占据这么大的地方不知何去何从。魏征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到黎阳,魏徵作书与李勣,劝李勣投降。李勣于是派遣使者至长安,将献城的功劳都归给李密,然后押运粮草到李神通那里。
同年九月,窦建德率军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挡不住,率军转驻黎阳,被窦建德击败。魏征及李神通、李勣都被俘虏。窦建德用魏征为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来支援王世充。五月,李世民击败窦建德,并将其生擒。魏征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用魏徵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
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魏征见李建成虽然是嫡长子,但是功绩不如李世民,于是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征的建议,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诛杀。李世民听说魏征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别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徵带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
魏征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征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征,并用魏征为詹事主簿。
但是魏征那刚正不阿的性格也是让人颇为头疼。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多次于卧榻召见魏征询问得失,魏征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同年,河北一带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旧属因玄武门事件搞的人人自危,李世民派魏徵前往河北进行安抚。路上魏征正好碰见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押往京城,魏征让将二人释放,仍旧任命官职,这样河北太子旧属才会相信李世民是真的要赦免他们。
贞观三年(629年),魏征被任命为秘书监,开始参预朝政。魏征上奏李世民带领学者将古籍分为四部,并对其进行校定。
贞观五年(631年),李世民与魏征谈及了选人为官一事,魏徵说先要了解他的才能,然后审核他的品德,以及爱好这些。
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六年(旧唐书魏征传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
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然而魏征对此表示反对。因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此举逾越了礼制。李世民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感叹魏徵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特地派人前去赏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你正直,现在见识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变”。
在李世民并未有所表示的时候,长孙皇后直接对魏征加以赏赐,并暗示自己会给予支持,可谓给魏征注入了强心剂。也正是因为有长孙皇后这样的靠山,魏征的正义直谏才会这般顺利。不久魏徵晋升爵位为郡公。
贞观七年(633年),魏征代王珪任侍中,尚书高官期积压没有判决的诉讼案,李世民命魏征秉公处理。
魏征不大熟悉法律,但能抓住根本原则,依实际情况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
王珪: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
李世民:魏征、王珪,昔在东宫,尽心所事,当时诚亦可恶。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为无愧古人。
为政者岂待尧、舜之君,龙益之佐,自我驱使魏征,天下乂安,边境无事,时和岁稔,其忠益如此。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长孙皇后:尝闻陛下敬重魏征,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
愿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闻公言,故令将物相赏。公有事即道,勿为形迹也。
康熙帝:“人臣进言固当直切无隐,人君纳谏尤当虚怀悦从,若勉听其言后复厌弃其人,则人怀顾忌不敢尽言矣。每阅唐李世民、魏征之事,叹君臣遇合之际,千古为难,魏征对李世民之言‘臣愿为良臣,毋为忠臣’,尝思忠良原无二理,唯在仁君善处之,以成其始终耳。”
第502章 薛万彻()
说起薛万彻此人,或许有很多人不熟悉,但是薛万彻可是以为有勇有谋的猛将,或许可是看成薛仁贵稍弱一点的版本。
薛万彻?…652,唐初将军,汉族,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原籍敦煌今属甘肃。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之子,薛万均弟,父子三人均在幽州军阀罗艺手下为将。
后与兄同自幽州降唐。授车骑将军,为唐朝守卫东北大门,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时,率宫兵力战,直趋秦王府,众示以太子首,兵败后逃往终南山。
太宗屡次遭人招谕,始出。贞观三年629,以行军总管跟随李靖击破突厥颉利可汗。后又追随李绩击薛延陀部。以功封县侯。随后李世民将高祖李渊女儿丹阳公主嫁给薛万彻,以示恩宠。迁右武卫大将军。
贞观末,率兵从莱州浮海攻高句丽。屡立战功,而任气不能下人,遂以怨望遭贬谪,旋还。高宗时,因为和房遗爱等谋拥立荆王元景,被杀。
薛万彻出身将门,父亲是隋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隋末为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太守。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薛世雄在河间之战中败于窦建德率领的河北义军,惭恙发病,不久便去世了。
薛万彻自与兄长薛万均随父亲客居幽州,兄弟二人都因武艺出众受到涿郡守将罗艺的赏识。后二人与罗艺一齐归附唐高祖李渊,授车骑将军,武安县公。
唐武德元618年十一月,窦建德攻克冀州治信都,今河北冀县,声威大盛,十二月,窦建德又率10万人进攻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
罗艺准备出击交战时,薛万均建议说:“众寡不敌,今若出门,百战百败,当以计取之。可令羸兵弱马阻水背城为阵以诱之,观贼之势,必渡水交兵。万均请精骑百人伏于城侧,待其半渡击之,破贼必矣。”《旧唐书·薛万均列传》罗艺采纳了这个计策。
交战开始,窦建德果然引兵渡水,薛万彻随兄长薛万均率百名精骑突袭窦建德,大败其军。
武德三年620年十月一说九月,窦建德再次率领20万人马再次攻打幽州。窦建德兵已登上城堞,情况万分危急。此时薛万均、薛万彻率敢死队百人从地道潜出,迂回到窦军背后,突然袭击,窦军败逃,二人共斩首1000余一说1200级。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窦建德于长安被斩,其部将刘黑闼起兵反唐,唐命李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右仆射,负责征讨刘黑闼。
九月,李艺即罗艺,赐姓李率军与李神通会师,唐又征调邢、洺、相、魏、恒、赵等州兵共5万余人,与刘黑闼军战于饶阳城南。唐军列阵十余里,刘黑闼人少,沿河堤成单行阵以拒唐军。
时值风雪交加,李神通乘风进击,不久风向逆转,刘黑闼趁势反击,唐军大败,兵马军资损失三分之二。
当时李艺率军居阵西,进破刘黑闼部将高雅贤,追逐数里,得知大军失利,遂退保藁城。刘黑闼进击,李艺军败,其将薛万均、薛万彻在这次作战中被俘,被刘黑闼“截发驱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兄弟二人逃回后,李艺也率军撤回幽州。这一战,堪称兄弟二人奇耻大辱。
贞观二年628年,右卫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