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运河天地之大明第一北漂 >

第102部分

运河天地之大明第一北漂-第102部分

小说: 运河天地之大明第一北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封信却是郑和写的了。

    “武兄!金陵一别,如隔三秋。想起武兄英姿飒爽,历历在目,不胜感慨,弟如实将武兄的创造禀告皇上,龙颜大悦,若非念及先帝爷“商人不得入士”的政令,陛下愿封你为五品司官。弟自作主张,代兄力辞不受。官场不比商场,是要斩头沥血的。故上奏皇帝,你为船队总买办,随信有三十万北平府银票,见票即兑,你需准备一千士兵出海所需给养。”

    三十万两!我的乖乖!

    武六七终于知道了手里沉甸甸的是什么了,竟然是三十万两银子!

    看起来官府的钱还是好赚。

    武六七抑制住了兴奋,便接着看信。

    “武兄!船队出海,不是朝发夕至,弟曾查阅古今史料典籍,若船队字泉州出发,第一站便是安南,此行海上航行月余,实在是艰苦异常,所以船队的士兵需要长期的训练,故此和你商议一下训练的事情,我想你一定是有办法,我已经即刻命令船队北上,自泉州出发,不日便到沿海登州府,他们定会听你的调遣。副将会拿着我的印信找到你,你狠狠的操练他们便是!”

    武六七读罢了信,深深的松了口气,道:“这倒是个问题。”

    华胜这次出门历练,还是见识了不少,特别是到了中央机枢机构,见过了天子脚下的气度,也是沉稳了很多,便问道:“东家,怎么了?有什么不妥么?”

    “这是一封圣旨,前面的会让我们赚的盆满钵满,后面的部分,会让你我叫苦不迭。”

    华胜觑着武六七的表情道:“我从南京出发的身后,郑大人拉着我详谈,他说。。。”华胜似乎是碍难出口。

    “说,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婆婆妈妈的了。”

    “郑大人说,你家东家看了信之后,多半会答应前面一部分赚钱的差事,后面一部分吃力不讨好,甚至找挨骂的差事多半是要推辞的。”

    武六七点了点头,笑骂道:“还真是的,我确实是这般想的。看起来这郑大人也算是我的至交了。”

    华胜嗫嚅着说道:“郑大人还说,此事事关重大,即便是您不应允,相信不久之后,还是会有人来找你的,你不可能驳了那个人的面子。”

    这句话,却是透着玄虚,武六七正在琢磨的时候,一个伙计跑了进来,躬身施礼道:“东家,庆寿寺的人来了,说是要找你去商议事情。”

    武六七手里还捏着郑和的信,豁然站了起来,无力的笑了笑,道:“还真快,当今圣上和手下的这些臣子,果然没有一个吃素的,雷厉风行,这不,说来就来!”

    华胜也苦笑一声,道:“若真的是道衍法师,您还真的不能不给面子。”

    武六七黑沉沉的瞳仁望着外面的运河河面,喃喃的道:“不一定,那可不一定。”

第174章 不合格的说客() 
自从武六七江南之行以后,和道衍的距离便开始慢慢的疏远了。

    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情。

    武六七已经深深的察觉到,这道衍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人物。

    站在大明一方的立场之上,这道衍绝对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是对于敌对一方的人来说,这道衍便是满肚子的阴谋诡计。

    作为一个出家的僧人,便长伴青灯古佛就好,非要计划策动靖难,搞得刚刚平定不久的天下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后世的史书对此人的评价也是相当的中肯:为了造反而造反。

    这样一个人,其智力远远超过武六七。

    武六七是一个混不吝的性子,你若是以诚待我,我便掏心掏肺,你若是对我用心眼,我便想尽办法弄死你。

    可是向来觉得很自信的武六七,却在这个道衍和尚的面前,没有丝毫的优越感。

    自己当初是想着借这个人的虎皮,防止这些北平的官员们找自己的麻烦,也想着结交一下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淄衣宰相。

    可是武六七终究是没有看看透这个老家伙。

    以前总是觉得自己像是游戏里的行家,用一用手腕,就能搞定一切。

    可是这姚广孝,就像是一个机敏的老猫,而武六七却像是一个没出窝的光腚小耗子。

    姚广孝确实对武六七使了心眼,而且让武六七每个月出了一万银子,支持了锦衣卫的重建。后来几乎是半强制的,接近了郑和,才有了此次江南之行。

    紧接着,才会去同里访蒯祥,才会遇到雷妙真,才有了之后痛彻骨髓的事情。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这位打和尚。至少武六七是这么认为的。

    走到了庆寿寺山门前,武六七打定了主意,不管这姚广孝怎么说,前面三十万银子船队买办的事情,我接,但是训练船队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去他妈地!

    到了山门,见到了小沙弥。

    小沙弥的态度,却是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

    之前对武六七不服不忿的,现在却心服口服了,一个不入流的商人,竟然吃五品的俸禄,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种难得的荣耀。

    小沙弥躬身道:“居士来的好快,刚刚师父还惦记着呢,这就随我进去吧。”说罢,便双手合十参礼。引着武六七来到了后面方丈的僧舍。

    以往每日来,姚广孝都是背对着门口,坐在蒲团之上念经。今日却是坐在了书案后面,手里捏着毛笔,一边皱眉沉思,好像是在行文措辞。

    武六七走了进来,坐在了靠窗子的一个圈椅上,不去打扰。

    姚广孝一手握着宽大的僧袍,一手捏着羊毫,在纸上刷刷点点,写完之后,将羊毫轻轻的放在了一旁的笔山上,笑道:“你何其的心焦啊,想来皇上的旨意你也拿到了,郑和的信你也收到了。”

    武六七就觉得自己被玩弄了一般,上前一步,道:“你怎么知道?”

    “我什么不知道?我手里的邸报,要比南京城的六部郎官手里的详细。巧了,我这里也有一封郑大人的信。你有没有兴趣看看里面说了什么?”

    武六七笑了笑,只是淡淡的道:“我真的没有兴趣。”

    姚广孝一怔,没想到武六七却是这样的反应,对于皇上面前红极一时的郑和的消息,竟然一点都没有兴趣。笑的很怪异,道:“你真的没有兴趣么?”

    “没有兴趣。”武六七沉吟道。

    “看起来郑大人料的不错,你定然会百般推辞的,让我当说客,劝你就范,这不是明摆着难为我么?”姚广孝说道。

    这话的意思,武六七很是不理解,便歪着头问道:“我说大师,您什么意思?听上去好像也不想接说客的差事啊?”

    “正是,若是说服别人,我自然是有把握的,并且也不用我出面,可是至于你么,哼哼,若是打定了决心不做什么,就是磨破了嘴皮子也不会去做的,大不了就鱼死网破么。”姚广孝微笑的看着武六七的表情,似乎是很欣赏,也似乎是很无奈。

    武六七叹了口气,道:“当着明人不说暗话。若是让我采买船队下西洋的给养,没有问题。我核算过了,除去成本和人工,我还有很大的利润,可是训练船员有什么好处?没有一分钱的银子,还要正日黑着脸,像是黑面神一般被人咒骂,费力不讨好。”

    姚广孝原本是给我六七做说客的,道:“正是这般呢!我也很纳闷郑大人是什么意思。看样子是想拉你从政的意思。”

    武六七双手直摇,道:“我这辈子,也没有做官的念头,特别是做大明朝的官员。”

    姚广孝好像是无奈的透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的性子,我是劝不动你的,我一会便写信给郑大人,就说贫僧也是爱慕能助。”

    原想着这来到庆寿寺,要和姚广孝打擂台呢,可是事情似乎就这么平稳的过去了。武六七觉得有一些不可思议。

    “好了,不说这件事了,咱们还是说说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吧,我听说你最近正在寻找上好的稻米产地,是不是?”

    武六七也知道,自己的什么消息,休想瞒过这个老和尚的眼睛,便点头承认道:“是的,我仁义居这几日菜品出了些问题,但是不知道原因是什么,我都换成了上好的食材,虽然看上去改进了很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解决问题,所以我就想着改进米的质量。”

    姚广孝是一个出家之人,但是近日却是十分有耐心的听武六七讲述着自己的生意经,不打断,只是偶尔微微的点头表示同意。

    “我几乎将京城的粮店都走了个遍,然后将各式各样的米走试用过了,北京地处北疆,这些米大多都是漕粮,口感不佳,后来我去了运河边翁山坝附近,发现了南宋之后渐渐没落的菰米,竟然和《珍膳集》上记载的一样,便叫伙计们采集了些,回来加到普通粳米之中,好歹算是提升了些米的口感。”

第175章 有何顾虑?() 
武六七滔滔不绝,讲的都是仁义居后厨的事情,没想到,姚广孝竟然听得津津有味,笑道:“这菰米,尔雅成为雕蓬,唐本草也有记载,有止渴去热的功效。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南宋时候,还有人种植菰米,可是后来蒙元入主天下,便渐渐的失传了。想法很好!不过终究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

    “就是的,最根本的还是稻米的口感,可是北平的粮店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米。”

    姚广孝笑了笑,道:“你若是早来求我,我就有解决的办法啊!”说罢,示意小沙弥去取东西,过了一阵,小沙弥引着护法僧走了进来,护法僧的肩膀上还扛着一个麻袋。

    麻袋看上去很重,放在了地上,武六七凑近了一看,却正是已经脱壳的上好稻米!颗粒饱满圆润,竟像是纺织使用的梭子形状,比起寻常的稻米都要大很多,捧起一些闻了闻,一股糯香的味道传来,一看就不是凡品。

    姚广孝笑呵呵的道:“这个便是我庆寿寺平日用的稻米,送给你一些,你拿回去试试,看看能否解决你的问题。”

    武六七见姚广孝真的不再说服自己练水军了,还帮自己想办法解决稻米的事情,起身拜谢,除了庆寿寺,交了一辆骡车,朝仁义居赶去。

    到了仁义居之中,武六七二话不说,便叫庄老三起锅蒸米。

    笼屉打开,姚广孝给的米加上翁山坝的菰米,香气在空气之中萦绕,让人垂涎欲滴,甚至在后厨传到了前面的书场。

    所有的伙计们都放下了手里的活,每人直接吃了两大碗。却是什么菜都没有,吃的热火朝天。纷纷赞不绝口。

    武六七心中十分的高兴,这下子算是解决了自己的大事。当下也不耽搁,再一次来到了姚广孝的庆寿寺。

    姚广孝好像是知道武六七要来一般,早就坐在椅子里闭目养神的等着了。武六七比较兴奋,道:“大师,您这米是哪里出产的?简直是极品!”

    “天津卫海河小站,”

    “这下子可好了,只要是这种米能够供应仁义居,那么仁义居就再也不愁无法招徕食客了。”

    姚广孝的俩上,却露出了一丝尴尬,笑着对武六七道:“你是说小站稻么?嘿嘿,恐怕你要失望了。”

    “怎么?”武六七的心一沉。

    姚广孝站了起来,在房间之中踱着步,喃喃的说道:“这小站稻屯兵垦田种出来的,目前为止,也就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