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之天神下凡-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洞距离河流半个小时的路程,属于势力范围内。制作网的材料是绳子,这个可以用丛林里千奇百怪的藤条来解决。叫上六个男性,拿起长矛防身,准备出发。
牙以为又要出去狩猎,非常不解,指着太阳对王东说了一通,大概意思就是太阳要下山了,天黑了,人看不见,野兽会跑出来,很危险,建议不要去。
还好王东也会点原始语,跟他解释了一番,这才让大家知道要去找藤条。
这里丛林不缺藤条,离开距离山洞二十几米的地方就遍地都是。
王东拔了几根不同种类的藤条,试了试韧性,发现其中有一种浅黄色的藤条非常好。
这种藤在现代山区也还有,藤条有点扁,横截面是椭圆形,比2B铅笔细一些,叶子一大片一大片,但是每一大片都是由很多细小的小叶子组成。
这种藤条在王东的老家叫老虎藤,意思是说可以绑老虎的,可见其品质多好。
让战士们开始采集这种老虎藤,但由于藤蔓中还有很多其它带荆棘的藤条,乱七八糟搅在一起,只能一条一条慢慢扯出来,收集速度不是很快。
好在人多力量大,搞了两个小时左右,每个人都抱了一大捆,加起来可能有一千多根了。
此时太阳就要下山了,丛林里时不时传来野兽的吼声,还是赶紧收工回洞安全。
回到山洞,发现两个女的捡了很多柴,保持着王东下午燃烧起来的火堆。原来她们还处于保留火种的程度,不过也好,至少不会害怕火,懂得火带来的好处。
王东把所有的老虎藤放在火堆旁,然后开始结网。最重要的就是打结,两条两条打结,结与结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三厘米左右。
刚开始族人们都很感兴趣,围着王东看他到底想搞什么。
但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没有办法很快出成效,渐渐族人们没有耐心,都去弄吃的了。
只有一个人给王东打下手,而且看起来蛮感兴趣的。
一个结一个结,这是非常磨人的工作,王东无所谓,反正他习惯了机械重复的工作,现代屌丝谁不是这样。
关键是时间太多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不知道怎么打发。
忙到半夜,结好了一张长宽都是三米左右的藤网,看着密密麻麻的结,这都是血汗啊。
这还是太小,要加大,但已经很累了,来到原始社会的第一个晚上,居然睡得很香。
第二天一早,王东就继续开始结网,连食物都是族人们帮忙烤的肉。
牙本来打算去狩猎,但是被王东阻止了。让他带着人继续去采集老虎藤,牙一脸懵逼,虽然不情愿,但还是照做了。
又忙了一天,到了晚上,一张长七八米,宽四米左右的藤网搞定了。试着拉了一下,好像不太稳固,这让王东一个晚上睡不着。
第二天一大早,王东就把战士们叫了起来,牙很高兴,以为首领要去狩猎了,结果王东指着大网吩咐道:让几个人扛着,都跟我走。
出来山洞往南走,半小时后就到了河边,这一段河面比较宽,水比较浅,适合这种原始渔网。
找了一个水湾处,指挥六个战士,在河流中央横着拉起网,然后在水湾处撒了一些碾碎的肉干。
过了大概五六分钟,可以看到很多鱼被吸引到了这个水湾,于是让战士们拉着网,慢慢走向水湾,形成合围之势。
当最后收网的时候,从战士们惊讶的眼神中,就可以大概知道收获的情形。
几十尾大鱼在网中翻腾,最大的估计超过十斤,由于没有考虑到鱼会这么大,过早地将网拉出水面,导致藤网都被鱼挣扎弄破了。
网破了,鱼撒在了河边,战士们迅速扑上去,压住鱼,但最后还是跑掉了两条。
剩下的鱼都被扔得离河水很远的沙地上,用长矛一条一条地戳死,场面非常血腥。这就是“鱼死网破”的现场版。
最后清点了一下,总共收获了三十二条鱼,大的十几斤,小的两三斤,总共约有两百斤。
牙拿着网,指着几处破损的地方,问王东:“藤坏了,不能用了?”
王东解释道:“这个叫网!”
“王?”
“网,第三声,来跟我念,乌昂网。。。”
看得出来战士们都想再下网,但是网坏了好几处,暂时不能用了,于是准备先回去。
这时候发现没东西可以装鱼,最后只能用破网把鱼包起来,再找些藤条绑结实,一起抬回去。
回到山洞后,巨大的收获让所有人都特别认真地再次观察起藤网,就是这件神奇的东西,让以前一天都抓不到的鱼突然间变得很容易抓了。
牙又投来了询问的目光,王东只好双手合十,面朝天空。
“感谢天神!”
吃完一顿烤鱼后,族人们全都热情洋溢地投入到藤网的制作上。牙带人去采集了几千根老虎藤,摆在王东面前,大家都围了过来。
面对这么好学的人,王东开始教学。但是原始人脑袋少根筋,打个结都要学很久,好在他们热情高涨,极度有耐心。
虽然他们学了一天,但是最后结出来的网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网格间的空隙不是太密就是太宽,只能算半成品。
不过王东只需要简单修补一下,就可以变成成品了,这样速度快了不少。
考虑到没有东西装鱼,王东决定开始编制藤框,这也是看过澳洲小哥视频的。
第4章 万能的藤条()
第004章万能的藤条
首先准备四根三米长的藤条,这个不需要老虎藤,选择比较粗一点韧性好的就可以了。然后将四根藤条在平整的地面上交叉摆一个“米”字形,用细藤条将中间点扎紧固定。
接下来用老虎藤从中间点开始顺着“米”字形的几根粗藤条开始编织,一上一下,由于是偶数根粗藤,所以每一圈要跳过一根,这样编制出来的就很紧凑牢固了。
来回编织,很快就可以编成一个圆盘形的框底,等直径差不多三十厘米的时候,就把四根粗藤条都掰直,开始竖着往上编。
一圈接着一圈,一根藤条接着一根藤条,每编三圈就用手指扣紧一下,保持藤条间的紧凑。只要知道了方法,剩下的就是机械重复的工作,比较花时间而已。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调整高度,将多出来的粗藤部分剪除或者反压到藤框表面上都可以。
没有手表,只能大概,约莫三四个小时后,一个直径三十厘米,高一米左右的藤框做好了。由于编得仔细,这种框很结实,装个五六十斤不成问题。
昨天跟着结网打下手的男性战士很有天赋,在王东讲解演示两遍后,居然已经可以编藤框了。
为了表扬他,王东给他取了个名字,“从今天起,你就叫藤。”
“藤,我叫藤,我有名字了。”藤十分幸福。
在这个部落中,不是每个人都有名字,只有处于头领位置的人,比如说狩猎头领牙,石器能手石。而其他人,都统一用一种类似兄弟姐妹的称呼。
话说自己叫什么名字?王东有点疑惑,反正以后就叫王东了。
被赐名后,藤更加卖力,编制藤框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所有人忙了两天,完成了一张四米宽十米长的藤网,以及四个藤框,终于可以再次出发捕鱼了。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回战士们都很自觉地拉着网,站到河中间去,王东撒上肉沫,很快就吸引来了鱼群。
这一次收网比较谨慎,没有一下全部脱离河水,而是派两个战士跨进网中,一条一条地把鱼装进藤框里。
来回拉了三次网,收获巨大,至少有五百斤鱼,四个藤框根本装不下,最后又得扔到沙地上,用渔网绑回去。
回到山洞,众人投入到鱼肉盛宴中,鱼太多了,这里天气闷热,没有盐,鲜肉无法长期保存,可以十几天不用出去捕鱼了。
考虑到拉网捕鱼需要出动的人手太多,王东决定开始制作捕鱼的鱼笼。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其实就是将藤筐编得小一些,高一些,特别是口要小一点。
然后编制一个不封顶圆锥体盖子,这个是重点,也是难点。先用石刀削七根长二十厘米的硬树枝,小指粗细就可以,去皮防止长时间泡水而烂掉。
接着找一块湿软的泥地,画一个圆,圆的大小就参照河里大部分的鱼的个头,把七根削好的棍子平均插在圆周上,重点是稍微的往外倾斜,这样编制出来的才是圆锥体形状,倾斜的角度要确保圆锥体大头一端要比藤筐的开口要大一点。插好棍子后,开始用老虎藤在棍子之间来回编制,一层一层往上,就和编制藤筐的工序差不多。
圆锥体的高度只要十几厘米就好了,倒着扣在藤筐的开口处,圆锥体口小的一端朝里面,用藤条扎紧就可以了。
把这东西放到水里,在框里绑上一些肉干,这样鱼就会顺着圆锥体上留下的洞口钻进去吃鱼饵。由于这种构造是开口大,里头小,鱼只有七秒的记忆,进去后很难再找到洞口出来,只能等着被人活捉了。
这种办法比较像守株待兔,加了鱼饵后成功率会提高,但也无法和渔网的效率相比。好处是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只要傍晚放到河水里,并且系好避免被河水冲走,就可以回家睡觉了,等第二天早上再去查看一下。至于捕鱼效率,只有增加鱼笼的数量来弥补了。
王东和藤忙了两天,制作好了四个鱼笼,于是亲自带着战士们去安放。装好鱼饵后,找到水比较深但是水流较慢的河面,先用一条五六米长的藤条,一头绑着鱼笼,另一头找个大石头或者一颗树绑上,接着把鱼笼慢慢地沉到水里就可以了。四个鱼笼分别找了四个不同的地方施放。
第二天一大早,王东又急迫地把众人叫醒,立即出发查看收获。实践证明,原始社会的鱼没有经过洗礼,警觉之心太差了,有三个鱼笼捕获到了鱼,而其中有两个鱼笼里都有两条大鱼。
看到鱼居然自己钻进王东做的笼子里,原始人的惊讶表情已经爆表了,“天神啊!”
这坚定了王东继续制作鱼笼的决心,但问题是现在鱼太多了,无法保存,因此也不必急在一时,就把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藤吧,他目前的编制速度,在有人帮忙采集藤条的前提下,也差不多要两天才能编好一个鱼笼。
王东正在指导藤编制最难的圆锥形,这时候一根树枝递了过来,上面串着一条烤好的鱼。王东转头一看,原来是那个有小孩的女人,王东已经给她取名叫“水”,因为都是她负责把食物拿去清洗。
水经过这几天的鱼肉滋补,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现在王东的肉都是她在负责准备。此时烧好了一大条鱼,没错,就是烧,因为鱼的表层已经被烧焦了一圈,这些人的手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看着那一圈焦黑,王东有点反胃想吐,任何一个现代人连续吃了五六天的烤肉,感觉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真希望有一口汤喝!”想到这里,王东突然觉得有必要试一试制陶了。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
早期的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