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建北宋 >

第735部分

重建北宋-第735部分

小说: 重建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福公主赵香云突然说道:“来到这里之前,李宪丢下我们一个人溜出去了。后来才知道,他担心正面作战让部队吃亏,居然偷偷潜入敌人大营,亲手杀了千夫长鸠魔铁,夺取了敌人的帅旗,几乎是一个人打垮了战斗力最强的金兵铁弓营,光战马就缴获一千四百多匹,简直就是神人。”

    恰在此时,彩棚外面传来一声轻呼:“肃王爷在吗?李宪拜访!”

    赵枢闻声一愣,随即甩掉手里的东西冲过来,就要给李宪跪倒。

    李宪飞身上前拦住:“你这是干什么?王爷在蔚州一年有余,难道不知道这里不兴这一套么?”

    赵枢真诚地说道:“救命之恩犹如再生爹娘,赵枢理应大礼参拜。”

    李宪摇摇头:“千万不要如此,更不要说什么救命之恩。王爷历经劫难,才有今日之安宁,想必已经领悟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真谛。”

    赵枢说话都结结巴巴:“赵枢能有今日,都是仙长恩赐。”

    李宪若有所指地说道:“朝代更迭,有前因,有后果。希望王爷能够着眼于未来,不要太难过。”

    “仙长教诲,赵枢铭记于心。”赵枢伸手一摆:“仙长,请里面就坐。”

    李宪伸手虚划一圈:“王爷,知道此地来历么?”

    赵枢点点头:“此处是蔚州圣地,纣王城比干庙。”

    李宪微微一笑:“哦?王爷对纣王和比干了解多少?”

    赵枢博闻强记,这些史实当然难不住他:“比干是商王文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二十岁登上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王帝辛。商王帝辛薨,谥号纣,史称殷纣王,或者商纣王。”

    “王爷果然博学多才。”李宪微微颔首:“比干此人,王爷作何评价?”

    赵枢若有所思:“比干从政四十余年,极力主张轻徭赋,重农牧,鼓励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殷商末年,纣王暴虐荒淫,滥用酷刑。比干不由得仰天叹息:‘主过不谏非忠,畏死不言非勇。过则谏,不用则死。’于是伏阙苦谏,三日不退,纣王一怒之下将其杀害。”

    李宪沉思片刻,才缓缓说道:“王爷,女真鞑子不过蛮夷小族,人口不过百万,比汴梁城尚且不足。为何他们数万精兵南下,大宋王朝就一夜崩溃,皇室宗亲被屠戳一空。造成如此恶果,王爷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

    赵枢情绪低落:“这两年我也想过,却始终没有想通。说要军队数量,我大宋远超金国。要说兵器铸造,金国更是不值一提。可是,一旦两军交战,大宋军队却一触即溃,有败无胜。到底为何会这样,仙长学究天人,还请不吝赐教。”

    李宪点点头:“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如果我们不能吸取教训,未来的一切都没有希望。目前形势危急,我过来找王爷,就是为了探讨此事。”

    赵枢合十躬身:“仙长请讲,赵枢洗耳恭听。”

    “我喜欢实话实说,还请王爷不要见怪。”李宪沉声说道:“大宋亡国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宋立国,持身不正。第二,以奢换权,鼓励贪腐。第三,玩弄权术,扶持党争。第四,纵容世家,虐待百姓。第五,赏罚无度,宽严失衡。第六,清谈祸国,实干伤生。”

    赵枢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额头上汗珠滚滚:“仙长,社稷倾覆,好多人都说军队无能。”

    “此言大谬!”李宪嗓门突然提高:“大宋亡国,乃文官之罪,与军队何干?兵无斗志,军无战心,正是所说第一条:大宋立国,持身不正。担心别人颠覆朝廷,居然把军队视为洪水猛兽。于是采取第二条:以奢换权,鼓励贪腐。”

    “看看大宋军阀,哪个将领没有几万亩良田?朝廷希望用糜烂的生活,从文武大臣手中换取权力。为此,专门立下不杀大臣的律条,不管贪腐多么严重都没有死罪,鼓励文武大臣敛财贪腐,醉生梦死。如此倒行逆施,岂能不亡国?”

    赵枢抹了一把冷汗:“受教了!如要根除诸多弊端,仙长可有妙计?”

0836、钦天神明碑() 
凌晨时分,天色蒙蒙亮。

    保州城南门东侧的护城河边,突然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随即就是大地震动,房屋摇晃,仿佛整个保州城都要腾空而起,顿时惊动了城内城外数十万军民。

    广大军民以为发生了大地震,于是惊慌失措冲出城,结果看见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

    保州城东南角突然从平地生气一团红云,不断翻滚着直冲九霄,宛如一条红龙腾空而起。

    旷野地带居然出现如此奇观,老百姓顿时往城南涌去,没想到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

    一座金光闪闪、龙首凤身的巨碑,正从护城河水下缓缓升起。

    一刻钟之后,一座厚约三尺,宽度六尺,高达三丈六尺的金碑彻底浮出水面,但还在缓缓上升,正在冒出水面的是汉白玉碑座。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汉白玉碑座才全部浮出水面。

    现在人们看清楚了,汉白玉碑座居然分为九层,每一层高度三尺。这样一来,从底座到碑头,高度超过六丈。无论人们站在什么地方,都能够看见超过六层楼高的巨大金碑。

    就在人们以为看见奇观的刹那,金碑突然光华流转,然后冒出一阵黄烟,金碑变成了汉白玉碑身,正南面的碑身显露出五个斗大的鎏金篆字:钦天神明碑。

    神迹!天降神物!

    老百姓顿时蜂拥上前,想就近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

    恰在此时,保州城最高军事长官,逐日军团军团长萧焯,率领两千骑兵冲出城来把神物团团围住。

    萧焯站在马背上厉声高呼:“神物出世,兆示英主降临。普通人只能远观,不得擅自靠近,违令者斩!”

    恰在此时,南门里面冲出四千五百女兵,全都是头缠黄丝带,身穿白色描金劲装,手中缠金花枪,胯。下纯种白马。

    女兵一出现,萧焯命令此前的男兵策马往外围扩散,四千五百女兵在钦天神明碑附近围成一圈,实现双重保护。

    直到此时,围观的百姓才发现另外的古怪!

    护城河上面居然出现两座汉白玉拱桥,刚好把钦天神明碑夹在中间。众目睽睽之下,谁也没有察觉两座桥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难怪战马能够在护城河上围成圆圈。

    “兴汉武皇帝,驾到——”

    随着一个尖嗓子发出叫声,保州城南门里面两个人并辔而出。

    围观的百姓顿时大惊失色:皇帝来了!

    不错,从城门里面出来的,右边是赵枢,左边是李宪。

    此刻的赵枢换了一副容貌:头戴金盔,身穿金甲,连带白马也披金甲,手中倒提一杆金枪,整个人显得威风凛凛。

    李宪还是老样子,头戴武士巾,身穿藏蓝色劲装,外披一袭白色凉衫,胯下一匹紫色宝马,马鞍桥上挂着一杆长枪。

    在两人身后还有一匹马,上面一个老太监,赫然正是失踪已久的谭稹!紧随其后的几匹战马,上面端坐几位大臣。

    不用说,这一切都是李宪早就安排好的,在飞狐县纣王城和赵枢谈话,不过是一种暗示和引导,第二天就一起来到保州城。

    对于赵枢提出根除弊端的问题,李宪也进行了详细说明。鉴于目前处于战争最危险的时候,李宪主要强调军队眼前最紧迫的问题。

    “前朝军队为何没有战斗力?因为军队不是为朝廷打仗,也不是为国家打仗,而是为奖励打仗。这种腐朽的雇佣军制度,必须立即废除。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必须是为自己打仗。”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把百姓放在首位,全国百姓才会理解‘无国即无家’的道理,激发全体百姓的舍命抗争之心。然后采用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发出最大的战斗力。”

    “文官治民,武将统军,这是基本原则。不要担心百姓被武装起来,更不要担心百姓骁勇善战。推翻朝廷统治,并非因为民风彪悍,而是因为朝廷不得人心,所以才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之说。”

    “当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当奖励措施必须要有,而且必须立即完善起来。奖励,不仅仅是奖励金钱财物,精神奖励、晋职奖励,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奖励泛滥等于没奖,所以奖励是有限制的。”

    “战争获得全局性胜利,才能够论功行赏,而且是统一进行。而不是像前朝那样,每个官员都能随意奖励。只要坚持完善的立功奖励制度,有一套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制度,就能够激发将士奋勇争先,让军队焕然一新。”

    通过这些基础灌输,李宪重点说明了“军人荣誉至高无上”的观点。任何人侮辱军人,都要遭到最严厉的处罚,从而彻底否定了腐朽大宋的一切陈规陋习。

    军人荣誉至高无上,这是为了激发军人的荣誉感。与此同时,对于军队的管理制度,也必须更加严格。谁敢给军人抹黑,就要处以极刑。

    从这个观点出发,李宪提出了“军人才能审判军人”的原则。着重强调了文官一律不得干涉军队执法,军队不能干涉地方事务。

    最后,李宪把自己的观点归结为“三个至高无上”:国家至高无上,百姓至高无上,军队至高无上。

    “王爷不用着急,我知道你说皇权至高无上。”李宪打断了赵枢的问题:“皇权至高无上吗?那是自欺欺人!商纣王被周武王给灭了,对吧?八百年之后周朝又灭了,对吧?大秦帝国仅传一代,就被大汉王朝给灭了。”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不过是一个亭长。唐高祖李渊,是叛臣逆贼。唐太宗李世民,囚禁父亲,屠杀兄弟。他们可谓无恶不作,但后人都承认他们伟大。由此可知,天下没有不灭亡的朝廷,压根儿就没有皇权至上。”

    李宪的这番论述,在北宋末年这个时空,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应该被凌迟处死,然后诛灭九族。

    天下失其鹿,群雄共逐之。

    没有皇帝,就没有大逆不道,你说什么都可以。

    赵枢虽然听得满脸发黑,但他不是皇帝,而是居人篱下的逃亡者,自然没有办法追究李宪的罪状。

    直到这个时候,李宪才拿出“武皇帝讨贼檄文”,同时告诉赵枢:未来的皇帝就是他!

    肃王赵枢,此前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见惯了宫廷之中的刀光剑影。

    见到李宪之前,赵枢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平安度过一生,做梦都没有想过当皇帝。

    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李宪突然让他当皇帝,赵枢差点没吓趴下,坚决不肯答应。

    “王爷,你当初在国舅爷王元的府邸,让我指点一条生路,现在我兑现诺言,也给你准备好了。通过这两年时间的劫难,想必王爷已经彻底醒悟。不靠天,不靠地,生路就在自己脚下。”

    “鞑子猖獗,山河破碎,百姓无主。我当初就说过百战余生,目前正是王爷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的最佳时机。抛弃一切繁文缛节,只要王爷登高一呼,必然万众归心。然后亲提三军扫荡域内,建立万世不拔之基业。”

    没用,不管李宪说什么,赵枢就是不答应,李宪只能暂时告辞离去。

    老太监谭稹现出身形:“王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