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施琅一眼,朱成功淡淡的说道:“本王也是迟疑不已,无论是战还是不战,这风险和利益都大,着实让人难以决定。”
事关自己生死,更关乎家族兴旺存亡,这决定太难下了。一步走岔就是灭族之祸,是人都得惦着点。
“王爷,依末将看,团逆倒行逆施残害士绅,治下之民皆是苦不堪言,若是我军挥师北向自然会万民景从箪食壶浆的。以有道伐无道,自当会势如破竹!”同为五虎将之一的周全斌站起来高声喝道。一想到万亩良田高房大屋还有柔弱可人的江南女子,周全斌就是满心的激动。
这时,黄山、陈俸、廖静、郭廷、洪承宠、周瑞、林察、陈辉等骁将也急忙站起,躬身抱拳说道。
“末将愿为先锋!”
“末将恳求王爷北上!”
“吊民伐罪,剿灭团匪!”
见手下将领们群情汹涌,朱成功正准备开口时,屋外传来一阵阵声响,接着大门便砰地一声被打开了,只见监军宁靖王朱术桂、兵部侍郎王忠孝、隆武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兵部尚书衔的卢若腾、曾经出使金陵的使者如今的监察御史辜朝荐等人昂首迈步走了进来。
见到朱术桂等人进来,现场一阵尴尬,朱成功也不知说什么是好。毕竟自己在府中召集心腹商议大事,并没有请朱术桂到场。如今作为监军的朱术桂自己来了,这让朱成功尴尬之中又有些恼怒。他狠狠地瞪了一眼跟着进来的管家,眼中充斥着狠戾目光。见到自家老爷的目光,管家心知惹了大祸了,可是却不敢开口辩解。见朱成功向自己狠狠地挥了挥手,正手足无措的管家连忙退了出去,并将门带上了。
在朱术桂眼中,郡王府的管家也是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他可不会为管家辩解说这事和管家无关,自己是不顾管家阻拦直闯进来的。
进门后朱术桂将目光从在场的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又直视朱成功说道。
“听说王爷召集众将商议大事,此事怎能少了本监军?不知王爷与众将所议何事?”
虽然朱术桂和朱成功平日里关系很好,颇有相辅相成共治大军之意。但是如今朱成功商议的事情关系到大明的复兴,身为明朝宗室的朱术桂就不得不上心了,只要能办成事,哪怕日后和朱成功撕破脸都在所不惜。
因为沐天波有过交代,所以蒋圪昌便在见过朱成功后又离开了延平郡王府,他找到了监军朱术桂,并传达了沐天波的口信。得知蒋圪昌的来意后,朱术桂立刻联络了一些忠心大明的臣子。
今日晌午,当他得知朱成功召集亲信部将前来王府时,便知道了或许就是要商议剿匪之事,这才带着人匆匆赶了过来。
他要竭尽所能促使朱成功挥师北上之事。
第323章 第一次反匪同盟(二十四()
被朱术桂义正言辞的问了一句后,朱成功一时间有些懵了,他嗫嚅着嘴,不知该如何回答。现场气氛十分凝重,一时间竟然寂静无声,两派之间似乎有些隐隐对立。
这时,站在朱成功身后的陈永华神色复杂的看着站在朱术桂身后的兵部侍郎王忠孝。陈永华父亲陈鼎是前明举人出身,曾经担任过泉州府同安县的教谕,后来鞑子南下福建时陈鼎自杀。因为朱成功数年前拿下泉州府,陈永华便成为了朱成功治下之民。后来兵部侍郎王忠孝发现陈永华的才华,便向朱成功推荐之,于是陈永华便成了朱成功的亲随兼侍卫。可以说,王忠孝便是陈永华的伯乐,有着知遇之恩。
所以,无论是从陈家的背景还是陈永华个人因素来说,陈永华都应该向王忠孝靠拢才是。可是,当陈永华成为朱成功的亲随侍卫后,朱成功对陈永华青睐有加,大力培养。这次无比重要的会议也将陈永华带上了。
一边是伯乐,一边是恩主,陈永华实在难以选择。尤其是待在朱成功身边时日渐久,陈永华也知道了自己恩主也不是愚忠之人,他的麾下部众也有着自己的利益述求,这些人的利益和大明交织,但绝不是说就等同于大明。作为部众的首领,自己的恩主也要保护他们的利益,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首领。所以朱成功与永历朝廷有合作也有矛盾。
乱世之人依傍强者而生,何况如今自己还居于朱成功麾下,于是陈永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眼前王忠孝的影像渐渐不见了,陈永华的心渐渐的向朱成功靠拢而去。
与陈永华心中纠结和决绝不同的是,刘国轩却十分淡然。刘国轩是福建汀州人,曾因为生计投奔过鞑子,当过门卒也当过守备千总,曾经还在施琅麾下任过职。那时施琅随叔父施福、郑芝龙五弟郑芝豹等人投降鞑子,曾短暂的担任过鞑子的伪职。
当朱成功打出名堂,在厦门金门建立根据地时,刘国轩就对朱成功钦慕不已。后来朱成功借着保安团夺取金陵导致福建兵力抽调向北的机会一举攻占了漳州,这时刘国轩终于能光明正大的投入了朱成功军中,可以一尝所愿了。
进入军中后,朱成功也对刘国轩青睐有加,虽然因为刘国轩进入朱家军时日尚浅,军职上只能被任命为副领兵,但是此次会议将刘国轩带入其中也是一个要提拔重视的征兆。
所以刘国轩此刻只是淡然的看着这一切,心中唯有对朱成功的忠意。自家王爷指哪,自己就打哪,绝无二话。
相比于陈永华和刘国轩此刻已经早早的脱颖而出,日后的台湾三杰之一的冯锡范还在苦苦等待着,等待自己的命中恩主朱成功之子朱锦长大呢。
随着现场的气氛渐渐凝重,朱成功终于开口了,他对朱术桂笑道。
“本王原本想去请监军的,只是听闻监军近日病了,这才未去叨扰。此时召集众将正商议出兵金陵之事。”
正好这几日朱术桂确实腹中不适,于是他也就顺坡下驴了,认可了朱成功的解释。毕竟最终出兵还是要靠朱成功,能不翻脸还是不翻脸的好。
见朱术桂虽然还板着脸色,但是却也不再咄咄逼人了,于是现场的气氛也渐渐平缓了起来。
朱成功也松了口气,如今他还不想和朝廷闹翻。虽然打着朝廷的旗号有诸多掣肘,但是获得的好处更多。
“不知王爷何时出兵金陵?”朱术桂没有落座诸将让出来的位子,而是站在临近门口处继续问道。
“这?出兵与否还在商议之中。”朱成功迟疑的说道。此刻朱术桂站着居高临下的望着正坐着的朱成功,这让朱成功感觉十分不适。
“此事还需商议?团匪倒行逆施废我名教,若其得了江山,天下子民将不再知礼不再尊礼,人不知礼这和禽兽有何区别?”朱术桂愤慨的大声吼道。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团匪不仅废礼,还弃服!胡人左祍汉人右衽,团匪竟然直接用对襟!如此陋服,团匪怎么还有脸自称年号华兴的?对襟服到底美在哪里?我大明太祖于洪武年间,禁官民步卒人等服对襟衣,惟骑马许服,以便于乘马。可是团匪竟然所有服装都是对襟,而且还不是布制的盘扣而是铜质的盘扣!”
朱术桂口中骂声迭出,一套套的让在场的武将听的晕晕的。其实对襟装早在唐宋时就盛行了,穿起来也很漂亮,只是明朝用的少而已。所以这也是朱术桂加的私货,只为对团匪表示愤慨而已。此刻朱术桂能不愤慨吗?团匪可是要与老朱家抢江山的啊!若团匪得了江山,自己这老朱家的余孽岂不要遭受清算?
“团匪之祸甚于鞑子!鞑子虽是异族然尚知道尊崇士农压制工商,商人见利忘义岂能治理天下?可是团匪却废科举弃士子,培养的读书人也不教授名教学说,而这些读书人学成后最多只能为吏不能做官,这岂不是对读书人人格的践踏?而且读书人也没有优待,更无免税政策,让堂堂圣人弟子沦落到与农人无异。岂不有辱斯文?至于农人,更是不安心种地耕耘,反而是追捧什么股票,弄得和商人一样充斥着铜臭味。而商人竟然可以当官,堂而皇之的进入什么工商部的衙门,难道匪首不知道前秦吕不韦的乱政之事乎?”
朱术桂这一番私货说下来,可是现场的诸将们却不为所动,没有一丝愤慨的意思。甚至有人觉得朱术桂说的挺有趣的,干脆当评书一样听了,还听得津津有味的。朱术桂暗恨这些丘八不学无术,于是只能爆猛料了。
“团匪乃是一家一党之天下!若是团匪得了江山,诸位将死无葬身之地!纵使能在团匪治下苟延残喘,但是没有了良田美宅,没有了娇妻美妾,没有了锦衣玉食,此生又有何意义?团匪重用商人,重用自己人,你们若是降了团匪最终将是劳改的下场,最终将活活的累死在劳改营里!”
这一刻,所有人都动容了。之前将领们踊跃支持对团匪作战只为了建功立业,只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田地大屋,更多的财富功勋而已。可是在朱术桂的吼叫声中,他们知道了自己与团匪乃是彼此对立的立场,双方之间没有和平的可能,唯有的只是你死我活。
这不是单纯的改朝换代,而是一个阶级即将代替另一个阶级的革命。同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一样,两千年过去了,资本主义制度即将要取代封建制度了。虽然众人没有办法将这些事情琢磨的通彻透底,虽然他们不明白自己已然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旧势力,但是却不代表他们感觉不到古怪的异样,感觉不到自己与团匪你死我活的矛盾。这是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这是与之前数十朝代更迭全然不同的革命!这不是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同阶级之间利益的重新分配,而是资本主义阶级想要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战争!
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决定立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之前一些畏惧团匪的将领此刻开始转换态度,开始全心全意的支持对团匪的征伐了。
其实之前诸将请战时,朱成功已经有所动摇了。经过朱术桂的这番述说,他终于知道了此战的重要性。团匪已然成为了自己这些人的天敌,双方唯有一个才能活下去。团匪力量每一刻都在增加,迟战不如早战,此刻正当战时!
这也是朱成功的思想有着局限性,否则他便会用一句话来概括了,那就是——当民族矛盾减弱后,阶级矛盾又变成了主要矛盾。
最终,群情奋勇之下,朱成功答应了率军北伐,直捣金陵之事。
第324章 第一次反匪同盟(二十五()
从朱成功这里拿到同意出兵的回信后,蒋圪昌几乎喜极而泣。不过此时还不是他欢呼的时候,他还有另一项重要任务去做,那就是拿着朱成功的回信赶去温州府,面见鲁王殿下。
因为蒋圪昌一路赶来护卫损失惨重,所以监军朱术桂为蒋圪昌补足了护卫,又补给了大量的干粮和财货,蒋圪昌这才匆匆向北而去。
一路过龙岩、延平,穿建宁、福宁,这才来到了温州府。道路遥远行路艰难,蒋圪昌足足花了半个多月这才紧赶慢赶的来到了温州府。这一千多里地走下来,又是一番艰难险阻,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实蒋圪昌可以乘船北上的,不仅仅是朱术桂就是朱成功也愿意为蒋圪昌提供船只,但是蒋圪昌不善水性,这时代乘船渡海风险太大,所以蒋圪昌还是选择了相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