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誓死不降 >

第122部分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122部分

小说: 明末之誓死不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鞑子的数十万大军被分割成数地。若是鞑子再败的话,这个天下将会失去共主,彻底变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第216章 第三次围剿(二)() 
金陵城,保安团总部。昔日的两江总督署变成了今日的总部所在。在两江总督署的后宅里仇天行开辟了一块地方作为了自己的住所,前面则留给总部办公之用。于是,仇天行便将家与工作场所合二为一起来,这样也节省了自己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当然也节省了大量的经费。

    相比于仇地宁整天跑东跑西,开开心心的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仇天行却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如今,他得到了消息。五营张承武攻取安庆不利,最后在鞑子援兵增援下只能退守庐州府。这让仇天行大大的懊恼了一番,当初攻取了庐州府后,摆在仇天行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直取金陵,另一条则是攻取安庆。只是仇天行为了迅速拿下金陵,最后放弃了安庆。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全军向东后,安庆便赢得了时间,在鞑子增兵加强防御后,攻克安庆也将困难重重。

    好不容易积攒了实力命令张承武攻取安庆,结果就在即将成功前,竟然鞑子的援兵来了,无奈之下张承武只能率军撤退了。好在鞑子援兵远道而来士卒乏力,这才没有乘势而追。只是,这西面的防御压力可就要大了。

    在信息处的同志们多方打探下,张承武这才得知了安庆方面来的援兵究竟是何方神圣。当得知乃是大汉奸洪承畴后,张承武更是大吃一惊。早年间张承武可是前明军的一员,对于这个洪督师,张承武心中可是无比复杂的。身在前明时,战功卓著,威名赫赫,让农民军不敢直视。可转投鞑子后,又鞍前马后为鞑子平定了天下,甚至不惜和自己家人反目为仇。作为职业道德来说,洪承畴是十分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兢兢业业的为两任老板工作。不叫苦不叫累,哪里需要哪里搬,除非身不由己,否则不会改换门庭。可是作为一个汉人来说,他这种替异族卖命还卖的十分尽力的行为,让所有保安团的同志都十分不齿。

    只是人的名树的影,洪承畴威名赫赫二十余年,这让张承武感觉自己压力极大,连续数次向金陵求派援兵,却无果。

    虽然张承武压力大,仇天行压力更大。张承武面对的只是一个江西大营,而仇天行坐镇金陵还需要面对江东大营。自从洪承畴设立了江东大营后,浙闽总督陈锦亲自从衢州赶来常州,麾下兵马有八万之众。这让驻防在镇江的张连生一日数惊。鞑子的兵丁可都是久战精锐,可不是保安团招募的新丁。

    如今总部刚刚实行新的编制,可是人员不齐,器械不足,新征募的团丁缺乏训练。即使仇天行不想用残酷的以战代练,但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和无奈。有时候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还要取决于你的敌人怎样。

    好在这段时间总部大军也不是全无准备,如今经过军械厂里的工匠们连夜赶造,再加上作战缴获,如今仇天行手中有了三千支精良的鸟铳。只是仇天行并不满意,他比较属意燧发枪。只是虽然仇天行找来了燧发枪的样枪,却缺少会制作燧发枪的工匠仿制,于是军械厂只能先生产火绳枪了。

    好在仇天行还提供了定量纸壳子弹的设想,将火绳枪的威力扩大了许多。

    现在负责军械厂的有两人,一个是赵木匠赵荣,一人就是王铁匠王福。两人都是在应山时就跟着仇天行的老人了,和前任民政总长张和生乃是同村。如今,连张和生的孙子都是训导官了,而两人依然在后勤做着木匠活和铁匠活。现在仇天行终于有了一块极好的根据地,自然要大力发展军备。那么赵木匠和王铁匠的春天也来了,在兢兢业业的跟着保安团数年后,他们终于当官了,而且一下子就成为了副局级别干部了。

    成立了军械厂后,赵荣和王福都被任命为副厂长,厂长之职由仇天行兼任。赵荣分管木器这一块,王福分管铁器这一块。其实两人都知道,仇天行有成立装备部的想法。仇天行作为一方势力的首领,自然不能总是兼任具体部门职位,所以日后这装备部部长的位置肯定会空出来。而这部长最有可能在两人中间选出。每当想到自己或许有可能一步登天成为部长,两人都是兴奋莫名,然后看向对方的眼光都变得警戒和敌视了。当初,他们可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可是在权利的**下,再好的友情也将被权欲所侵蚀。

    就这样,在彼此的竞争下,仇天行才拥有了数千支鸟铳。而在生产鸟铳的同时,他们也不断的研发燧发枪,这可是团长朝思暮想的利器,若自己能研发出来,那日后的部长职位可就指日可待了。

    军械厂上下数百号人,大多都是前明的匠户,鞑子攻克江南时,他们落入了鞑子手中。如今保安团攻下了金陵城,他们又归属于保安团。身份的变更没有让他们感觉有什么不同,但是当他们得知为保安团打造兵器可以有粮有田有钱,甚至还有可能当官时,这些匠户都疯狂了。

    前明时自己是下等人,子孙世代都只能从事这等贱业,没有参加科举的机会,也就是世世代代都将是贱民。鞑子时也是如此,为鞑子打造兵器也就糊弄一下肚子而已。可是如今,保安团却给出了自己如此丰厚的赏赐。无论是金钱粮食和田地都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而官职更是自己做梦也想不到的,这可是一步登天啊!而且还不用挤科举那根独木桥!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许多工匠都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起来。从此,他们将不是贱民,而是体面人,更是有官职在身的人了!

    感恩戴德,恨不得对仇天行掏心掏肺的工匠们发挥出自己最强大的力量,在仇天行制定的各类标准辅助下,这才生产了如此之多合格的鸟铳。

    每一次,工匠们望向两位副厂长的目光都是虔诚和期盼的。副厂长可是副局级,局级干部用前明或者鞑子的官职参照,可是相当于知府知州了啊!虽然副职小一些,但也是他们仰望的存在。两位副厂长以前只是村子里做手艺的,这技术和身份还比不上自己呢!可是就是因为从龙之功,这才一跃成为了如此高官。没想到这儿,工匠们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期待的。

    提升工匠地位是仇天行故意为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任何时代都是通行的。只是中国古代崇儒抑墨,压制工匠的地位,让工匠们的创新动力大大降低,甚至造成了大量的废品危险品,让前线将士们不愿不敢使用朝廷工坊生产出来的火器。

    以前保安团总部没有稳定的根据地,而且当时的根据地实力欠缺,后勤装备基本上靠缴获。如今总部安定下来,可是鞑子的围剿也随之到来,仇天行除了积攒实力外,只有加快科技研发步伐了。热血和牺牲只能抵抗一时,要想真正打败鞑子,真正为这个民族开疆拓土,最后依靠的还是科技。

第217章 第三次围剿(三)() 
四省经略,兵部尚书洪承畴正巡视安庆城,他身边站的就是防守安庆城的参将陈忠清。陈忠清前明时为了谋得上位,将本名陈阿狗改名为陈忠明,于是顺利的升为了把总。可是鞑子一入关南下,他又改名为陈忠清。军旅中沉浮十余载,如今终于谋得了参将之职。

    当保安团势大时,安庆府城内人心惶惶,许多人想要举城投降,当然也有人誓死不降。尤其是那些面临团匪打压的缙绅地主们,更是对团匪咬牙切齿,犹如杀父仇人一般。

    好在因为团匪一来举兵东进,二来大量力量用于弹压境内,对安庆府城置之不理,这才让安庆府城中沸腾的局势缓和了下来。接着就是大批遭受迫害的地主缙绅们纷纷投奔安庆府城,他们所带来的钱粮和家丁仆役也加强了府城的力量。于是,一个冬天就这样安然无恙的渡过去了。

    可是当开春后,团匪集结了五万大军前来攻打安庆府城,这让全城人心惶惶,知府甚至想要出城投降。不过,对于团匪,陈忠清可不看好。曾经流浪各地的经历让他知道地主缙绅们的力量是何其的庞大。与其说这个国家是皇帝的,其实不如说这个国家是地主缙绅集团的。只是因为这个集团力量分散,彼此之间利益矛盾冲突,这才让皇族统治天下。团匪既然与这个集团为敌,那肯定是长久不了的,所以陈忠清坚决反对投降。最后与投降派矛盾加剧后,陈忠清干脆带兵血洗了城中的投降派。当他将城中想要投降的官员头颅挂在了城头上时,他也获得了大量地主缙绅们的支持。

    团匪一战而下江宁城的详细经过早已经传的天下皆知了,所以团匪的战法也被细细研究过了。为了防止团匪爆破攻城,陈忠清在城头上准备了大量的清水。每当张承武派出的爆破小组填埋火药时,城墙上就会淋下大量的清水,生生的将火药浸湿。没有准备的张承武措手不及,最后只能采取强攻。在强大的实力面前,即使有了地主缙绅们的全力支持,陈忠清也是节节败退。就在安庆府城即将失陷时,朝廷的大军终于来了,这让陈忠清欣喜不已,更是对自己的选择欣慰不已。

    果不其然,对于能抵抗团匪攻城并且还力保城池不失的良将,洪承畴十分欣赏,心中对陈忠清有了重用的念头。

    “忠清,你与团匪交战旬日,对团匪你有什么看法?”一边走着,洪承畴一边问道。虽然洪承畴看似漫不经心的询问,但是陈忠清却丝毫不敢大意。洪经略是弘文院大学生,乃是当朝一品。自己却是武职,且仅仅只是参将,小小的正三品。与洪经略比起来,自己可就是小虾米了。既然洪经略询问自己,那自己可要加把劲了,若是能给洪经略留下好印象,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于是,在将心中的激动平复下去后,陈忠清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经略大人,末将觉得这团匪似乎不似前明军,也不似李闯献贼之流。”

    听到这话,洪承畴停下了脚步,竖耳细听。洪承畴一停下来,身后的将领随从们也停下来了。

    见自己的话打动了洪承畴,陈忠清顿时激动起来,他知道机会来了。是前途似锦还是原地踏步,就看这一回了。

    “团匪打仗也不是不怕死,他们也有督战队。但是相比于我朝军队,他们似乎对阵亡的恐惧更弱一些。通过审讯一些受伤被俘的团匪,末将得知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畏惧一种叫批斗的行为。”陈忠清细细的说道。

    “嗯?批斗?”洪承畴疑惑的问道。虽然他知道团匪的一些情报,但大多都是对团匪的活动范围,团匪的估测兵力以及团匪一些大政策之类的,这批斗可是第一次听说。毕竟之前几年洪承畴主要做御史的工作,还要负责纂修太宗实录,着实没有时间关注这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团匪。何况,这团匪兴盛蓬勃,速度极快。洪承畴还没有反应过来,江宁城就失陷了。对于江宁城的重要性,洪承畴极其清楚。江宁城不仅仅是一座重城,是一座富庶之城,更是一座象征之城。有了江宁城,那些反贼心中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希望,就会以前明太祖为榜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是朝廷绝不能允许的。所以洪承畴才会极其重视团匪,可是就是这样他也没有听说过批斗。

    见洪承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