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史通俗演义 >

第7部分

清史通俗演义-第7部分

小说: 清史通俗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之。但追思往事,穷究根因,我之边境细人,与汗家之部落,口舌争竞,致起祸端,今欲一一辨晰,恐难问之九原。不佞非但欲我皇上忘之,且欲汗并忘之也。然十年苦战,为此七宗,不佞可无一言乎?今南关北关安在?辽河东西,死者宁止十人!仳离者宁止一妇女!辽沈界内之人民,已不能保,宁问田禾?是汗之怨已雪,而志得意满之日也,惟我天朝难消受耳。今若修好,城池地方,作何退出?官生男妇,作何送还?是在汗之仁明慈惠,敬天爱人耳。天道无私,人情忌满,是非曲直,原自昭然。一念杀机,启世上无穷劫运;一念生机,保身后多少吉祥,不佞又愿汗图之也!若书中所开诸物,以中国财用广大,亦宁靳此。然往牒不载,多取违天,亦汗所当酌裁也。我皇上明见万里,仁育八荒,惟汗坚意修好,再通信使,则懔简书以料理边情,有边疆之臣在,汗勿忧美意不上闻也。汗更有以教我乎?为望!

    写毕,视李喇嘛在旁,令他亦作一书,劝满洲永远息兵。两书一并封固,遣使杜明忠,偕方吉纳同去沈阳。

    过了数日,去使未回,警信纷至:一角文书,是平辽总兵毛文龙来报,说满洲入犯东江;一角文书,是朝鲜国王李宗,因满军入境,向明乞援。崇焕一一阅毕,立命赵率教等,领了精兵,驻扎三岔河,复发水师往救东江。方调遣回,见杜明忠入帐,呈上满洲复书。崇焕约略一阅,大约分作三条:(不叙原书,免与上文重复。)第一条是画定国界,山海关以内属明,辽河以东属满洲;第二条是修正国书,满洲国主让明帝一格,明诸臣亦当让满洲国主一格;第三条是输纳岁币,满洲以珠、参、貂为赠,明以金、银、布、缎为报。崇焕道:“他犯我东江,并出兵朝鲜,一味蛮横,还有什么和议可言1遂置之不答,但饬水陆各军,赶紧出发。无奈朝鲜路远,一时不及驰救,崇焕至此,也觉焦急,眼见得朝鲜要被兵祸了。正是:

    玉帛未修,杀机又促;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毕竟朝鲜能抵挡满洲否?且看下回分解。

    本回全为袁崇焕一人写照。崇焕善战善守,较诸熊廷弼、孙承宗,尤为出色。初为殿前参政,誓守宁远,继为辽东巡抚,遣书议和,非前勇而后怯,盖将藉和以懈满军,为修复辽西计也。读明史《袁崇焕传》,曾奏称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可知崇焕之心,固非以议和为久计者。然清太宗亦一英雄,与崇焕不相上下,书牍往还,无非虚语。读其文,可以窥其心。

第7章 下朝鲜贝勒旋师守宁远抚军奏捷() 
且说朝鲜国地滨东海,古时是殷箕子分封地,后来沿革不一。到了明朝,朝鲜国王李成桂,受明太祖册封。累年进贡,世为藩属。当杨镐四路出塞的时候,朝鲜曾出兵相助。(应第四回。)杨镐败还,朝鲜兵多被满洲擒获。满洲太祖释归朝鲜部将十数人,令他遣书国王,自审去就。此番太祖逝世,朝鲜国亦未尝差人吊问。太宗即位半年,方欲出兵报复,适值朝鲜人韩润、郑梅,得罪国王,逃入满洲,愿充向导。(虎伥可恨!)太宗遂命二贝勒阿敏为征韩大元帅,当日点齐军马,逐队出发。临行时,阿敏入辞太宗。太宗道:“朝鲜得罪我国,出师声讨,名正言顺。只是明朝总兵毛文龙,蟠踞东江,遥应朝鲜,不可不虑!”阿敏道:“依奴才愚见,须两路出师。”太宗道:“这且不必。”就向阿敏耳边,授了密计,(虚写。)阿敏领命去了。

    探子报到东江,说是满洲兵入犯。这东江是登莱海中的大岛,一名叫作皮岛,岛阔数百里,颇踞形势。自从明都司毛文龙,招集辽东逃民,随时教练,建寨设防,遂成了一个重镇。明朝封他为平辽总兵,他心中也自得意。有时出攻满洲,互有胜负,他却屡报胜仗。(取死之由。)此次闻满兵入犯,急忙发兵出防,一面向宁远告急。其实满兵此来,并非欲夺东江,不过是声东击西的计策。(点明太宗密授之计。)文龙只知固守东江,严防海口,不料满洲军已纷纷渡过鸭绿江,直攻朝鲜的义州。及袁崇焕调发水师,到了东江,满洲太宗恐明兵窥破虚实,就亲自出巡,到辽河左岸,扎了好几天的营寨,实在也是虚张声势,牵制宁远的援兵。(太宗确是能手。)

    那时,满洲军入攻朝鲜,势如破竹。初陷义州,府尹李莞被杀,判官崔明亮自尽;随后又攻破定州,占据汉山城,任情杀戮,到处抢劫,吓得朝鲜兵民,屁滚尿流。(微词。)这朝鲜国王李宗,一向靠着明朝的威势,偷安半岛,(靠人终归无益。)此次闻满军进攻,边要尽失。正惊慌的了不得,忽有一大臣来报:安州又失,满军已长驱到国都。急得李宗目瞪口呆,如死人一般。还是这位大臣有点主见,一请遣使求和,一请国王速奔江华岛。原来这江华岛在朝鲜内海中,四面环水,称作天险。李宗闻了此言,忙召集妃嫔,踉跄出走。随命大臣修好国书,遣使求和。朝鲜使臣到满营,被阿敏训斥一顿,不允和议。嗣经贝勒济尔哈朗等,与阿敏密商,以明与蒙古两路相伺,国兵不应久出,彼既乞和,不若就此修好,收兵回国。阿敏迫于众议,方语朝鲜使臣,令他谢罪订约,朝鲜使才应命而去。

    阿敏又发令进攻都城,诸贝勒复入帐谏阻,阿敏不从。帐后来了李永芳,也抗言进谏,被阿敏拍案大骂,斥他降臣走狗,不配与议,(该骂!)说得永芳面红耳赤,哑口无言。(良心发现了。)当下将令如山,莫敢违拗,便拔寨前进,直指平山。看官!你道这阿敏执意进兵,是为何故?他自领兵攻入朝鲜,战无不克,沿途掳掠,得了许多子女玉帛,金银财宝。他想朝鲜都内,总还要繁华一点,趁此攻入,抢一个饱,岂不是大大的一桩利市么?(画龙点睛。)

    满军既到平山,离朝鲜国都不远。阿敏拟夤夜入城,忽报朝鲜国王,遣族弟李觉求见。阿敏召入,见李觉献上礼单。内开马百匹,虎豹皮百张,棉绸苎布四百匹,布万五千匹,不由得喜动眉睫,令军士检收。便遣副将刘兴祚,偕李觉同往,并嘱兴祚道:“若要议和,总须待我入都。”(念兹在兹。)兴祚告辞出帐,帐外已立着贝勒济尔哈朗,与兴祚密谈许久。兴祚点头会意,遂随李觉赴江华岛去了。(故作疑团,惹人索解。)

    且说阿敏自遣刘兴祚后,仍饬军士攻城,军士虽不敢不去,却只在城下鼓噪,并没有什么大举动。接连好几日,仍未攻入,恼得阿敏性起,日夕詈骂不休。济尔哈朗等婉言解劝,没奈何耐住性子。一日,又拟亲督攻城。适值刘兴祚回来,先见了济尔哈朗,说明朝鲜已承认贡献,现偕李觉同来订约。济尔哈朗道:“如此便好订盟。”兴祚道:“须禀过元帅。”济尔哈朗说是不必。兴祚道:倘元帅诘责,奈何?济尔哈朗微笑道:“有我在,不妨。”(胸有成竹。)便召李觉进见,与他订定草约,随后入见阿敏,说已定盟。阿敏怒道:“我为统帅,如何全未报知?”济尔哈朗道:“朝鲜已承认贡献,理应许和,何苦久劳兵众?”阿敏道:“你许和,我不许和。”(铜气攻心。)济尔哈朗仍是微笑。忽帐下来报道:“圣旨到,请大帅迎接”。阿敏急令军士排好香案,率大小官员出帐跪迎。差官下马读诏,内称:“朝鲜有意求和,应即与订盟约,克日班师,毋得骚扰。”阿敏无奈,起接圣旨。饯送差官毕,方把盟约签字,暗中却埋怨济尔哈朗,料知此番旨到,定是他秘密奏闻;(从阿敏意中想出,以便回应上文。)他要硬做名誉,箝制咱们,咱们偏要掳掠一回。就暗暗嘱咐亲信军队,四出抢夺,又得了无数子女玉帛,金银财宝,满载而归。(只苦了朝鲜百姓。)

    李觉随了满兵入朝,满主太宗出城犒军,与阿敏行抱见礼,便赐阿敏御衣一袭,诸贝勒马一匹。李觉随即叩见,命他起坐,并赏他蟒衣一件,大开筵宴,封赏各官。过了数天,李觉回国去了。

    太宗既征服朝鲜,遂壹意攻明。传令御驾亲征,命贝勒杜度、阿巴泰居守;自己带领八旗,由贝勒德格类、济尔洽朗、阿济格、岳托、萨哈廉、豪格等作为前队;攻城诸将,携着云梯盾牌,并橐驼负着辎重,作为后队。前呼后拥,渡过辽河,向大小凌河进发。

    是时,辽东经略王之臣,与崇焕不睦,明廷召还之臣,命崇焕统领关内外各军。崇焕闻满兵又来犯边,急令赵率教率师往援。率教到了锦州,由探马报说:“大凌河已陷。”率教急命军士浚濠掘堑,多运矢石上城;复遣人向宁远告急。

    次日,忽来明兵一二千人,在城下大叫开门。率教上城探视,问所自来?城下兵士,答称从大凌河逃至。率教见他无狼狈情形,竟喝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难道叫汝等临阵逃走么?汝等既负了朝廷豢养之恩,还有何颜入城见我?”(义正词严。)说毕,城下兵士尚哗噪不已。率教拈弓搭箭,射倒兵目一人,并厉声道:“汝等再如此喧嚷,教你人人这般。”于是城下兵士,一哄而散。原来这等兵士,有一半是被满兵获住的明军,有一半是满兵伪服汉装,冒充明军来赚锦州,幸亏率教窥破,不中他计。(写赵率教机智。)率教下城。暗想:“满主诡计,虽已瞧破,然明日必来猛攻,现在守兵不足,援师未至,倘有疏虞,如何是好。”踌躇良久,忽猛省道:“有了。”当命亲卒请钦差纪用商议。

    纪用本是明廷太监,因钻入魏阉门路,得了巡视锦州的差使。(太监也预军事,实是明朝气数。)不料满兵前来,一时不能出城,正在着急,闻率教相请,勉强出来应酬。率教与他耳语一番,纪用本来没用,只好答道:“遵命!”率教大喜,遂修好文书,由纪用署名,差人赍往满营。满洲太祖阅毕,问道:“尔是纪钦差遣来的么?”明使答道:“是。”太宗道:“纪钦差既欲求和,可出城面陈衷曲。尔边将平日欺我,正思与尔钦差言明,转奏尔主,就使攻破尔城,我亦不妄加杀害。纪钦差可自立记号,别居他所,免致误伤。”说罢,令差官回报。率教闻知,命差官再往满营,传说:“明日当出城议和。”

    明日,纪用不出。又次日,满营遣书诘责,率教令纪用优待来人,设词延约。接连三日,太宗未免动疑,夜睡时辗转不寐。忽心中猛悟,披衣起坐道:“错了错了!我中他计了。(到底聪明,然亦晚矣。)原来率教令纪用求和,分明是缓兵之计。他要纪用出名,一面是阳为推崇,使纪用心欢;一面因太监署名求和,易使敌人相信,待至满洲太宗窥破兵谋,援师已到城下,这正是赵率教的机智。(极力褒奖。)

    是夕,满洲太宗即传集军士,夤夜薄城。一声栗,三军齐动,直向锦州城扑来。(迟了。)赵率教也曾防着这一层,日夜留心。猛听得远远角声,料是满营出发,忙上城指麾守兵,四面防守。霎时间满军已到,急麾众齐掷矢石。满军受伤颇多,忽向城西聚集,抵死猛攻。城上守兵,亦分队来援,满兵少却。此时,天色黎明,两造军士,都有倦容。蓦见满军后面,队伍自乱,隐约露出明军旗帜。率教见援军已到,一声号炮,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