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大军阀-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炮火覆盖。
占地面积不大的宫崎城中,遍布着倭族人传统的木质房屋,这些极易着火的木头成了罪魁祸首。苦味酸不断的点燃这些建筑,整个城市很快就变成了一片火场。
陆军官兵们看了一次免费的表演,眼看着整个城市陷入了火场之中,不少人啧啧赞叹。海军舰炮的威力的确比陆军火炮大得多,看着如此强烈的炮击效果,不少人都改变了过去藐视海军的看法。
并未发动陆地进攻,久留米师团已经死伤殆尽,给他们陪葬的是整个宫崎城和三十万倭国平民。华兰军轻易消灭了久留米师团并占领了宫崎城,如果这片烧成灰烬的废墟还能被称作城市的话。
宫崎城被毁极大震动了倭国各地的反抗情绪,也让熊本师团的官兵们惶惶不可终日。陆军似乎从海军那里得到了启发,立刻给包围熊本的部队运送了大量燃烧弹。
指挥对熊本城作战的孙立人从来不会怜悯对手,这些燃烧弹很快被下发到炮兵部队手里,执行对城内的火力覆盖任务。不用于海军使用的苦味酸燃烧弹和空军的凝固汽油弹,陆军用着自己独特的白磷燃烧弹。
三个军种武器各异,这是由现实情况所决定的。陆军炮兵无法像军舰一样平稳的储藏炮弹,他们通常需要应对崎岖的地形,炮弹承受颠簸在所难免。在这样的颠簸情况下,受到剧烈震动就容易殉爆的苦味酸装药他们自然是敬谢不敏的。
凝固汽油弹虽然价格低廉,也便于携带,但其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在狭小空间中因为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燃烧不完全,从而降低了威力。空军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密集轰炸,弥补威力的不足,陆军的炮击则难以办到,所以他们需要一种非常高效安全的燃烧弹,而白磷弹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白磷拥有着在空气中自燃的特质,其燃烧时不但能够达到一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还能在空气密度不大或者过于狭小的空间中充分燃烧,这一点对巷战非常重要。
通常白磷弹将白磷燃烧剂容器置于炸弹中段,包裹着中央爆炸管中用硝化甘油炸药铸成的起爆药柱,而在药柱外围还包裹着厚厚一层黄磷和白磷混合物。这样的装药塞入炮弹空腔之后,还要在周围填满一种叫做三乙基铝热剂的燃烧材料,作为燃烧弹的助燃剂。这种助燃剂威力很强,通常能够点燃许多难以燃烧的物质,可以呈倍数级的放大白磷燃烧弹的威力。
当拥有空爆引信的药柱在凌空数十米处被起爆,在炸药的抛射作用下,燃烧剂和黄磷白磷材料四散飞溅。黄磷和白磷会在空气中发生自燃,从而引燃铝热剂材料引起剧烈燃烧。
为了增加效果,这些燃烧弹的外部材料中,还特别添加了部分粘稠的胶质汽油,使得燃烧剂能够黏住人体和各种设备上,造成最大的杀伤效果。倭军的第六师团下场更为凄惨,在陆军这种特殊的白磷燃烧弹攻击下,熊本城遭遇了和宫崎城一样的浩劫。而燃烧能力更强,威力更加巨大的白磷燃烧弹则让许多倭国人痛不欲生。
只要沾上一点火焰,就再也无法扑灭,那些倭国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烧死,却毫无解救的方法。在这样恐怖的情况下,所有人都丧失了抵抗意志,百姓们都争先恐后的向着远离华兰炮兵的海边方向逃走,希望能够尽可能避免燃烧弹的攻击。而在倭军内部,许多原本狂热的军国主义士兵,也有人悄悄脱下军装扔掉步枪,混杂在百姓之中逃难了。
面对一场死亡状况恐怖,却毫无还手之力的战争,倭国官兵的士气已经不可避免的一落千丈。倭军在步步后退,华兰军则是步步跟进。步兵配合着坦克与装甲车,清理城区的残余反抗势力,并清理出足够火炮使用的场地。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国际压力()
作为此次攻城战的主角,炮兵部队亦步亦趋,慢慢向着城内移动,用燃烧弹一点点肆虐着整个城市。在毫无胜利希望,华兰人也丝毫没有保护城市和平民的情况下,第六熊本师团的师团长福田彦助中将最终选择了切腹自杀,参谋长香椎浩平少将率领剩下了六千多名官兵举手投降。
这是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成建制的军队投降,它证明了倭军士气的低落,似乎也预示着倭国将会有一个另类的结局。实际上在抵抗的宫崎城被彻底毁灭,熊本城烧毁大半之后,倭国民间的抵抗骤然低落,许多人都被华兰人这种不分军民的残暴手段吓破了胆,华兰军队终于能够牢牢掌控住九州岛了。
华兰军的进展异常顺利,却也因为这样的手段,让国家承受了巨大的外交压力,撒尔帝国和白鹰国一起,联合了一些西大陆国家致函外交部,抗议华兰军的这种反人类行为。为了消弭国际负面影响,顾维钧不得不亲自接见了几位公使。
“贵国的燃烧弹不分军民,对城市实行毁灭性打击,实在有些太过了。希望贵国能够有所收敛,也让国际社会不至于过分恐慌。”白鹰国公使马克谟虽然第一个提出质询,但鉴于西部特区与白鹰国良好的关系,他的话非常委婉。
“华兰军队的作战方式,就是赤裸裸的野蛮人,你们不顾国际公理发动战争,是邪恶和不公正的。”比起马克谟来,撒尔公使兰普特的情绪就强烈多了。
顾维钧白了他一眼反问道:“按照普兰特公使的说法,当年撒尔高卢联军进攻华兰国,在京城中大肆烧杀,毁掉来我国著名的圆明园,真可谓野蛮之极,我们今天所作的只是小儿科罢了。何况公使先生似乎没有搞清楚一件事情,这次开战是因为倭国而起,他们不宣而战在先,怎么变成了我们发动战争?我现在很怀疑你的思维是否清醒,谈判是否应该继续下去。”
顾维钧一点也不客气,以如今华兰国的国力,也已经无需对这些西大陆国家太过客气,这是一个强国所拥有的底气。
兰普特气得直翻白眼:“无论如何,这种反人类的罪行是不能容忍的。”
“真是奇怪了,倭国多次进攻华兰国,大肆屠杀我国百姓。撒尔帝国却从未站出来,指责倭国的反人类罪行,现在我们还以颜色,你却突然跳了出来。我很怀疑撒尔帝国在国际事务上实行双重标准,这与贵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符,哪怕会影响到贵国的利益。”顾维钧才不怕撒尔国的公使,就算撒尔国政府再暴怒,也不可能对华兰国开战,因为在东大陆他们毫无胜算。
“两位稍安勿躁,兰普特公使脾气急了些,但所说也是实情。日内瓦公约中明确规定,不能对平民进行攻击,这一点请顾部长注意。”马克谟此来就是怕双方开战的,所以他在中间和稀泥。
顾维钧点头道:“尽管华兰国还不是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但我们愿意遵守这个战争公约。之前的作战手段,是对我国民众历年来遭受倭国迫害的报复行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不过既然各位公使表示反对,我们愿意保证未来不再使用这个激烈的方式,至少不会对平民使用。”
见到顾维钧如此给面子,马克谟松了口气,同时对华兰国的识大体感到欣慰。可惜兰普特公使显然没有弄明白情形,他还以为是华兰国软弱可欺,在自己的威胁下选择了退让,他当即又说出了新的无理要求。
“我此次来会见顾部长,还肩负着另外一项使命。”兰普特从皮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道:“这是我国与贵国签署的正式外交文件,其中有贵国将香港等多个地区割让给撒尔帝国,已经开放通商口岸等条款,我希望贵国能够尽快遵照执行。”
顾维钧皱了皱眉道:“我国从未签署过这样的条约,我想兰普森公使大概是搞错了吧。”
“绝对没有,请你看看原件再说。”兰普森将文件推了过去。
顾维钧拿起来看了一遍冷笑道:“想不到兰普森公使连最基本的外交条例都不懂,看来撒尔帝国已经无人了。这份文件是贵国与蒋瑞元签署的,我们为什么要兑现?”
“蒋瑞元身为贵国的大总统,签署的条约具有法律效力,贵国应该予以承认。”兰普森说道。
“蒋瑞元当总统可从未被中央政府承认,何况西部特区早已拥有了国家的外交权限,只有我们才有资格签署条约。这份条约是非法的,根本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贵国要我们承认似乎太过分了。”顾维钧摊摊手道。
“只要是贵国总统签署,就应该受到承认,如果贵国想要破坏国际惯例,撒尔帝国不惜一战也要维护本国的利益。”兰普森显然认为只要动用战争讹诈,就能从华兰国获得利益,这也是数十年来他们经常做的事情。
顾维钧冷笑道:“原来如此,撒尔帝国认为只要和任何一个自称总统的签署文件,就能够获得对方承认。如果撒尔帝国真的这么认为,我们也不是不能承认。”
“这就对了,我们什么时候交接?”兰普森眼前一亮,当即追问道,他还以为对方被吓住了。
“交接并不着急,我这里也有一份条约,希望贵国承认。”顾维钧笑着拿出了一份文件,这是赵守宏在得知蒋瑞元与各国签订卖国条约之后,所准备的不时之需,没想到今天真的用上了。
“这是什么?”兰普森好奇的看着顾维钧手中的文件。
顾维钧道:“这是我们与北爱尔兰复国军首领汉纳尔勋爵签署的条约,其中规定只要我们为他的复国行动提供必要资金,就将大不列颠岛和撒尔帝国在南大陆的所有殖民地交给华兰国。现在我们已经交付了必要的资金,还请贵国履行条约。”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棘手的倭国()
“这太过分了,作为叛军签署的文件,与撒尔帝国无关。”兰普森气的七窍生烟,现在他才知道对方在耍自己。
“这就不对了,按照您的逻辑,这份文件是可以受到撒尔帝国政府认可的。蒋瑞元是叛军,这一点从我们将其剿灭就能看得出来,汉纳尔勋爵一样是叛军,情况完全是相同的。既然贵国已经承认了蒋瑞元签署的文件,按照国际惯例同样的条约你们都应该接受。我国会尽快将香港等地交给撒尔帝国,还请贵国将大不列颠岛和南大陆的所有殖民地尽快交付,以完成两国之间的条约。”
“你这是在讹诈。”兰普森怒吼道。
“难道贵国不是吗?”顾维钧的脸色也冷了下来,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言不合就宣战的架势。
马克谟此次的任务,就是调和两国关系,不让撒尔帝国和华兰国开战的。见到双方的气氛越来越紧张,马克谟连忙起身劝阻道:“大家都是文明人,要以文明的方式解决争端。这次华兰国同意不再使用燃烧弹攻击平民,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撒尔帝国与蒋瑞元,以及华兰国与汉纳尔勋爵签署的条约,都不再国际惯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大家还是不要以这样的文件做意气之争,以免让各国笑话。”
马克谟话中的意思很明白,既然大家此来的目的已经达到,兰普森就不要再咄咄逼人了,否则对撒尔帝国也没有什么好处。兰普森此时冷静了下来,他知道如今华兰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讹诈不成如果开战,撒尔帝国也难以消受,所以他也只好作罢。
在马克谟公使的调和下,这次会面才没有演变成华兰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