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神大军阀 >

第559部分

超神大军阀-第559部分

小说: 超神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接到赵守宏的传讯之后,安终根意识到祖国的新生终于来了,这是他们摆脱倭国统治,重新实现独立自由的契机。安终根和正在高丽轮战的白狼佣兵团分团长宋一眼制定了计划,各个游击队都被发动起来,他们依靠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各自区域内破坏道路,割断电线,扒去铁轨,利用一切形势打击倭军的后勤补给线,让倭军后勤部队惶惶不可终日。这个赵守宏在十余年前埋下的暗线,终于开始了爆发。

    在接到西特军开始进攻高丽半岛的消息之后,倭国大本营非常震怒,尤其是在听说倭国驻高丽总督菱刈隆上将,以及旗下大量高级军官被击毙,他们意识到这是西特军一次有预谋的进攻行动,目的绝不只是报复那么简单。

    如今贺文常的第四军和数个卫戍师兵压远东边境线,他们虽然并未发起大规模进攻,却压迫的倭国远东部队无法动弹,高丽的倭军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抵抗。

    倭国军方反应也不慢,在驻高丽倭军群龙无首,防线一退再退的时候,大本营首先派出了刚刚晋升大将的军事参议官铃木孝雄,乘坐着飞机赶往高丽半岛,临时指挥那里的作战行动。

    铃木孝雄并非陆大出身,他只是一名炮兵技术军官,这样的资历能够登上大将位置,是因为他的家世足够坚挺。铃木孝雄的大哥是1923年就晋升为海军大将,曾经担任侍从吴馆长的铃木贯太郎,他的弟弟铃木三郎是关东都督府外事总长,而戊辰战争中幕府军名将,后来日俄战争时期第八师团的师团长,后来也晋升为倭国陆军大将的立见尚文是他的岳父。

    正是因为这样的家世,铃木孝雄这个从陆军炮工学校毕业的技术军人,才能一步步走到大将的职衔上。不过这次铃木孝雄临危受命,可不光是因为他的家世,而是因为这个人的确有些手段。

    抵达釜山港之后,铃木孝雄就宣布了他的第一道政令。整个高丽地区全部进入戒严状态,宪兵队配合警察,对所有城市实施夜间灯火管制和戒严,凡是晚上六点之后出门的人,巡逻队可以不问缘由直接击毙。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卖国到底() 
铃木孝雄的规定让夜间活动越来越困难,游击队失去了百姓的掩护,夜间搞破坏经常遭到巡逻队的打击,安终根被迫暂缓了破坏行动。稳定了后方之后,铃木孝雄征发大量高丽民工加入到后勤补给队伍中。他们被分别编组,每十个人为一组由一名高丽人指挥,百人为一队由一名倭人指挥。

    每个组内的高丽人互相监视,一旦有人搞破坏或者私通游击队,全组人都会遭到枪毙,如果组内其他人向队长举报则可以幸免。依靠这样互相监视的方法,倭军将大批高丽年轻人编入后勤部门服役,他们害怕被同伴告密枪毙,所以人人提防其他人,也不敢与游击队合作。

    游击队失去了不少群众基础,情况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这样的后勤队伍,游击队却是难以下手。如果不打,这些物资就会支援前线,如果打了倭人却混杂在自己的同胞中,为此游击队难以决断。

    铃木孝雄就利用这样的手段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随后他开始集结重兵于平壤,打算与西特军决一死战。为了能够更多的消耗西特军战力,他在平壤外围修筑了绵延十公里纵深超过五公里的防线。防线分为三层,一层是外围防线,由大量纵横交错的战壕、反坦克壕和铁丝网组成,作为阻击西特军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层为接近平壤城的地域,这里原本就有不少钢筋混凝土工事,用于包围整个平壤城。这一次他将这些单独的工事用战壕连通起来,又用沙袋修筑了大量临时机枪工事,此外在前沿阵地大量埋设地雷,防止第一线部队撤退的同时,也能减缓西特军的进攻速度。

    第三层是整个平壤市区,这里不管是屋顶还是街上,都被堆砌了许多沙包掩体。临街的房屋门窗都被堵上,墙面上挖掘了大量枪眼,作为巷战的工事之用。为了防止高丽人侦查情报通风报信,或者在内部搞破坏,铃木孝雄将高丽人统统驱逐,代之以五个师团的倭军兵力,以及大量倭国侨民。

    铃木孝雄对于平壤的工事很有信心,称其为东方的凡尔登要塞,是要借此与西特军一决雌雄。对于这样强悍的城市防御体系,西特军一时间也难以攻克。刘伯昭知道进攻此地宜缓不宜急,他一面命令四十七步兵师配合白狼佣兵团和北高丽义兵在山区加大攻击力度,清剿当地倭军势力的同时向南发展,一面要求南方的机械化部队按兵不动,拖延与倭军决战的时间。

    既然铃木孝雄将重兵集结于平壤,就依靠第二军主力牵制住对方的防守部队,同时让偏师逐步蚕食敌人,慢慢将平壤处于半包围的态势之中。在地面僵持的同时,空军展开了大空袭行动,大量炸弹被投掷在倭军阵地上,破坏着对方的防御体系。

    对于西特空军的袭击,铃木孝雄也有全盘考虑,从国内要来的三个航空队都被抽调到了高丽半岛。这支以纯粹战斗机组成了空军守护着倭军的天空,与西特空军的战斗机部队展开了大规模空战。双方的空战规模越来越大,每天都有数十架飞机被击落。自从上次两个航空队遭到全歼之后,倭军痛定思痛在国内投入重金研发新式战斗机。

    本来1928年才会出现的九一式战斗机就这样提前两年出现了,这架被命名为**式的战斗机采用了与歼2一样的上单翼结构,因为使用了四百五十马力的木星岛先行者九缸气冷发动机,时速能够达到三百公里,其飞行能力已经超越了歼2型战斗机。

    不过从一年前开始,西特空军已经换装了新的歼3型战斗机了。在风洞测试之中,工程师们发现上上单翼设计虽然增加了航速,却不能改善飞行员的视野,而且盘旋能力甚至比双翼机还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整个机翼悬空于飞机之上,造成其失去了机身的扰流效应。

    在研究中设计师还发现,双翼机的上层机翼只是单一的提升升力,下层机翼才对飞机的转弯灵活性和操作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在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时代,双层机翼赋予飞机的额外升力至关重要,但在发动机越来越强劲的今天,这样的升力补充变得得不偿失,而风阻大的劣势则尤为突出。

    在经过数十个机型的筛选之后,工程师们最终确定了新的下单翼机型设计。新的歼3式战斗机就基于这项设计,采取了下单翼的气动外形。早在歼2时期,西部特区的飞机射击方面,就以滚筒式支撑蒙皮代替了支架蒙皮模式建造飞机,让新飞机的结构强度得到了很大提升。新的歼3式战斗机沿用的这种模式,并将之发扬光大。

    最新的钛钢支架强度极高,可以让飞机的滚筒式支架更加轻薄,飞机也就更加轻量化。带有襟翼和减速板的下单翼设计让飞机转弯更加灵活,机身的扰流效应在加强转弯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飞机升力。

    因为使用了最新的中华6型十二缸水冷发动机,让单机动力达到910匹马力,飞机得以将时速提高到529公里。带有橡胶内衬的自封闭油箱虽然让飞机载油量下降了七分之一,却能够防止燃油被子弹打着火,增加了飞机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西特空军的战斗机第一次装备了空三型机炮。这门被安装在三叶定距螺旋桨轴中心的二十毫米机炮备弹二百六十发,此外机翼上还有四挺空一型7毫米机枪。

    这次的飞机设计带有很大的试验性质,不过在情报部门接到倭军和世界各国空军的装备更新程度时,特区政府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在这种飞机性能测试过关之后,并未进行实战测试就量产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快速通过,才能赶在开战前将其装备了大部分空军,第四航空队就有三分之二的战斗机都已换成了新式的。倭国飞行员还以为自己要面对的是同样上单翼的歼2型战斗机,自认为速度略有超出的**式战斗机在此次空战中应该占据一定的优势,可是刚一交手他们就傻眼了。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卖国无底线() 
华兰空军更加了灵活轻巧的歼3战斗机不是倭国飞行员能跟的上的,何况双方的最高时速相差两百多公里,这让西特空军飞行员在摆脱倭国战斗机时非常轻松。结果双方一接战,倭国飞机就纷纷被击落,如果不是飞行速度慢的歼2型战斗机被击落数架,估计倭国人就要被打个零蛋了。

    双方空军的第一战,就有超过四十架倭军**式战斗机被击落,西特空军的数量则是十一架歼2式战斗机。此役之后,厉汝燕亲自签署命令,要求歼2战斗机全面停飞,同时加快为部队全面换装歼3式战斗机的速度。

    高丽半岛上空打得热火朝天,在远东地区却是寂静一片。虽然贺文常率领的第四机械化军始终等候在国境线上,却并未发起任何实质上的进攻。西特军参谋本部认为,在丧失了大部分战舰之后,倭军只能通过对马海峡向高丽半岛进行物资补给。对远东的补给也因为惧怕西特军潜艇部队,而以高丽半岛为中继站,尽量减少海上航行时间。这样一来,高丽半岛的得失,就成了能否将倭国大陆势力连根拔起的关键。

    只要占据了高丽半岛,倭国对远东的补给就要被迫走北方航向,穿过茫茫的鲸海来回不及。加长了数倍的补给线给西特军潜艇部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何况高丽半岛一旦被占据,潜艇部队就能得到半岛北部港口的补给和支援,倭国要想运输物资,等于是在西特军的眼皮子底下。无论西特军使用空军轰炸,还是以潜艇偷袭,都不是倭国能够承担的。

    攻敌所必救,这是兵家用谋的常识,西特军就是利用这样的阳谋,逼迫倭军在高丽半岛与其决战。西特军将大部分空军都集中到高丽地区,对倭军展开狂轰乱炸,倭军却碍于补给问题只能接招。在刘伯昭对平壤保持巨大压力的同时,空军得以大展拳脚,与倭国空军展开了一场矛与盾的激烈角逐。

    在这样的情况下,驻守远东地区的倭军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因为实力不济,他们又不敢主动招惹贺文常的部队,全军已经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西特军就依靠这样一种形式,牵制住了倭军在远东的主力。

    北方战事呈现出一种焦灼的状态,国内的战场蒋瑞元上却是越来越激烈。曹锟被迫通电下野,到天风城当寓公去了。国内只剩下独力支撑,国民军的情况开始变得越来越危急。

    开始的时候,蒋瑞元将希望寄托在倭国的海军身上,可是依靠着三亚舰队的牺牲精神,以及海量舰载机的配备,倭国看似强大的联合舰队竟然被全歼了。这次海战的结果,引起国际舆论关于未来海战模式的大讨论,也让蒋瑞元彻底泄了气。

    随后倭国与西特军在北方开战,让蒋瑞元发了狂。眼看着武器不处于一个时代的国民军,以惨重的伤亡为代价,却依然难以阻挡西特军前进的脚步。

    西特军每前进一公里,平均阵亡五人左右,而国民军要想守住一公里的距离一昼夜时间,就需要付出超过三百人阵亡的代价。这样的伤亡率太过悬殊,犹如当年后金骑兵以马刀对付撒尔帝国火枪队一样,根本看不到丝毫获胜的希望。

    “我们需要外援,需要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