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臣-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璇一想,寇准的办法很简单,容易被赵恒接受,当下亦是道“陛下,西北大局就在一两月间,还望陛下决断。”
赵恒脸色一阵潮红,河西机速局十万火急的官塘,早就把凉州战事上报。
由于机速司的建立,间谍网络虽尚不完善,更不成熟,却时不时传递来的军情,已够大宋君臣判断西北局势了。
他有些犹豫地道:“时下,却不知形势如何?”
王璇明白赵恒在说李继迁,平心而论,他个人对李继迁还是很佩服的。
站在党项族的立场上,李继迁绝对是一位大智大勇、能屈能忍的杰出人物,称之为英雄绝不过份。
可惜的是,从一开始,他们就站到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他对李继迁甚至整个拓跋家族,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灭族。
此时,他的心情很激动,早把李继迁当成了死人,大好机会岂可放弃,果断地说道:“陛下,时不我待,若有一丝犹豫、一念之仁,将会铸成百年大错。从此,子孙将会奔波疲命,四方夷人将轻慢我天朝。”
这句话说的义愤填膺,也属大不敬,有指责赵恒犹豫不决之嫌,在场宰执无不变色,连王旦也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殿中侍御史眼前一亮,立即大喝,道:“大胆王璇,竟然敢口出狂言,陛下。”
“好了,王卿家说下去。”赵恒忽然一挥手,直接把殿中侍御史的话压下去。神色中有几分不甘,更有几分期望。
王旦立即上前,俯身道:“陛下,竖子狂妄,冲撞陛下,当逐出垂拱殿。”
在场老油子纷纷侧目,暗付:好手段!
也只有李沆知道王旦动了气,他气定神闲地说道:“既然陛下问话,王直阁且慢慢说下去。”
王旦不想李沆竟为王璇说话,心中颇为惊诧。说实在的,他对王璇的冲动、张扬极为恼火。
年轻人有能力不假,却过于表象的执着,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与其过早被人打压,不如先吃吃苦头。
寇准淡淡瞥了眼王旦,道:“不过是论事情而已,年轻人有这个份能耐,亦是难得。”
既然有宰相和计相说话,别人倒不好再说。
王璇毫不在意王旦的呵斥,朗声道:“李继迁反复小人,顺逆不过反手之间,潘罗支又岂能不知?党项拓跋家族被朝廷打压多年,惶惶如丧家之犬,遽然得了灵州,陛下优容待之,却还不收敛,又靠偷袭拿下凉州,是可忍孰不可忍”
“人走运的时候,难免生出骄殆之心。臣看官塘,潘罗支并未遭受大创,好歹他也是朔方节度使,吐蕃最强大部族的首领,占有河西最精良的战马牧区,断不甘心屈身党项。故臣断言,潘罗支必是诈降。”
“再说,李继迁遽然拿下凉州,拥有七州之地,要说吞并河西亦非枉然。如六谷部拼死一战,不仅会让党项受损,更令吐蕃各部心生不满。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六谷部,再慢慢分化,这才是上策。”
“可惜李继迁是智令头昏,忘了潘罗支亦是一方诸侯,一山岂容二虎?”
王璇面对赵恒迫切的目光,决然道:“臣,还是那句话,李继迁必死,大好良机不可失。”
分析的很透彻,潘罗支作为吐蕃最大部族的首领,受到汉化程度极深,一向自封汉家藩臣,看不起党项族,让这种人去臣服党项,是难以想象的。
李继迁穷人乍富,心生骄慢也是可能的,但要说必死无疑,谁也拿不准,毕竟这家伙自太宗时期,就好几次从宋军手下逃脱,在别人眼中是打不死的小强。
王璇的意思,众人都非常明白,从河北、河东调兵,一战灭亡党项。如果李继迁死了,自然是一个大好机会,傻子才不趁机解决边患,但除了王璇没人确定李继迁会死。
一阵令人窒息沉默中,人人都有一份心思,都不敢妄下结论。
几年来,王璇的判断虽每每应验,但关键时刻,人的疑惑心理总是占上风,左右摇摆不定,生怕判断错误导致大祸。
他们每一个决断,都是以举国之力为根本,牵连太大,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第126章 谋划()
“陛下。”寇准看了眼王璇,断然道:“无论李继迁生死,此正大好时机,可令陈兴屯兵环庆边地,张凝、秦翰兵出镇戎军,无需请旨、伺机而动。”
大胆的提议,给予前方大将较大决断权力,原先张进冒着危险用了一次,但那仅是一次特例,形势危急,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仅河北前线杨延昭、魏能等几支小部队,被授予在契丹南下,临阵决断的权力。寇准提议给予西北大将无需请旨权力,是相当震撼的,众人内心无不惊诧。
冯拯惊诧之余,惶恐地瞥了眼寇准,忽然又发现李沆、王旦老神常在,心下顿时惭愧不起,暗道还是不如李沆等老成持重,一个建议,就被吓的心惊胆战。
赵恒沉吟半响,道:“寇卿家说的有理,就让翰林拟旨,陈兴将兵二万出环州,秦翰、曹玮将兵三万驻敷川,许均率万五千人邠州各部驻定边,伺机而动。”
王璇眉头一动,暗道天子腰杆算是硬起来了,看来大好形势下,没有人愿意放着肥肉不啃一口。
唯独可惜的是,没有达到一战灭党项的目的,真的很可惜。
陕西兵马至少能应付局面,伺机而动等于把进攻方向的大权放给大将,给了他们甚至自己很大的自主权,应该好好利用才行。
既然大策定了下来,一切都好办了,在散朝后,王璇却被留了下来。
正当他揣测赵恒意图时,却听赵恒问道:“如李继迁未死,能否把灵州拿下来?”
忽然间,王璇明白赵恒心思,天子并非昏庸之人,不是没有进取的雄心,而是继承的天下,本身就是一副烂摊子,一次次的对李继迁姑息迁就,根本原因在契丹。
他在稍加思考后,道:“陛下,此百年不遇大好机会,至少要把党项,限制在定难五州。”
一句话两层意思,说白了就是不甘心,赵恒又岂能不知,他深深叹了口气,又问道:“如契丹忽然南下,如何?”
契丹——始终如一座大山,压在大宋君臣的心头,十五万大军枕戈待旦,每日就耗费近万银钱。
王璇毫不客气地反问道:“陛下,北面机速局要比河西机速局完善许多,北面使臣的军情多又精确。臣敢断言,或许有小的骚扰,但他们在十月之前,绝不会有大举南下之意。”
“哦,卿家敢如此肯定?”赵恒稍有诧异,疑心重重。
王璇一咬牙,道:“陛下,臣不敢说对契丹贵酋了如指掌,却也能把握其脉络,只是干系重大,不便明言。”
“难道在朕的面前,也不能说?”赵恒有些不悦,毕竟他是天子,天下还有何事能隐瞒他。
“臣不敢,只是兹事体大,恐怕泄露,失去朝廷一颗重要棋子。”王璇左右看了看,决定再撒一个善意的弥天大谎,鼓足赵恒进取的勇气。
赵恒见状,马上会意,笑骂道:“好你个王家五哥,心思如此缜密,看来这颗棋子费了不少心思,随朕去阁子说。”
一旁的周怀政暗自冷笑,暗付这王璇也忒小心了,有什么天大的事,要避开内侍来说。
到了阁子中,王璇才说道:“臣那年在在齐州蒙难,遇到登封法王寺大师明秀和上。此人,虽身在空门,却心系苍生,前年来开封挂单大相国寺。陛下下诏成立机速司后,臣就与之谋划,契丹贵酋多礼敬佛门,明秀又是大相国寺高僧,他自愿为国效力,此时在契丹名声昭隆,出入贵酋府邸,对契丹内部了如指掌。”
“难怪卿家如此肯定。”赵恒恍然大悟,却没想到王璇竟然利用佛门渗透,虽有违佛道清玄,但也无可厚非。
王璇见赵恒上道,不失时机地说道:“契丹国内君臣侵轧,近年,契丹王太后萧氏年时已高,良将相继凋零,契丹贵酋更加纷乱。文殊奴三十余岁,尚未真正执掌大权,臣才敢说他们绝不会很快南下,且前些年的南侵,都是经过预谋的。”
“哦。”赵恒眼皮微动,他示意王璇说下去。
“臣以为契丹贵酋几年来南下侵扰,不过是试探。自耶律斜轸、休哥死后,萧太后年纪也不小了,南北局面逐渐成为定局,想他们已有罢兵的意图,为的就是一场孤军深入的大战,迫使陛下妥协。”
王璇的口气非常坚定,既然已是景德元年,快要爆发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索性让赵恒先有思想准备。
赵恒有些跟不上王璇的思路,他来不及去考虑王璇话中的纰漏,更不及去想王璇称契丹国母为太后,给予他的震惊太大了,契丹有议和的意思,这也太悬了点吧!
忽然间,他瞥了王璇一眼,一个想法在心中闪过:这个年轻人实在太叵测了!几年前还碌碌无名,一夜之间声名鹊起,简直可以说料事如神,内政边事无所不能,这份才情他能不能驾驭?
王璇也在暗中,用眼角余光观察赵恒,对方眼角处闪过的那道凌厉光芒,没有逃脱出他的注意。
以至于他心中一凛,似乎有些不安。
但他并没有往深里去想,继续道:“陛下,契丹留给陛下的时间,不多不少,若能调动河东、河北部分马军。”顿了顿,觉得不太可能,再说反而不好。
于是,改口道:“依靠陕西各路兵力,如现在下旨进军,可以收复灵州,朝廷还能继续西进,把名义上归顺朝廷的凉州,彻底纳入版图,把党项彻底限制在五州贫瘠之地。”
诱惑力不可谓不大,赵恒听了也不免心动,他虽不愿动用河东、河北兵力,如仅用陕西兵力就能办成大事,他还是愿意做成这笔买卖。
只不过现在李继迁生死不明,党项主力是否元气大伤,一切都没有定论,他想等一等,再看一看,然后下决心。
“陛下。”眼看赵恒犹豫不决,王璇心中可真有点急了,历史给了他重来的机会,难道真的还把握不住。
第127章 牵一发动全局()
尽管在王璇口中,有高僧进入契丹贵酋上层,赵恒实不敢相信契丹人有议和意图,至少无法完全信任。
无论王璇在想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很想让他采纳剿灭党项的策略,从那道热切的目光中,就能够体察。
但是,他现在不能妄下决断,正如宰执们顾虑,他的一念之间都决定天下亿万臣民的安危。每一个决定,都需要冷静地想好,何况灭国大事,更需广泛征求重臣意见,反正还有充足的时间,哪怕是等到李继迁的消息,正式传来也不迟。
“仅凭一个僧人,还难断定,朕要好好斟酌,卿家先退下吧!”由于王璇提供的消息太过骇然,赵恒感觉头脑很乱。
王璇心下叹息,自己还是太嫩了,官位太低、名声太浅、声望太薄,赵恒用他却不信用。
他的心情忽然变的很低沉,在出了东华门后,猛然回过身来,抬头凝视着东华门,班直卫士一个个惊诧地看着王璇,不知道这位风头甚健的年轻官员发什么神经,竟冷冷地盯着东华门看。
谁也不知道此刻,王璇在想什么,他自己也模模糊糊,脸色出奇的平静,二十几个呼吸后,转身就走。
当然,他那一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