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臣 >

第65部分

大宋权臣-第65部分

小说: 大宋权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阵亡而不是被杀,在王璇心中,这些使臣们提着脑袋在敌国活动,本质上比战场正面杀敌还要危险。

    如果有人因公殉职,用被杀是不足以表彰他们的功绩,用阵亡来形容,是对这些殉职使臣的肯定。

    赵恒脸色顿时凝重,他知道契丹突袭保州的军情传来,也随即呈送五名殉职使臣名单,按惯例是要抚恤的。

    这几人无不被用最残酷的死法,在幽州被当众处死,但这份用鲜血换回来的重要军情,竟然被他的犹豫浪费,造成仓促应战,伤亡惨重的败局。

    王璇的话中,甚至有一抹淡淡的责备,他黯然说道:“这些使臣为国殉身,赏赐的确有些少了!朕的意思是要再。”

    “陛下。”王璇毫不客气地打断赵恒的话,朗声道:“朝廷制定的赏罚,并非针对某人,使臣殉职亦是天份,一旦另行优赏,将会破坏功赏制度。如陛下垂怜,可在赏格中加重,断不可制外加恩。”

    赵恒不想王璇会打断他的话,更不要求他的封赏,按照常理,每个官员都会尽力为部下争取最大的好处,哪怕是破坏制度。

    想想王璇秉公的态度,心中暗付无论怎样讲,王璇还是一个秉公办事的人。

    气氛有些沉重,刘娥忽然轻轻推了一把赵恒,低声说道:“官家。”

    赵恒这才想起什么,马上换了张脸面,温和地道:“朕今日召见,却又一件事情,关系到卿家。”

    王璇愕然,心中咯噔一下,却不知又会有何事。

第113章 赐婚() 
赵恒看了一眼刘娥,心情再次放松下来,很和善地看着王璇,笑眯眯地说道:“卿家是朕的大臣,竟还未婚娶,实在说不过去。”

    这是要给我说媳妇啊!王璇立马头疼起来,感到不可思议,自己怎么这么吃香,混到皇帝给他亲自提亲的份上。

    看样子这次召见专为此事,前面的话不过是个铺垫,且其中还透着怪异的味道。

    忽然,他闪过一抹不祥之感,既然天子过问,这门亲事可不好推脱,还需要谨慎应付才行,当下说道:“陛下,臣已有一门亲事。”

    “是那景家的小娘子?”赵恒免不了蹙了蹙眉头,依然是面带微笑,说道:“朕自然知道,不过那景家小娘子身患重病,开封遍求名医也无法治好,卿家也应另觅佳侣才是。”

    王璇并不惊讶赵恒知道,有皇城司在,他们这些大臣的事情,还在天子掌握之中。

    但是,他不认为与后代恐怖的厂卫制度有可比性。

    虽然,皇城司监视京城动向,但同时受到都事堂、枢密院宰执大臣监督,掌管皇城司不是内侍就是武官。

    随便一个执政,甚至三省门下给事中、中书省舍人、尚书左右司郎中,就能找理由处死皇城司使臣,简直就是反掌之间,连皇帝也无话可说。

    刘娥见王璇没有做声,认为其心性松动,笑道:“官家见直馆聘妇身染恶疾,要做成一门亲事,选秦王家的郡主。”

    秦王家的郡主?秦王赵延美是太祖、太宗皇帝的兄弟,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一生都生活在兄长的阴影中,最终还是成为太宗皇帝的政治牺牲品,甚至被削去宗碟,死后才追封涪王。

    在赵恒即位的第二年,或许是因为愧疚,恢复亲王爵位,并封其十子宗亲爵位。

    刘娥口中的秦王家的郡主,肯定是秦王庶出幼女江陵郡主赵妙菡,今年方才十七岁,端地豆蔻年华。

    赵恒因太宗缘故,对秦王一脉颇为愧疚,在待遇上格外加恩。

    宗王庶出女儿一般封赐郡君,最高也就是县主,赵妙菡在回京后却被封为郡主,并加大郡美号,另赐公主仪仗。

    王璇哭笑不得,不得不说道:“臣谢陛下美意,但臣与景家已下聘礼,不想因小小病患推却,还望陛下成全。”

    江陵郡主赵妙菡可是宗室女,在郡主、县主中,是屈指可数的美人,且生长于危难,自幼知书达理、谨小慎微。

    赵恒满以为王璇会一口答应,最少也会扭扭捏捏地答应却没想到会委婉拒绝,口气还相当坚决。

    王璇听过赵妙菡的美名,也知这位被人交口称赞的皇室宗女,但他实在不想入皇家,当什么宾仪,被别人成为‘假粉’。

    虽然,皇家驸马还能担任实际职务,施展自己的才华,郡主的宾仪更是没有身份局限,要做宰相也事无不可。

    但他没有心思,想也没有想过,心中全被在在元宵灯会上的女子所占据,每次想起来,真的很后悔,为什么在灯会上没有问女子姓名。

    “景家小娘子得病大半年了,卿家虽不动心性,也要另聘新妇。若是那景家小娘子日后病愈,纳为妾室也未尝不可。”

    赵恒并不在意,他再次给了王璇一个许诺,也算是为了笼络王璇的一个方式。

    王璇心中极不情愿,他明白一旦妥协,将会成为赵家宗室女婿,身份地位自然高了些,但又能怎样?

    在文人眼中不要说一个郡主宾仪,就是驸马都尉又算什么,粉侯而已。他再次坚定想法,朗声道:“陛下,臣深感陛下天恩,但却不敢有违人伦,景家六姐所患并非绝症,亦非七出五不可之恶,还望陛下体谅下臣。”

    他的心境在短短时间,已经发生很大转变,似乎对未曾谋面的景家女儿,有了一种怜惜,朦朦胧胧中不愿意放弃。

    刘娥见赵恒眉头微蹙,显然有些不悦,她也很奇怪王璇为何不领天子好意,毕竟是天子赐下的姻缘,对王璇的前途有着莫大好处。

    既王璇的话说出口,而且非常明确拒绝,她也知道王璇一旦认定,是多么坚强的坚持己见,看样子今日是能巧成拙了!

    不免轻轻叹息,自己一个好的谋划,王璇非但不领情,再说下去有可能不欢而散,于是笑道:“难得直馆至情至理,官家,就不要强求了。”

    刘娥轻轻地提醒,赵恒也不傻,他们之间十余年的心意相通,彼此间举手投足都能明白对方用意。

    王璇已经明确表态,正如刘娥的意思,联想到去年王璇坚持威虏军之战,可不是天威可以撼动的,只是王璇的拒绝让他很受伤。

    抛开算计不说,单单让他娶了秦王幼女,算是极大地天恩,要知道秦王是开国王侯,太祖、太宗皇帝的胞弟,曾是内定的皇嗣,秦王女儿曾亦是皇子,换句话说是公主的身份。

    虽说如今已降为皇家支系,屈尊为皇侄,但血统依然非常高贵,绝非远系末支可比。

    刘娥见赵恒不言不语,神色间有淡淡的不满,眼看不太好,又轻松地说道:“官家,还记得蜀曲吗?”

    赵恒脸色顿变,思绪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他还是襄王时。

    一袭青衣的刘娥,一面击鼗一面说着鼓儿词,那清丽绝代的容颜,瞬间把他彻底征服,整整十余年的相恋,甚至连父皇的阻挠也无法击破。

    王璇今日情景,如何不是自己当年,自己倒是成了父皇,想想那一幕幕,那一点不悦心情,也就化作无形。

    “景家六姐,这会病的不轻吧?”刘娥见赵恒的脸色好多了,不免松了口气,又关切地问了王璇一句。

    王璇又岂能看不出来,刘娥在帮助他,稳了稳心神说道:“从年后至今,遍访名医都不见效。”

    刘娥也很上心,对赵恒说道:“官家,你看。”

    赵恒的不悦是没有了,但他对王璇还是有芥蒂,一转念有了主意,问声说道:“既然娘子说了,那就让张太金去看看。”

    王璇一怔,马上对刘娥投入感激的目光,张太金可是正七品上的翰林医官使啊!又判太医局事,是景家请都请不到的杏林国手,他不能不承下这份人情。

    “如果连张太金也束手无策,那就解除婚约,朕的大臣不能等一病妇。”

    王璇刚才还有些欣喜,赵恒此言一出,他的脸色立即不好看了,天子最后的让步,该如何是好呢?

第114章 琐之事() 
“可惜了那景家六姐,好端端的一位绝代佳人,竟然病成这样,连张医使也无法化解。据洞元观的道长说,景家家主托人,请求云浮道人收景家六姐为女冠,用清静无为功法,化解那道厌气。”吕从简在子午书铺中,正好遇到冯立,两人谈话中提起这事,谈吐间很是可惜。

    冯立亦是惋惜地摇了摇头,道:“好端端地,怎么会这样,原本去年元宵后,就要和子正成婚,却不想竟会是这结局,非得要去当女冠不成?”

    吕从简眼珠子一转,嘿嘿笑了两声,神秘兮兮地道:“景家六姐是心魔厌气,张医使用了几道方子,倒是化解了许多,却向外坦言无法根治,病情时断时续,景家家主让他家六姐出家,也算自保手段。”

    冯立亦是聪明之人,吕从简都说到这份上了,再听不出来,那可太不像话了,恍然道:“原来如此!”

    “嘿嘿。”吕从简奸笑两声,脸上又闪出一些遗憾,寂落地叹道:“可惜那天香国色的小娘子,却要当了女冠!”

    冯立虽感觉可惜,却没有遗憾之色,只是淡淡地说道:“子正是忙大事的人,先成皇家宾仪,下步也是相公之贵,倒是居仁兄你,应该再谋个好出身了。”

    吕从简有些不满地白了眼冯立,不悦地道:“下科我必中进士,子衡何必担心。”

    真是个鸟厮人,冯立心中暗骂吕从简,这伙计一出生就衔着金汤勺,宰相子弟,再怎么混,也会有正八品阶官荫赐,比老榜出身的同进士高贵许多。

    此时,王璇却在府邸中教授孩子们读书,他非常耐心地给孩子们解释问题,加减乘除等等问题。

    “公子,如今朝廷科举都是进士明经,想这些算学之类,当成儒学之外的修养就成了,何必要成了主课?”张克用已十六岁了,几年来他的文学修养算是很高,对王璇要求他们学一些杂学,很不乐意。

    王璇并不介意张克用的反对,学术上有疑问是好事,如果大家都唯唯诺诺,那还教什么学啊!

    不过,他对张克用的要求也不多,毕竟张克用受儒学影响极深,远不如韦双。

    如今韦双也有十四岁了,去了义学读书,不过在他看来,韦双还是倾向于弓马兵法。

    他的希望,落在院中那些八九十来岁孤儿的身上,于是温和地道:“对你而言是修养,对另外人来说,却是必须。克用,再过两年你要行冠礼了,到时我请一位大儒为你取字。”

    “多谢公子。”张克用很了解王璇的脾气,在学术上是允许存在不同见解的,所以才敢说话。

    “你们这些小子要好好读书,先把加减乘除学会了,我自然要交给你们好东西。”王璇心情不错,索性给孩子们打趣,免得课堂上太枯燥了。

    孩子们嬉笑一团,气氛显得轻松无比,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传来:“老师,我知道了,十个苹果被我吃了三个,又被三哥吃了两个,还剩下五个。”

    “七哥,你真棒,一下子就算出来了。”王璇笑眯眯地鼓掌,对于孩子们做学问,他一直采取鼓励态度,温和的鼓励激发自尊心,这才是区别于教鞭的好方法,至于连韦双在内的十二个男孩,以韦双为长,按着顺序十二哥,而他教学的厅堂,改名为寄望轩。

    “好了,你们休息一节课,不要调皮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