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故事-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样,能够直接看到其他语言的只有五百多万人了。如果想让更多的欧洲人和美国人一起来分享他的著作,那么出版商就得将其他的著作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极有可能的情况是,出版商嫌麻烦或是觉得有风险,所以就不翻译他的书了。
然而在600年前,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当时,大多数欧洲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而那些会读书写字的人,全都归属于一个国际化的文坛。它遍及整个欧洲,没有国界,也没有语言和国籍的限制。大学就是这个国际文坛的靠山,与现代的堡垒或关口不同,那个时候的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只是如果在某个地方有老师和学生恰巧凑在一起谈论,那么这个地方就是大学的地址。这点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与我们现代社会的另一个巨大的差别。现代社会,如果想建立一所新的大学,那么所有的程序都是千篇一律的:如果有某个富人想为自己的社区做些善事,或是某个宗教社团考虑到让他的孩子们能够接受严格的监督,又或者是国家需要医生、律师以及教师等专业人才,才会新建一所大学。于是,银行的户头就会有一大笔兴办学校的资金,这就是大学的雏形。接下来,这笔钱就会用在修建校舍、实验室和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上。最后,在社会上招聘优秀的职业教师,并且通过入学考试后,学生才能进入校门学习,这所大学从此就步入了正轨。
大学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中世纪的情形与现代全然不同。一位聪明人会对自己说:“看,我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我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识讲给别人!”这样,等到他能在某个地方聚集起几个听众以后,就会开始不辞劳苦地散布他的思想,就像一个站在肥皂箱上手舞足蹈的现代街头演说家。如果他思想敏捷,讲得栩栩如生,并且是一位优秀的宣传家,人们就会围在他身边,听听他在说什么。如果他的演讲沉闷无趣,人们就会对他视而不见,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时间长了,有一群青年人经常来听这位伟大导师的演讲。他们还随身携带笔记本、墨水和一支鹅『毛』笔。一旦听到似乎很有道理的话时,他们就会匆忙地记录下来。突然有一天,老师正讲得起劲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于是,还没有尽兴的老师和那批青年学生们一起搬到某个地下室或是导师的家中,继续讲演。这位伟大的导师坐在椅子上,学生们席地围坐。大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
在中世纪,“unibersetas(意思是‘大学’)”一词,最初的意思是一个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教师”意味着一切,至于在什么地方或是在什么样的房子里教书都是无关紧要的。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事情就发生在9世纪。那时,在那不勒斯的一个小城——萨莱诺,有很多医术精湛的医生,他们吸引了大批想要从医的人们前来向他们学习。于是,萨莱诺大学就这样诞生了,这所大学兴办了将近1000年,到了1817年才关闭。它主要讲授的是希波克拉底留传下来的医学成果,这位著名的希腊医生就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他曾经在希腊半岛上给当地的人民治病,造福了很多人。
还有一个名叫阿贝拉德的人,他是来自布列塔尼的一位年轻的神甫。在12世纪初,他在巴黎讲授神学和逻辑学,吸引了无数热血青年来到巴黎聆听他讲述的深奥知识。其间,有些反对阿贝拉德观点的神甫会站出来讲述自己的理论。没过多久,巴黎街头就挤满了许多熙熙攘攘的英国人、法国人以及意大利人,甚至还有来自遥远的瑞典和匈牙利的学生。就这样,在塞纳河一个小岛上,在老教堂附近,著名的巴黎大学就诞生了。
在著名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城,格雷西恩(是一个僧侣)编纂了一本教科书,使想了解教会法律的人得到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因此,许多欧洲的年轻教士和俗家纷纷前来此地,悉心聆听格雷西恩阐释的理论。为了使自己不受当地的地主、旅店老板和房东的欺负,这些人自愿组织起一个联合会(即大学),这就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雏形。
后来,巴黎大学发生了内部矛盾,具体的原因我们也不清楚。一大批对社会不满的教师带领着他们的学生,渡过英吉利海峡,最后,他们来到了泰晤士河畔一个热情好客的牛津小镇,找到了自己新居所,著名的牛津大学就这样成立了。这样的一幕再次发生了,在公元1222年,博洛尼亚大学出现了分裂。一些心存抱怨的教师带着他们的学生迁移到帕多瓦重新开始办学。从此以后,这座意大利的小城也就拥有了一所自己的大学。就这样,大学在欧洲各地纷纷崛起,从西班牙的巴利亚多里德到遥远的波兰克拉科夫,从法国的普瓦捷到德国的罗斯托克,随处能看到大学活跃的身影。
事实上,与我们现代喜欢学习数学和几何原理的人们相比,那些早期教授们讲授的东西未实在是荒谬可笑。但是,我想强调一点,在中世纪,特别是13世纪,并不是一个绝对停滞的时代。在年轻一代人中,朝气蓬勃的精神四处洋溢着,即使有些地方会出现些小问题,但是他们的终究是渴望知识的。就是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中,文艺复兴诞生了。
但丁的出现
中世纪在历史的舞台上落下帷幕前,有一个孤单的身影慢慢地登上了舞台。关于这个人的东西,你需要了解的是比他的名字更多的内容。这个人就是但丁,他的父亲在佛罗伦萨是一个律师,属于阿里基尔家族的一名成员。但丁出生于1265年,在佛罗伦萨长大。在他成长的岁月里,乔托正全身心地把阿西西的基督教圣人——圣方济各的伟大事迹刻画在圣十字教堂的四面墙壁上。少年的但丁经常会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摊摊血迹,是因为在当时的佛罗伦萨,有两大派别,分别是教皇的追随者奎尔夫派和支持皇帝的吉伯林派,他们激烈地斗争,流血和杀戮的事情没完没了。那些血迹就是恐怖事件的有力证据,给少年时期的但丁留下了痛苦的记忆。
但丁长大以后,他加入到了奎尔夫派。理由很简单,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奎尔夫派的成员。这好比是一个美国孩子加入了民主党或共和党人,仅仅因为他的父亲是民主党或共和党人。然而,过了几年,但丁发现,如果再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者,意大利就会因为许多小城市间的嫉妒互相争斗,最终走上灭亡的道路。于是,他转向了支持皇帝的吉伯林派。
他的目光定位在阿尔卑斯山后面,向北方发出了求救信号。他希望能有一位威严的皇帝来拯救意大利当时混『乱』的局面,重新建立统一的秩序。可惜,他的等待的却是一场空,梦想化成泡影。1302年,吉伯林派在为争夺佛罗伦萨的权力中惨败,皇帝的追随者纷纷被流放。从那时起,一直到1321年,在拉维纳城的废墟中孤单地死去为止,但丁变成了流浪汉,靠着许多富人餐桌上的美味的面包填饱肚子。这些人本来应该被后人彻底忘记,仅仅因为他们对一位落魄的诗人发的善心,才使他们的名字得以流传下来。
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但丁越来越觉得有一种需要,那就是他必须为自己当年作为一位政治领袖的行为辩护。那时,吉伯林人还没有面临危险,他依然能漫步在阿尔诺河的河堤上,思念着他的情人贝阿特里斯,即使她早已嫁给别人为妻并且不幸身亡,可是但丁仍然希望能在恍惚中看见她那美丽的身影。
第44章 文艺复兴 (2)()
但丁的政治雄心最终以失败结束。虽然他曾经全身心地为生他养他的佛罗伦萨拼死效力,然而在一个腐败的政治法庭,他被陷害盗取公共财产的罪名,被罚以终身流放。如果他擅自回到佛罗伦萨,就会被活活地烧死。为了给自己的良心和同时代的人们洗清冤屈,身为诗人的但丁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它详细讲述了失败的种种不利因素,并且描绘了当时人们的贪婪、私欲和仇恨,把自己热爱的祖国变成了一个被邪恶的暴君们互相争夺权力的角斗场的肮脏情形。
他为了我们描述了发生在公元1300年复活节前的一个星期四,他在一片黑漆漆的森林里『迷』路了,前路被一只凶猛的豹子、一只狮子和一只饥饿的狼拦住了,正当他惊慌失措,感到绝望时,一位身披白衣的人浮现在从树丛中,这个人就是古罗马的诗人与哲学家——维吉尔。当时,圣母玛利亚和他的情人贝阿特里斯在天上看到了他危险的处境,特意派维吉尔下带领他走出森林。后来,维吉尔带着他开始了穿越地狱的道路。艰难曲折的道路指引他们向地心靠近,最后终于是来到了地狱的最深处,在这里,魔鬼撒旦被冻成永不融化的冰柱。撒旦的周围,是些深恶痛疾的罪人、叛徒和骗子,还有那些欺世盗名的千古罪人。在他俩到达这个最恐怖的地方之前,但丁遇见了许多在佛罗伦萨历史上曾经有权有势的人物,皇帝和教皇,勇猛的骑士和高利贷者,他们全在这里,有些罪恶极深的人注定了永远不得翻身,有些罪过轻较的人在等待脱离地狱前往天堂的赦免之日。
但丁为人们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它就像是一本手册,书上写的净是13世纪的人们行为、思想、恐惧和祈祷的一切。然而,贯穿于这一切事物的,是佛罗伦萨的孤独流放者,他们身后永远拖着绝望的影子。
彼特拉克
当死亡的大门即将在这位绝望的但丁身后紧紧关闭的时刻,生命的大门又向一位日后能成为文艺复兴先驱者的婴孩敞开了。他就是著名的热情诗人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他是一位生活在意大利阿雷住小镇的公证员的儿子。
彼特拉克的父亲与但丁一样,同属吉伯林派,他也没有幸免于吉伯林政变的失败,因此,彼特拉克就出生在佛罗伦萨以外的一个小地方。在彼特拉克15岁的时候,就被送到法国的蒙彼利埃学习法律,他的父亲希望他以后也能当一名律师。可是,他根本不想当律师,他不喜欢法律。他的志向是当一名学者或是诗人。怀揣着伟大的志向,他对能成为学者和诗人的梦想远远超越了世界所有的东西,他的意志非常坚强,最后,他最终成功了。他开始了漫长的旅程,来到弗兰德斯、莱茵河沿岸的修道院,后业又来到巴黎、列日,最后来到罗马,他在各地抄写古代的手稿。后来,他只身来到沃克鲁兹山区的一个幽静山谷中隐居,夜以继日地研究写作。很快,他写的诗歌和学术成果使他美名远扬,巴黎大学和那不勒斯国王纷纷邀请他,为学生和市民讲学。在前往新工作的途中,罗马是他的必经之路。身为一名专门发掘古罗马的作家,彼特拉克早已在罗马城家喻户晓,当地的市民们授予他至高无上的荣誉。那一天,在罗马城的古代广场上,彼特拉克被人民赋予了诗人的桂冠。
从那以后,彼特拉克的周围净是无数的称赞声和掌声。他讲述的是人们最爱听的新鲜事物,人们早已对枯燥的神学辩论感到厌倦,渴望过上绚烂多彩的生活,而当时可怜的但丁更加喜欢讲述他的地狱旅行,人们只能任他自由了。彼特拉克歌颂的是爱、自然以及永远新生的太阳,他从来不会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