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历史1000问 >

第32部分

世界历史1000问-第32部分

小说: 世界历史1000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四返回巴黎。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投石党运动。

    第一次投石党运动后,孔戴亲王因谋取马扎然的职位未成,便联合对宫廷不满的孔蒂、隆格维尔夫人等亲王显贵,密谋推翻马扎然『政府』。1650年1月,马扎然拘捕孔戴,亲王的拥护者在外省暴动,教士亦与贵族联合,对抗宫廷。1651年3月,他们要求召开三级会议。孔戴获释后同西班牙结盟与王军激战,太后、国王和马扎然再次逃离首都。但由于亲孔戴的“投石党”缺乏民众支持,内部争权夺利,被马扎然分化瓦解。1653年运动被平息。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第二次投石党运动。

    “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是谁的名言?

    路易十五(1710—1774),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就是这位国王说的。这是关于他执政末期奢华暴虐的体现。路易十五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曾孙,他的父亲是路易十四的孙子勃艮第公爵。

    1712年,麻疹夺去了他父母和哥哥的『性』命,小路易也遭感染,但御医挽救了他的『性』命。路易十五很敬佩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称他为“我亲爱的国王爸爸”。太阳王去世前召见了他且给予其最后的忠告,即少战事,要做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温和国王,这令他非常感动。路易十五5岁便登基,奥尔良公爵菲利浦二世成为当时的摄政王。1725年9月5日,他与21岁的波兰公主玛丽·蕾姗斯卡结婚,他们共育有10个子女。从1726年到1743年,是他执政期间最繁荣太平的一段时期。1734年,他有了第一个情『妇』德·玛奕,之后还有庞巴度夫人、巴莉夫人等。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路易十四时期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小时候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1774年死于天花。

    最早建立法国国家公路网的首相是谁?

    1726年,路易十五罢免了正在准备与西班牙和奥地利作战的波旁公爵内阁,提拔少时的家庭教师红衣主教弗勒里担任首相。红衣主教弗勒里从1726年上台起,直到1743年病逝,在路易十五的授意下统治了法国。弗勒里致力于稳定法国货币,平衡财政预算,改进交通。截至1738年,弗勒里已为法国建立了一个国家公路网系统,其设计的星型样式至今仍然是法国国道网络的主要部分。到18世纪的中期,法国拥有当时在世界上最现代和最广泛的高速公路网,并且大部分高速公路至今仍在使用。

    哪些人参与了法国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也是近代史上第二次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三次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兴起)。运动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与其他国家相比,法国启蒙运动的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这个时代的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启蒙先锋,但他们只是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而当时的启蒙知识的中心是巴黎,法语则是共享语言。启蒙时代的学者亦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

    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激励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这就是“启蒙运动”。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在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辈出,影响深远。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由于启蒙运动具有政治思想革命运动的『性』质,因此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决不限于文学家。除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四大启蒙作家外,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科学家牛顿,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德意志的康德等,均属启蒙思想家的行列。

    谁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王”?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伏尔泰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他曾两次被捕入狱,主张开明的民主制度,强调自由和平等。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基督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提倡卢梭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伏尔泰才思敏捷,一生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

    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亦亲身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他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撒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哲学通信》主要是什么内容?

    伏尔泰撰写过大量作品,其中最有影响的一本书是《哲学通信》,被人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哲学通信》是伏尔泰的哲学和政治思想代表作。伏尔泰于1726—1729年被迫流亡英国。《哲学通信》是他在英国的观感和心得的总结,因此又称《英国通信》,1733年首先在英国出版英文版,法文版于1734年问世。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重点论述认识论问题,强调感觉是观念的唯一来源,人的头脑唯一具有的能力是对感觉得来的观念进行组合和整理。该书坚持与宗教唯心论斗争,认为宗教和教会统治是人类理『性』的主要敌人,阻碍文明进步,是最大的社会祸害。

    书中用牛顿力学的原理解释物质和运动,承认宇宙设计师和第一推动者神的存在,把物质看做消极被动的因素,认为如果没有外力推动,物质不会自己运动,表现出自然神论的思想。

    你知道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吗?

    1689年1月18日,孟德斯鸠诞生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孟德斯鸠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9岁时获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17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1716年,他继承了波尔多法院院长(他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

    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这部书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层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书中还表达了对路易十四的憎恨,说法国比东方更专制。这部书受到了普遍欢迎。

    1726年,他出卖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待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31年,孟德斯鸠回到法国后,潜心著述。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1748年,他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表。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孟德斯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分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1755年1月,孟德斯鸠在旅途中感染热病,同年2月逝世。临终前,他承认上帝伟大,人是渺小的。埋葬时,哲学家中有狄德罗在场,这使他享受了死后的荣光。

第27章 近代史(4)() 
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的主编是谁?

    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狄德罗出身于法国东部小城朗格勒一个小资产者家庭,父亲开一爿刀剪作坊,家境谈不上阔绰,却也不算贫寒。他中学毕业后,只身到巴黎打天下。家里给他选择的职业是律师或医生,可他偏偏都不感兴趣,于是父亲不再支付生活费,他只好住进便宜的阁楼,吃了上顿没下顿。在18世纪的巴黎这个讲门第、讲等级、讲虚荣、讲排场的社会里,狄德罗和那些出身显赫或者家道殷实的青年站在一起,怎么说也有点乡巴佬的味道。然而他并不自惭形秽,也不因贫困而退却。虽然他曾经一度被部分青年放浪形骸的生活搞得有点把持不住,然而他很快振作起来,脚踏实地、顽强地开始了思想家的创业之路。

    狄德罗精通意、英等几国文字,以译述a。c。沙夫茨伯里的《德『性』研究》而著称。他在主编《百科全书》的25年中,深受f。培根、t。霍布斯和j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