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铁骑-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辽东铁骑虽然个个马上功夫娴熟,臂力强悍,却唯独不会射箭,之前李如松在训练辽东铁骑的时候,也对火器持过分信任的态度,忽略了弓箭的操练,使得辽东铁骑没有一个会使用弓箭的。
“看来我们需要一些城外蒙古鞑子的情报啊!长春,你从你麾下的夜不收里面挑选五十个精明强干的,带齐八天的粮草和火药,准备出城!”思索了半天李如松叫来刘长春,让他亲自带领麾下夜不收出城侦查,而他则亲率两千辽东铁骑,为了刘长春开路。
“杀!”伴随着一声如雷般的怒吼,李如松率领着两千辽东铁骑,如一条狂奔的黑龙一般,杀出平山寨直扑不远处的两个蒙古千人队。
“阿普!阿普!”出乎李如松预料,对方根本没有做任何抵抗,一看到明军杀过来,带头的两个蒙古千夫长马上发出撤退命令,所有蒙古铁骑马上一个个翻身上马,扭头就跑。
更让李如松没有想到的是,蒙古人居然打打停停,一边跑一边不断的后头射箭,幸好辽东铁骑的盔甲、面罩都是专门设计的,可以挡住蒙古人的箭矢,否则辽东铁骑起码会损兵数百人。
就这样一个追一个跑,两军绕着平山寨附近,转了好几个大圈子,忽然蒙古人不跑了。
“糟糕!全军撤退!”正当辽东铁骑以为敌人跑不动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冲上去大砍大杀的时候,李如松忽然脸色大变,大声命令全军撤退。
李如松在辽东铁骑中可是神祗一般的存在,更何况平时的训练中每一个辽东铁骑士兵都养成了军令如山的良好习惯。所以尽管有些不情愿,所有的辽东铁骑士兵还是毫不迟疑的调转马头就走。
就在辽东铁骑撤退了不到半注香之后,刘长春率领着麾下的夜不收赶回来汇合了。
“哥!刚才太危险了,图门汗那个老杂毛果然狡猾。刚才他就率领着一万铁骑埋伏在附近,只要你们刚才与那两支蒙古军队交火,不出半注香的时间,图门汗的大军就会将你们包围”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刘长春心有余悸的说道。
“切!果然是老而不死为贼也!让手下带着小爷兜圈子,自己早就埋伏好了,等着我上钩!”李如松刚才也是灵机一动,感觉有点不对劲,所以直接命令部队撤退,没想到敌人真的有埋伏,心里也后怕不已。
两兄弟合兵一处,迅速的退回了平山寨,蒙古铁骑随后而至,看明军已经全部推入平山寨,也不进攻,继续留下两个千人队监视,大军又撤走了。
“唔,蒙古人这是要困死我军,堵住我军所有侦查情报的方式啊!”回到城中,李如松独自坐在帐篷里,喃喃自语道。
这次可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啊!
第39章 神一样的队友和猪一样的队友()
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随着夜色的降临,平山寨暂时恢复了宁静,但不论是明军还是蒙古人此时却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等待着对方的袭击!
此时距离平山寨五百多里的山路上,另外一支一万多人的蒙古军队,正打着火把,急速前进,每个人都紧绷着脸,一个个严肃无比。
当先一人,身披明朝制式盔甲,没有戴头盔,而是扎着一条布带。此人尖嘴猴腮,脸上长着秘密的黑毛,一双老鼠眼,高高隆起的颧骨,一看就是女干诈狡猾之徒。
此人正是蒙古朵颜部落的董狐狸,其麾下的朵颜部落,是除土蛮之外的蒙古第二强大部落,拥有控弦之士五万多人。董狐狸本人狡猾无比,为取得胜利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善于使用奇兵偷袭。
此次图门汗率军大举进犯辽东,董狐狸本是趁机出兵蓟门,与图门汗互为呼应。但蓟门防备森严,董狐狸根本捞不到一点便宜,于是暗地里转向辽东,想要捞点便宜。
在董狐狸看来,图门汗虽然是黄金家族的传人,却是不折不扣的土包子,自己的祖上曾经与明成祖朱棣争雄,早就应该成为蒙古草原新的成吉思汗。奈何土蛮实力强劲,远超朵颜部落,所以董狐狸一直隐忍不发,等待时机扳倒土蛮部落。
此次转至辽东,董狐狸以为的听说土蛮部落第一勇士帖木儿率领的五千大军,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明军将领斩杀,暴跳如雷的图门汗率领大军前去复仇。
确认了这个消息的董狐狸,顿时喜出望外,急忙率领大军秘密赶往平山寨。
“哈哈哈,图门汗这个莽夫,需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就傻乎乎的像头牦牛一样,去跟明军拼命吧!等你们拼得两败俱伤,老子就出来收拾残局!”心中得意的想着董狐狸不禁发出一阵刺耳的狂笑,在漆黑的夜幕中,宛若夜枭一般分外可怕。
董狐狸自以为一起做的很保密,大军选择的道路也足够隐蔽,图门汗和明军都难以发现。但他还是小看了猎犬之刃刘长春,以及明军夜不收、锦衣卫的侦查能力。
是的!此地不但有刘长春的夜不收,还有一支数量约为二十人的辽东锦衣卫小分队!
锦衣卫,全称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是明代极为重要的军事单位。早在明朝建立之前,身为吴王的朱元璋设立了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的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除了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取而代之设置了锦衣卫。它既担负了亲军都尉府的侍卫之职,又继承了仪鸾司掌管卤簿仪仗的任务。可见锦衣卫在设立之初所扮演的角色是皇帝的仪仗队和贴身卫队。
锦衣卫建立之时,卫所制度已经确立。明朝的军队组织分为卫、所两级,较小的据点设所,形势险要而又关联几个据点的地域设卫,所统辖于卫。全国的军队都编在卫所之内。地方卫所军由当地最高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管辖,都指挥使司又分隶于京师的五军都督府;此外,还有一部分卫所由皇帝直接统率,叫作亲军,又称上直卫,是专门负责拱卫宫廷和皇城的禁军。锦衣卫就是亲军中的一卫,与其他亲军相比,它与皇帝的关系最密切,权势也最重。
由于地位高贵,锦衣卫衙门不像其他亲军衙门那样散落在京城的坊巷中,而是靠近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在千步廊西侧,毗邻五军都督府,与东侧的六部隔街相望,位于明代核心权力机构的驻地。
一般的卫只统辖5个所,定额5600人,而锦衣卫却辖有17个所,在籍人数一度超过6万。一般卫所统领的士兵统称为“军卒”,而锦衣卫统领的士兵则有“校尉”、“力士”和“大汉将军”等诸多名号。一般卫的首领指挥使为正三品官,职务世袭,而锦衣卫指挥使由于是皇帝的心腹,往往指派勋臣贵戚或都督一级的大将兼任,官职最高者达到正一品。
除17个所之外,锦衣卫还辖有一个经历司和南北两个镇抚司。经历司掌管收发公文。南镇抚司掌管本卫的刑法事务,兼理军匠;北镇抚司专掌诏狱,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任何有可能威胁皇权的官吏军民都在他们的侦缉和惩治范围之内,这就使得锦衣卫的权势极大,地位愈发特殊。
在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锦衣卫势力极大,完全压倒了东厂,是明朝全国最大的特务机关。其中辽东、蓟门的锦衣卫,主要的工作除了查抄白莲教等邪教之外,最大的责任就是刺探情报、刺杀蒙古高层!
锦衣卫早在李如松击败帖木儿的时候,便与李如松接上了头。当时李如松以厚礼相赠,同时表现的谦虚有礼,使辽东锦衣卫对李如松很有好感。
作为不折不扣的地头蛇,锦衣卫长期干的就是侦查工作,很擅长隐藏行迹,是以在他们的帮助之下,刘长春的夜不收轻而易举的避开了图门汗哨兵的搜查。
与此同时双方通力合作,关于图门汗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往平山寨,这其中就包括董狐狸秘密潜伏在附近,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的情报!
“嘿嘿,看看咱们这边神一样的队友,再看看蒙古鞑子这个的猪队友!可怜的图门汗,为了保护你弱小的肉体不被人背后捅刀子,我就帮你一把吧!”接到情报的李如松露出一个坏坏的笑容,抚摸着下巴乐颠颠的说道。
第40章 反间计()
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什么?你说,这附近除了平山寨的明军,还隐藏着另外一支数万人的大军?”
土蛮大军营中,图门汗听完属下的报告,满脸疑惑的端坐在王座上,一边喝着马奶酒一边思考着。
今天早上图门汗派出的侦察兵,在平山寨以北的地方发现了明军的哨探。当时负责侦查和肃清敌人哨探的万夫长,对此没太在意,派了五十名轻骑兵前去追杀。
但那之后,五十名训练有素的轻骑哨探,居然一去不复返,派了一个百人队去搜索。发现哨探的脚步在一片树林附近消失了,同时树林中貌似有大军隐藏其中。
负责此事的万夫长不敢怠慢,急忙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图门汗。
作为黄金家族的新一代,也是最优秀的一代,图门汗并不像表面上看的那样是个只知杀戮的莽夫。相反,他极其精明、狡诈,善于玩弄权术和阴谋,正是因此他才是众兄弟的汗位争夺中能够脱颖而出,继承汗位。
“不对啊,如果是明军的大部队。昨天打的那么激烈,没道理不趁机在我背后发起攻击啊!”图门汗亲自去侦查之后,多年的征战经验,清楚的告诉他:树林里有不下两万的军队潜伏其中!
“如果不是明军,那会是谁呢?女真人不是我蒙古铁骑的对手,如果是他们的话肯定早就拜倒在我面前,摇尾乞怜的想要我给他们点甜头了。莫非是!”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图门汗顿时满身冷汗,如果真是那个人的话,可就糟了。
蒙古草原自元朝覆灭之后,一直处于纷争状态,各个部落为了争夺人口、草场和牛羊牲畜,彼此之间恶战不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部落能够像当年的成吉思汗一样,一统蒙古。
“唔,现在的蒙古除了董狐狸,那个阴险狡诈的家伙,还没有哪个部落有实力,与我土蛮部落一争高下!”很快图门汗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浓烈的杀气,他大概已经知道是谁潜伏在树林子里了!
“不对啊?那只狡猾的狐狸不是率领一万多人去攻打蓟门了吗?不对!”重新坐下,图门汗很快想起来,前几天留守河东的大将图尔图派快马告诉自己,董狐狸曾经前往河东拜见自己,那之后又神秘消失了。
“报告汗王!我们埋伏在平山寨半路上的士兵,截获了一份明军的情报!”正在这个时候,一名千夫长走进大帐,呈递给图门汗一封书信。
“怎么回事?”接过书信,图门汗打开一看:居然是董狐狸勾结明军,想要弄死自己称霸草原的书信!
信上董狐狸表示,图门汗一直称霸草原,图谋大明江山,自己其实一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只要明朝朝廷肯支持自己得到俺答的顺义王的称号,支持自己统一蒙古,董狐狸愿意帮助明军,击杀图门汗。
“该死的!董狐狸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果然在帮助明朝蛮子,来人啊!集合全军,随本汗去活捉董狐狸,将这个背信弃义的家伙五马分尸!”如果是平时图门汗根本不可能中这种低劣的反间计,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