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皇太子 >

第49部分

明末皇太子-第49部分

小说: 明末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才是真的生离死别啊,朱慈炯轻叹,道:“你母女也回房去吧,孤王有话要和顾宽说。”

    “民妇(民女)告退。”母女俩福了福,相继离开。

    “顾宽,该说的该做的,苗公公也都与你说明白了。”朱慈炯缓缓说道:“如今北上再即,你可还有什么心愿,告诉孤王,孤王会尽力为你达成。”

    顾宽呵呵笑道:“朕乃大明天子,治下臣民亿万,拥四海之富,但有所求,又岂会用的上你一个亲王。”

    朱慈炯发自内心的笑了,顾宽说这些话,无非就是想在他面前表现表现,可举手之间带出的那隐隐霸气,却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能做到这一点,固然离不开苗宣这几个月的悉心教导,可若是顾宽自己不认同,或者始终不敢将自己带入皇帝的角色,那么再怎么教导也是白费,如今看来成效斐然,他也确实可以放心了。

    朱慈炯连说了几个‘好’字,然后对雷承说道:“雷将军,准备一下,连夜出发,孤王就在这南京城等你归来,为你庆功!”

第六十四章宁武陷落()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

    二月初六,顺军兵抵太原城下,初八,巡抚标营裨将张雄开新南门投降,镇守太原的晋王朱求桂被活捉后处死

    李自成攻克太原后继续向北进军,同时发布永昌元年诏书,要求崇祯皇帝看清形势,及早投降,并自去帝位

    二月十五,李自成攻克代州,代州守将周玉吉不敌退往宁武关,李自成统兵五十万号称百万,二月二十日杀过雁门关,二十一日追击周遇吉至宁武关下!

    周遇吉是明末锦州卫人,勇武善战,因将张献忠逐入四川、保护献陵等战绩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左都督,总兵山西军马。

    五日前,周遇吉困守代州,死战数日终因弹尽粮绝不得不退至宁武关,然而顺军攻下代州之后,根本没做休整,追着他的屁股一直杀到宁武城下,一时间周遇吉连安排防务,与顺贼决一死战的准备都还没做好。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是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关外蛮夷的山西三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然而此时的宁武关下,顺军旌旗蔽日,大营绵延数十里,而宁武关内守军不足四千,力量对比极其悬殊。

    李自成吸取榆林之战的教训,如今攻打坚城要塞,必先以炮轰,如今宁武关下林林总总摆放了三四十门巨炮,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宁武城头,只等李自成一声令下。

    顺军大营中军帐内,李自成寒声喝道:“陈尚智!”

    “微臣在。”陈尚智出列应道,他本是平阳守将,只因投降大顺又劝降了熊通,得以重用,仍带本部人马跟随顺军一路攻城陷关。

    “你且去宁武关,告诉周遇吉,趁早归降,仍得重用,若是稍有迟缓,朕必屠其城!”

    陈尚智跪下磕头,道:“微臣必不负圣上所托,定说得周遇吉领军归降。”

    宁武关内,周遇吉看着前来说降,一副大言不惭样子的陈尚智狂笑道:“周某世代皆受国恩,岂会降了李贼,你身为一城守将,不思报国,背祖忘宗,还敢不知死活来做说客?来人给我把这背国狗贼砍了,首级送往京师,让天下人都看看投贼之人的下场!”

    几名军勇冲上来,不由分说将陈尚智打翻在地,捆的跟个粽子似的,往外押去。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陈尚智惨呼道:“周将军切莫自误,圣上一旦破城,只怕玉石俱焚,周将军祸亦不远矣。”

    呸!周遇吉一口浓痰吐在陈尚智脸上,怒道:“区区驿卒也配称孤道寡,什么两军交战,流寇!贼子罢了,拖出去斩了!”

    不一会功夫,陈尚智血淋淋的人头便被装在木盘内送了进来,周遇吉冷哼道:“数典忘祖之贼便是此等下场,将首级送往京师,尸身扔去关下,好教那李贼死了招降之心,本总兵就要在这宁武关与李贼决一死战!”

    堂内诸将无不脸色微变。

    周遇吉目光微寒,他从代州退到宁武,已是退无可退,唯有决死一战,好在宁武关高壕深,关墙之上尚有火炮数十门,数千精兵死守,未必没有将顺军死死挡在关外的可能,他已经发文大同调兵,只要扼守此处险要,坚守十余天,流贼虽然势大,但只要援军一到,内外夹攻,也未必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

    顺军大营内,李自成知晓陈尚智被斩的消息后勃然暴怒,亲自策马奔至关前,手中马鞭指向宁武关道:“周氏小儿不识天时大势,自取灭亡,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天明即刻攻城,朕要将周遇吉全家斩尽杀绝!”

    二十二日天明,顺军数十门火炮同时开火,周遇吉亲上城头指挥作战,双方展开炮战,对轰足有三个时辰,期间顺军组织攻城十余次,皆是无功而返,短短三个时辰,顺军便死伤万人以上,可谓损失惨重,然而宁武关墙亦被轰出数道缺口。

    午时过后,李自成亲自指挥,数万人马由缺口处杀入宁武关内,周遇吉带领残兵展开巷战,激战一直持续到深夜,无数冲进关内的顺卒被悍不畏死的明军斩杀,其妻刘氏带领几十名妇人也登上屋顶向顺军放箭,被李自成下令全部活活烧死。

    最后周遇吉身中数箭被擒,犹不屈服,被李自成亲提战刀劈死。

    宁武之战乃是李自成东进以来遭遇的最为顽强的抵抗,顺军死伤枕籍,粗略统计阵亡者超过一万!伤者不计其数,可谓虽胜尤败。

    宁武关内,李自成看着几乎被烧成白地的断壁残垣,脸色阴沉的似乎快要滴出水来,良久之后,才仰天一声长叹。

    站在李自成身边的乃是大顺军师宋献策,穿了一身道袍,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上去莫测高深的很,听到李自成叹气,不由问道:“圣上有何事可虑?”

    李自成指了指残破的关墙,苦笑道:“小小一座宁武关,兵力不过四千,尽然让大军折损如此之大,若要杀往京师,需得连破大同、阳和、宣府等重镇,兵力六七十万,若是皆如这般,只怕我大顺军还未兵临北京城下,就要折损大半,届是拿什么去攻打北京坚城?不如就此搬师回西京,巩固现得之地,好好休整一番再做打算。”

    “主上何须忧虑。”说话的却不是宋献策,而是李自成麾下大将刘宗敏:“明军兵力虽多,然在微臣眼里不过土鸡瓦狗,主上旌旗所至,明军无不望风披靡,这周遇吉不识抬举,身死族灭,岂能不震慑明将,依微臣之见,主上只需发上一道檄文,那些个明将即便不降,也断不敢再死抗我大顺兵锋。”

    宋献策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权将军此言不差,微臣方才卜了一卦,卦意上上大吉,主圣上进军必定势如破竹,不出旬月便可直抵北京城下,让那崇祯小儿乖乖束手。”

    “军师所言当真?”李自成眼睛一亮。

    “卦象所示,自是千真万确。”

    “好。”李自成哈哈大笑,手中马鞭一指,道:“传朕旨意,明日休整,后日兵发大同!”

第六十五章朝堂() 
三月初四拂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紫禁城巍峨又略显沧桑的宫城之上,奉天门外,大明三品以上官员在午门钟声响起之时,步履维艰的朝奉天门内蹒跚而行。

    走在最前面的是内阁首辅魏藻德,乃是历史上因追赃助饷而惨死的大明最后一任首辅,年纪不过四十,在帝国风雨飘摇的最后关头被任命为首辅,可以说是被崇祯寄予厚望。

    然而此刻的魏藻德却是一声不吭满脸阴郁的走在最前,心里却在盘算如何应付皇帝即将到来的苛责盘问。

    这个首辅他实在是不愿意当的,如今的局势愈发恶化,大顺贼军十日前攻破宁武关后,李自成率主力马不停蹄的朝大同突进,如今只怕已陈兵大同城下,甚至大同重镇是否还在大明手中都不得而知。

    前任首辅大学士陈演,顺应皇帝之意将他推上首辅的位子,实际上打的什么算盘,他又岂能不知!皇帝如今想要南迁,陈演不想担上失去宗庙的责任,也不想在如今闯贼连战连捷的时候背上失土之名,却想要他魏藻德来背这个黑锅,哼!想得美!

    魏藻德现在最怕的就是皇帝召见和每日的朝会,几日前皇帝要调关宁铁骑进京,护卫京师抵抗闯贼,却被吴三桂之父吴襄要一百万两银子的开拔军费,偌大的帝国连一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不说,崇祯居然号召文武官员皇亲国戚主动捐款,他捐了五百两银子,却被崇祯大骂,甚至最后掀翻了龙椅,到现在他一肚子的郁气还没地方发呢。

    按照往常惯例,参加朝会的文武大臣进入奉天大殿,列好朝班以后,皇帝才会在响鞭声钟登上宝座,可今天却大异往常,崇祯皇帝早已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泛着寒意,冷冷的看向鱼贯而入的文武大臣。

    “升朝。”当值太监见百官站定,立即扯开嗓子喊了一声。

    崇祯的脸色越发显得苍白,与朱慈炯离京时比起来整个人看上去更加廋削了几分,不过气色虽差,目光却依旧锐利如鹰。

    “十日前,李贼攻破宁武关,如今兵锋更是不知到了哪里,众位卿家可有破敌良策啊。”

    百官默然不语。

    崇祯眼中闪出一股怒气,道:“魏卿身为首辅,胸中想必早有韬略,不如说来听听?”

    魏藻德心中哀叹,却不得不出列,道:“陛下但可宽心,李贼虽有大军五十万,然皆是些流民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如今大同有兵十万宣府有兵十万,居庸关二十万,阳和等镇联合亦有二十万,加上京营禁军二十万,八十万雄兵足以抵挡流贼,李贼之所以兵锋甚锐,不过是因为攻克的关隘城池兵力太过薄弱罢了,如今即将面对驻兵十万的大同坚城,除了无功而返铩羽而归以外,别无他途矣。”

    崇祯心里稍安,大同等边镇几十万雄兵,可说是他现在最大的底气,李贼虽然势大,但大军孤悬在外必难久持,想要突破数镇,进抵京师城下谈何容易。

    “但李自成如今已是大明肘腋之患,不能尽数剿灭,又如何能让他彻底心安。”

    “朕意亲往留都提调江南兵马,亲征豫陕,寻李贼主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太子留守京师监国,众卿辅之,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文武大臣皆面面相觑,崇祯想要南迁的风声,早在一个多月以前因李明睿的一封奏折就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只不过崇祯一直未曾正式提起,大臣们也乐的装傻,没想到今天终于还是从崇祯嘴里直接说了出来。

    可能混到朝堂高官,谁又会是傻子,这南迁之议,他们私下勾连也已讨论了数次,最后的结论就是绝不可行,只要崇祯离开京师,那么留守京师的臣工,很有可能就会因为战略中心转移,导致京师失守,做了替死鬼不说,就算活下来也逃不掉致使宗庙沦陷贼手的责任,来日崇祯若真率重兵而回,他们必定会被清算至死。

    而跟随南下的官员也是好不到哪去,京师沦陷,他们跟随南下主张南迁的官员,以崇祯刻薄寡恩的性子,事后也定然会被皇帝按上因主南迁致使京师沦丧的帽子,如此一来南迁北守对他们来说都是死路一条,还要背上青史骂名所以崇祯绝不能离开京城。

    左都御史李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