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皇太子 >

第367部分

明末皇太子-第367部分

小说: 明末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炯点点头,圣武三年时,内阁便已奏请修建皇陵,只不过那个时候天下之事千头万绪,朱慈炯哪有闲心关心自己百年之后的阴居之所,这与忌讳不忌讳没有丝毫关系,天子继位之初便选址修陵的比比皆是,没有什么吉利不吉利的。

    天子号称万岁也是人,是人就终归有入土的一天,帝王乃天下最为尊贵之人,丧葬岂容轻忽,陵寝规模更是要与其身份相匹配,帝陵规模宏大,往往要修建数十年,正常来说帝后一日不死,帝陵修建就不会完工,否则帝后未亡,帝陵修完了,等亡者入居,岂不是咒帝后早亡,可若是殡天以后再修建陵寝,根本来不及,因此早修慢工乃是常态。

    朱慈炯今年不过二十二,按照老道士石传风的说法,他起码能活到九十岁以上,七八十年修陵,可见工程之浩大,帝陵定在梅花山,几乎不用想,整座梅花山都必然成为朱慈炯的陵寝之地,一如乾陵一般。

    只不过如此一来,东吴大帝孙权墓恐怕就要挪窝了

    崇祯皇帝尚没建造陵墓,不是因为国力不允许也不是不想建,而是因为北都天寿山已无现成的风水宝地,崇祯想建陵于马兰峪,也就是后来成为清东陵的地方,只不过等到想要修陵的时候,因国事繁杂,便一拖在拖,历史上直到甲申之变,崇祯殉国,帝陵都没开工,满清入关以后,为了笼络人心,将崇祯葬入田妃墓,并改田姐墓为思陵,于是田妃墓升格为帝陵,也就成了明十三陵的最后一陵

    但如今大明国力何等雄厚,不要说是修建一座帝陵,便是比帝陵工程还要庞大数倍也更耗人力物力的黄河治理都能动工,修建帝陵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此番修陵还不只是朱慈炯这一座,崇祯帝陵也将择日动工,地址位于紫金山,孝陵之侧,也就是后世中山陵的位置,工程量自然不及梅花山圣武陵寝,但也肯定不小,崇祯这辈子皇帝做的失败,可谁让他生了个好儿子呢,这也是命。

    听了冯国治的话,朱慈炯笑了笑道:“此事无需操之过急,朕还年轻,上皇亦是春秋正盛,估计离殡天之日尚远”

    “陛下慎言呐。”冯国治吓的立即扑倒。

    “起来吧。”朱慈炯叹道:“死生本为常态,朕都不晦言,冯卿又何须在意,如今工部署理天下工程,何等繁忙,帝陵修建,工程浩大,动辄数以几十年,你且告诉陈子龙,修陵规制、勘探、地宫择址等等慢慢定下便可,修陵之工匠五百劳工足以,无需兴师动众,工部的主要事务还是要放在三大工程之上。”

    “臣遵旨”冯国治张了张嘴,真要说起来,修陵确实无需急于一时,但仅仅五百工匠是否太过儿戏?这是帝陵啊,不说如始皇帝那样出动数十万人,至少也得数千吧,不过天子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他岂敢反驳,说人不够?工程进度太慢?你他么咒天子早亡还是怎么滴!

第六百六十三章乌斯藏() 
乾清宫金殿,朱慈炯端坐御椅之上,二月初一,圣武七年第一次大朝,群臣站班,气氛肃穆,朱慈炯的眼中若有若无的射出几缕精光。

    正月下旬乌斯藏罗桑嘉措入金陵,请见大明天子!

    朱慈炯根本没料到,达赖五世会入京,甚至于连他自己都还没想好该以何种方式去解决乌斯藏问题,大明如今得到的太多地盘需要消化,按照朱慈炯原本的设想,彻底解决乌思藏问题,起码要等到圣武十五年以后!

    达赖五世入京,显然打乱了朱慈炯原本对乌思藏一切部署。

    最关键的是,乌思藏问题很复杂

    太祖皇帝一统江山以后,对于历史上唐朝时期吐蕃入寇,元朝番僧之害很是了解,故而为了杜绝乌思藏再有类似事件发生,采取众建分封,政教分离的方法。

    众建分封,是将达赖的地位贬低,而增加三法王和五王,任其自行牵制!

    政教分离,是朝廷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干预,限制宗教势力涉政、乌思藏因为内部相互牵制,甚至发生战争,例如帕木竹巴同萨迦派的长期战争,大明在其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联合弱小的土司,压迫打击大的土司,达到看似没有发兵,却依旧达成战略意图,瓦解西藏强权的目的,最终成效斐然,因此至今为止大明三百年天下,没有任何一部势力可以整合,从而掀起叛乱。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大明的衰落,对于乌思藏的控制力已然越来越弱,到了天启、崇祯年间,明朝在乌斯藏设的都司更是名存实亡。

    直到崇祯十二年,蒙古的顾实汗进军西藏,消灭了藏巴汗,建立了统治青藏高原的和硕特汗廷。

    和硕特汗廷乃是卫拉特四部之一,部族首领姓博尔济吉忒,主要牧地在塔尔巴哈台和斋桑湖一带,三十年前,和硕特牧地缩小,牲畜增多,蒙古的王公贵族为争夺牧场和属民发生内讧,和硕特部在顾实汗统治时期,由新疆北部移牧青海,史称青海和硕特,当时青海和西藏的形势也为和硕特南下提供了条件。

    半个世纪前,拜巴噶斯汗统治和硕特部时,势力雄厚,居四卫拉特盟主地位,率领四卫拉特对喀尔喀的硕垒乌巴什进行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拜巴噶斯死后,顾实汗图鲁拜琥即位,黄教在西藏受红教排斥,因此向祟信黄教顾实汗的求援,顾实汗出兵打败绰克图台吉占领青海,崇祯十四年顾实汗出兵西藏,次年灭掉藏巴汗丹津旺布,最终在乌思藏创建了和硕特汗廷,顾实汗也由此成为青海、乌思藏的最高统治者,以达赖五世为代表的黄教僧侣,也承认顾实汗的实际统治,顾实汗获得持教法王称号。

    如果不是朱慈炯回归,改写了大明的历史,和硕特汗廷将会统治青藏地域长达七十余年,汗廷也将对青藏地区的军队、土地、属民、官员任命、赋税征收拥有决定权,而对乌思藏本土,和硕特汗廷更是直接驻扎拉萨统治,设立噶布伦,组成噶厦,代表汗廷管理一切事务。

    达赖五世阿旺洛桑嘉措虽然在蒙古和硕特部汗王固始汗的支持下,于崇祯十五年建立了甘丹颇章教会政权,但西藏地方政府的世俗行政大权仍由固始汗及其子孙达延汗等操掌着。

    朱慈炯登基以后,肃清内乱,迫使顺贼李自成远遁西域,放其一条生路的前提条件就是铲除青海等四省的土著势力,甘肃、宁夏两省大大小小部落首领虽多,然而离大明腹地也近,大明强盛之时,压制根本没有崛起的机会,等到大明衰落相互之间虽时有吞并,但为时尚短,想要统一谈何容易,李自成入两省几乎没废吹灰之力便完成了朱慈炯给他定下的战略目标,也为大明新军入两省收拾残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海位于乌斯藏和蒙古的中间地带,也一直和硕特汗廷的控制之下,但这种控制并不代表其驻扎了多少军力,固始汗的根本还是在蒙古与乌斯藏,李自成以极其酷虐的手段摧毁固始汗留在青海的有限兵力,又大肆搜刮以后,还没等固始汗发兵,李自成便已经率领大部人马突进了新疆。

    新疆地域辽阔,但人烟同样稀少,李自成仅仅只在新疆边缘转了一圈便折道去了哈萨克。

    随后大明新军强势进驻青海四省,固始汗的兵力怎么可能会是明军的对手,稍一接触便被杀的人仰马翻,损失惨重,从此也如曾经和明军敌对过的势力一样,再不敢面对大明新军之兵锋。

    因为大明的强势崛起,蒙古诸部遭遇了空间压力,漠北被吴三桂杀了个通透,漠南也在科尔沁部的武力征讨下渐有统一之势,漠西诸部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漠南、漠北统一以后对他们进行逐一蚕食,最终被迫联盟,固始汗作为漠北首屈一指的大势力,因为李自成的突袭和大明的打击,在漠西的兵力已然捉襟见肘,而在蒙古想要拥有话语权的根本就是兵力,固始汗不得已抽调大部分驻扎乌斯藏的兵力回师漠西,只是如此一来,对于乌斯藏的统治已然脆弱到了极致。

    固始汗不是笨蛋,心里很清楚,乌斯藏一直便是大明名义上统治的范围,大明衰弱,他可以趁虚而入奠定统治,但大明如今恢复强盛,四川、新疆、青海相继收回,对乌斯藏已然形成包围之势,大明迟早一天必定会发兵乌斯藏,收回对乌斯藏的统治权,如果继续将主力放在乌斯藏,那么迟早一天必然要与大明爆发冲突!

    以和硕特汗廷的实力去对抗大明,无疑是自寻死路,是以由乌斯藏撤回大部兵力,既是应对漠西形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固始汗的撤军,让一直只拥有教权的达赖五世看到了希望,通过对大明变化的大致了解以后,毅然决定跋涉万里,前来金陵朝见大明圣武大帝!

第六百六十四章罗桑嘉措() 
达赖五世入京抱着什么样的心思,朱慈炯多少能猜到一些,大明崛起,固始汗撤军,显然给达赖五世造成了极其巨大的压力,不管达赖是想要保住教权还是想更进一步涉及政权,金陵他都必须来一趟,摸清朱慈炯的态度!

    朱慈炯对达赖五世不算太了解,但多少也知道一些,达赖五世不像三世、四世那样彻头彻尾就是个苦行僧,不但不热衷于世俗权力,即便对教权的掌控也是宽松到了极点,而五世正好相反,不但想要将教权牢牢掌控在手,对于世俗权力同样热衷,大明崇祯后期,固始汗对于乌斯藏的统治极其稳固,达赖五世不可能从固始汗手里获取到他想要的一切,但历史上随着大明灭亡,满清成为统治者以后,固始汗掌控力度减弱,这一切多少发生了一些改变。

    满清将乌斯藏纳入统治以后,改乌斯藏为西藏,对西藏实行的政策一样是政治、宗教权力分开,但实际上达赖五世还是参与了西藏地方的政治事务,并且掌有一定的实权!

    甚至于在固始汗去世后,达赖五世还拿到了官吏的任免权,并在顺治十七年首次委任第巴高级行政官员,这便是历辈达赖喇嘛过问政治事务的开始。

    达赖五世不仅授给许多寺院自行管理寺属庄园和属民的权力,还以皇帝的名义分封土地,甚至交给寺院独立司法的特权!

    也正是因为这样,各教派的上层人士就变成了既是信教者,又是官员双重身份的出家人,老百姓称之为‘喇本’

    满清时代,顺治皇帝给固始汗的诏书中说‘盖矢忠诚,广宣声教,作朕屏辅,辑乃封圻’,意思就是让固始汗保卫西藏边疆,将所敕西藏封地治理得和睦安宁,而对达赖五世,清廷则封为‘所领天下释教’的宗教领袖!

    顺治十年达赖五世到达北京,被赐金册、金印,和硕特汗通过派使者,送达赖进京抬高汗廷政治地位,达赖五世也借此提高黄教的宗教地位,清朝也通过册封达赖喇嘛,掌握住了这位黄教领袖!

    至此达赖五世与固始汗,一个掌政,一位理教,职权分明,权限清晰。

    现如今固始汗对于乌斯藏的统治已经几乎不存在,而朱慈炯对于乌斯藏的政策说起来也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政、军、教三全分离,大明必须对乌斯藏地区施行有效统治,并且严格限制教权,比如刑罚这一块更是重点!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现在既然达赖五世进京,朱慈炯自然不会介意早一天解决乌斯藏问题!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