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太子-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炯能够想象的出,现在午门前的景象,哪些翘首期盼的百姓还有戍卫的近卫军定然冻伤了不少,一想到这,朱慈炯就有些后悔将授衔日定在正月初一,如果换到十五不知道会不会好点
离正式登上承天门授衔还有大半个时辰,朱慈炯身为帝王自然没有早去的必要,何况礼部想来还在进行最后的布置,他若提前到场,添不添乱不说,你让哪些没准还没来的将军如何自处。
所以朱慈炯很淡定的喝着八宝莲子粥,他已经劝过敬妃几次不用亲自下厨,可人家不听啊,人家毕竟是一番心意,朱慈炯总不能说人家粥熬的太难喝了吧
后宫之中若论美貌当属敬妃第一,是男人皆好美色,这与好色不好色没什么关系,所以自高惜缘入宫以来,朱慈炯夜宿延禧宫的时候要远超其她妃嫔。
论琴技无人能及卞氏姐妹,而且大明两位小公主皆是卞氏姐妹诞下,就算是为了看女儿,永寿宫也不能少跑。
若论武功谁敢与皇后相提并论,皇后地位超然,不说现在朱慈炯和徐后关系相当好,就算不睦,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也得夜宿坤宁宫,否则外朝那帮子鸟大臣必然又要废话连篇,朱慈炯可没兴趣因为后宫的事情和外臣斗嘴。
朱慈炯很苦恼,后宫正式被册封的女子还不及二十人,但他已有疲于奔命之感,没办法,天子讲究雨露均沾,独宠一人,非福是祸
所以朱慈炯很是佩服唐明皇,三千后宫居然敢独宠杨玉环一个,当然下场也忒惨,他更佩服本朝的孝宗皇帝,居然只有皇后一人!简直不可思议,堪称千古奇葩!
“走吧。”巳时已过,还有两刻钟,授衔大典便要开始,这时候从延禧宫出发,时间刚刚好。
今日执勤的大太监卢九德闻言,立即让早已备好的御辇抬进宫里,风雪太大,总不能让万岁爷迎风冒雪前往午门。
朱慈炯也没拒绝,往常只要不是大风大雨,他不论是上朝还是去后宫诸妃嫔处,向来都是靠双腿走路,年纪轻轻动不动就乘辇坐轿的,迟早也要变成亚健康,这一世来之不易,他可想多活一些年,亲眼看看大明迈步世界之巅!
第四百三十四章初一(2)()
承天门楼,落雪早已被清扫一空,整座门楼被装点的雍容大气,尽显皇家风范。
军部尚书史可法、礼部尚书钱谦益,率一众部堂官员肃立,其余各部官员倒是未见一人,若非主持大典乃份内事,若非今日事与军部息息相关,只怕军部和礼部也不会出现半个官员,他们是寒窗苦读十余载,官场混迹数十年才爬上高位的文臣,给几个武将当陪衬,自然是越想越不甘心。
但是不甘心又能如何,当今天子一重军,二重商,什么时候在乎过文臣的感受,连地区军管这样的举措都有,何况其它?
文臣治理天下数千年的殊荣,对于圣武大帝来说,完全不存在,听话能办事,你就能当官,只要不触及底线,官员要作威作福他也不管,不听话就滚,满朝空了又咋样,他还有数十万对皇室忠心耿耿的军队,天下还可以军管,他可以慢慢等,一直等到新学人才崭露头角,所以如史可法一类的旧式文官,但凡还有些抱负,但凡还想通过做官来光耀门楣的,只能屈服
林森等九名大将站成一排,笔直的就像是一株迎风傲雪的青松,目光炯炯的望向城楼下面黑压压的人群,一股莫名的荣耀感弥漫全身,天子这是要给他们造势,要让他们军人成为天下万民崇敬的对象,激发出强烈的爱国荣誉感。
巳时三刻,朱慈炯的御辇出现,等到朱慈炯走下御辇跨上红毯之时,丁卫甲抬起已经冻的发青的头颅,然后高呼道:“陛下驾到!”
城楼上数十官员身躯顿时微微一躬,九位将军更是挺了挺已经不能再挺的胸膛
“臣等参见陛下。”史可法率众官员弯腰拜见。
朱慈炯身穿皇袍头戴帝冕,冕珠在寒风相互撞击中发出脆耳的叮铃声,忖托的朱慈炯宛如神圣临世。
“敬礼!”林森一声大喝,九将同时敬礼,动作浑然如一,宛若天成,几人原本面向城楼下,是为了让百姓一睹大明军将的英姿风采,天子驾临,他们总没有背对迎接的道理。
朱慈炯压了压手。
“礼毕!”林森再次大喝。
众官员眉头轻微皱着,即便早有心理准备,可对于这一幕终究还是不太习惯,他们是文臣,这种场合面对天子尚需弯腰拜见,这些武人算个什么东西,就算不大礼参拜,至少也应该行单膝跪地礼才是吧。
史可法好在不知道这些官员作如是想,否则定会嗤笑这群同僚,你们就知足吧,英明神武又不按套路出牌的圣武大帝今天没穿军服,没回军礼,就该回去烧香谢佛了
朱慈炯目光淡淡的扫了九将一眼,眼中带着赞许,九将的精神面貌让他很满意,已是将大明军人的无敌雄姿展现的淋漓尽致,底下人群中不知道多少有适龄女儿的人家,恨不得能将自家闺女嫁给上面九将中的一位,就算是做妾也是心甘情愿啊。
朱慈炯上前几步,站在城楼边上,望向城楼下的十几万子民,右臂缓缓抬起,然后轻轻挥了一挥,poss范摆了个十足
午门内外,除了风雪的呼啸声外,用落针可闻来形容都不为过,不过这种沉寂维持了不过几个眨眼,不知道是谁带头狂喊了一声:“万岁!”
午门外顿时变成欢乐之海,万岁之声一浪高过一浪,百姓来午门是为了观礼,是为了一睹圣颜,但大典未起,他们敬若神明的圣武大帝居然首先向他们这些平头百姓挥手打了招呼,这这怎么可能!
十几万百姓先是难以置信,接着便是惊讶、震撼直至狂热,深夜占位算什么?天降大雪算什么?冻的浑身哆嗦又算什么?就凭能亲眼看见圣君朝他们挥手的这一幕,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他们以后足以对子孙吹嘘的资本!
甚至不少人已经幻想以后向别人吹嘘这一次挥手,他们将收获到多少赞叹、羡慕的目光了。
十几万人高呼,直冲霄汉,这是信仰之力,超越任何一座庙宇之中的神灵,因为求神拜佛总有祈盼,但未必能够实现,但圣武大帝的一项项利民政策、爱民惜民之举,越是最底层的百姓就越是感受深刻,他们的信仰又如何能够不超过哪些泥塑木雕。
这一刻,不论身在南京何处,万岁呼声无不耳闻,如同亲临!
朱慈炯再次压手,呼声顿时戛然而止。
“今天是圣武二年的第一天!”朱慈炯面朝万民缓缓说道:“前些年,大明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困苦难言,官府盘剥无度,以致流寇肆虐,祸乱山河,万民为之离丧,社稷险至倾颓,朕每每回顾,不说肝肠寸断,也是忧焚于心,朕奉先帝之旨南下祭陵,于南都城外编练新军,诛四镇乱兵,灭祸民毒臣,终让大明恢复一线生机。
“圣武元年,大明八支野战新军,征讨天下乱匪,驱逐异族蛮夷,厉经一载有余,终让外寇束手、内贼渐平、山匪无踪、吏治清明,这一切是何人之功?在朕眼里,这一切功勋皆出于两个字,军人!”
“是军人才可以讨平山匪、诛灭乱贼,是军人才能驱逐鞑虏、复我山河,是军人才能震慑不法,肃清吏治,是军人才能让大明千万子民从此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在朕的身后,站着的这九位将领,或许你们当中大多数人不认识,更加不清楚他们的功勋,但是朕要告诉天下万民的是,他们是大明九军的主帅,代表的是大明数十万新军,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大明百姓从此以后可以不惧乱贼侵扰,不惧官府盘剥,他们就是大明天下子民的保护神!”
林森等九将笔直的身躯微微有些颤抖,甚至于眼眶里面都有了一层蒙蒙雾气,天子的话如同大锤一般敲击在他们心底,对于天子的忠诚,对于军人的荣誉感,对于大明归属感,这一刻已然攀升到了顶点!
第四百三十五章初一(3)()
朱慈炯转过身,走到左边第一位林森的身边,大声喝道:“这一位,乃是大明新编第一军逐日军主将林森,逐日军崇祯十七年末千里北上,为阻满清八旗五万铁骑回援,大同一战极尽惨烈,阵斩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八旗骑兵超过八成,成功阻止清军回援之兵,为神武军抵定北都战局,立下盖世功勋!”
门楼下能够听清朱慈炯话音的百姓无不倒吸一口冷气,大同之战他们听说过,却并不详细,但这围观的人当中并不乏北都南下逃亡的百姓,八旗兵的凶悍,他们可以说是有最直观的了解,连破灭帝都不可一世的李自成最后都在山海关被打的跟狗一样狼狈而逃,逐日军那时候成军才多久,居然一战灭了四万八旗铁骑!简直不可思议啊。
林森感觉自己眼眶里的泪水已经快憋不住了,既是因为天子说的这番话,又是因为想起了大同之战的惨烈,两万五千逐日军阵亡近万!活下来几乎人人带伤,甚至当中还有两三千重伤垂死,即便侥幸活下来,最后也不得不脱下军装,回归田野接受大明奉养,这其中还有数位高级将领阵没,哪些都是他的同袍,是他食则同锅、睡则同寝的生死弟兄!
朱慈炯脸色很是严肃道:“如今大明天下初定,作为扫平妖氛,还大明朗朗青天的诸位将领,朕自当论功行赏,今天朕便当着大明百姓的面亲自为尔等授予军衔!”
话音落地,只见苗宣使了个眼神,一名穿着宫女服饰,看上去千娇百媚还有点羞涩的宫女手里捧着一只敞开的沉香木盒走到朱慈炯身前。
朱慈炯从木盒内取出两只金光闪闪代表上将军衔的肩章,亲自佩戴在林森的肩上道:“林森,逐日军都指挥使,原大明帝国准中将,自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北上,迭经大战,功勋卓著,经军部核实军功,特晋升林森为帝国上将,授一等军功勋章一枚!”
林森雄壮的身躯微微颤抖,他本以为这次授衔,他能将中将前面的准字去掉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没想到天子居然晋升他为上将!哪怕上将军衔之上还有大将还有元帅还有三军督帅
双手捧着朱慈炯交在手里的沉香木盒,木盒内躺着一枚他日思夜想却不可得的军功勋章,一行清泪终于忍不住划过面颊。
这一刻他想到了很多,很多,想起当初在京营被排挤,空有一身武力却无用武之地,护送定王南下,他本也不以为意,却没有想到,正是从那一刻起,他林森的命运从此被改变。
天子南下过程中的一幕一幕如在眼前,身为亲王之尊,为了收拢流民,不怕陆路崎岖,甘愿和数万百姓一路同行,同甘共苦,这天下间有哪一个王侯能够做到,只怕是最底层的九品官吏都只会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拉屎撒尿吧,何况定王之尊,可是崇祯先帝的亲子,论尊贵这大明天下也只有一两人可以比拟。
为了让大明少死一个倒毙路边的百姓,为了节约粮食,定王甚至遣散了大半护卫,那个时候的天下可不太平,啸聚山林、称霸一方的匪贼多不胜数,林森哪怕有护定王周全的本事,可依旧被定王的胆魄深深折服,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天子还没有年满十五岁。
进入南京以后的种种手段,登基之后的桩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