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皇太子 >

第176部分

明末皇太子-第176部分

小说: 明末皇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前的老百姓为了应付高昂的苛捐杂税,被逼的连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养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养个上一两个都已是极为勉强,到最后即便生下来也只能草草埋了,这是现实也是无奈,多养一个很有可能全家人都得跟着挨饿。

    另外一方面制约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医疗,这年头医疗水平低的令人发指不要说普通百姓,就是崇祯皇帝生的皇子皇女都有几个因病夭折了呢。

    所以目前面对的两大难题就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医疗条件。

    因为石传风给朱慈炯带来了周卫东这么一位农业专家,大幅度提升粮食产量的问题很快便会被克服,据天眼传回来的消息称,周卫东在安徽与江苏交界的地方开垦了三百亩良田,建起了一望无际的大棚,正在培育新型稻种,也就是后世的杂交稻,不过培育新稻以现在的条件还做不到逆季而行,所以只能耗时间,按照周卫东自己的说法,最迟圣武二年就能培育出第一批杂交稻种,加上派遣出去寻找芋头、花生、玉米种子的人马,圣武二年农业生产必将爆发!

    粮食产量提高了三四倍,缴纳的赋税少了四五倍,老百姓手里有了余粮就有能力养活更多的子女,届时朱慈炯也会出台硬性法规,严禁将养不活的孩子杀死,否则就将面临高额处罚甚至被判刑坐监等等,十几年后大明的人口起码能增长两三倍!有了人口大明就可以进入极速扩张阶段,对既占之地进行大规模人口迁徙,如此一来,大明便可以陷入无限良性循环当中。

    至于改善医疗,尤其是新生儿这一块的疾病防治,一时半会间朱慈炯还没有太好的办法,石传风咋就没给他带一个制药专家过来呢?所以现在朱慈炯能做的只有尽力改善医疗条件,在各地建立医院并开办医校的计划已经在朱慈炯心里有了清晰的规划。

    清风拂面,朱慈炯却缓缓停下了步子,目光怔怔得看向右手大概三五里的地方,耳边还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号子声。

    这是在修建铁路?

    朱慈炯很快反应过来,梅山镇重工业区如今的工作重心主要分为四大块,一是宋应星主持的电力研究与制造,生产研制的主要项目还是绕线式电机的改良和架设电报线路,其中还分出一块专门制造钞票的电镀车间,一张张不同面额的钞票被印制出来以后会送到这里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电镀防伪,完了以后就会投入到联合银行总部,然后下发到各分支银行,再向民间慢慢建立信用回收贵金属。

    第二大块就是炼钢,第一炼钢厂日产成品钢的产量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上任何一座炼钢作坊,但赵立功显然还很不满意,所以已经正在兴建的第二炼钢厂在机械设备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进,转炉炼钢一旦建成完善,以赵立功的估算,钢产量至少是第一炼钢厂的四五倍以上,按照目前的社会需求,至少在十年内二炼钢生产出来的刚材已经足够应付各行各业。

    第三大块是蒸汽动力,这是赵立功的本行,也是他这次重生最需要办成的事情之一,作为现代社会能源方面的专家,蒸汽机的制造对其并不存在任何技术难点,但受条件制约,蒸汽机的研制速度远比想象中的要慢。

    当然这个慢并不是说赵立功造不出蒸汽机来,相反早在四五个月前,梅山镇便成功研究出了第一台具备近代里程碑意义的蒸汽机,不过赵立功对于只有一千马力的这台动力设备显然非常不满意。

    随着各种精密车床的相继问世,打磨构件的精密度越来越好,蒸汽车间正在生产制造的三千、五千乃至七千马力的蒸汽机最多两三个月便会问世,好在赵立功已经不像一开始来到大明那段时间那般焦躁,毕竟蒸汽机想要广泛运用还没到时候,就算现在制造出几百台来也没有用武之地。

    松江船厂的基础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就是生产、安装、调试各种造船设备,这一切完成以后才能考虑船板拼接等等工序,等这一切全部完工最后再加装蒸汽机作为轮船动力也不算晚,而完成这一切起码还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蒸汽机的另外一大用途自然就是铁路运输,这也是梅山镇如今第四大块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是铁路运输想要正式运用到蒸汽机,乃至让第一辆火车通车,需要的同样是大量的时间。

第三百章雄图(2)() 
梅山镇如今工人加上家属在内,人口已经接近四十五万,充足的人力资源才是梅山镇得以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矿、炼钢以及各种重工业产品制造在机械没有大规模取代人力之前,人口才是当之无愧第一生产力。

    就好像朱慈炯现在驻足观看的铁路建设,这一段铁路铺设投入的人力就达万人,除了打地基铺枕木以外,大部分人都在这一段到梅山镇的路上来回拖运铁轨,而这里还仅仅只是铁路建设当中的一部分,如同此处一样的施工现场,在梅山通往松江这一千多里路上足有十处,可以想象一下,将数百万斤的铁轨一点一点从梅山运往这十段施工点需要多么庞大的人力!

    封建时代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人力成本极其低廉,而且朴实的劳动人民安全意识极为淡薄,放在后世要发动十几万人来铺设一段仅仅一千多里的铁路,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出了安全事故没准还得停工,等待调查结束以后才能继续施工,可看看现在的工地,因为有奖金机制的存在,工人的工作热情简直比这天气的温度还要高,大中午的烈日当空,也没见多少工人会停工休息,当然因此中暑的不在少数,但这些安全事故没有拖慢任何一点施工进程。

    对此朱慈炯也只能深表无奈,工人们想赚取更多的银子,却从不为自己的身体去考虑,这换到后世简直难以想象,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是司空寻常的很。

    朱慈炯收回目光叹息道:“铁路运输乃军国之重器,朕虽然也希望大明的土地上能早日通行一辆辆奔驰呼啸的列车,但是工人们的安全防护工作还是要引起重视啊,老韩等回宫之后,要安排下去为建设铁路的工人们多准备一些消暑解渴的饮品,尽量避免再有工人中暑而亡的悲剧发生。”

    “老奴记下了。”韩赞周嘴上应的痛快,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以为然的,万岁爷似乎对这些泥腿子爱护的有点过头了,这些泥腿子受万岁爷大恩才得以不死,分配到梅山镇做工以后,不但月月都能拿到工钱,干活勤快的还能拿到不菲的奖金,甚至于这些泥腿子只要是工人,那么吃到的白米饭和各种肉类的价格要比梅山镇外便宜许多,可以说万岁爷完全是在用内库的银子不断的贴补梅山镇这座无底洞,这换作徭役没有被废除的时候,不要说给工钱奖金了,能给你一口饱饭吃,泥腿子们都要感恩戴德了,现在万岁爷给他们的待遇这么好,如果这些人还不卖力干活,那还能算是个人吗!

    梅山镇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朱慈炯关注的重点,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天眼的关注对象,可以说撇开几个现代穿越客以外,对于梅山的生产制造、建设发展,满朝上下宫里宫外就没人比韩赞周知道的更多更详细,可惜的是即便如此,对于梅山这座所谓的重工业区,韩赞周依旧是一知半解,至于所谓的蒸汽机、发电机还有现在铺设的铁轨更是连干什么用的都不清楚。

    赵立功每次对于梅山镇的奏报都是直接递进内廷,韩赞周也是唯一一位够资格先看一遍的太监,明代的大太监几乎都曾经接受过系统化的儒家教育,可以说文化水平比起外臣差不到哪里去,可惜屁用没有,看赵立功的奏报,韩赞周就跟看天书没什么两样,以至于到了最后,但凡赵立功、黄建国和周卫东呈上来的奏报,韩赞周直接递交御览,免得平白无故的浪费自己的脑细胞。

    但是韩赞周终归还是有点不甘心呐,在宫里的时候万岁爷不说他自然不敢多问,可现在万岁爷既然如此慎重的说出了铁路建设的重要性,韩赞周终究还是大起胆子问道:“万岁爷,老奴一直很好奇,听说这铁路建成以后能跑铁马,这铁马是不是就是宫里面的那个?”

    朱慈炯笑了笑,韩赞周说的是自行车,对于自行车这种新兴事物宫里人一开始虽然新奇,可时间长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从这一方面就能看的出来,大明朝的百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要比另一个时空当中几百年后的狗屁大清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大清朝历代严格执行的愚民政策成功的达到了效果,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了汉民族的工业发展,到最后终于自食其果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揍的连他们祖宗都不认识了。

    “在你眼里宫里的铁马和真正的马比起来谁更胜一筹?”

    韩赞周一愣,宫里的铁马他见识过不是一次两次,自己却没有亲身体验过,万岁爷这么一问还真把他给问住了,可万岁爷问话总不能不答,于是稍稍一想便说道:“回少爷的话,在老奴看来,铁马和真马有优也有劣,一匹好点的战马需要悉心调教才能慢慢长成,粮草供给耗费也颇为巨大,但胜在耐力持久,弓马娴熟的战士甚至可以在马上装弹射击,对于追击残敌千里奔袭,战马理应要胜过铁马,可梅山镇制造的铁马无需草料喂养,组建一支铁马骑军比组建真马骑兵要更加省力省心,按少爷的说法,只要保养得当,铁马可以一直崭新如故,而真马却还有生老病死,这方面真马却是万万不能和铁马相提并论的了。”

    朱慈炯笑道:“你说的不错,两者各有擅长,不过依你所说,要培养一名擅长弓马骑射的骑兵何其难哉,但铁马只要用心去学一天足矣,而且铁马上下极其便利,马下步战射击的准头也总比骑在马上颠簸时候的准头强上许多,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成本,大明若是要培养出一支十万战士组成的骑兵部队,所要耗费的银子堪称无穷无尽,但要让十万、二十万甚至三十万五十万战士每人配备一辆铁马增加行军速度,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之事,如此相比较而言,朕以为这铁马的好处还是远远胜过真马的。”

第三百零一章雄图(3)() 
“但是你可知道,朕在明知道铁马能够大幅度提升军队行军速度,又不需要投入太大成本的情况下,为何不让梅山镇建上一座专门的铁马厂,大量的生产铁马呢?”

    韩赞周陪笑道:“如今天下大战略尽在万岁爷掌握之中,鞑虏已平内贼将灭,万岁爷许是打算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所以才没有让军中装配铁马此等利器吧。”

    “区区外虏内寇何足道哉!”朱慈炯冷笑道:“天下战略何其之大又岂有穷尽之时?朕要长枪巨炮所指之处皆纳入大明之版图,朕要在有生之年将大明的疆域至少扩张一倍以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岂非笑谈!”

    韩赞周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口水,就连在一旁为朱慈炯撑伞撑到双臂酥麻的韩小六手臂都微微一颤,万岁爷朕不愧是天降圣君盖世雄主啊,将大明的疆域扩张一倍,那是什么概念?韩赞周一向自以为对万岁爷的了解已经无人能及,可现在看来他对万岁爷的认识其实不值一提,完全可以用两个成语来形容,就是管中窥豹和井底之蛙

    韩赞周始终无法想象的一件事就是万岁爷年纪轻轻为何会懂得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