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南宋末年 >

第102部分

回到南宋末年-第102部分

小说: 回到南宋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武百官,包括贾似道那边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垂帘后面皇太后连咳三声,感觉是笑岔了气,贾似道这下子当真是恨不得扇自己几个嘴巴子,猛地见李全诚在提脚,贾似道脑子里面轰的一生巨响,眼前一黑,竟然已经吓晕了过去,而这次吓晕,除了李全诚之外还没人看见,李全诚自然没那么好心再请太医来,就让他晕,小爷好趁机将你这坑货埋了!

    “哼,你就是我大宋最大的投降派,还有脸来说我?投降了,不但将赵氏皇族、文武百官卖给了蒙古人,更是将我大宋天下拱手送给了蒙古人,两者都成为了你进阶的铺路石,论行,你是积极投降,而我却是以退为进,论心,你贾似道其心可诛,而我李全诚其心日月可鉴!”

    又是日月,垂帘里面的杨月儿面色一红,露出一抹古怪的神色,谢太皇太后、全太后低头说着什么,又转向了杨月儿,轻声问道:“淑妃怎么看?”

    杨淑妃面色一整,轻声说道:“李全诚所言中肯,此人虽然不是个合格的臣子,对皇家不甚尊敬,但是却是一个合格的好官,一心为天下民族着想,至于母后是要好臣子还是好官员,臣妾不敢逾权!”

    谢太后微微一笑,道:“如今还有什么逾权不逾权的,李全诚说的对,于民族的大义面前,个人或者家族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退守琉球和投降相比,相信本宫死后,更有脸面面对赵家的列祖列宗的!”

    “只不过这李全诚还需观察一些时日再做决定,不能听他一面之词,朝会后,本宫将召集各部大员,问问他们的意见,不过李全诚功劳当封,你们有什么意见?”

    “太后英明!”全太后和杨淑妃同时微微欠身应对,谢太后面容一肃朗声说道:“李全诚听封!”

    。。

【第二卷 】第七十一章 总指挥使() 
第二卷第七十一章总指挥使

    一般情况下“看赏”和“听封”是当官最爱的两个词,但是骤然听闻谢太后要给自己升官,却不见对他的慷慨陈词发表什么意见,李全诚心中咯噔一下,暗暗着急了起来,和稀泥和转移注意力是这些当政者最擅长的手段,连忙说道:“微臣谢过太后娘娘恩典,不过微臣不要升官,也不要发财,只求娘娘两道懿旨!”

    如今谢太后不说,李全诚就只好主动提起,你不派人做没关系,退而求其次,哥们儿累点苦点,自己干总成了?

    谢太后微微沉吟,道:“你且说来听听!”

    “微臣要的第一道懿旨是请大宋诸路兵马全面出击,狙击蒙古大军,不管是不择手段还是奋力死战,都要拖住蒙军南下之步伐!”

    满朝文武皆是一愣,不明白李全诚又是唱的哪出,谢太后又是沉吟了一会,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道:“第二道懿旨呢?”

    “第二道懿旨是恳请太后娘娘下令,动员全国可以动员的力量,集结生活军需所需各种物资,以及士农工商匠等三百六十行翘楚,准备全国性大撤退!”

    “这”

    谢太后这是第一次表现出她的迟疑,政治对于李全诚来说是一片空白,他并不知道谢太后的这一声迟疑所暗含的内容,但是一些老油条却能从她的这一个字中听出太多内容来,于是谢太后还没说话,便有一个人出列,道:“启禀皇上,太皇太后,太后娘娘,微臣有异议!”

    李全诚一愣,回头看去,却是从右边主战一方出来的人,但是李全诚眼尖,认得这货当初是从主降派那边溜过来的,顿时明白了这家伙不是真心“悔过”,更不是被自己的“诚心”打动,而是这货见主战派实力变强,跑过来打秋千的,此时李全诚也明白了谢太后这一声迟疑的含义,气的不行,大声说道:“太皇太后可以先和诸位大臣商讨一番再行决定不迟,不过在此之前,微臣恳请太皇太后准许将这墙头草踢回他原来的队伍!”

    李全诚狠狠的瞪着那个出列提出异议的官员,反正他不知道对方什么品级,但是贾似道他都敢踩,何况那个贼眉鼠眼的墙头草,李全诚毫不留情面的说道:“之前我给诸公鞠躬,不包括你这墙头草!”

    “你这种小人比言降派更是不堪,言降派或多或少还有不忍生灵涂炭之人,但是你这种家伙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你能站在这金銮殿上,简直是苍天无眼,侮染圣听,污染环境,污染朝堂,污染——”

    “好了好了,李爱卿先消消火,许文华站到左边队列中来!”

    谢太后听不下去了,只好顺了李全诚的小小要求,许文华羞得满脸通红,哪里还顾得了再发表异议讨好太后,灰溜溜躲到了左边的,让他没想到的是,左边的言降派也嫌弃他,羞与他为伍,他一站过去,周围的人立刻又走开,原本稀稀落落的队伍倒是紧凑了不少。

    谢太后看得又好气又好笑,当然也觉得有些悲哀,从朝堂来看,言降派是不占理也不占情的,而许文华那种两面三刀的墙头草更是受人唾弃,谢太后不由想到了自己,要是自己同意投降,不说自己下场如何,后人又会怎么看自己?

    一时间,谢太后陷入了沉思之中,全太后见谢太后不说话了,也不好说话,便任由那朝堂之上吵闹了起来,当然,在杨月儿心中,言降派之中的窝里反却也是乐于所见,更是不会阻止,小皇帝是个爱热闹的主,看到许文华和言降派的一群人争的面红耳赤,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于是乎,满朝文武全部听着许文华将言降派的丑事一件一件捣了出来,许文华没脸没皮,刚才被李全诚一骂,脸皮上的功夫更加精进,一人之力,舌战群臣,将一干言降派骂的面色涨红,只差没跟贾似道一样吐血了。

    贾似道悠悠的转醒,然后听到许文华大声说道:“我许文华是墙头草,但是我也没做什么祸国殃民的事,贾似道一市井之徒,靠促织发家,专权弄权,百姓恨不得唾其面,食其肉,你们这些人,贪生怕死,舔着脸奉他为主,你们又有何面目耻笑于我?”

    贾似道一听到这话,顿时怒火攻心,张口就要骂,却是喷出了一口鲜血,只觉得脑袋越来越重,眼前越来越黑,直至彻底晕了过去,却都没有人注意到他,他这边的人都忙着吵架去了,右边的人都忙着看戏去了,李全诚看到了,却没那份善良之心,这货落得这个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报应不爽了。

    终于,谢太后醒过神来,又听了一会,越听越觉得羞愧,竟然让这样一些人占据了朝堂各军政要职,大宋不亡才怪!不由一声怒斥,喝道:“够了!”

    太后一发威,看戏的也不看了,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进入了老僧入定的状态,吵架的也不吵了,一个个的低着头,像一个犯了错误了的小学生,在等教导主任训话,然后随时准备着点头认错,唯有李全诚一脸的忧色,手持玉笏说道:“太皇太后息怒,莫要为这些扶不上墙的烂泥气坏了圣体,如今圣上年幼,大宋的未来,民族的未来还需要太后的英明决断啊!”

    这下连杨亮节都忍不住腹诽了,这货真坑,好人坏人都是他一个,闹到现在竟然又拍起马屁来了,当真厉害,不过能让言降派这么丢脸,将这主战派这些日子的劣势扭转乾坤,也当真是难为了他了,换做朝中任何人,谁敢这么说话,谁又会拒绝封官,谁还敢当着太后要圣旨?

    “李全诚此人还当真是看不透啊,只是我那可怜姐姐不知这一次的命运又将如何了”

    杨亮节心中暗叹一声,一抬头,却见张世杰正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杨亮节一愣,瞬间反应了过来,持笏出列,道:“李大人所言甚是,李大人一心为国为民,之前他说提的两点微臣深表赞同!”

    由于杨淑妃的关系,谢太后、全太后都对杨亮节颇为恩待,他虽然没有恃宠而骄的意思,但是有时候却都是他在牵头,让陆秀夫、张世杰等人与贾似道陈宜中的斗争中不至于落败。

    而这一次,陈宜中至始至终都没有出一言,这个人之所以赞成投降,却也是因为“生命诚可贵”的心思,而李全诚提议退守琉球,同样也达到了他的目的,逃哪里都是逃,只要能逃得性命,琉球就琉球,怕他个球,所以他也在观望之中,既能达到自己活命的目的,又能不做小人奸臣,他陈宜中又何乐而不为?

    纵观南宋朝廷,言降派之中,除了贾似道亲信派之外,其他人都是各有心思,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短暂靠拢在一起,所以言降派的强大只是表面上的强大,如今贾似道一方节节败退,这些人自然不会为了他去卖命,选择了明哲保身,各自为政。

    反观主战派却比言降派要团结了很多,李全诚这个不按规矩出牌的坑货的出现,一顿胡搅蛮缠,加上提出了大多数人都认可的意见,便毫无意外的打破了言降与主战之间的这种这种平衡,此消彼长,主战派的战果开始不断的扩大!。

    陈宜中很快就理清楚了其中关键,不由脱队而出,道:“微臣附议!”

    有了陈宜中的带头,言降派中非贾似道亲信的官员纷纷出列附议,见此机会,主战派一方也见好就收,“活战”就活战,哪有人一心想死的?活着总比死了强啊,于是主战派也纷纷附议,张世杰等武将也适时出列,道:“臣等愿率军出战!”

    李全诚见形势一片大好,心中总算是放心下来了,如今就算谢太后不同意,他也能找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人相助,不过在他看来,谢太后同意的几率非常大。

    果然,谢太后发话了,道:“既然众卿都没意见,那李爱卿所奏本宫便准了!”

    “李全诚上前听封!”

    这是谢太后第二次说这句话,李全诚自然不会**嘻嘻的不要升官了,大步上前,持笏躬身道:“臣在!”

    “既然这两道懿旨是你提出来的,那此事便全权由你负责,具体职务的话便是战前大撤退总指挥使,全权指挥文武百官,直接向本宫负责!”

    战前大撤退总指挥,这个不知几品,没有考证的官职就从历史上颇有贤名的谢太后嘴中蹦出来,李全诚一听,这调调为何这般熟悉?

    。。

【第二卷 】第七十二章 李全诚拜相() 
第二卷第七十二章李全诚拜相

    之所以觉得熟悉,那是后世有太多的“总指挥”,当然,总指挥可以不做事,但是之所以能不做事是因为总指挥下面还有一个“领导小组”,而这个大宋朝的“总指挥”却没有这个机构。而李全诚这货实在不想挑这重担,连忙说道:“启禀太后,微臣有个提议!”

    “李爱卿请说!”

    谢太后下了这个决定之后,心中一松,感觉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一般,此时的心情也是大好,对李全诚这个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也是越看越喜欢,对于李全诚的提议自然无不允许。

    “太后,论资历,论年龄微臣实在难以担当此大任,但是这个提议和构思是微臣提出来的,微臣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所以微臣想恳请太后设立一个“领导小组”,人员便由杨国舅来选拔,直接向微臣负责,太后看如何?”

    “此时也无不可,只是李爱卿是否有偷懒之嫌?”

    谢太后也难得的开起李全诚的玩笑来了,主战派可谓大获全胜,这些嚷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