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从挽明开始 >

第20部分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20部分

小说: 崛起从挽明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多尔衮听见身后的门开了又关,忙转过身去,不禁大为惊讶,来人不是孝端太后,竟是他朝思暮想的大玉儿。

    “怎么是你?”多尔衮问道。

    “怎么就不能是我?”大玉儿道。

    “是你派人叫我来的?”多尔衮望着大玉儿的眼睛,问道:“是为公为私?”

    大玉儿道:“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半夜敢叫王爷进宫来,是四嫂的意思。”

    “四嫂要你来试探我想不想当皇帝?”多尔衮问道。

    “难道你不想?”大玉儿说。

    多尔衮道:“好,那么告诉你也无妨。不错,我想当皇上,这些年我早就忍够了,当年父汗明明是将皇位传给了我多尔衮,可是四哥生生给抢走了,还逼死了我的母妃!我只不过不要拿回属于我自己的东西,包括你。”

    大玉儿说:“多尔衮,你听我说。眼前的局面,你跟豪格不管是谁夺了皇位,对大清都是危险,都免不了一场骨肉相残的悲剧。必须另立皇子。”

    ”另立皇子?难道四嫂要我把崇政殿上的宝座,拱手让给豪格?别说四嫂,就是四哥也从来没有跟我提过这个要求。“多尔衮摸了摸自己光亮的额头,问大玉儿道:”你也想豪格当皇帝?他要是当了皇帝,娶你……“

    ”呸,多尔衮,你是故意气我的吧?“大玉儿道:”你是真不明白我的意思?“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祖宗家法,是子以母贵。论贵,应该是博果儿;论长,就是豪格。“多尔衮欲擒故纵。

    ”只要你支持福临,要我做什么都可以。“大玉儿知道,多尔衮想和她重温旧梦。

    ”做什么都可以?“多尔衮上前了一步,壁咚了大玉儿:”你说,如果我多尔衮一定将你的儿子送到皇帝宝座上,你怎么报答我?“

    大玉儿知道多尔衮想进一步和她有肌肤之亲,她也想大清皇帝的龙座上坐着的是她的儿子小福临,她没有选择,她不得不依靠多尔衮,她只能提醒多尔衮:“你,你不要这样,我们以后怎么样……。”

    “不,不要等到以后,今晚我就要你!要你!”多尔衮说。

    ”在这清宁宫?你疯了?“大玉儿说完,转身正要开门。

    ”反正也没有别人。“多尔衮道,却从后面拦腰抱住她,要解开她旗袍上的扣子。

    大玉儿虽然生下了福临,但正值盛年,肌肤如雪,身材还是保持得很好,她朝多尔衮的脸上轻轻扇了一巴掌,道:“多尔衮,你清醒点!”

    “我清醒着呢。”多尔衮心想,过了今晚,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机会都少了,于是一下狠心,也不顾大玉儿泪水涟涟,继续自己的动作。

    大玉儿最终放弃了抵抗,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疯狂了半个时辰。

    大玉儿眼中含泪,一边享受,心里喃喃自语:“福临,娘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

    ”怎么回事?“在皇宫外,多铎见多尔衮进宫,很久没有出来,以为出了什么事,忍不住就要带人杀进宫去!

    这时,宫门开了,多尔衮心满意足地出了宫,脸带微笑。

    多铎赶紧迎了上去,问道:”哥,大事成了吗?四嫂是不是要你当皇帝?“

    ”我们回家再说。“多尔衮说:”有好多事情要做!“

第28章 推广土豆() 
尽管袁嘉升派陈新弟去和皇太极的儿子豪格议和,最终,多尔衮还是联合代善、孝端皇后等人,很强势地支持了大玉儿的儿子福临即位。

    收到这个消息,袁嘉升的内心不免有点失落,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太小看了大玉儿的这个女人,还有历史车轮的巨大惯性。

    招降李自成和分裂满清都不容易,大明和他们的战争无法避免,这就是现实。

    不过,好在袁嘉升的另一项实验,终于是成功了,那就是推广土豆的种植,解决了大明北方的饥荒问题。老百姓家里有了粮食,袁嘉升心里就不慌了,凭大明的国力,干掉李自成和满清,那是迟早的事。

    土豆本来就是极好的救灾粮食,原产于南美洲,最早由印第安人驯化并食用,与另一原产作物玉米合称为“并蒂开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1565年,马铃薯传到爱尔兰。不久,爱尔兰反英起义爆发,传统农作物受损严重,惟有马铃薯因深埋地底而安然度过了战火,并以救灾粮食的身份一跃登上爱尔兰人的餐桌。此后,马铃薯的食用价值渐渐为大众所认可,其作为主食逐步扩散到印度、爪哇等地,最终传入中国,养活了中国几亿人口。

    早在附身崇祯皇帝的六月,袁嘉升在翻阅徐光启的遗着《农政全书》中,就发现了一段与土豆相关的详尽描述:“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袁嘉升当时正在考虑如何解决北方农民的粮食问题,如获至宝,这徐光启说的土豆,从根蔓形状、外观颜色到烹食方法,与现代马铃薯近乎无异,可知徐光启当日所见所食之“土芋”的确是如今的土豆。

    袁嘉升派王承恩到御膳房问土芋的情况。王承恩了解后回来跟袁嘉升汇报,说:“回禀皇上,这土豆早在万历年间就逐渐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一般在正月十六之后,宫中灯市最为繁盛热闹,天下珍馐百味云集于此,诸如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山药、土豆。”

    袁嘉升点点头,说:“看来土芋几十年前就漂洋过海,传入中土了。不过其品种特殊罕见,仅有达官显贵方能享用,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并无此等口福。宫中的土芋是在哪里种植的?”

    “在上林苑。”王承恩回答说。

    “走,我们去上林苑看一看。”袁嘉升马上到了上林苑,结果真找到了土豆。

    上林苑有专司蔬菜种植的“菜户”,他们在筛选、培育马铃薯上有一定技术优势,但它是服务于宫廷的机构,没有大面积栽种马铃薯。

    袁嘉升叫来种植过土豆的老菜户,问道:“这土芋从入地到成熟,需要多长时间?”

    老菜户回答说:“回皇上的话,幼苗期经过的时间较短,不论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个月。最终结薯,也就四五十天。”

    “产量怎么样?”

    “一亩地能收获几十石。”

    “好!这下解决北方饥荒有望了。”袁嘉升大喜,只要解决了粮食问题,实际上李自成等流寇的灭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袁嘉升当即让汤若望等人找洋人大批量收购土豆,并让上林苑的菜户将薯种和种植技艺传入民间,在军事基地里推广,于是马铃薯借机走出大内,向京畿周围乃至全国各地大规模地传播开来。

    当年,天津、河北一带因毗邻京师,是马铃薯扩散的重点区域,老百姓叫它地豆。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在袁嘉升的大力推动下,马铃薯进一步传播到山西中部、北部,山西更发展为中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并在大明的各大军事基地里种植。

    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马铃薯的表现并未令袁嘉升失望,它不但很快适应了明末复杂的自然环境,还有恶劣的气候,产量颇高,远超一般高原作物。

    各地的官员喜报,单株马铃薯普遍可结实十数、数十颗,哪怕是一块贫瘠的沟地,也往往能产出十数石马铃薯。

    马铃薯的到来,受到了山西人民的极大欢迎,当地人根据地域特色,亲切地称这种花白茎大的作物为“山药蛋”。当时马铃薯产量之高,竟已达年收数百石的地步。就连山西旱灾最严重的地方,也不再有人饿死了。

    在袁嘉升的全力推广下,马铃薯的种植在全国蔚然成风,南至闽粤等地,北至蒙古、东北,几乎随处可见马铃薯的身影。不久,就连相对偏远的西南、西北地区及陕南高原也开始尝试栽种,大明的军事基地更加稳固了。

    在一些旱地,袁嘉升下令推广玉米。以前没有玉米的时候,北方基本上一年只能种一次小麦,现在有了玉米可以轮番种植。另外,玉米棒子大,产量高,虽然并没有小麦好吃,但却可以糊口了。这两种作物产量非常高,北方人的口粮大大增加了。

    北方人的粮食大增,还有一个原因是袁嘉升进行了一些土地改革,下令开发山脉中间的地带,那里完全可以开发出来种植土豆和玉米。

    袁嘉升用内帑和募捐来的银两,给老百姓购买土豆、玉米、红薯等高产量种子,加快引进农业工具和耕牛,免费发给开垦农民。

    在袁嘉升的推动下,大明农业部门还制定出了完善的“开垦制度”,正式向所有人公布,在北方引起轰动,无论识字的或者目不识丁的,都大为兴奋。

    “只要在官府指定区域开垦,土地就归农民所有,真是太好了!”

    “官府还给所有愿意种地的农民提供低价农业工具、耕牛、种子,真是圣君啊!”

    “开垦制度”一公布,真正在所有农民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北方农民每天早起晚归,不少有钱人也放弃城里的“舒适”生活,携家带口去开荒,毕竟土地是这个年代的硬通货。

    袁嘉升定期派雇佣的洋人技术指导农民们种植大豆等高产农作物,加上从南方调运了不少粮食北上,当年秋天,北方的饥荒基本上解决了。

    但大明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多尔衮摄政后,公报私仇,派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六万八旗军攻打宁远城。大明和满清的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要发生了。

    袁嘉升这边的新禁军也练得差不多了,是骡子是马,也要拉出去遛一遛了,就当去实战演习。

    “来吧,多尔衮,让你们满清八旗见识一下汤和步枪和崇祯大炮的厉害!”

    袁嘉升下旨,让祖承志、何勇智、满黑龙带三万新禁军到辽东,去协助吴三桂守住宁远!

第29章 火枪战阵() 
多尔衮摄政后,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统领大军六万,载红衣炮及诸火器征宁远。因为在皇位继承之时,济尔哈朗最后选择倒向了豪格。多尔衮对此怀恨在心,让济尔哈朗亲率镶蓝旗进攻宁远,务必拿下宁远城。

    武英郡王阿济格是多尔衮的兄弟,他是多尔衮派来督战的。暗地里,多尔衮还派了护军统领鳌拜带人跟着济尔哈朗的大军,鳌拜率两牛录镶黄旗的白摆牙喇兵到了宁远。鳌拜原来是跟着皇太极的,后来见豪格优柔寡断,觉得豪格成不了大事,于是投靠了多尔衮。

    出征前,多尔衮叫来鳌拜,暗中交代他,如果济尔哈朗保存实力,就暗中干掉他。

    九月二十三日,六万满清大军抵达宁远的中后所,以云梯、挨牌、及红衣炮急攻,明兵不敌,撤回宁远城。

    吴三桂听闻奴贼六万精兵,携带大炮拥来攻击宁远,亲自带领祖承志、何勇智、满黑龙等将领率军四万,去宁远城坚守。

    那天一早,宁远城外墩台里的大明守军吴二狗,突然发现东北方向黑压压的一片乌云飘来,数千满清骑兵的马蹄扬起了沙尘暴,他马上点燃了数股狼烟,惊呼:“奴贼入侵!奴贼入侵!”

    辽东总兵吴三桂上城督战,在城中的鼓楼坐镇,统率全局,督军杀敌。

    祖承志身穿一件白色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