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逆之吕布新传 >

第311部分

汉逆之吕布新传-第311部分

小说: 汉逆之吕布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迁都,以对付他们。这正与秦朝和汉初的情况相同。”

    董卓怒气才稍有平息。荀爽此举,等于间接救了黄琬和杨彪一命。

    同年,荀爽随献帝迁都长安。荀爽见董卓十分残暴,一定要倾覆国家,他所推举都是一些有智谋的人才,准备与他们一起图谋大事。他也与司徒王允及董卓的长史何颙等为内谋,意图交连关东联军,诛除董卓。可惜,大业未成,荀爽因病不逝世,享年六十三岁。

    荀爽之侄荀彧任尚书令后,派人迎回荀爽的棺椁,将他重新安葬。

    荀爽博通群经,一生对经学多有著述。他于诗、书、礼、易、春秋皆有研究,尤精古文经学费氏易学,与郑玄、虞翻等本伏羲“十言之教”以立说,为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

    他尊崇儒学,重视礼制。极力维护君臣、父子等级制关系,谓“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礼义备,则人知所厝矣。”主孝道,行丧礼,定尊卑等。他也吸取阴阳家某些思想,讲究五行相生和相克,并将其思想运用于社会各朝代的发展和变化。

    他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收集汉朝历史其成败可为鉴戒的成书,取名汉语;并著有公羊问及辩谶,加上其他论叙,题为新书,共百余篇,但此书后来大多残缺不全。

    荀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态度,代表了颍川荀家的态度,那就是稳守祖业,待机而动。

    种拂,字颖伯,种暠之子,河南洛阳人。

    种拂开始为司隶从事,授宛县令。当时南阳郡吏好因例假,游戏市里,为害百姓。种拂出去遇了他们,一定下车接见,使他们感到羞愧。自此以后,不敢出来了。于是,种拂有了为政有能干的好名声,累升为光禄大夫。这次,代荀爽为司空。

    远在渑池的董相国,终于遇到了大麻烦,原因很简单,没钱了!

    “他奶奶的!吕奉先想得真周到,提前就把京师洛阳城的十二金人留下了!现在咱家想用,也不敢动手了。看来奉先之才,胜过老夫多矣!”董相国长叹一声,发了一番感慨,但是缓不济急,他得想办法找钱,否则,他部下的秦胡兵和湟中义从就要撒丫子跑路了。

    “这样,把咱们手里的铜人、鹿头龙身铜像、雀头鹿身蛇尾铜像、铜马,还有那些从洛阳城中大户人家手里抢来的铜器,全部熔掉铸造钱币。”董相国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眉头一转计上心来,立刻就有主意了。

    “他奶奶的,铸小钱!越小越好,咱家说它是钱,它就是钱!哪个敢说不是,环首刀伺候!”董相国深知军队的重要性,没有了军队,他董仲颖啥都不是!为了保住这一支军队,他啥都不在乎了。街谈巷议算得了什么?清流名士又算得了什么?豚犬尔!

    李儒上前劝道:“相国,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清议?再者说来,铸造小钱,物价就会飞涨的。到时候民不聊生,都要算到相国名下的。”一听清议俩字儿,董相国立刻就勃然大怒了。“屁的清议!他奶奶的!那帮子清流名士哄骗老夫,派清流名士去州郡任职,老夫从了。征召名流入京担任要职,老夫也从了。争取汝南袁氏,任用袁绍、袁术做官,老夫也从了!”

    “他奶奶个熊!谁知道这帮子读书人吃里扒外,当着老夫的官儿,拿着老夫的俸禄,暗地里却和袁本初、袁公路勾打连环,要反老夫!老夫算是看明白了,都他娘的不是好东西!都来忽悠老夫!从今日起,老夫统统不听了!”

    “老夫兵权在手,舒服一天是一天,哪个敢说半个不字儿,老夫灭他九族!”董相国的这番话迅速传了出去,长安城中的清流们顿时噤口慎言,便做了锯嘴葫芦。万马齐喑之中,董相国自享威福,他奶奶的,对付这群读书人,刀把子最管用!

    果然,小钱一出,物价飞涨,谷价竟然高到每石数万钱了。

    本年的十月份,孙坚孙文台大会诸将,在鲁阳城东聚会饮酒,酒兴正酣、觥筹交错之时,董相国帐下大将胡轸,率领数万数万步、骑兵忽然来到,前锋数百人离众人只有里许了。孙文台丝毫不乱,面色如常,一边敬洒谈笑,一边整顿军队,不许轻举妄动。

    后来骑兵逐渐增多,孙坚才慢慢站起身。“今日,文台想与诸君相聚,奈何有宵小搅局,诸君请满饮此杯,我们进城再饮!”孙坚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起身率领军马入城。入城之后,孙坚方才徐徐说道:“刚才,我所以没有立即起身。是恐怕部队慌乱,互相拥挤,使你们无法入城。”

    董卓的军队看孙坚部伍严整,不敢进攻而退还。

第394章:拥戴刘虞之议() 
初平元年就这样过去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放眼大汉天下,诸侯割据之势已成气象,并力最强的大司马吕布割据并州、洛阳,董相国虎踞长安,韩遂、马腾肆虐凉州,刘焉闭锁益州,张鲁据守汉中,刘表掩有荆州八郡。其余公孙瓒、公孙度、袁绍、袁术、曹操、孔融、陶谦、张杨、刘岱等人,或大或小,割据州郡。

    虽然诸侯割据之势已成,但是诸侯们还都守着一个底线,那就是不敢公开反对大汉天子。根据对天子的态度,天下的诸侯们分成了几派。董相国虎踞长安,先帝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被我咔嚓了,另一个儿子在我手中,谁敢说老夫不是正统?

    关东联盟的诸侯们反对董卓,但是不敢反对天子,以天子名义发出的诏令,可以推说是董卓发出的,不予执行。但是天子本人,是无法从法理上反对的,先帝的亲生儿子只有一个,让人如何反对?他奶奶的,董卓这一手太毒辣了!

    大司马吕布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谁,反对谁,但是却以调停人自居,竭力想促成两派之间的和平。说实话,这种看法在大汉的清流士子中还是很有市场的,大多数人都持有这种观点。既然先帝只剩下了一个儿子,大家就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吗?

    至于能不能谈拢,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但是,谈一谈是必须的。大汉天下,有许多士人满怀诚挚之心,天真地希望董相国能够和关东联盟达成合议,共同拥戴天子,如此一来,大汉的中兴不就有希望了吗?所以,大司马吕布的调停,天下士人还是非常期待的。

    刘表掩有荆州八郡,按时进贡,有事儿上表,时时刻刻把天子和朝廷摆在第一位,甘愿做一个模范的军阀。刘焉、张鲁虽然封闭道路,隔绝交通,关起门来称王,可是就是不敢打出旗号,说我刘焉、张鲁从此不听中央政府的招呼了。

    各路诸侯都高举着大义的旗帜,嘴巴里口号喊得山响,可是却没有一人付诸行动。吕布、二袁、曹操不发话,张鲁、陶谦、孔融、张杨等人,就只能在一旁摇旗呐喊,以待时机了。他们本是墙头草,哪一边风大,就往哪一边倒。

    军事上干不过董相国的西北军,和谈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关东联军的诸侯们就动起了别样的心思。先帝只有两个皇子,弘农王被董卓毒死了,继位的陈留王被董卓紧紧的攥在手心里。解决不了皇统问题,就无法占据大义的名分。

    那么,我们另立一个皇帝行不行呢?最先提出这个议题的是冀州牧韩馥。

    初平二年正月一到,关东联军盟主袁绍袁本初的老巢南皮城内,立刻就高朋满座,宾客如云了。这是关东联盟的老传统,在正月里大会诸侯,商谈本年度的策略和方针。诸侯们或者亲自赶来,或者派出使者,冠盖云集,络绎于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盟主袁本初拿出了冀州牧韩馥的一封书信,对大家说:“韩冀州言,天子幼冲,迫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为大汉宗室贤者,天象今有四星会于幽燕分野,谶书又言,神将在燕分。济阴有一男子王定得一玉印,上刻‘虞为天子’。代郡上空出现了两个太阳,这一切都说明里刘虞当代天子而立。我等今议,是否可以共同拥戴刘虞为天子?请诸公公议,然后定夺。”

    冀州牧韩馥为人怯懦,而且没什么本事,但是他有一项优点,那就是忠于汉室。韩馥的这封信,首先说天子被董卓所胁迫,现在是不是还活着,不得而知。这就为下面另立新帝提供了法理上的借口,天子生死渺茫,为了诸君的前程,是不是该再立一个?

    接下来,韩馥又列举了一系列的谶纬之说,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在本朝,光武帝就是凭借谶纬“刘秀发兵捕不道”而中兴汉室的,故而光武帝尤信谶纬之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本朝的清流士大夫,无一不信谶纬,谶纬之学,赫然成为本朝的显学。

    曹操不同意:“我们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远近之人无不响应的原因,正由于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如今皇帝幼弱,虽为奸臣所控制,但没有昌邑王刘贺那样的可以导致亡国的过失,一旦你们改立别人,天下谁能接受!你们向北边迎立刘虞,我自尊奉西边的皇帝。”

    曹操所说的昌邑王,在本朝有两个人,曹操所指的是后一个。

    昌邑王,是本朝封在昌邑的诸侯王,有父子俩。父亲刘髆是武帝第五子,史称昌邑哀王。其子刘贺,即汉废帝,本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本朝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五岁袭父爵为昌邑王。昭帝病卒无后。霍光迎其继位,年十九岁。二十七天后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去,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客死他乡,史称昌邑王或汉废帝。

    说实话,曹操并不是大汉的忠臣,他也从来没有以大汉的忠臣自居过。但是,他是最反对分裂的,皇帝可以换,甚至可以攥在手心里,但是不能有两个。一旦天上出了两个太阳,本朝四百年所经营的乡村社会基础就会遭到巨大的破坏,结果是灾难性的。

    天子在董卓手里,好办!我们戮力同心,西出函谷关,抢回来就是了。

    曹操是关东联军的军师和智囊,连曹操都说服不了,这事儿就难办了。袁绍和韩馥思来想去,决定探听一下袁术的意见。袁家四世三公,袁术虽然娇纵,毕竟是嫡子,天下英雄投奔袁术的,比投奔袁绍的多上好几倍。他若是同意,这事儿就好办了。

    于是,韩馥、袁绍写信给袁术说:“皇帝不是灵帝的儿子,我们准备依周勃和灌婴废黜少主,迎立代王的先例,尊奉大司马刘虞为皇帝。”袁术还是很聪明的,他把这个婢女生的哥哥看得很透彻,你袁本初迎立刘虞,不就是想效法董卓,主宰天下吗?你袁本初主宰天下,我袁公路又往哪里摆?自然,袁术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袁绍不死心,再次给袁术写信,说:“如今西边名义上有一个年幼的皇帝,而并没有皇家的血统。公卿等朝臣都谄媚董卓,怎能再相信他们!只要派兵去守住关口要塞,自会把他们全都困死。我们在东边拥立一个圣明的皇帝,就可期望过上太平日子,为什么迟疑不决?再说,咱们全家被杀,你不想想伍子胥是怎样为父兄报仇的,难道可以再向这样的皇帝称臣吗?国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