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周边的其他日伪军赶来,在还要带着这么多老百姓突围的情况之下,自己将再无机会突出去。自己战死无所谓,但是冲出来的这些村民是这个村子的根,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被屠杀。
将枪套内的快慢机拔出卸下弹匣,李子元看了看里面的子弹数量后,将弹匣重新插回枪身后,掰开机头插进了腰带之中。又给手中的那支英制恩菲尔德步枪,弹仓内压进十发子弹后端起这支英制步枪。
做完战斗准备,李子元咬着牙转过身对何三亮道:“告诉部队,把刺刀都给老子上好,*也把保险盖都拧开,集中部队全力向西突围。你我各带一个排沿着两翼展开,打开一条向外的通道。告诉战士们就是部队全部打光了,也要掩护乡亲们先突出去。”
也知道情况紧急的何三亮,没有和李子元争辩。带着分给自己的一个排,率先向西面摸了过去。尽管事情出现的相当仓促,但何三亮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他知道眼下响枪的西面、东面和北面都可以突围,就是眼下最平静的南面绝对不能选择。
按照常理判断,自己突围最佳的突围方向,就是东面和南面。但这个时候南面壶关方面,却是唯一没有响枪的地方,这其中没有古怪就怪了。要知道壶关的地形比壶北要险峻的多,自己如果能够突到壶关境内,那么日军就很难在追上自己。
从地形上来看,南面是自己突围的最佳路线。小鬼子不在那个方向留上一手,那么他们就不是小鬼子了。自己手中的兵力不多,一旦被鬼子打了一个伏击,别说掩护乡亲突围,就是自己也是自身难保。李子元选择的突围方向,何三亮略一琢磨就明白他的用意。
判断得很清楚地何三亮,对于李子元选择向西突围虽说没有表示什么,但却是以行动做出了坚定的支持。同时为了给李子元突围创造条件,将周边的日伪军尽可能多的吸引到自己身边。何三亮甚至带着部队抢先行动,率先向西北方向冲了过去。
见到何三亮率先冲了出去,马上就明白何三亮意图的李子元,连忙带着部队也冲了出去。看着何三亮的背影,知道这次突围几乎是九死一生的李子元,知道这一去恐怕再难相见,但李子元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眼下身边也只有何三亮这一个军事干部,可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做出这个决定,因为对于此时的何三亮,现在实在没有其他的选择。他身边只有两个排的部队,除了两个排长之外,连一个连级干部都没有。
今天一大早,马永成就带着支队部的几个人去下面部队蹲点,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甚至是生是死都还不知道。其他的部队都是以连为建制,分散驻防在各个村子。他的这个支队部,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除了他这个军事主官,外加何三亮这个唯一参谋之外,军事干部一个都没有。即便是马永成的政治处,除了他这个副政委兼主任之外也就两个干事。在各连长都跟随自己部队,分散驻扎在外围的情况之下,何三亮这个仅有的参谋,也就成了李子元唯一的选择。
何三亮带着一个排出发后,李子元转过头,看着脸上同样表情严肃的刘雁来与常娟道:“你们两个那几个仅有没中毒的民兵,掩护山上的乡亲。一会我们打开缺口,就马上向西北方向突围去找地委。”
“冲出去后,无论我们这边发生什么,你们都不要回头。记住带着乡亲们突出去,是你们两个最重要的任务。记住,除了向西北方向撤退之外,别的方向千万不能去,更绝对不能回头一步。”
简单的交待完毕刘雁来与常娟,李子元也顾不得在说什么。带着身边的枪上膛、上好了刺刀,*的后盖也拧开的一个排,向着西面冲了过去。而在他的身后,刘雁来与常娟带着乡亲们,就跟在他们的身后。
但这次李子元的运气相当的不好,刚一下山就与一股日伪军遭遇。此刻仇人见面,可谓是分外眼红。手疾眼快的李子元手中英制步枪,率先撂倒了一个正准备架设机枪的机枪手。随后他身边的战士,也是一顿劈头盖脸的*。
利用*爆炸掩护,端起上了刺刀的步枪就冲了上去。而这个排手中仅有的两挺轻机枪,也根本顾及不到弹药的消耗。上来就采取交替射击,一边掩护部队冲锋,一边死死的压制住对面的日伪军。
当两军一接触,李子元也没有丝毫的客气。以最快的射速将手中打光了弹匣内十发子弹的英制步枪,斜背到自己的肩膀上。一枚*丢出去之后,直接抽出腰带上的快慢机上来就是一个平射,将正在收拢的日伪军重新给打散。
李子元两支枪轮番使用,他身边的战士也按照平日里面的训练。以班为建制,*加上步枪齐射,拼命的向着日伪军开火。而李子元身边的那两个警卫员,手中的驳壳枪也交替开火。一方面死死的护住李子元,一方面不断的将日伪军给打散。
对面的十多个日军督战下的三十多个伪军,被李子元带着的这个排,状若疯虎的打法给打楞了。被打的晕头转向的这五十多日伪军,被李子元近似乎不要命的打法,向着西南方向一口气赶出了几里地。
将当面这股日伪军赶开,并不意味着彻底打开的突围的通道。打垮了这股日伪军,李子元知道自己只是撕开了第一道的缺口。在将这股日伪军赶走之后,李子元指挥部队不顾伤亡,向着日伪军纵深警戒线冲了过去。只要遇到日伪军拦截,一律*加上机枪招待。
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准备()
知道留给自己时间不多,急于给身后那一百多无战斗力的乡亲们,打开一条突围道路的李子元,丝毫不顾及弹药的消耗。指挥自己身边的这个排,一路上猛打猛冲。一切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为老乡打开一条突围的通道为主。
而就在李子元与日伪军遭遇的同时,何三亮那边也同样响起了密集的爆炸声和枪声。只是相对于李子元这边,那边的枪声要密集的多。不仅有伪军使用的晋造或是杂牌轻机枪声音,还有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也参加了进来。
何三亮那边更加密集的枪声,让李子元心里面一阵阵的揪着疼。何三亮那边是日伪军主要进攻方向,而何三亮手中的兵力不过一个排。听着那边的枪声,李子元就可以轻易地判断出,何三亮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
可李子元也清楚的知道,正是何三亮那边暂时拖住了日军主力,才让自己这边的突围行动可以相对容易一些,连续撕开日伪军的警戒线。如果不能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这一百多老乡想要突出去几乎是难于登天。
这一百多眼下手中连一把菜刀都没有的乡亲,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枪一响,没有当场陷入混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带着这一百多乡亲突围,必须要抓住这最后一个机会,稍有偏差就会让何三亮那边所有的努力,全部都付之东流。
此刻的李子元,也顾不上何三亮那边究竟遭遇到什么情况,指挥部队连续向前突击。只是在连续撕开日伪军三道警戒线,已经精疲力竭并且出现一定伤亡的部队,在也无力继续向前突击。毕竟他的手中也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多少钉子?
面对着尖刀已经卷刃的现状,李子元指挥剩余部队也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就地抢占山路周边一个高地,与反应同样很迅速,此时已经从三面包抄过来增援的日伪军激战。掩护刘雁来与常娟带着剩余的乡亲,向着西北方向冲出去。
按照李子元的估计,在自己连续撕开日伪军的三道警戒线之后,至少向西北方向应该已经再无日伪军。只要自己能够短时间之内保住这个缺口,身后那些老百姓突出去就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李子元一方面指挥所剩不多的兵力,死死挡在这个缺口处。一边不断的催促身后的刘雁来,带着剩余的乡亲们加快速度向西北方向冲出去。只要冲过西北面的那道山坳,进入西北面的一片山地,这些乡亲们基本上就脱险了。
好在这个时候根据地的老百姓,在常年反扫荡作战之中,已经养成了跑反的习惯。在沿着李子元与何三亮打开的缺口,向外突围的时候并没有陷入慌乱。而是在刘雁来与常娟,带着的仅剩的五个民兵组织和协助之下,向着西北方向转入了深山之中。
带着自己的警卫员和通讯员,走在突围乡亲最后面收拢并断后的常娟。一手拎着同样张开机头的手枪,一边不断的催促老乡快走的同时,一边眼睛也不断看向正在高地上激战李子元的背影。
作为一名在残酷的敌后战场,工作已经数年的地方工作人员,常娟早就已经不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姑娘了。知道这一战,无论是对李子元来说,还是对这一百多乡亲来说,都是生死之战。这一别,也许就是天人永隔。
已经将一丝丝的情愫,系在某个人身上的常娟。虽说在组织乡亲们转移,可深情的目光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李子元的背影。只是正在组织手中已经不多的部队,正在与拼命进攻以试图堵住缺口日伪军激战中的李子元,并不知道一直在凝视自己后背的目光。
在乡亲们全部冲了出去之后,想要上山与李子元共生死的常娟,想起了李子元的那番话。最终咬了咬牙,转过头没有再敢看李子元。拎着手中李子元亲手送给她的*,带着身边的通讯员向外冲了出去。
手中只有一个排的兵力,面对着三面蜂拥而至的日伪军,李子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兵力对比几乎不成比例的他,打开的缺口只存在短暂的时候后,又被周边快速合围过来的日伪军,重新给严密的封锁住。
等到乡亲们都冲了出去,李子元却是想撤已经无法撤离。他手中所剩不多的兵力,已经被快速冲过来,试图重新堵住缺口的日伪军给死死缠住。他打开的那条狭窄撤退通道,也已经被从身后包抄过来的日伪军火力给封锁住。
在村子内扑空之后,这股日伪军明显很是火大。眼下总算捕捉到了八路的部队,这些日伪军也顾不上对面的八路兵力有多少。上来就在九二重机枪与步兵炮和山炮各一门的掩护之下,向着李子元固守的山头发起了轮番的冲击。
此刻摆在李子元面前的选择,已经仅剩下两条。要么全员战死在这座小山包上,要么被顺着日伪军的意图,被重新压回此时已经是熊熊大火的村子。除此之外,李子元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
至于投降、当俘虏,李子元则压根就没有想过。他宁可就战死在这个山头上,也绝对不会投降,更不会被俘的。在李子元看来,当俘虏是军人的一个耻辱。多年的军旅生涯,好死不如赖活着那一套,早就被李子元抛到九霄云外了。
而参战的日军炮兵在开火之前,应该是接到了清楚的命令,在攻击的时候根本就不吝啬炮弹。短短二十几分钟不到的时间之内,李子元固守的这个山头上,就落下了五六十发的炮弹。本身就不大的山头上,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甚至在对手毫无还击之力的情况之下,肆无忌惮的将那门山炮,推进到了距离李子元阵地不到三百米的地方,采取直瞄射击的办法。给连野战工事都没有,本身就已经伤亡不轻的部队,造成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