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楚霸王-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章 假的狄仁杰()
午后的风带着丝丝的燥热,吹过了这片土地,卷起田野里枯黄的麦秆,在半空中打着旋儿。在一个小村子的村外,一棵高大的槐树下,一个少年和一个小孩儿相遇了。
“你是狄仁杰?”李宽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鼻涕横着擦的小家伙会是那个狄仁杰,但是狄这个姓是非常少见的,而且这个时间点,又叫做狄仁杰的小屁孩儿,还真的说不定就是武周时期那大名鼎鼎的宰相呢。
“你认识我?那你见没见过我爹?”小屁孩儿狄仁杰出声追问道,在他的世界里,凡是认识他的定然会认识他爹,这一点在村子里就已经得到了证实了,只有认识了他爹,才会认识他,因为村里人都会说,这不是狄大狗子家的小狗子吗。
“你爹是谁?狄知逊?”李宽试探性的问道。
“看来你不认识,你知不知道这十里八乡谁不知道我爹,狄大狗子!”小屁孩很是骄傲的说道,似乎自己老爹是狄大狗子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狄大狗子?”李宽一阵无言,看来这个小屁孩儿不是自己知道的那个了。
“狄大狗子家的小狗子,还不快回家去,你爹回来了!”就在此时,村子里传来一声叫喊,让还在李宽身前问东问西的小屁孩转身飞快的跑开了。
“这小子,跑得倒是挺快的,真是想不到这里还有这么一个狄仁杰!”李宽摇头晃脑的站起身来。然后再次启程了,骑着小毛驴,在乡间的小路上。午后的炎热差不多开始退去,秋高气爽,真是一个好天气。
大唐还在剧烈的沸腾着,五姓七望看来就要除名一家了。各大世家都在调整着自己的态度,应对即将出现的巨大变革,或许会掀起滔天巨浪。
那些之前还和清河崔氏谈着婚期的世家们,这一刻差不多全都开始想着各种理由推迟这桩婚事。要不是之前已经写下聘书,没有做出什么丑闻不可以轻易反悔的话。恐怕这些人早就已经开始退婚了。但是哪怕如此,这些世家还是习惯性的拖着,先观望观望。于是原本结亲准备网罗出一张遍布天下的网络清河崔氏,现在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这一切似乎是上苍对他们的惩罚。但是却有一个人知道这一切其实都不是什么天谴。一切都是人为的。可是她却是没有发表任何言论,自从那一次之后,她就变了许多,在这个崔氏里边变得边缘化了不少,哪怕家主还是一如既往的宠爱有加。
当消息传来,传到郑州这个地界的时候,听闻这个消息的几个人,可谓是心态各异。长孙无忌这段时间和这个崔氏家族的家主进行着一系列的博弈,但是一向自诩善于谋划的他。却是没有从这个笑着捋着长须的男人手中捡到啥便宜,两人这些天就是在不断的打着机锋,想要从气势上先压倒对方。可是一个是当朝宰辅。机智百出,另一个是千年世家之主,也是运筹帷幄的人。这样的两个人想要在智谋上压服对手,说实在的真的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虽然每每在背地里头疼对手的难缠,可是当面的时候却总是要表现的风轻云淡,不萦于怀。用一句后世的话来形容当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呢。
可是这个崔氏家族精英尽丧的消息传来,哪怕崔氏家族家主崔敬在怎样胸有城府。也是在这一刻大惊失色,他们这些世家比的就是家族底蕴,而这些老家伙恰恰是家族的底蕴之一,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家族中的那些先祖留下的经书典籍,多数都是这些老家伙们穷经皓首钻研,然后传授给家族中的年轻一代。从而薪火相传下去。可是现在这火种的源头断了,那么崔氏家族虽然不至于出现传承断代,可是还是会有青黄不接的情况。
家族中的年轻一辈还远远没有成长起来,他们或是沉浸在学问的海洋中,又或是仗着家世横行霸道。这些人都还不足以独当一面,那么整个家族都落在了自己和那远在京城的族弟的身上,这样的担子可谓是重俞泰山,仅凭他们两个还真的不一定能当得起这天下第一世家的名头,哪怕这个名头被当今圣上强行的按了下去,但是在世家圈子里还是有着这种潜在的排位。而那些一直盯着的家族,此时定然是虎视眈眈,觊觎着崔氏家族的名誉和产业。
各大家族或是观望,或是部署,总之,大唐是彻底的被搅得沸腾起来,就像是一锅煮沸了的水,这个时候谁要是插手进来,那么就将是整个世家圈子的公敌,所有的世家都会不遗余力的打压,让这插手的势力彻底的在大唐蒸发。
崔敬坐在家族的议事厅中,手边摆着一杯茶水,他闭着眼睛,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回到自己家中也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这段时间,他没有放弃追查。他一直相信这件事情定然不是什么天谴,而且已经有了怀疑的目标,要知道这个情况和郑家的情形太相像了,这让他不得不怀疑这是楚留香有一次的动作。
不仅仅是这件事情让他烦恼,还有另一件事情让他气愤,那就是那些家族的态度,以前这些家族都是在奉承着,都是在仰望着自己家族,可是现在呢,连一个三等世家都敢不把清河崔氏放在眼里了,居然直接将嫁过去的崔氏女儿给休了。这些忘恩负义的混蛋……崔敬在心中骂着。双拳握紧又松开,他不是不想发作,而是不敢发作,崔氏家族的暗中操纵的那一支支秘密队伍还分散在大唐各处,一时之间却是难以回返。此时的崔氏就像是被扒光了的少女,只能任人凌辱。所以崔敬是不敢妄动,哪怕胸中有着千百座火山在喷发,还是只能咽下这口苦水以待来时。
“真的就这样认了?”崔敬下手,一个少年身着素色长袍,坐在一张椅子上,面脸的愤怒:“那是我的妹妹,居然受到如此侮辱,我们崔氏颜面何在,我崔浩然的脸面何在?”少年少不更事,居然在这里就吼了出来,一定要给休了自己妹妹的那家人一个教训。
“你还有脸面了,你知不知道,因为那帮族老的死亡,这段时间多少家族围了上来?表面上是来探望,实际上就是来刺探情况的,你知不知道要不是在那间祠堂中摆放着当今圣上提下的御笔亲书,那些家族早就纠结起一大帮人冲进我们崔氏的大门了。你知不知道为了求取皇室的支持,我们崔氏付出了怎样的代价?现在家族空虚,要是真的枉动干戈,那么整个崔氏就真的垮了!那些世家会像是见了腥味的豺狼,围上来将崔氏吞个干干静静!”崔敬冷着个脸,望着说话的年轻人,冷声说道。
“这……我就是不服气,我崔氏不过是死去了一帮老朽,怎么就像是死绝了一样?什么人都敢上前来踩一脚?”年轻人被说得无地自容,但是还是犟着脖子说出了这番话。但是不得不说,他还是他年轻了,对于这些事情还是不够了解。
世家之所以是世家,那是因为传承,是因为那一张张遍及各个领域的关系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让人无从下手。可是这些网络靠谁来支撑?年轻一辈的在一起飞鹰走狗?显然不是,那只是酒肉朋友,在一起共富贵可以,但是要共患难,那么他们是有多远就会走多远,丝毫都不会留恋。所以世家真的关系网络,全是靠着这些老家伙,他们的门生故吏,他们的一帮有着共同利益的老伙计,这才是让所有当权者都头疼不已的世家。
要是失去了这些老家伙的人情、关系,那么再大的世家也不过是沙滩上的堡垒,不管再怎么富丽堂皇,哪怕像那天宫中的瑶池一般的像是一座仙境,也经不住那流水海潮的冲刷,一波浪头就能将它毁伤得面目全非。所以清河崔氏这一次是彻底的伤了根基了,那帮老家伙手中的人脉,伴随着那一声巨响,彻底的断送了,或者有些念旧的会在之后崔氏危难关头拉一把,但是绝对不会是竭尽全力了。而是还人情,只要还上,就不会在多出一分力气。
所以崔敬现在只能固守,固守清河一地,重新站稳脚跟。在这个家族千年的历史中,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当然那些时候多是因为战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死于‘天灾’。他在等,在等一个机会,等着时机成熟,要抓一个典型杀鸡儆猴的机会。
虽然一直都是坏消息,可是还是有一个好消息姗姗来迟,那就是博陵崔氏的态度终于传来了。这个从清河崔氏分离出去的大家族,底蕴深厚,比起清河本家也是毫不逊色,要不是戴着历史悠久的光环,恐怕博陵崔氏还真的能取代清河崔氏,屹立在天下世家的首位,独占鳌头呢。
这个家族却是没有像别的家族那么虎视眈眈,而是发表了与清河崔氏同一立场的声明,表示谁要是和清河崔氏过不去,趁火打劫的话,那么他们就是博陵崔氏的敌人,要予以坚决的回击。并且在决定立场的时候,他们就派出了自己家族的暗中力量,前来清河增援清河崔氏。(未完待续)
第三十一章 尾巴()
不管世家们闹腾成啥样,在大唐的最高权力中心,长安城,一如既往的有着她自己的节奏,庄户还是每天关注着自己地里的庄稼,商人总是为了自己的货卖不出去而烦恼。====那曲江池上,一艘艘的画舫,还是那样花枝招展的,招揽着长安城内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娃子。
但是这里还是有了变化,曲江池上少了一艘画舫,在京城昌化坊多了一个幽静的院落。少了怜星姑娘的画舫被老板娘直接卖掉了,然后过起了富婆生活。
朝堂上也出现了变动,原本一个鼻孔出气的世家势力,现在分化了,成了两个派系,但是却是相差悬殊,一方只有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两支,另一卞却是其余的世家们的组团刷副本的队伍。所以作为gm的大唐朝廷,定然要维持游戏平衡,于是站在了被人当作波ss的崔氏一方。这样朝堂上又一次达成了平衡,这一手,李二一直都玩得很转。纵观他一生,朝堂上的派系比起其余的各朝各代的皇帝都丝毫不逊色,但是却少有人能达成这种微妙的平衡,一个不小心就成了党流当政的局面,最终鸡飞蛋打,国破家亡。
但是这一切李宽都不知道,他此时正在发愁呢,前两天不是遇到了一个‘狄仁杰’吗?他老爹叫狄大狗子。现在这个小破孩儿就成了他的尾巴,迈着小短腿,跟在他的毛驴后面。一身破烂的衣服,小脚丫子穿着一双草鞋。一句话都不说就这样跟着李宽。小脸上汗水流着,但是他都不去擦,只有一双黝黑发亮的眼睛。直直的盯着李宽。
这话要从三天前说起,当时李宽骑着自己的毛驴,离开了那小小的村庄,结果在半路上却是遇到了一群骑着马的人,这群人身上带着一种铁血的味道,李宽对这种气息很熟悉,他身上也有。只是因为自己隐藏的好,不愁被人发现而已。可是这一群人却是毫不隐藏自己身上的杀气,而且还故作出凶狠的样子。
这些人定然不是什么好来路。不是绿林中人就是剪径毛贼。李宽在心中下了这样的定义,但是却也没有多管闲事的想法,只要不招惹他就好。
一行人与李宽擦肩而过,带到这些人走远之后。李宽才想起一个小小的细节。一下子觉得自己应该跟上去看看。因为这些人差不多一百十来人呢,这一路走来居然没有人相互交谈,而且在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