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鼎1894-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那样的手段日本根本不可能使用,试问从上到下全部由贵族院和宗藩势力控制的帝国政府,哪一个会去主动革自己的命?大隈重信组建的党派不过是要限制军事开支,使民众休养生息而已,就遭到那样可怕的对待。疯狂起来的帝国暴徒们,果然是不分上下尊卑的乱来成性啊!
陆奥宗光外务大臣挤挤眼睛,硬着头皮道:“帝国应该就此向列国表明心意,我们做出那样的牺牲,必须获得应有的补偿。他们必然看到帝国遇到的困难,要想实现其目的,还要拿出足够的诚意来。”
不愧是搞外交的,转移矛盾点的手段驾轻就熟,信手拈来。
沉重的气氛登时一轻,海军大臣西乡从道果断表态:“应该如此。就算不能支持一些最新的战舰,我们的海军也需要尽量的加强。此次的战役可以看出,缺乏海上有效支持,哪怕是本土作战也是相当困难的。”
见缝插针的要好处,争夺主动权啊!
桂太郎脸皮一黑,心中大骂这群该死的长州藩混蛋!要不是他们的无能导致帝国的全面被动,又怎么会弄到今天的悲惨地步?
睦仁不咸不淡的微微点头,却不轻易开口表态。
桂太郎接着说白话:“事实证明,帝国陆军的准备相当有效,列国的军援更充足一些,必将换来令人满意的成果。我们计算过,仅仅一场战斗,就逼迫中国人发射数万发炮弹,继续几次的话,他们将会因此而爆发严重的财政危机。”
哦?帐还可以这么算吗?完全回避本方三个联队被打残,上万人伤亡的可怕事实,抓住令人充满希望的一点大肆展开的说法简直令人耳目一新啊!
不只是嘴上说,陆军方面还真是准备的很充分。跟随第三师团行动的参谋本部人员非常敬业,通过几处战场的统计汇总,得出一个比较夸张的数据。在上一次的下关攻防战中,中朝联军轰出去绝对不少于五万发各种炮弹,最大数字可能有十万发以上!
至于为啥数据差距那么大,这事儿就不足为外人道了。总之在汇报的时候,一定拿最大头来说事儿就是了。
十万发啊!不算炮管的损耗,仅仅是计算弹丸和发射药的成本,都够装备好几个师团的了吧?
大臣们精神为之一振,心中立刻涌现出在两千公里之外的某个阴森角落里,杨浩黑着脸皮把战报撕烂的景象。
换了谁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吧?付出那么大的成本,却没有取得一丁点儿的成果,这根本是单方面的战争消耗,根本看不出意义何在嘛!很好,效果比想象中更加拔群啊!
不少政客的脑袋里马上盘算开了,一个师团的进攻,就能逼迫对方消耗十万发炮弹,那么十个师团呢?每个月进攻一次,一年都可能令对方消耗百万发炮弹,几千万发子弹,数不清的物资,大量的燃料,舰船的磨损……哎呀,这真是一笔好大的赔本买卖!
粗粗一算,只是为了维持眼下的战场僵持,中国方面必须付出上亿甚至更多的军费开支。这是纯粹毫无获利的单方面开销,杨浩再怎么富裕只怕也支撑不起吧?用不了多久,他的支持者们还不得要造反?
一个亿打不住,起码要三五个亿才成!
默默的在心中把数据足尺加五的加码之后,陆奥宗光精神抖擞的道:“本大臣相信列国观察员已经有了充分的感受,这是帝国争取进一步利益的难得机会。外务省将竭尽全力的与他们谈判!”
睦仁不予置评的点点头,转眼看桂太郎。
桂太郎肃然道:“陆军必然会组织好新的进攻,绝不会让敌人继续猖狂无道。”
“那就这样办吧。”睦仁好歹有了个说法。
自始至终,内阁大臣们没有谁去讨论士兵们的伤亡,在他们心目中,下层士兵的死伤都是必要的代价而已。一万人算什么?十万人的代价帝国也能支撑起来,只要拖住了中国人,因此换来列强的支持,值得。
冷酷吗?或许吧。至少萨道义在会见陆奥宗光之后,心中同样没有去关注一些普通士兵的死活。他的注意力也是被日本方面和观察员们的估算结果给吸引住了。
这是一场消耗空前惊人的战争,并且还是几乎不会获得什么利益回报的单方面消耗战。中国方面非常不理智的把自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只要日本坚持打下去,一年时间都可能将中国土改作业严重的滞后!
他们的计划,成功了。
萨道义满怀喜悦的与列为公使代表分享心得,并敦促各国给予更进一步的支持。
德国人很痛快的表示,他们的大炮会很快运来,保证日本前线支援火力的充足。
美国人慷慨的保证,他们的枪支弹药供应及时,不必担心关键时刻掉链子。
萨道义本人也难得的大方,盘算着是不是真的回头请国会考虑一下,给日本人来一些面临淘汰的老旧战舰啥的,应付一下场面。不指望他们能正面打赢中国海军,偷偷摸摸的去放一些水雷,打一打闷棍什么的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总之各国都不看好中国方面,对杨浩面临的压力,他们非常乐观。
情况好像真的跟他们猜测的差不多,远在天津的杨浩在战斗告一段落之后,很快接到一份令他感到十分肉疼的消耗清单。因为执行透明政策的缘故,战争开支的状况并没有对政府上层封锁,于是分管财政的严复火急火燎的找上门来,代表政府要求他适当控制战争规模。
严复倒也不是看不清问题的那种清流嘴炮,他是实实在在的了解情况,只不过出于职责所在,对如今热火朝天的**大局关心太过,实在担心杨浩这边过于热衷战争,搞得过度劳民伤财,以至于影响了关键的进度。
那写着军费开支的报表有千斤重,让严夫子拿在手里时觉得手腕子都有点颤抖。钱财如流水一般的变成炮弹子弹花出去,心疼啊!
他苦口婆心的劝:“鼎世啊,虽说我们需要借助对日作战磨练兵马,测试武器装备,争夺亚洲主导权和大洋出海口,打造国家海疆长治久安,敲山震虎的震慑菲律宾武装势力,谋求对东南亚殖民地的掌控……。”
一口气说下来严复忽然发现,貌似冠冕堂皇的理由还真不少啊!怪不得杨浩一说要开战,上上下下那么多人一致赞同呢,原来关系到这么多的大事。
气势登时弱了三分,随即被他一甩脑袋给撇开了,抓住重点不放:“可毕竟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扎实有效的推动全国**区的进一步拓展,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中原与江北的土改和政府机构的建制,然后正式宣告新政府的成立。咱可不能一味的迁就军事上的行动,而影响了政治和经济上的任务啊!这外头都开始传扬军政府穷兵黩武了。”
开疆拓土之类的事儿固然非常吸引人,凡是当官儿的没有不喜欢这种可以载入史册的大故事中,有自己的名字留存。可前提是,你得先站稳了脚跟。因为对外发动战争却导致后院起火的事儿,历史上并不鲜见,那却会成为百世笑柄,不得不防啊!
眼下的局势很有那种倾向,政府上层普遍认为,即使是为了惩罚日本的军事行动,也有点过度了。当真牵扯进列强的持久消耗战,对军政府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国与国之间,媾和妥协才是政治主流啊!
这就看出杨浩政府作风的不同之处。他在行动之前,把一切主要矛盾和对国家必然的影响,都一一列举公开宣示,让所有关注的人都明白,此事不得不为,不是乱来的。
列强打得什么主意,日本人是什么想法,中国不得不做出应对,否则将面临的困境,都说得非常清楚。真切感受了足足半个世纪的列强压迫,当代中国人不遗余力的支持杨浩这种硬抗外敌谋求尊严主权的做法。
本世界的年轻国人,从小过惯了太平日子,没挨过饿,想当然的以为他们天生就该享受这样的生活。于是乎长大了能上网了,就开始指着古人的鼻子说三道四,更完全不负责任的对现任政府比手画脚。
杨浩当初也是其中一员,到了乙位面奋斗三年之后才知道他有多幼稚。两个时空横跨百年,却都面临一样的困难局面。几乎全世界的力量都包围者国门,时刻准备倾力碾压过来,貌似和平的大局是几代人费尽心思换来的,而不是列强当真宽容大度施舍来的。
没有执政党的坚决态度,本世界那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根本不会出现,更可能被沉渣泛起的买办和流…氓文人合起伙来搞成十几亿的洋奴,连印度那种一亿人民十几亿奴仆的结果都不可得。舒舒服服的坐在家里上网扯淡,肆无忌惮的胡说八道?做梦去吧!
乙位面会是什么下场,看看历史记载中1894年到1949年是什么情形就知道了。不说经济损失惨重到何种程度,只看清末到抗战结束五十年里,中国人口居然没有大的增长,可知到底死了多少人!
要知道越是穷困的年代,人口生育率其实是越高的,一家子生七八个子女是常见的事儿,然而能活下来一两个又都是非常普遍。后代人常常把八年抗战三千五百万人伤亡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说饿死了几千万人之类的。他们哪怕睁开一只眼睛去看看那五十年的历史,就应该知道在列强殖民下,没有民族独…立的年代,所谓的饥馑不过是天灾**中微不足道的一员!
就像杨浩现在面临的情况一样,他原先还担心战争伤亡的事情,结果发现没有几个家庭因此而过分的悲伤。苦难惯了的中国人对生死视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死去的人能够为家庭亲人带来更多的生机,就都值得。
残酷吗?那要分怎么看了。
现在的杨浩却要在推行**之余,还得费尽心思的琢磨怎样来控制人口增长。比起拉着无数人上战场送死,反而是逼着他们搞计划生育更难以推行。他都被逼着拿出限定住宅面积和缴纳房产税等手段来认为抬高生活成本了。要不然,广泛推行农业工业化和基础医疗之后,带来的新增人口成活率和平均寿命的大幅度增长,极可能在短短一二十年间导致人口暴增到七八亿,这玩意真心扛不住啊!
说会现状来,杨浩笑眯眯的给严复解释:“其实我们打这场战争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借此拉动工业建设,防止工业进展速度过快,导致国内出现生产过剩。”
没错,杨浩大力推动乙位面工业化的动作用力过猛,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了。
在一开始,他和所有人光想着尽快建设工业化国家,以此来促进整体的**性转变,却忽略了裹挟21世纪第一大工业国的力量,哪怕是淘汰下来的二手货,弄到19世纪末都是堪称神器的存在。
仅仅是钢铁产业,三年间,杨浩一口气推动建设了日照、青岛、天津、辽东、徐州、河北等六大钢铁为核心的工业区,附带着帮助汉阳铁厂升级改造,导致中国现在就已经拥有了年产百万吨钢铁,五年能实现产能六百万吨的可怕规模。
别拿21世纪动辄六七亿的产能来比较,觉得区区几百万吨连一个民营钢厂都比不上。实在是1897年的中国,根本就没有消费百万吨钢铁的能力!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财富集中达到了历代王朝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