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布被周湛护送着到了政事堂,见到了一些老同事,也有一些没见着,总之有个规律,李默喜欢的人大多都还在,李默讨厌的全都失去了踪影,
冯布笑在心里,什么也没说。
宁家江山完了,李家王朝即将开启,幸运的是他还活着,仍然受到重用,这就足够了。
毕芃走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带上石芙蓉,他对这个女人天生的具有一种防范心理,他把她视作祸端,石贵妃明白自己的末日到了,天下虽大,却再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
石贵妃最后拜见了皇后娘娘,最后抚摸了她的孩子的脸,然后向皇后娘娘诀别。
她服毒自尽,尸体很快就摆在了周湛的面前。
几名仵作当众将她扒的精光,粗糙的手捏过她的每一寸肌肤,连阴门和粪门也仔细检验了一遍。
然后他们向周湛报告说人的确是死了,死的透透,绝无生还或诈尸的可能。
他们这样羞辱石贵妃只有一个目的,他们要向天下人说明一件事,那就是石贵妃跟晋王并无任何瓜葛,她既不是晋王的心腹,也不是他的亲信。
当年晋王击破逆贼王顺德,她作为俘虏在潞州做过一段时间牢,原本就跟晋王没有任何关系,却硬被别有用心者给栽赃到了晋王的头上。
晋王身边美女如云,尽得一时之最:高贵贤淑的如公主殿下,稳重干练的如姜夫人,才华横溢、温柔似水的如汪家小姐,还有风华绝代的西京花魁娘子,可谓享尽人间艳福,又怎么会看上她这种出身贫贱、姿容平常、脾气还不大好的普通人家女子呢。
事实胜于雄辩,没有就是没有。
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石贵妃死了,她到底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但她的兄长石杜卜就不那么好制服了,他是西京兵马使,手里握着一万精兵。
在得知妹妹死后受到的羞辱后,石杜卜开始激烈反抗。
双方在长安城里打的天翻地覆,战场波及到城里的每一个角落,所有的长安人都知道石杜卜在为他妹妹报仇。
不明真相者或者要为贵妃死后遭受的羞辱忿忿不平,但这件事也从侧面证实了晋王跟他们兄妹之间的的确确是什么干系都没有。
零零星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次日黄昏,李默麾下大将郭槐统兵进城。
石杜卜战败,为了给残余几千兄弟觅一条生路,他接受郭槐的建议,自尽谢罪。
他拔剑自刎,死前下令让士卒将他的尸首焚烧,以免落入敌手遭受羞辱,但他的亲随却在最后时刻出卖了他,他们把他的尸首交给了李默。
李默没有羞辱他的尸体,只是下令将他的人头砍下来悬挂示众,然后让鞋匠将尸体和头颅缝合在一起,给了他一副棺材埋在了城郊的乱葬岗。
至于石贵妃,她毕竟死的时候还是贵妃,而且皇帝念及旧情也没有为难她。
她最终得以以全尸葬入乱葬岗。
元凶伏诛之后,他们的党羽也在清肃之中,卫府在城中杀了三百人,抓了三千人,流放了一万八千人。
这场让大夏元气大伤,几乎亡国的大灾难终于宣告平息。
一些人被钉在耻辱柱上任由世人千古唾骂,另一些人则登上荣耀的顶峰。而始作俑者李默则站在了距离天只有一寸的所在,天地之间响起庄严圣洁的颂歌,二十年苦心孤诣的算计,终于就要成功了。
在李默骑着白马进入长安的同一天,韩江上和李道成在庆州之北追上了匈奴人,痛击匈奴左贤王,杀敌三百,俘虏五十匹战马。
消息传回长安,举国欢腾。
李默决定亲自把这个胜利的消息告诉皇帝。
皇帝穿着粗布衣裳,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腰系草绳,一只手拿着钓竿,一只手提着竹笼,准备去太液池畔垂钓。
见了面就对李默说:“朕决心已定,从此隐居乡野,再也不问世事,晋王以为如何?”
李默道:“陛下万不可有此想法,否则李默真无颜以对天地了。”
宁买昌哈哈大笑,然后就哭了起来,最后扑通一声给李默跪下了,哭着哀求道:“妹夫,我的哥,你就把我当个屁放了吧,我自问平生没有的罪过你什么。大夏的江山有一半是你打下来的,你有资格做这个皇帝。你的东西我不要,我不跟你争,我只想去过我自己的日子,安安乐乐,无拘无束。这天下,这帝位,我不要了,只求你放我一马。我给你磕头。”
说时把头磕的咚咚响。
李默真被他闹的哭笑不得。
(本章完)
第609章 新朝气象()
隔了两日,皇后杨怡来见李默,见面即道:“哥,你听他一次,放过我们吧。”
李默不好回应什么,让她进来,见她身边跟着一个十来岁的男童,身材瘦弱,面色苍白,似乎刚刚大病过一场。
便问是谁,杨怡扶着那孩子的肩膀说:“他便是虎头。”
原来这是宁买昌唯一的儿子,乳名叫虎头。
杨怡望了眼侍立在殿外的虎头,从女官手中拿过一份厚厚的卷宗递给李默,说道:“皇帝幼年被恶妇勾引,损伤了元气,终生不能生育,这孩子乃是石芙蓉与卫士通奸所生,证据确凿,不容争辩。”
李默悚然动容,又瞧了那孩子一眼。心里明白这是杨怡为了保住这孩子使的自污之计,宁买昌幼年确曾被宁是真的侍妾诱奸过,身体也的确很虚,但李默秘密调查过,他是有生育能力的,杨怡失宠,至今无所出,石芙蓉得宠,非但有了虎头,之前还小产过一次。
现在石芙蓉成了反逆,宁买昌地位不保,这孩子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了。
杨怡抚养他多日,有了感情,为了保全他的性命才不惜造假自污。
李默没有打开那份卷宗,只是对杨怡说:“福祸半由自取,他若能安安分分,我又岂会为难他。”
杨怡道:“你或者不会,但你能保证底下人不会吗?”
李默就叹了口气,捏了捏手中的卷宗,默默点了点头。
杨怡这才松了口气,神情漠然地对李默说:“做皇帝就那么好吗,值得吗?”
不等李默回答,她便已起身离去。
自此宁臣阁仍然是她的养子,但身份已由宁买昌的儿子变成了石芙蓉与卫士通奸所生的孽种,这样身份不要说光复大夏了,就算是活下去都很艰难。
宁买昌是确实不想当这个皇帝了,隔日大朝会上就公开提了出来,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恶狠狠地把太师李默夸赞了一遍,然后当众就要剥掉龙袍让给李默,吓得李默伏地痛哭。
这次大朝会上未能禅让成功让皇帝感到很恼火,所以不久就故技重施。他在皇后的寿宴上又旧事重提,这次他不剥自己的龙袍了,而是给李默准备了龙袍,衣服量身定制很合身的样子,他威逼利诱李默把龙袍穿上。
李默当然不同意,半道就吓跑了。
但皇帝依然不死心,隔了两日他又召见冯布等一干大臣,嚷着要逊位让贤。
事情到了这一步,朝中的官员们但凡眼睛不瞎,手脚不残,都知道应该做点什么了,朝中文武百官开始按官阶高低、权力大小一个接着一个的上表请求李默登基称帝。
朝中官员行动之后,地方大员们也不敢落后,然后是地方诸侯,最后是军中大将,等所有人都向李默表达了拥戴之意后,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咸通三年十月初八,李默在太极宫太极殿接受宁买昌的禅让,正式接掌帝位。
建国号晋,改元隆兴,定都长安,以太原、洛阳为陪都。
立次子李卓为太子。
封逊帝宁买昌为安静公,迁至大明宫,废大明宫为郡公府,赐给金书铁卷,保其爵位世袭罔替。
改未央宫为大明宫,升晋王府为兴庆宫。
政治制度方面沿袭前朝,朝中和地方官员只要宣誓效忠,仍然沿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迅速安定时局,稳定人心,因为建国并非终极目标,建立一个富强、文明、千秋万代的新王朝才是他的终极理想。
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消除周边的威胁,而首当其冲者就是屡屡放水、帮助异族兴兵威胁大晋腹心之地的灵州马氏。
所以等到长安时局稍稍安定之后,李默就主动向灵州马乔山开刀了。
马乔山几次三番勾结匈奴人内犯,已经成为大晋的公敌,趁着新朝初建的锐气,李默起兵十五万,以韩江上为河西道行军大总管,率南衙六镇和禁军神武军、神机军为左路,以凤翔大都督李道成为贺兰道行军大总管率两个甲种镇及地方边军合计六万人为右路,两路并进目标直指灵州城。
马乔山急忙轩向匈奴人求救,匈奴人象征性地派了两个万人队在外围声援一下,见李默夺取灵州决心已定就没有为他们的盟友两肋插刀。
马乔山是个聪明人,知道跟李默死磕下去没有好果子吃,所以就趁着李道成和韩江上尚未形成合围之势前跳了出去。
马乔山放弃了灵州,举族西迁。
他本是马匪出身,强盛时占据州县为诸侯,衰弱时回戈壁草原为匪徒,韧性很强,也很符合逻辑。
李默夺取灵州后,下令加固城墙,派重兵驻守,以李道成为灵州大都督,又设营田所于贺兰山下,屯垦戍边。
收复灵州之后,下一个收拾谁就成了令天下人费解的疑团。
西北三强和河北双雄纷纷遣子进京为人质,上表向新朝表白忠心,拥戴李默为天下之主,一个个战战兢兢,不知道李默会挑中他们中的哪一个来开刀。
但李默却决定先缓一缓。
因为这几镇诸侯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地处偏远,是朝廷的藩篱,而又互相纠缠,一时难以坐大。
新朝初立,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暂时缓一缓对谁都有好处。
晋朝建国之初,一切政体皆照搬前朝,目的是先图稳定,再图进取。此刻天下初定,是到了改革政体的时候了。
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李默是有过深思熟虑的,新朝政体如何设计是经过反复酝酿的,顶层设计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王朝的兴衰。
形成草案之后,交由他的主要幕僚和朝中大臣反复研讨,甚至连千秋学社和翰林院的学士们也参与了讨论。
现在一切皆已成熟,李默开始搭建属于他的王朝。
皇帝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即皇帝,皇帝即国家,这一点容不得丝毫的含糊,任何有损皇位、意图消弱皇权的念头和举动都注定是可耻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此前提下李默也承认皇帝是人不是神,是人就要吃五谷杂粮,跳不出生老病死,精力、体力、智力、情商、经验都会有所欠缺,治理国家的细节方面他需要一些忠心耿耿,情智双高,富有经验、精力充沛的助手。
反映在新朝政体设计上,皇帝在独享治权的同时又给了臣子们参与治理国家的机会。
(本章完)
第610章 墨拟和朱批()
第一步,罢政事堂。
政事堂统管六部,独立于皇帝,有权直接以自身名义发布政令。
皇帝对政事堂的监督手段有限,一旦遇到昏君或权臣,极有可能造成君臣形势易位,内外倒悬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