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303部分

宁州江山-第303部分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嗜血怪兽大量出血,它哀嚎着,拼命挣扎,它越是挣扎伤口就越大,出血量也就越大,终于造就了井喷之势。

    他最后闷哼一声倒在地上。

    庞大的尸体任由别人去宰割。

    但李默的荣耀也是短暂的,隔天就断送在了一场暴风雪的手里,就在突厥主力被彻底击溃的第二天,草原上迎来了这一年的第一场大雪,一夜之间气温陡降十几度,大批来自南方的夏军士卒被冻死。

    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残酷的冰雪里。死状千奇百怪,令人扼腕叹息。

    “各部伤亡数字不断飙升,冰雪封原,粮道断绝,七万军马缺粮,情势万分危急。”

    “撤军是肯定来不及了,这个冬天我们可能要在草原上度过。”

    “你说的轻巧,草原上过冬,只怕都得被冻死。”

    “那你说怎么办?“

    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李默淡淡说了句:“撤军。”

    似一瓢冷水倒进沸腾的锅里,鼎沸的议论声瞬间熄灭。

    “突厥主力已经被全歼,王庭也被我们攻灭,突厥汗国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没有必要再留在草原上,现在全力撤军。能走多快走多快。”

    “哥……大帅,我们得到情报说突厥可汗正向北海遁逃,身边仍有上万人马,一旦让他逃脱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应该追过去,彻底灭掉他。”小七一边使眼色一面叫道。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另一种想法,此刻撤军当然对将士有利,却不利于大局,更与皇命有违。此刻漠北刚定,正应该北上追击突厥残部,向西扼守熊倪儿山。

    李默挂念将士们的安危,担心风雪严寒之后,会出现大面积的非战斗减员,撤军是得军心的举措,但注定不能得君心。

    皇帝要的是大局,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平定漠北,多死几个人有什么关系?

    所以他要劝李默,劝他暂时不要撤军。

    “大帅,匈奴屯兵熊倪儿山北麓,末将请命攻占阿拉善山口,阻挡匈奴人。”

    尚铁牛见识到了草原骑兵的真正实力后,心中十分忧虑,业已腐朽的突厥尚且如此凶悍,那新兴的匈奴人又该凶悍到什么地步?

    不扼守阿拉善山口,将来有多少硬仗要打,要多死多少人。

    “阿拉善山口很重要,但孤军驻守势必不能持久,而且缺乏后方的支持你这种牺牲也毫无意义。撤吧,临走之前尽力蹂躏这片土地,把一片死寂留给匈奴人。”

    李默还是不同意继续滞留在草原,今年这场严寒与往年不同,是变态的冷,他咨询过多个熟悉草原的土著,都说这次寒流是平生所未见。

    夏军这次能大获全胜,不是军马有多强悍,而是熊倪儿山之战后突厥已经油尽灯枯了。他们打的是顺风仗,胜之不武,而且身为统帅,李默比所有人更能明白夏军的软肋在哪。

    脆弱的后勤补给能力,在春和日丽的夏秋季节尚且出现很多危机,一旦大雪覆盖草原,只怕会彻底崩断,断了补给的十万大军不必敌人反扑,不必严寒侵蚀,自己就能把自己饿死,所以必须得撤军,刻不容缓。

    他当然知道穷追突厥可汗的重要性,也知道阿拉善山口的重要,更知道皇帝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只是,真的需要以十万条人命作为代价去冒险吗?

    不,十万军马是跟他出塞的,他有义务把他们带回去。

    所以他坚持撤军,立即撤军,军令如山,不容置疑。

    但李默的撤军命令却受到了来自行辕的阻挠,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皇帝下令大军留在草原,找一个避风的地方,至于粮秣,他会设法转运过来,他有这个信心。

    皇帝的心思李默能猜得到,击杀突厥可汗,一举毁灭突厥,然后把突厥旧地统统归入大夏的版图,如此一来,大夏的版图至少可以扩大两倍,到那时候大夏王朝在地图上看起来将变得非常饱满圆润,美若天仙。

    皇帝的诏令让监军使胡春鹿就像打了鸡血,变得十分兴奋,他竭力反对李默现在撤军,负责保卫监军使的五百禁军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捍卫皇权的尊严。

    李默决定退一步,把进退的权力交给全军将士,所以就有了第二次军前会议,尚铁牛再次请求出镇阿拉善山口,扼守帝国的北部边疆。

    李默邹起了眉头,这小子是怎么回事,一门心思的犯浑呢。

    有些话李默不方便说,小七就无所谓了,他叫道:“尚将军,你逞什么能,那阿拉善山口是那么好驻守的吗,没有大军做依托,那就是块死地。”

    尚铁牛道:“阿拉善山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可以用很少的兵马守住,一旦守住就可以有效的阻滞匈奴南下,为明年春夏肃清草原残余创造条件。否则,大夏的北疆仍然不会平静,数万将士的血就白流了。”

    (本章完)

第446章 猜忌() 
李默听了这话不觉眼睛一热,诚然尚铁牛说的是有道理的,只是,孤军镇守阿拉善未免太过凶险,这场旷古未见的大雪暴,绝非人力所能阻止,皇帝的诏令他不能直接违抗,但终究是不能听的,他身为前军主帅必须对整个军队负责。

    “我只需五千兵马,坚守至明天秋季,届时若无援军,我自己退回来。尚铁牛蒙受皇恩多年,今日正当以死报效。”

    尚铁牛话刚说完,监军使胡春鹿就拍案而起,激动地叫道:“好,尚将军,大忠臣,明知不可而为之,真男儿也。”

    小七撇撇嘴,咕哝了一句,胡春鹿没有听清他说什么,李默却听到了一点,于是瞪了他一眼。小七则瞪了眼胡春鹿,这老阉真特么可恶至极,这是要送他兄弟去死啊。

    他希望李默能硬起来,挫败胡春鹿的阴谋,却又本能地感到绝望,尚铁牛决心已定,李默又能怎样?

    小七算的没错,李默已经改变了主意。

    他含泪将尚铁牛扶起来,古之君子,明知不可而为之,是为大丈夫也。

    尚铁牛这么做可不仅仅是出于为大局考虑,也是为李默和十万北伐军马考虑,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默有权力撤军,但恶了天子之心,又岂有好果子吃?

    要让天子网开一面,就必须得有人做出牺牲。

    尚铁牛主力进驻阿拉善山口,偏师去追击突厥王,然后大军规避严寒南撤,里子、面子都有了,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军前议论的结果,留下尚铁牛率七千精锐进驻阿拉善山口,李默与十万大军仍按原定计划南撤。监军使胡春鹿不是迂腐之辈,尚铁牛自我牺牲,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也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草原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将士们也实在是太辛苦了。

    李默对众将道:“公文往来迁延岁月,我们每耽搁一天就有几百士卒冻死,现在是一刻也不能再耽搁了,全速撤离草原,圣上若有责罚,由我李默一人承担。”

    三路大军北伐后,大青山…阴山…贺兰山…河西走廊就变得热闹起来,受寒流的压迫,大批草原游牧民南下避难,与边军发生激烈碰撞。

    宁是敬亲眼目睹了草原战争的惨烈,对李默执意撤军多了一层理解。

    更何况行前他曾对李默说过前方的事李默可以见机行事,务必妥帖周到,不必事事禀报,这一点他还是能分得清的。

    突厥王庭覆灭,可汗逃去无踪,突厥汗国彻底覆灭,这是他宁是敬的奇功,是他宁是敬的功德,凭着这件功德他宁是敬就对得起列祖列宗。

    万岁之后他也有脸面见他的兄长于九泉之下了。

    从突厥覆灭的喜悦中刚刚清醒过来,宁是敬就想到了一件事,他问关东和:“攻破王庭后,突厥的宫廷密档哪里去了?”

    关东和道:“前军奏报,威远军攻破王庭时,突厥人放了一把火,烧了皇史宬,虽经全力扑救,但火势已成无可挽回,所有的密档都毁于一旦。”

    宁是敬瞪眼道:“这是真的?”

    关东和一时不敢接话,宁家跟突厥的渊源太深,突厥人的手里握着宁家太多的秘密,早在李默北进的时候他就奉旨派人随军去接收这些东西,李默也亲口答应尽力配合的,怎么搞到最后却来了句付之一炬了呢。

    真的付之一炬,还是在付之一炬前被转移了,甚或是这根本就是一个弥天大谎。

    关东和不在现场,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接收皇史宬的人是关东和亲自选定的,李默只是协助配合,如今事情未能办成自然是他关东和脸上无光,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便小心地劝道:“突厥已经完了,所谓死无对证,将来若是有人旧事重提,那就是造谣。再圣明的君王也躲不开流言蜚语啊。”

    宁是敬点点头,用力地嗯了一声,心中充满了厌恶。

    他随后找来苏晋,嘱咐他立即撒出人手去寻访那批突厥皇史宬里密档的下落,又指示魏贻仔细查访,重点是关注有没有人暗中转移。

    在草原上呆了三个月后,李默回到了宁州,去的时候是盛夏,回来时正是冰天雪地。

    宁是敬亲自出城迎接,给了李默和北伐将士最高的荣誉,李默却将北伐的荣誉让给了将士们。

    听说尚铁牛不畏艰险率七千兵马孤军驻守阿拉善山口,宁是敬大为赞赏,立即下诏封为忠义侯,升期门军将军,将其所部归入禁军期门军名下。

    李默向宁是敬请罪,一则未能生擒突厥可汗,二来擅自下令撤军,

    宁是敬道:“世上事不如意者常有八九,青山犹在,何惧无柴。”

    一时昭告天下,册封李默为武定郡王,加太师。封西路军主帅傅西山为武威郡王,加太师,封东路军主帅邱清明为蓟州公,升期门军大将军,封副帅宁桑镇北公,赐名宁全忠,主持幽州军务。

    罢宁州行辕,设宁州大元帅府,以李默为大元帅,关东和为长史,主持西北军务。

    北方事了,宁是敬銮驾返回长安。

    这一年的冬天奇寒无比,宁州城内积雪近两尺,大雪过后,道路断绝,城中粮价飞涨,贫民饥寒交迫,路有冻死骨。

    兴元府长史陈河阳建议李默开仓放粮,平抑粮价,赈济平民。

    李默正要同意,却见座中喝茶的孙大牙朝他使眼色,便对陈河阳道:“此事需得同关长史商议。”打发了陈河阳,却问孙大牙:“你这老怪,有什么话为何不当面说,河阳也不是外人。”孙大牙放下茶碗,抹了把嘴说道:“不是猜疑他,而是这件事不那么光明正派,担心有损你的颜面。这放粮的事我劝你三思。自北伐击破草原后,你的声望已经达到巅峰,不顾皇帝诏令,下令三军撤退,可巧就奇寒无比,冰冻三尺,粮路断绝,若非你顶住压力,只怕十万将士都得葬身冰海,三军感激你的德行,奉你为神。你想想皇帝知道这事会怎么想?”

    李默苦笑道:“我做军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皇帝怎么想,我怎么不知道,只是我忍心十万军马随我困死在冰原吗?”

    孙大牙道:“你不忍心,有人就忍心啊。东路的宁桑,皇帝一句话,人家就留在了镇东城,粮路断绝,一万大军饿死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就他带着一百人回到了幽州,非但无过,反而有功。不仅破格封了镇北公,还替代邱清明成了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