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毛的一生-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划?”荀攸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嘴角同时浮现一丝冷意,冷笑道:
“陆家甄家相继召回负责石炭运输商队,目的就是以断绝石炭供应威胁主公,进而达到你们抵制糜家来投的目的,我说的没错吧!”
面对荀攸的激动,甄夫人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顺着荀攸的思路继续问下去。
她道“按照荀先生的意思,那如今最该紧张的不应该是你家主公吗?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曹公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你该不会以为他对此尚不知情吧!”
闻言,荀攸顿时愣在当场,一句话也说不出!
第752章 东莱,东莱()
第三百四十七章
“是啊!主公为何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呢?难道他真的只是不知情吗?”
一时间荀攸心乱如麻,此时他仿佛意识到自己似乎从一开始就错了,不是小错,而是错的极其离谱!
“这件事从一开始,只是甄家召回了数支商队,从始至终甄家和陆家都没有说过要抵制糜家进入啊!换句话说,这一切都不过是自己的猜测!”
荀攸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想当然!
“自己实在是太想当然了!甄家与糜家同为天下巨富,如今同时投到同一位主公麾下,那便是一山有二虎,绝对不能和平相处啊!这么想没问题啊!而且,每次无意中提起糜家来投这件事时,陆东给出的反应都是极为暧昧,言语不详之下难免让人多心,这也是在情理之中啊!啊!不对!一切都不对!
先是通过言语不详的回答来暗中引导众人的思路,进而让大家走进他预先设定好的误区”
想到这里,荀攸忽然意识到,这一切似乎都是陆东刻意为之!
“陆东没有你想的那么无聊!”
似乎看透了荀攸的想法,甄夫人平静的说道“陆东曾经说过,他之所以对糜家来投兴趣缺缺,不是因为他惧怕糜家的到来会取代我甄家的位置,而是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在乎过!说白了,他对糜家从来都没有放在心上过!”
尽管这话听上去极其猖狂,但是荀攸就是觉得,天底下只有陆东才能说这话!
“夫人能否直言相告?”荀攸不想再兜圈子,他站起身,如同学生对待师长一般,朝着甄夫人恭敬一拜。
这一拜,顿时让甄夫人肃然起敬。
默默点了点头,甄夫人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交到荀攸手边,轻声道“这是陆东特意留给你的”
迟疑的接过信纸,荀攸一头雾水,他疑惑的看了甄夫人一眼,却见到后者满是鼓励之色。
“看完你就明白了。”甄夫人这样说。
“公达吾兄,当你得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身在去往庐江的路上了”
呼!
看完信,荀攸忽然长舒一口气,他先是小心翼翼的将信纸叠放整齐收进衣袖,然后抬起头有些错愕的看着甄夫人,疑惑道
“陆东说的是真的吗?他真的打算把将作营移到东莱?”
在荀攸就心中疑惑一一向甄夫人寻求解答的同时,身居自家书房之内的曹操正对着一封信看的出神。
信同样是陆东留下的,而曹操已经看了不止三遍。
“为什么是东莱,因为东莱地处青州最东边,紧邻辽东湾,把将作营转移到东莱,可以极大地减少石炭运送路程,先前石炭自幽州运抵青州后,还要经过陆路转运至陈留,这一路最少也要半月路途,可一旦将将作营转移到东莱,石炭一到岸半日内即可运到将作营库房,这样无疑大大减少了运送时间,一步快步步快,将作营势必也将随之飞速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火药威力的不断加大,今后将作营生产的武器威力将会成百上千倍的激增,到时一旦发生意外,极有可能对陈留城造成极大损失!所以为了避免这类惨剧发生,将将作营转移到地广人稀的东莱,势在必行。”
“选择东莱,更为重要的理由还有一个。这一次豫州袁术以奇兵犯陈留,若不是老天庇佑,陈留必然失守,一旦陈留失守,那我等为之奋斗数年的心血顷刻间将成为袁术的战果!所以为了避免此类情况重演,将作营必须寻找到一个坚实的后盾,而东莱便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东莱有天下最强的水军………青州水军!有青州水军在,将作营完全处在不败之地!”
收起信件,曹操陷入沉思,脑海中顿时涌现出两个小人,为是否转移将作营缠斗不休。
陆东这封信中把转移将作营的利弊分析的很清楚,按照陆东的计划,将将作营转移到东莱,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一点曹操也很认同。
可是,曹操依旧感到纠结的原因却不在于此,真正让曹操从心底里拒绝的原因在于:曹操觉得自己对青州的控制力实在是太弱了!
如今兖州最坚不可摧的海船是陆家建造的,青州最强水军的军师是陆东的徒弟,青州实际掌控者张辽尽管是曹操的妹夫,可曹操却知道,张辽与陆东的关系匪浅,甚至可以用莫逆来形容!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怎么敢把将作营转移到东莱?先前还不觉得,可自打战事爆发,将作营的重要性顿时凸显出来,让曹操再也不敢忽略这样一个由一群工匠组成的特殊军队了!
此时,与其说曹操担心失去将作营,倒不如说曹操担心陆东造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曹操忽然发现,自己如今获得的一切似乎都与陆东有关系,大到一军小到一名士兵,几乎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陆东的影子:新式练兵法是陆东提供的,新式武器是陆东成立的将作营打造的,将士们的战马从马掌到马鞍都是陆东灵光一闪的结果,更不要说将士们吃的粮食了,如今天下所有州郡都在模仿陈留进行屯田便很说明问题了!
“没有了曹操,陆东还是陆东,可是没有了陆东,曹操还是曹操吗?”
这句话不知从何而起,但是却清晰的印在曹操的心头,每当想起这句话,曹操就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烧红的烙铁狠狠的烫了一下!
此时,那句不知所起的话仿佛一根刺,深深的楔进在曹操的心头,不能动,一动就痛,更不能忽视。
呼!
曹操起身走到窗边,长舒口气,望着窗外萧瑟的秋景,曹操心中同样满是落寞,他此时后悔没有带郭嘉回来,如果郭嘉在这里的话一定能替自己宽宽心吧。
当然也仅仅是宽宽心而已,因为郭嘉与陆东的关系比张辽还有密切
中平元年深秋,雄才大略的兖州牧曹操忽然陷入了无边的纠结之中!
第753章 终章()
终章
没有了曹操,陆东还是陆东。
没有了陆东,曹操还是曹操吗?
袁绍很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刘备也很想知道,江东的那个碧眼少年也想知道,在这些人的心中,他们本以为就这个问题至死都不会有答案。
但是,世事无常,一个从陈留传出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引爆了天下!
“陆东与曹操决裂了?!!!怎么可能!”
袁绍猛地站起身,虎目中满是震惊和不可思议!
“回主公,消息千真万确,是从曹府传出,为了这个消息,我们几乎折了所有的暗桩”许攸沉声说道,神情凝重。
“何以至此?!!”袁绍依旧有些难以置信,他质问道。
“据暗桩回报,曹操发现陆东有不臣之心,将一只军队私自带离了陈留”
“军队?陆东只是文臣,如何懂的统兵?”袁绍冷笑一声,继续道“况且,陆东也无任何掌军威信,军士如何会服他?”
一无兵符,二无能力,袁绍绝对不相信陆东能在曹操眼皮子低下带走一只军队!
“开始我也不信,只是在得知到底是哪支军队后,我信了。”许攸声音低沉,语气中带着一丝明显的敬畏。
这个举动,让袁绍有些疑惑,但旋即心中似乎闪过一个名字,双眼随即绽放出夺目光芒。
“难道是将作营?!!”袁绍吃惊问道。
“主公英明。”
“好!”袁绍猛地拍手叫好,旁人不知道,他袁绍却是在这将作营手上吃过大亏。
可以说,放眼整个天下,除了曹操与一手创建将作营的陆东以外,袁绍是最了解这支军队的!尽管袁绍很不想承认这一点。
此时,许攸忽然跪地,劝谏道:“本初公,如今陈留空虚,曹操点兵欲征陆东,正是您出兵南下,平定天下之际,老臣斗胆,愿追随主公架前,驰骋疆场,平定天下,还万世一个太平!”
一番劝谏慷慨激昂,言辞恳切,听来热血澎拜,许攸觉得,这简直就是上天赐予袁绍的无上良机。
然而,有人却不这么认为。
袁绍的反应很冷淡,他伸手扶起许攸,轻轻拍了拍许攸的肩膀,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抛出了一个让许攸措手不及的问题。
“陆东现在在哪?”
许攸惊讶万分,下意识道:“听说陆东此时身在老家庐江”
袁绍闻言点头,当即毫不犹豫道:“准备车驾,随我去庐江!”
陆东与曹操反目了。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里,被讨论的最为火热的话题,如同火星掉进柴垛,火势冲天,难以收拾。
而随后的一张表格的出现,更是如向燃着大火的柴垛倒上汽油,火势更为热烈,冲天而起。
表格的内容很简单,记录的是一个人的生平,这个人就是陆东。
出走陆家,进颍川游学,遇黄巾作乱,携弟陆莽不远千里投奔曹操,革新演兵法,制定屯田制,创立将作营,制马鞍马镫,创马蹄铁,革新工艺,创立青州水师一桩一件记录的异常详尽,让众多只知陆东名的人,了解了这个出自江东,出身卑微的青年的不凡,更让人明白了陆东为曹营立下的汗马功劳。
表格的最后一句话发人深省,是一句问话。
“狡兔未死,狗何以烹?”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撰写表格之人对曹操的发问。
大业未成,为何要与陆东这样的大才反目?
曹操问自己,但是没有答案,他觉得如果此时不将陆东的痕迹从曹营中清除的话,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至于多大,曹操不清楚,这只是他的感觉。
曾经,曹操依着他的感觉,接纳了陆东。
如今,他依着自己的感觉,与陆东恩断义绝。
曹操不后悔,只是有些难过。
手中这张表格一夜之间,传遍天下十三州郡,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能办到的人屈指可数,陆东就在其中。
但是曹操觉得,这不像是陆东的手笔,曹操觉得,陆东不像自己,是个念旧的人,即便与自己翻脸,也不会做出这种事。
于是曹操将目光从陆东的身上,移到了陆东的周围。
从这张表格中,曹操发现,无论是表格这种新奇方式,还是内容的详实程度,亦或是一夜传遍十三州的魄力与能力,这些都很像一个人的风格。
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庞统。
阿嚏!
海风浩荡,庞统立于船头,任烈风撕面却不动不摇,一年多的浪中历练,让这个黑瘦少年越发成熟。
“表格都散出去了?”
庞统没有回头,目光望着航行前方,深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