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年-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灵犀却笑着摇了摇头。
--------------------------------------
第104章 新的认知
钱灵犀看了石氏一眼,道,“干爹,您当日收了我做干女儿,这个灵犀可不敢赖账。但是堂婶却并没有表示要收我做干女儿,要是灵犀唐突,就有冒昧之嫌了。至于敏君姐姐,她心地单纯,容易给人蛊惑,往后我们便以堂姐妹相待,也是一样亲热的。不怪女儿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堂姐妹不总比干姐妹要更亲?干爹,就这样吧。您说好不好?”
钱文仲微哽,看向妻子,却见石氏笑了,“这孩子说得对,不管是堂婶还是干娘,堂姐还是义姐,只要有真心就是好的,且随她吧。”
她和颜悦色的道,“灵犀,你姐姐不懂事,往后还有不少需要你担待的地方,你可不要见气。我之前也不知道你干爹办了这样一件事,也没备得什么好礼,只有给你姐姐上京时打的一套小首饰,就送你吧。回头再让丫鬟带你去裁几套衣裳,往后就安生跟着婶娘过日子吧。”
她大方的把钱灵犀送的漆盒收下,钱灵犀便也乖巧的将她回赠的礼收下了。那是一套银鎏金的首饰,包括一对花钿,一副耳环和一双手钏,别的也倒罢了,虽然小巧了些,但总的来说,还算精巧。
钱文仲见夫人已经发了话,而且出手并不算轻,倒是不好说什么了。要依着世俗规矩,没个说谁认个干爹或是干娘,夫妻的另一方也要认的。钱灵犀这么解释,确实也说得过去。
只是钱文仲暗暗觉得有些对不起钱灵犀,但他又不能守着妻女过日子,总得要她们之间和睦才行。只好装糊涂,先把此事揭过,预备日后再慢慢给妻子讲道理。
钱灵犀见自己提出这事后。石氏对自己的态度果然好了许多,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这也是她昨晚苦思一夜才想出来的办法,做钱文仲一人的干女儿。又并不跟在他身边,那就不过是个虚名儿而已,石氏也就不必这么计较。担心她夺了钱敏君的宠了。
她们现在还有外敌在外头虎视眈眈呢,哪里经得起这么内讧?不过团圆几日。钱文仲就要启程上路了。
皇命在身,又是带罪之人,实在不敢耽搁。况且军中本就法纪森严,钱文仲原是文官,这回给调到军中任司录参军,位卑官小,又毫无根甚。万一误了期限,连个帮忙说话的人都没有。再说九原那边关虽与京城不远,但一路崇山峻岭,艰险难行,他这路上起码得走一个多月,所以再如何不舍,石氏也不敢十分留他。
这几日在京城只给他寻了几块好皮料子,连做都来不及,就径直打包收进了行李中去。
要去边关的人是早就定下的,何平是老家人了。忠心可靠,头一个得去,郑祥媳妇有孕留下,他也是单身跟去。另有钱文仲的姨娘秦氏和她随身的丫鬟小九。一共四个。剩下粗使的,可以在当地雇人。
这些事情钱灵犀统统插不上手,只好将给干爹打的几个络子,还有精心做的一个小钱袋送去。石氏忙着,没空招呼她,只微笑着谢了一句,吩咐何奶娘接下来,回头给老爷带上。钱灵犀也不打扰,行了个礼就退了出去。
诸事妥当,摆酒践行。钱灵犀随石氏钱敏君,以及石光甫父子一起送出十里长亭,这才洒泪而别。
等到回来,众人都有些情绪低落,尤其是石氏,她和钱文仲成亲多年,虽然已是老夫才妻,可还从来没有这样长时间的离别过。石光甫很体谅姐姐的心情,劝说了几句,便让姐姐回去静一静。钱灵犀自然也不会没有眼力劲儿的在那里惹人烦心,退回自己的小房。伏在床上躺着,心情未免也很失落。
一时小桃进来,以为她睡着了,轻轻的掀开被子替她盖上。钱灵犀感念她的好意,便也没有点破,闭上眼睛养神。
可是忽地,就听见外头有个中年妇人压低了的声音响起,“小桃,小桃?”
“在呢,娘您轻点,表姑娘在睡觉。”
听外头脚步细碎,应是小桃挑开门帘,把她娘放了进来。钱灵犀听说过,小桃的娘在石府针线房当差,她打络子的手艺就是跟她娘学的。
“娘您喝水,这儿还有糕点。”
“行啦,别客套啦,看起来你在这儿过得还不错么?”
“挺好的。表姑娘没什么架子,姑奶奶也很客气。”
“嘁,那一位又不是什么正经小姐,摆得起架子么?你在这儿,就哄好姑奶奶便完了,她才是我们家正经人呢。”
“知道了。您老人家放心,我才没那么笨。”
“少得意,就冲你刚才说姑奶奶客气二字,就知道不怎么聪明?”
“怎么?姑奶奶难道对谁不客气了么?”
“所以说你还小,经得事少。你瞧瞧这回姑老爷带走的几个人,就能瞧出端倪来。”
“这个我知道,秦姨娘年老色衰,肯定生不出儿子来了!”
“岂止?她身边的丫头小九是个粗使的,没什么指望,那两个跟去的男的,老婆孩子可全在夫人手心里捏着呢,真要有什么事,他们敢不替主子卖命?所以当主子的,就没几个不长心眼的,她对你客气,只是觉得你没啥子要紧罢了,在你面前立什么威风?学着点,多长点心眼吧!”
她吞下糕点,饮尽了杯中茶,起身要走了,又嘀咕起一事,“我走了,大姑娘和二姑娘这几日算是给里头的那位连累了,给夫人责罚要做一打荷包。刚请我过去瞧了瞧,这会子我也该回去了,否则那起婆娘又要叫。”
小桃笑了,“那她们没打赏您,让您帮忙做几个?”
“小蹄子,别的事上不见精明,这倒是鬼精鬼精的!你娘要攒几个钱,日后不还是便宜了你们这些做子女的?”
“那也是给兄弟留的,又没我的份!”
“死丫头!有本事你明儿不要嫁妆出门子!”
母女俩正拌着嘴,忽见钱敏君迎头奔了过来,玉翠急急在后面追,“小姐,您不能过去,快回去吧!”
“为什么我不能过来?奶娘跟我说这个……”她的手上拿着只络子,正是钱灵犀做给钱文仲的。
“哎呀,小姐你怎么把这个翻出来了?快给我!”玉翠急得直跺脚,从她手上抢过了络子,就把她往外拖着。
小桃的娘迅速看出点门道来了,笑着悄悄摆了摆手,朝里努一努嘴,“没事儿,她睡着了。表姑娘,你要是喜欢这络子,让小桃教你啊。”
她把女儿往前一推,小桃忙机灵的往里一指,“这原本还是我教她打的。”
玉翠拖着小桃一同走了,“那你到这边来教,服侍着我们家小姐欢喜了,夫人必会好好打赏……”
钱灵犀听着她们几人的脚步渐渐远去,心里——瓦凉瓦凉的。
是石氏把她给钱文仲打的络子和做的钱袋都扣下了吧,她原以为就算石氏没那么喜欢她,可也没那么讨厌她了。可是现在看来,还是她太天真了。
睁大眼睛望着床顶的帐子,有滴泪慢慢从眼角滑下。至此,钱灵犀终于将那最后一点关于前世的,不切实际的希翼给泯灭了。
这一世的石氏,不再是她上一世的娘亲,她千方百计护着的人是钱敏君,不是她。
而她,也不是她曾经熟知的那个温柔无害的母亲,她也是一位当家主母,有手段的当家主母。
静静过了数日,钱灵犀很规矩的恪守着一个侄女应有的礼仪,除了请安问好,一切行动听指挥。石氏说她不必再去给外婆和舅舅舅母请安,钱灵犀便不去了。石氏说敏君认生,不能跟陌生的人玩,她就绝不去钱敏君跟前套近乎。每日无事便老老实实在屋子里练练字,或是做些针线,不多言不多语,低调之极。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来日方长,她不着急。
这天午后,涂氏带着针线房的人来了。
钱灵犀现在住着小院东边厢房,侧对着石氏所居的那三间正房,正对着进出的天井有扇窗户,白天无事都是开着的,所以涂氏一进门就能瞧见。
见她带着丫鬟仆妇捧着些衣裳进来的,暗自思忖,这应该是之前石氏让做的一些衣裳得了,可为什么涂氏会亲自送来?她可不是善男信女,无事献殷勤,肯定有问题。
虽然知道石氏不待见自己,但钱灵犀还是很关心娘亲的,坐在窗边假意做着针线,竖起耳朵听那里头的动静。
正屋内,姑嫂二人已经寒喧完毕。石氏再次对弟妹亲自送来衣裳表示感谢,让人奉茶。可茶水进门就奉上了,此时再说,无非就是送客了。
可涂氏听了,却不肯动,依旧坐在那儿,端着茶杯抿了一口,笑道,“大姑奶奶这里的茶水我竟从没尝过,想必是从西康带来的吧?”
石氏淡淡一笑,“不是什么好东西,让弟妹见笑了。”
“大姑奶奶太过谦虚了。”涂氏皮笑肉不笑的,缓缓道出她今日来的主要目的。
----------------------------------------
第105章 不是来要钱的
涂氏打了半天的哈哈,终于对石氏说上了正题,“你和姐夫这些年在外头,虽说偏远了些,但远也有远的好处。起码那边的物价低廉,就是俸禄少些,但日子想必是好过的,可比不得我们京城,动辄都是几十上百两的出入。这些年儿女们又渐大了,家里花销眼看着越来越多,我这成天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相公还总怨我不会过日子,可他们男人哪里知道当家的苦?”
她指着刚刚放下的新衣裳道,“就象这些衣服,都不算面料,光是工钱哪件在京城不要个五钱以上的银子?我这当然不是管大姑奶奶要钱,您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要是做件衣裳家里还找你收钱,那真是让亲戚们笑掉大牙了。只是京城的奴才也刁得很,不过是多加点活。那些婆娘们居然就敢抱怨,说什么原定就是一家的活,现在多的算谁的?把我气得不行,可待要打骂几句,旁边就有人来劝了,都是几辈子在府里的老人儿们,谁也轻易动不得。我气得无法,只好到大姑奶奶您这儿来坐坐,您可别嫌我。对了,这些衣裳我点过数了,只做好了一半,还差着一半。针线房的说实在赶不出来,就请大姑奶奶您多担待着些,过两月一定要他们弄好送来。”
石氏气得差点拍桌子了,她带进京的一共只有两三房,七八个下人,又给钱文仲带走了四个,剩下的还能有几人?要做的衣裳又不是什么绣花描朵的,不过是最简单的夏布薄衣,一人两套,有些还分给自家女人们做了,涂氏拖了这些天才送来,还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她嘴里口口声声说不要钱,可眼下这举动不是要钱是什么?过两月送来,夏天都过完了。她还要这衣裳做什么?
深吸了口气,石氏忍气道,“弟妹客气了。你当家不易,这难处我也知道。不过是迟些时候。等等也是无妨的。”
这回轮到涂氏气结了,怎么她把话点得这么明白,石氏还这么厚脸皮?起身冷笑,“既然大姑奶奶如此通情达理,那我也就放心了。告辞!”
等到出门时,她往地下狠狠啐了一口,“又不是失了男人的寡妇。这么多人到娘家来白吃白喝,也真不要脸!”
她一抬头,却是刚好对着钱灵犀的窗户了,看着那丫头愤怒的小脸,她心中先是一惊,却又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