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宁王妃 >

第138部分

宁王妃-第138部分

小说: 宁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日在太傅府中,你们待在阁楼中,可有发生其他的事情?”玉轻尘出声询问,那一日宋书瑶命人对自己投下毒蛇一事虽可说是宋书瑶临时起意,但偌大的太傅府,那般多的千金小姐上山却没有府中的嬷嬷婢女保护,更让众人避之不及的谭凌轩浑水摸鱼般摸上了半山腰,可见太傅府中怕也藏着猫腻。长孙策治家之严,绝不会出现这样的疏忽漏洞,除非他心中藏着其他的谋算。

    听玉轻尘问起那日之事,简珏收起脸上笑意,面色虽平静却透着一丝严肃,黑眸认真地注视着玉轻尘,轻声开口,“轻尘,长孙策自你入京那日起,便对你青睐有加,你觉得他心中有何谋算?”

    见简珏不答反问,玉轻尘轻蹙眉,眼底却散发出接受挑战的明辉之光,心下细细回想、慢慢揣测,这才开口,“宋培臣曾说过:我宋培臣的女儿,即便不是生长在相府,将来配个郡王,做郡王妃也是绰绰有余。长孙家到了长孙逸阳这一辈均是清一色的男孙,宋书瑶虽是外孙女,却自幼被宋培臣带在身边,亲自严格教导,长孙策想将宋书瑶接入太傅府,宋培臣定不会答应。宋怡虽是宋家女儿,奈何她是庶出,且生母不是长孙氏,长孙策怕也是看不上。唯有我,半路认祖归宗,与宋培臣之间父女之情不深,此时长孙策对我多加关心,我定会更加偏心于长孙家,因而是接入太傅府最好的人选。我想,长孙策这般执意将我接入太傅府,用意只怕与宋培臣相同。”

    玉轻尘缓缓道来,结合这半年多来所看所遇之事,将自己的结论说了出来。

    简珏见玉轻尘已猜到了那两拨人马的打算,握着她的手微微用力,似是给予她无形的温暖,待玉轻尘停下,这才接着开口,“那日在阁楼中,唐悠然的婢女说出山上遇到毒蛇一事后,长孙策与长孙傅随后便交换了一个眼色,随即又与宋培臣的目光相同地在几名世子郡王身上打转。想来,长孙策原先只是想借谭凌轩而试探我们几人对你的心思,却不想竟先被宋书瑶坏了事,将原本一件小事变成了大事。”

    “于是你将计就计,在湖中投下了食人鱼,让色胆包天的谭凌轩自食恶果。只是,太傅府守备森严,你如何投下那些鱼儿的?”玉轻尘笑着开口问道:“鱼儿不难捉到,只是这食人鱼又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运入京中的?”

    见玉轻尘终于有了一件不明之事,简珏微肃正的脸上立即露出一抹得意洋洋的浅笑,遂开口炫耀道:“自然是有法子。九万大山那样奇异的地形山脉,山崖中藏着多少珍奇异兽,捉几条食人鱼实在轻而易举的事情。别忘了,这香雪楼可是我的产业,酒楼每日需提供无数鲜虾鱼肉,将食人鱼混在这些鲜虾鱼肉中运入京中又有谁会察觉?太傅府守备森严,可后山却是守备最为薄弱的地方,你可记得那些泉水是如何流入湖中的?”

    顺着简珏的提示,玉轻尘回想起当时太傅府东院的后山的景致,后山崖壁上有无数个泉水洞口,泉水源源不断地自洞口流出汇入湖中,如此说来,只需将食人鱼放入山上的溪流中,让鱼儿顺着溪流来到洞口,最后落入湖中。

    如此一来,当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加上当日长孙策为了试探众人的心思而撤走了东院的侍卫,这更加方便了简珏行事。

    简珏始终凝视着玉轻尘的容颜,此刻见她神色中透着一丝了然,便知玉轻尘已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不禁跟着浅浅一笑,却又带着一丝狠厉地开口,“谭凌轩想染指你,长孙策想借谭凌轩试探我们,宋书瑶想借太傅府致你于死地,我岂能袖手旁观?自你在阁楼中对我暗示后,我便将计就计,让袁天立即将香雪楼的食人鱼尽数运到太傅府后山放养,好成全谭凌轩的色胆,让长孙策失算,顺带也给宋培臣提个醒。”

    说着,简珏放开玉轻尘的手,满是薄茧的掌心抚上她如玉的容颜,低声道:“他们胆敢欺负你,我便帮你打回去。”

    玉轻尘听之,心头一暖,抬手握住简珏的手背,将他的手紧紧贴在自己的脸颊上,一时间心中感慨万千,感动之余更涌上一股感激,只是脑子却极其清晰,这些人誓死不肯放过自己,只怕并非是对自己的疼爱,“他们必是有所图,否则岂会在我这个半路认回的女儿身上下功夫?宋培臣口口声声说我足够当郡王妃,怕是早已有将我嫁给四大藩王之子的打算,只是如今还在观望中,想从中选出最有利他的一方。只不过,我与他并无半分父女之情,他怎就放心我嫁入藩王府?难道不怕我反过来对付相府?亦或者,我从一开始,就只是一枚用后便会被立即丢弃的弃子?而长孙策对我这般用心又是为何?他与宋培臣并非一路人,更不是平治帝的心腹大臣,他又是在计量着什么?”

    玉轻尘皱眉,如今猜出宋培臣的用意,却不知他这番用意背后还藏着怎样的阴谋。

    玉轻尘的沉思提问,让简珏平静的面色慢慢变得微沉,目中神色转而变冷,只是抚着她脸颊的右手却越发轻柔,半晌,才听见简珏淡淡地开口,“轻尘,你可知,平治帝登基继位之前,庆武帝早已立下他人为太子。平治帝生母出身低微,母族势力微弱,他是最不具备夺嫡的皇子。”




正文 第161章

    玉轻尘见简珏说得认真,又涉及大夏朝前后两名帝王,便知其中定有辛密之事,敛起脸上的浅笑,面色平静地端坐在简珏身旁,思索着简珏方才说出的皇室事件,出声询问道:“那位太子呢?”

    玉轻尘虽与平治帝并无太多接触,但印象中,那位和颜悦色的帝王却有着一双深沉精锐的眸子,看似温和和善的人,却暗藏着无人能够发现的机锋,且宋培臣老奸巨猾却几十年臣服于平治帝,为他出谋划策辅佐治国,能让宋培臣这样的人甘心伺候之人,定也不是泛泛之辈,那一层和善的表象怕只是平治帝的保护色吧。

    自古皇位之争皆惨烈,平治帝若真如外表所见那般温和无害,怕早与那张龙椅无缘,又如何能够挤掉当初的太子而稳坐皇位二十多年?

    玉轻尘问出此话,便发觉简珏双眸微细,精湛的目光中散出一丝冷芒,随后才听得他接着说道:“那位太子如今住在当初的太子府中。他是庆武帝的幼子,皇后嫡出,自小聪慧过人文武双全,庆武帝及早就下诏封他为太子。只是,因为此事也引得其他成年皇子不服,加之庆武帝后期年纪渐老又发生与匈奴的战事,朝政一时间动荡不安,几名皇子纷纷逼宫,虽被庆武帝压了下去,却也折损了几名本应有所作为的皇子。太子也在那段时间被人所害,往日及其聪慧之人最后成了智障,庆武帝无法,只能将他圈养在太子府中另立新帝。”

    “另立新帝?”闻言,玉轻尘轻蹙眉,心底已有些明白这其中所暗藏的阴谋诡计,一名聪慧且深受帝王宠爱的太子,怎会突然间变成智障?历来储君身边皆有无数暗卫保护,岂会如此容易便遭人暗手?

    不经意间,玉轻尘脑中忽而划过一张苍白的容颜,猛地抬起头看向简珏,皱眉问道:“世子也是那段时间内遭人暗算变成如今这番模样的。二十年前的那场战争,看来当真是牵连甚广。不但你父王母妃皆亡,你兄长成为活死人,就连皇室的太子也遭人毒手。这一系列的事情,只怕不是一朝一夕间便能完成的,更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所能完成的。”

    玉轻尘对简王府世子那张毫无生气苍白虚弱的脸庞记忆犹新,那样一张与简珏极其相似的俊美容颜,此生却只能躺在床上渡过一声,怎能不让人唏嘘难过?

    玉轻尘所言皆是简珏接下来要说的,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简珏接着开口,“平治帝当年为平王,平日里行事低调内敛,表面从未做过私下结交大臣之事,对庆武帝十分尊重孝顺忠心。因而在庆武帝的眼中,没有母族支持的平王是最为安全的,对他的防范也最低。只是,想来庆武帝自己也没有料到,最后坐上那张龙椅的,竟是他最不看好最早封王断绝其帝王梦的平王。大夏与匈奴的战争一触即发,庆武帝不放心将战场交给简王府,生怕简王府会与匈奴勾结,因为听取平王意见,命长孙策与许将军率军前往北方支援简王。长孙策乃庆武帝心腹,许将军乃大长公主夫婿、庆武帝信赖的妹婿,由这两人领军,庆武帝自是放心的。端看平王的意见十分中肯客观,只推举了庆武帝信任之人,并未动弹朝中几名皇子派系之人,便能知晓其人心思深不可测。殊不知,当年官为礼部侍郎的宋培臣已求娶了长孙策的嫡二女为正妻。而平治帝登基后不久,便升任宋培臣为礼部尚书。”

    “如此说来,这二人早已成了一派,只是平治帝行事低调不被人发觉,而宋培臣当年人微言轻,众人的目光自然不会盯着一名礼部侍郎。更何况,宋培臣只是礼部侍郎,并非兵部、礼部、刑部,如此一来,更加能够避人耳目。难怪乎平治帝对宋培臣极为信任,这份一起走过来的相持之情,也足够宋培臣位极人臣,更何况他心思慎密、言行举止极为注意拿捏分寸,即便对扶持平治帝登上皇位有着极大的功劳却从不邀功自满,自然更得平治帝心意。”玉轻尘顺着简珏的话开口,眼底目光微闪划过一丝精锐与寒意,成年往事错综复杂,牵扯出的不仅仅是一代帝王的登基之路,更有简王府的心酸往事,思及此,玉轻尘再次开口,“平治帝目光长远,亦或者他在着手准备夺嫡之时,便也将四大藩王府考虑在内,更容不得四王府坐大。否则待他登上皇位,只怕不容易对付四大藩王。”

    见玉轻尘自自己所说往事中抽丝剥茧找到真相,简珏温柔一笑,将自己的凳子拉向玉轻尘,靠近她坐好,这才继续说道:“他的确是一名深谋远虑的帝王,其心之狠也无人能敌。当年庆武帝皇后与大长公主原先乃闺中好友,因而大长公主是最为拥护太子的。平王却借着匈奴战场一事,将大长公主的夫君派往北方,却不料许将军等人遭到埋伏差点葬身北方,搅得大长公主心神不宁,所有的精力尽数放在北方,因而疏忽了对太子的保护,导致太子遭人毒手成了废人。这番打算、这番计谋,一箭几雕的本领实在是让人钦佩。”

    说道最后,简珏语气越发冷淡,‘钦佩’二字自他口中吐出,带着一丝清浅一抹寒意一分杀气,却又尽数隐藏在淡漠的口吻下,若非玉轻尘熟悉他,只怕是听不出他语气中所包含的这些情绪。

    忆起前几次在宫中种种事迹,玉轻尘心下恍然大悟,难怪大长公主对平治帝从来均是不假颜色,想来大长公主对平治帝是十分不喜的,不仅仅是因为登上皇位的不是她看好的太子,更因为平治帝与长孙策曾让她的夫君葬身战场。而简珏初次进京发生意外之后,众人被带往皇宫,平治帝谈笑间便压下了许炎周的军功,想来也是防备许家在军中有了势力而威胁自己的皇位。

    如今听得简珏说起这些往日,串联起这些日子遇到的人事,玉轻尘心中渐渐清晰明了,不再处于猜测摸索中,如拨开了眼前的浓雾看清了青山的真面目,让人不禁精神一振。

    “只是,平王在庆武帝尚在位之时,竟能将手伸到北方,看来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