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波-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一番高谈阔论之外,就是针对他的政敌。这时他内心所想的是,如何尽快消灭安禄山的叛军?而且是在想,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将太子李亨以及张氏兄弟扯到安禄山的事件,用唐玄宗的手除掉他们。并没有针对性的防御方案。那些朝中大臣听到他的上奏,都在窃窃私语。再听闻杨国忠所谓安禄山不日授首的鬼话,更是相顾无言。张均私底下对张垍说道:“这样无能,却窃据首席宰相之位。想叛军送上安禄山的人头,真是天方夜谭。他这样如何能担当平叛重任?”其他大臣似有同感,一个个面面相觑。
注①:唐朝官名,正二品衔。
第九十一章 地方急报反叛成实事 朝廷震惊平叛作安排(五)()
唐玄宗大失所望,他没有想到杨国忠这样无能。巡视堂下文武百官,却一时愁上眉头。那穿红袍的文官倒好,一班人马济济一堂。穿紫袍的武官则是稀稀落落,三品官阶以上的武将倒是不少,但一个个老态龙钟,如何能够到阵前杀敌?能够担当一面的知名将军,更是少得可怜。只有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腰板挺直,站立在那里与众不同。心想这战事爆发,只靠他一人也不能消灭叛军,怎么也得尽快找几员得力武将前去御敌呀。
他坐在龙椅之上说道:“那胡羯反叛,冒天下之大不违,众位爱卿,有何良策?将其尽快剿灭。”右羽林大将军高仙芝上奏:“启奏皇上,胡羯反叛的目的是要夺取长安,潼关是长安的屏障,先守住潼关,力保京城不失。再调动兵马,四面合围,定能消灭叛军。臣不才,愿领一支军队,前往潼关坚守。保证不让那胡羯越过雷池一步。”
韦见素出班上奏:“启奏皇上,这两天河北各郡县的奏折,雪片似的飞来,报告所有郡县都落入叛军之手。安禄山的叛军,气势汹汹,郡县无力抵挡。皇上要早作部署,调动军队,消灭叛军。”
张垍出班奏道:“启奏父皇,安禄山已经起兵,目前得到的消息,都是叛军一路破城,各个州郡变节投靠,形势十分危急,高将军愿守潼关,勇气可嘉。但是防守不能歼灭叛军,平息叛乱。臣奏请父皇安排人选,组建一支专门剿匪军队,前去迎敌。按照战时要求,开到河北前线,围剿叛军。”
张均出班上奏:“启奏皇上,臣荐奏请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兵去前线,消灭叛军。”杨国忠听说让太子挂帅平叛,吓出一身冷汗,立即出班上奏:“启奏皇上,太子乃是储君,不宜上阵,臣荐举荣王李琬为兵马大元帅,消灭叛军。”他怕太子平定叛乱之后,立了大功,而且统领一班文臣武将,掌握军权。唐玄宗很可能将大权交给他,所以极力反对。
武将系列中,一帮人都不敢说话,高仙芝再次出班上奏:“启奏皇上,安禄山掌管三个军镇之兵,加上收留契丹、回纥的降兵降将,总兵力在十五万以上,不可忽视。臣愿意带一支军队,出潼关正面抗击叛军。保举朔方②节度使安思顺,领一支军队,绕过云中袭击胡羯的老巢蓟城。如果再有一军从济南出兵侧击叛军,三面围攻,安禄山军心动摇,必被全歼。”
杨国忠奏曰:“启奏皇上,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兄长,他前去抗敌不免有诈。如果战事不顺,必投敌矣。臣奏请皇上,免去安思顺节度使的职务,以免又增加一个反叛者,多了一支反叛的军队。”
唐玄宗说道:“速传思顺上朝,众位爱卿,胡羯反叛祸害国家,要尽快剿灭。各自准备一道奏折,明日早朝上奏。”站起来向后堂走去,高力士高喊一声:“退朝﹗”群臣跟着离开了宣政殿。
安思顺接到唐玄宗的加急诏书,得知安禄山反叛,惊出一身冷汗。立即骑上快马,连夜赶往长安。到达皇宫的时候,唐玄宗已经上朝了。
他急匆匆进入宣政殿,跪在地上说道:“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唐玄宗说道:“平身,你来得正好,胡羯恩将仇报,已在蓟城起兵,反叛朝廷,爱卿来得正好。你说说,怎样捉住那胡羯?尽快平尽叛乱。”
安思顺跪下说道:“启奏皇上,安禄山造反,臣早有耳闻,曾经密告过皇上。这几年他们到西域采购优质玄铁和上等马匹,那玄铁制成的刀剑,削铁如泥,一般的盔甲抵挡不住。那西域上等军马,冲锋时速度奇快无比,所向披靡。皇上不可轻视,要调动全国的力量,方可平息。四年前我曾经拦截过他采购来的玄铁和军马,没有成功。帮他押送的是昆仑派的田乾真,此人号称江湖第一高手,我派去的将士中了他的圈套。皇上,我朔方军愿意前往一线抗击叛军,请恩准。”
杨国忠出班上奏:“启奏皇上,安思顺与安禄山是一伙的,应该立即撤销他的官职,打入大牢。”安思顺听了这话,对杨国忠恨之入骨,他跪拜于地,哭泣奏道:“臣对皇上一片忠心啊,请皇上明察。早就向皇上献策,密告了安禄山存有反叛之心,今日应验了。臣与禄山贼子没有丝毫接触,请皇上明察。”安思顺趴在地上,将头磕得碰碰响,以示他的忠心。
唐玄宗看着跪伏在地的安思顺,又看看杨国忠,心想平叛还没有开始,就杀大将,对军队的影响太坏。但安思顺与安禄山有兄弟之名,如果他真与安禄山有牵连,不好提防,必须将他调离军队。对安思顺说道:“安爱卿起来,朕怎能不知爱卿的忠心。但你与安禄山的关系非比寻常,不宜继续再担任朔方节度使了。你认为谁担任朔方节度使最为合适?”
安思顺思之再三,在这性命攸关的关口,他不敢欺瞒唐玄宗。他慎重的说道:“启奏皇上,臣奏请郭子仪统领朔方军。”
唐玄宗并不是昏庸无道,而是年岁大了,精力不足,加之迷恋杨贵妃,以至不愿处理朝庭事务,从而荒废了朝政,让杨国忠专权。郭子仪武举出身,文武双全,他早有耳闻。他对安思顺的举荐还算满意,语重心长的说道:“安爱卿军中不能呆了,到户部去当尚书好了,希望你勤政守职,当好差事。”
宫廷侍卫领着王倡进入大殿,带来了王承业的第二道奏折。杨国忠从王倡手中接过奏折,将其递给唐玄宗。唐玄宗认真看过奏折,突然端正身体,对群臣说道:“那胡羯果然狡猾,他伪造朕的密旨,煽动军士入朝捉拿杨爱卿,已经拿下了北京太原,北京副留守杨光翙已被那胡羯活捉过去了。太原尹王承业带领本部人马抵抗,但敌人的攻势太盛,他被迫撤出太原,在吕梁山区安营扎寨,构建防御工事,抗击叛军,阻止那胡羯西进。北线程千里在云中城坚守,朕已经口谕他招兵买马,抵抗胡羯。胡羯两处受阻,一定会挥兵过黄河,进入中原。洛阳危险。谁愿领兵到洛阳拒敌?三面围攻叛军。”
张均上奏:“启奏皇上,安贼早有准备,中原军力薄弱,需要一位位高能干的王爷挂帅。臣奏请太子殿下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右羽林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统管全局,剿灭叛军。”他又一次举荐太子。
注②:唐朝军镇名,镇治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第九十一章 地方急报反叛成实事 朝廷震惊平叛作安排(六)()
杨国忠最怕太子掌握实权。心想‘如果太子掌握了军权,扫平了叛军,要阻止其进入朝政就不可能了。那时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皇上为了享乐,会自然的将朝中事务,交由太子处理,我的末日也就到了。’马上出来反对,立即上奏:“太子金贵,两军阵前有个三长两短,朝中缺了储君,对社稷不利,不宜挂帅。臣举荐荣王李琬挂帅,统帅三军剿灭叛军。”再一次抵制太子。
唐玄宗没有马上回答,如果按他年轻时的脾气,遇到这等大事,一定会御驾亲征。那也是最好的对策,能够极大地提高士气。但现在年事已高,受不了餐风宿露之苦。太子是最佳人选,但杨国忠不同意太子带兵。他是首席宰相,贵妃的哥哥。权衡再三,还是不愿舍弃杨国忠,觉得他的第六个儿子荣王李琬表现不俗,也可以带兵。思定之后,大声说道:“朕任命荣王李琬为兵马大元帅统领三军,高仙芝为副元帅,总管平叛事务。将飞骑、彍骑及朔方、河西、陇右等地抽调一部分兵力,组成主力军,一举击溃那胡羯。”
高仙芝上奏:“启奏皇上,现在种种迹象表明,叛军气势汹汹,必须全力以赴。臣奏请调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到中原抵抗叛军。”
唐玄宗说道:“为了彻底解决胡羯叛乱,必须配备一批能征惯战的将军到前线迎敌,任命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防守西北边境,必要时带领朔方军开赴北京太原前线,配合主力攻击叛军的老巢。任命王承业为太原尹、卫尉卿,坚守吕梁山一线,等郭子仪到达,一起收复北京太原,进攻蓟城。任命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到陈留招兵,镇守河南,抗击叛军并北上进攻蓟城。任命程千里为特进,充任河东节度使、潞州长史,令其在河东地区招募士兵,坚守云中,抵抗叛军。任命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兼任平卢节度使,立即前往前线,到洛阳招募军士二十万,消灭胡羯,收复蓟城和平卢。”翰林院按照唐玄宗的旨意起草诏书。
唐玄宗心想‘高仙芝组织军队,封常清到达京城,还需要一段时日。’阻止叛军南下,时间紧急。当即又提升毕思琛为特进,命令他立即赶赴东都洛阳,就地招募人马,组建一支新军,抵御叛军,加强洛阳守备。毕思琛即刻起程,奔赴洛阳。
满朝的文武都放心了,散朝之后,张均私下里对人说道:“从军事角度上看,皇上的这个部署,是很好的部署,显示出皇上非凡的应急指挥才能。高仙芝、封常清不在安禄山之下,郭子仪、程千里也是有名的猛将。张介然也是很有名望之人,这多人一起对付安禄山,将他团团围住,加上皇恩浩荡,安禄山那有不灭之理。只可惜太子殿下没能参与。”韦见素说道:“我似乎已经看到凯旋归来的将士,手里拿着安禄山的人头,来向皇上请功了。”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使整个朝廷不能理解。唐玄宗的精心安排,仍然没有抵挡住安禄山的进攻,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唐玄宗几次调整部署,都没有阻止安禄山的进攻,反而被安禄山攻下了长安,逼得他走投无路,这是后话。
唐玄宗回到皇宫,杨贵妃立即来到他的身边,为他捶背,逗他开心。但唐玄宗就是提不起精神来,不住的唉声叹气。杨贵妃说道:“皇上不用发愁,自古以来,都是兵来将挡。我大唐有的是人才,那胡羯灭亡在即。”唐玄宗担心社稷,对杨贵妃说道:“朕精心图治了三十年,开创了大唐盛世。本想老来享乐一番,却被朕最宠爱的臣子扰得朕的晚年不得安宁,老百姓受苦啊。这胡羯的十几万军队,所到之处,惊扰百姓,社稷不稳啊。”
杨贵妃说道:“皇上已经安排了将帅前去歼灭叛军,那胡羯已经离死不远了。平叛的心就让我哥哥和高仙芝这些文臣武将去操吧,皇上尽情享乐,身体健康,就能安定军心。”
唐玄宗说道:“朕不放心啊,国忠不懂打仗,在朝堂上束手无策。仙芝谨小慎微,无大志向,一下恐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