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波-第2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玄宗对高力士非常信任,听到他也这样说,觉得事态严重。冯神威又跪下说道:“启奏皇上,安禄山接诏的时候,没有下拜,不执臣子之礼,目无皇上。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安禄山对朝廷没有奖励有功之臣不满,向皇上要挟。另一个可能,就是已经有了反心,准备造反了。”
唐玄宗已经信了冯神威的判断,但是现在安禄山掌握精兵,如果逼急了他会反得更快。心想只有先稳住他,必须先做好防备再动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杨国忠不懂唐玄宗的心意,立即上奏:“启奏皇上,安禄山反心已露,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去掉他手中的兵权。臣奏请免去他三镇节度使之职,担任尚书左仆射。任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翙所为河东节度使。”
唐玄宗说道:“此议不妥,禄山对朕忠心耿耿,决不会造反。东北三镇的军事主官不准动。朕让兵部起草对禄山歼灭契丹的功劳进行表彰的奏折,还没有起草好吗?要尽快送朕审批,有功必赏。云中太守不大称职,你和见素议一下,让北庭都护府都督程千里兼任云中太守,即日带兵去云中守卫。任命杨光翙兼任太原副留守,与太原尹王承业一起守卫太原。三省按程序上奏,速报于朕,立即下旨。”
杨国忠还要上奏,唐玄宗挥了一下手说道:“办好了这些差事之后,再来上奏。”起身离开。
晚上,杨国忠和冯神威到尚食汤去泡温泉,然而汤池里挤满了人。哪些王公大臣,听说皇上来泡温泉,都接踵而至。
他们一面向皇上献殷勤,一面向贵妃娘娘送宝物。既可以博取皇上的欢心,又可以享受一下温泉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来的人当然多了。
杨国忠对冯神威说:“这里人太多,我们去星辰汤。”冯神威说道:“那是皇帝泡澡的汤池,我们怎么能去?”但这里的人太多,他站着没动。杨国忠说道:“你怕什么?有事我担着。”
“星辰汤”修建于贞观十七年,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池壁造型是南峭北柔,那些建造此汤池的能工巧匠,真是神乎其神,模拟自然界山川河流的造型修建出这样的汤池。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因此得名。没有皇帝的旨意,朝中大臣是不敢到这里沐浴的,杨国忠有特权,守卫不敢阻拦。
第八十八章 假扮花匠华清宫聆密 借说事件海棠汤真言(五)()
在星辰汤里,杨国忠和冯神威一边品尝温泉沐浴的舒适,一边放眼星空,还有妓女的温馨服务。【。m】这就是权势的好处,能有这样常人不能的享乐。杨国忠当然明白,如果失去宰相位置之后,他会与前任宰相李林甫同样下场,他要千方百计坐稳这个位置。
现在他最怕两个人,一是太子李亨,他若登基,杨国忠的后果不堪设想,最好的结果是削职为民,弄得不好会死于牢狱之中。好在皇上身体健壮,五年之内不会有事。有这五年,他可以利用宰相的特权加紧运作,其间尚有变数。
另一人是安禄山,他和安禄山已经水火不相容,不把安禄山扳倒,他随时都会失去宰相的位置,赴李林甫的后尘。因此,扳倒安禄山成了他目前的头等大事。
他拼退妓女和下人,对冯神威说道:“冯大人,你感到危机了吗?”冯神威当然知道杨国忠说话的含意,他抬眼望向星空,用手指着天上的星星说道:“杨大人,天上这许多星星,哪颗星代表你?”
杨国忠说道:“你不要以为可以置身事外,安禄山已经恨上你了,他不下去,你早晚要下去,很可能身首异处。”
冯神威说道:“我只是为皇上跑跑腿,没有实权,他野心勃勃,不会在意我这没有实权的人物。只是你们俩斗得利害,水火不相容啊。”
杨国忠说道:“胡人最记仇,你在皇上面前参了他一本,他会与你善罢甘休?你已经得罪了他,想置身事外,不可能了。”冯神威说道:“皇上信任他,又有什么办法?再说他虽然有心造反,但也没有那个能力。他手下的军士还是大唐的军士,不会跟着他反对大唐。”
杨国忠说道:“对,他是不敢造反,但他要保全既得利益,必须千方百计的巩固地位。我们就拿他的利益开刀,逼他反,他造反了,我们就安全了。”
冯神威说道:“你这种做法太离谱,安禄山要是真反了,岂不血流成河,有多少人死于兵灾啊?”
杨国忠说道:“死几个人算什么?现在大唐有的是人,在册上税的人口有5280万,比初唐翻了两番。只要我们安全,享受荣华富贵,管它兵灾不兵灾。”
冯神威呆住了,内心里想,这是一个宰相说的话吗?视天下生命如草芥。为了自己的目的,江山社稷都不顾了。摇着头说道:“你这做法危险,十几万大军啊,真的反叛了,整个东北都要遭灾啊。”杨国忠说道:“没那么严重,他安禄山是会打仗,但再会打仗也只是一名将军,怎能和皇上相比。他只要一举反旗,就会遭受全国军士的讨伐。三天之内,他的人头就会被送到京城。”
冯神威说道:“你去过东北吗?知道那里的军情和民情吗?就算他的威信比不上皇上,但边将造反,对朝廷是一大害。作为宰相,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呢?我建议最好是让他进京,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管一方事务。”
杨国忠翻脸说道:“你是说让我下台。”狠狠的瞅了冯神威一眼,起身上了池岸。冯神威也站了起来,呆若木鸡,看着杨国忠穿衣。
“海棠汤”里,唐玄宗也在为朝庭的事烦恼,从韦后母女手中夺得政权后,经唐睿宗过度,他已经做了四十二年皇帝了。头二十年他精心图治,将朝庭治理得井井有条,创造了大唐盛世的神话。后二十年,他把朝中事务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尤其是有了杨玉环以后的十几年,整天沉醉于酒色歌舞之中。
而朝中大臣勾心斗角,结党营私,各个集团为了本身的利益相互争斗。他要陪同杨贵妃玩耍,没有精力处理,感到力不从心。不想再为社稷操心劳神,心想太子的年纪不小了,该让他管理事务了。
杨玉环见唐玄宗沉默不语,知道他是为了朝庭事情。便上前抱着他的胳膊说道:“三郎,要注意身体呀,不要太操劳了,朝庭的事有大臣们管理,不会有事的。”唐玄宗说道:“今天国忠和神威来汇报,蛊惑禄山要反叛的言论。这是无稽之谈。但说明国忠和禄山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上次国忠搜查禄山宅第,捉拿他的门客,想方设法在搜集安禄山的罪证。但朕相信禄山不会造反,爱妃要劝说国忠,行为不能过急,不要让他做得太出格。”
杨贵妃说道:“皇上不是已经告诫他了吗,我想我哥哥一定会学习蔺相如的。处理好朝中事务,保证大唐江山,永保盛世。”
唐玄宗说道:“难哪,这些年来,朝庭一直宠着禄山,对他来说,有求必应。这次禄山打了大胜仗,应该奖赏,但国忠反对。他内心之中肯定不满,得了心病。朝庭屡次派大臣代表朕去蓟城探视,朕要他相信朝庭一直对他信任,不至于引起他对朕的猜疑。要知道狗急跳墙,人急了会铤而走险。现在朝庭不断的安抚,是告诉蓟城的官兵,禄山没有失宠。”
杨贵妃说道:“皇上一碗水端平,他们有些小摩擦,不会出大事的。”
唐玄宗说道:“难哪,国忠和禄山已经水火不相容。按理说朕必须作出选择,采取果断措施。要么更换宰相,要么去掉禄山的兵权。可是朕实在舍不得放弃任何一人,这样做会不会留下祸根,不得而知?”
杨贵妃说道:“这两人都很出色,当然不能放弃了,他们对皇上都是忠心耿耿的。”唐玄宗顺势将杨玉环揽在怀里,对着她的耳朵轻声说道:“我感到真的老了,只想和你一起唱歌跳舞。我要让太子监国,将朝中之事交由他管,我们一心一意的享乐。”
杨玉环吓得脸色煞白,接着呜呜咽咽的哭泣起来。撒娇说道:“皇上,这事不行,你还不老,精力充沛得很。如果太子监国,他有他的一帮人,我哥哥就要倒霉了,你愿意看到你的爱相遭受蹂躏吗?而且臣妾管理后宫也不方便,只有让别人来管了。”
唐玄宗叹气说道:“唉,真难那。”他这是第二次将太子监国的事搁置起来了,第一次是杨国忠阻止。现在让太子监国,晚是晚了点,安禄山反叛已成定局。但太子会采取防卫措施,不至于造成那样大的声威,几乎让他得逞。
田乾真在树上听到了所有的对话都听得一清二楚,现在他放心了,皇帝并不怀疑安禄山,以他的能力,如何能知道唐玄宗和安禄山的内心世界?田乾真一直在暗中监听,将杨国忠与冯神威的对话,以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立即回蓟城交差。
第八十九章 吉温入狱重刑致其死 禄山备战图册探部将(一)()
魔杖在手任胡来,暗施伎俩建章台。
君王宠信两边敷,威逼将军酿兵患。
听了冯神威的上奏,唐玄宗虽然对安禄山有些担心,并且有所防范,从军事上作了安排。但是仍然相信在大唐盛世的背景下,安禄山没有胆量反叛。认为谁反叛都是死路一条,安禄山不会不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
安禄山有功,唐玄宗一时之间不好处置,对杨国忠的不断施压,希望能缓和局面。但是杨国忠我行我素,将他这个皇帝的话当耳旁风。
现在杨国忠和安禄山的争斗已经明朗化,唐玄宗也感觉到不好控制局势。这时候必须作出决择,但他不愿泼杨贵妃的面子,下不了决心。明知道安禄山装病抗旨,是对朝廷不满,仍然相信他,希望他来华清宫。对杨国忠发了一顿火,告诫一下完事,继续任由他胡来。
杨国忠虽然被批了一通,依仗杨贵妃的靠山,并不把唐玄宗的告诫放在心上。但唐玄宗交代的事,他不能不做。从华清宫回到长安,直接去了兵部,对韦见素说道:“皇上让程千里兼任云中太守,并且将北庭都护府的兵带一半守云中。让杨光翙兼任太原副留守,与王承业一起守卫太原。要兵部按程序上奏折。”
韦见素眼睛一亮,高兴的说道:“皇上英明,有程千里守云中,杨光翙守太原,即使安禄山反叛,有这两处重镇挡路,长安亦可无恙。”
杨国忠说道:“这样做不是多此一举吗,直接免去那胡子的三镇节度使,他没有兵权,朝廷就没有后顾之忧的,何必这样费事。皇上这样做太不明智了。你还说皇上英明,真是是非颠倒。”
“你呀,首席宰相,只站在你的立场上说话。安禄山刚刚平息了契丹,有大功在手。要免他的职就只能提拔,你愿让出位置来吗?因此该安慰的时候还是要安慰。兵部上奏范阳军官晋级的奏折交到中书省已经快半年了,怎么没有回音啊?门下省等着复议呢。”韦见素拿起笔,准备写奏折。
杨国忠说道:“事情太多,一直放在那里。现在不急,反正东北没有战事,凉他们一下,又有什么要紧。”韦见素说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是朝廷的一惯作法。这样大的功不赏,说不过去。”“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