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风波-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部上报,雨势不会停止,关中地区可能出现水灾。唐玄宗就怕灾年,农业受灾,粮食欠收,老百姓就要闹饥荒了,社稷就要出现动荡。
这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他招见杨国忠,对他说道:“这雨下了些时日了,会不会出现水灾呀?尚书省要组织人到郡县去考察灾情,安抚百姓。如果有必要,就得开仓放粮。”
杨国忠说道:“启奏皇上,今年的雨下得正是时候,农民小麦早就收割起来了,不会影响收成。雨水充足,又有利于秋种,这是好年成的象征。请皇上放心,不但不会受灾,而且是一个大丰收年。”
唐玄宗说道:“话不要说得太满,这雨还在下,真的要是出现了水灾,要清理国库,着手赈灾。”杨国忠说道:“尊旨,臣马上让郡县上报雨情,采取有力措施,作好充分准备。即使出现灾情,也不要紧,国库的粮食多着呢。”
唐玄宗说道:“此事关系社稷之安稳,切不可以掉以轻心,工部、户部、礼部要负起责任来。”杨国忠说道:“臣亲自到郡县去察看,妥善处理,决不会影响社稷稳定。”唐玄宗笑着说道:“爱卿辛苦了,民生十分重要,没有民心,社稷就危险了。隋朝的灭亡,起因就是大灾年闹饥慌。民以食为天的古训是有道理的,切不可掉以轻心。”
杨国忠信誓旦旦的说道:”请皇上放心,臣现在就亲自到郡县去考察,如果确实受灾,组织郡县安抚百姓,保证不出差错。”唐玄宗很满意,杨国忠出了皇宫。但他并没有将唐玄宗的话当回事,回到相府,让信使传话给工部尚书章仇兼琼,要他了解情况。他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仍然在思量着对付安禄山。章仇兼琼重病缠身,并没有组织人到郡县去考察。
这几天,杨国忠也没有进宫,唐玄宗以为他到郡县去了,也没有注意。但雨没有停,他一直认为这是最大的事。对高力士说道:“今年的雨下的时间太长,朕不放心,俗话说水火无情啊你去看看国忠回京了没有,如果回来了,传诏他进宫汇报灾情。”
高力士到宰相府对杨国忠说道:“杨丞相果然回京了,皇上的算计真准。传皇上口谕,首席宰相即刻进宫,不得有误。”杨国忠说道:“皇上这样急着要见我,究竟何事啊?高将军能告诉我吗?”高力士说道:“丞相不是去了郡县吗?当然是询问宰相去郡县调查的情况。”
杨国忠没有去县郡,这下为难了,当着高力士的面他不敢说出没有去郡县的实情。当即点头说道:“我刚到家,先准备一下,和工部尚书章仇兼琼一起向皇上上奏。”高力士说道:“皇上急得很,如果出现水灾,你只怕吃不下饭了。还是现在就进汇报,早一点报告,早一点让皇上放心。”信使向杨国忠报告:“报告丞相,章仇尚书已经重病卧在床上,向丞相请假。”
工部侍郎苗晋卿,不买杨国忠的账,杨国忠怕他向唐玄宗说出没有去郡县考察的实情,那样就捅了炉子。如果让唐玄宗知道欺骗他,即使有杨贵妃保他,他的首席宰相也做不成了。情急之下,他对高力士说道:“章仇尚书年纪究竟是大了,下一趟郡县,回来就病了。我一人随将军一起进宫。”
杨国忠跟着高力士的身后,急匆匆到了紫辰殿,还没有跪下,唐玄宗便追问:“水灾的事怎么样啊?严重吗?哪些郡县受灾严重,哪些郡县较轻?”
杨国忠这才谎了,他不了解情况,不敢乱说,趴在地上不敢抬头。“这样的大事,你敢不放在心上。”唐玄宗紧追一句。
杨国忠心想,‘自己答应了皇上要去郡县察看灾情,现在没有去,如果追究起来,那可是欺君之罪,没办法只得说谎了。高力士说皇上很担心,我就让你吃一个定心丸。皇上一高兴,就不会再追究此事了。’当即说道:“启奏皇上,长安城的雨下得大,下面的郡县下的并不大,今年虽然不是丰收年,年成也不差,没有受灾的地方。”杨国忠不敢说受灾,那样的说,唐玄宗进一步追问受灾程度、地方差别,他就无言以对了。
第七十九章 跳崖殉情绝壁得神功 副相免职灾年报丰年(四)()
唐玄宗说道:“朕不相信,这雨只落在京城,不下到郡县。你亲自到郡县去了没有啊?说来听听。”
杨国忠汗都下来了,他没去过郡县,但如果实说,这责任就太大了。按照朝廷的规定,首席宰相就做不成了。没有办法,只有谎话编到底。他反应很快,心想扶风郡不远不近,说谎不要紧。立即说道:“启奏皇上,臣去过扶风郡,那里的小麦都收上来了,产量比往年要低一些,但并没有受灾。”
“了解到情况就好,老百姓受灾,谁重谁轻官员一定要了解清楚,不然的话赈灾不能到位,容易出现不公,那样会引起动乱。”唐玄宗听了上奏,仍然不大相信,又叮嘱一句。
杨国忠说道:“臣亲自到田间了解,的确没有受灾,现在的雨虽然下得很大,但前一段时间没有下,小麦都收上来了。”
唐玄宗点点头说道:“既然爱卿做了调查,那就好,但仍不能掉以轻心。工部上报,这雨还要下一段时间,水灾说不定就要发生,一定要把抗灾当着当前的大事来做。”杨国忠此时已经全身都在出汗,恨不得一步离开唐玄宗,掩饰内心的不安。低头哈腰,连连称是。
杨贵妃看到杨国忠额头上有汗,知道他内心很不好过,走到唐玄宗的身边说道:“皇上不要太过操劳,现在该轻松一下,我们对奕一盘如何?”唐玄宗看了杨国忠一眼,回过头来对杨贵妃说道:“郡县没有受灾,朕的心就安了。好,现在就轻松一下。”丢下杨国忠起身走了。
杨国忠出了皇宫,回到中书省,立即关上房门,长吸一口气。然后脱下官袍里面的内衣,拧出一滩汗水。他越想越害怕,如果唐玄宗还要追究,他的责任可就大了。为了不让唐玄宗疑心,他让宋昱到农民家中寻找好麦穗。
宋昱找了两天,好不容易找到几根没有腐烂的麦穗,拿着交给杨国忠。杨国忠很不满意,对他说道:“没有水灾地方生产的麦穗,怎么能是这样的呢?没有更大一点,更饱满一些的吗?”
“启禀相爷,几百里内没有好麦穗,到处都是烂麦子。关中地区受灾严重,没有比这更好的麦穗了。”宋昱指着麦穗说道。
杨国忠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夸张的吐出去说道:“给郡县发文,就说皇上十分担忧关中的水灾,为了让皇上安心,郡县不准上奏水灾情况,官府私下里赈灾,上报户部就行了。”
宋昱说道:“是以户部的名义下文,还是以尚书省的名义下文?请相爷示下。”“以尚书省的名义,措辞严厉一些,不要留有余地。”
杨国忠拿着麦穗到皇宫给唐玄宗看:“皇上请看,今年的麦子虽然长得不是很好,但并没有腐烂,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
唐玄宗信以为真,笑着说道:“这样就好,只要有收成,老百姓有饭吃,社稷就会稳定。”
实事并不是杨国忠所说的那样。下面郡县受灾十分严重。都准备向朝廷上奏折,请求赈灾。刚好接到尚书省的公文,都按住不上奏折。但受了灾不能不报,都向户部要粮赈灾。
杨国忠亲自到户部,户部尚书裴宽,不住的咳嗽,杨国忠说道:“裴大人老了,而且身体又差,我本想上奏皇上,让你休养一段时间。但想到你在朝中为官也不容易,这事就不让皇上知道,你暗地里休养,赈灾的事就交给侍郎杨暄。”
裴宽止住咳嗽,喘着粗气说道:“杨暄虽然能干,但拨粮的事十分烦琐,交给他一人,太辛苦了。要不要增加帮手?”
杨暄说道:“尚书大人说得对,就让户部郎中裴冕协助我,我再辛苦一些,完成任务也是应该的。”
裴宽说道:“侍郎很会选帮手,这样我也放心了。感谢丞相,我是有些力不从心了,但皇上的差事,还是要尽力完成。”
杨暄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裴冕,他自己仍然是悠哉悠哉。裴冕十分能干,将赈灾的事办到有条有理,下面的郡县得到支持,多数人都不愿多事,一段时间,没人向朝廷上奏水灾的折子。
扶风太守房琯亲自到田间考察,知道农民受灾严重。虽然也接到了尚书省的公文,可以开仓放粮。他认为这事很重要,有必要上奏给唐玄宗。便向朝廷上奏折,报告扶风郡十分严重的水灾情况。
杨国忠接到奏折,吓了一跳。如果报到唐玄宗那里,就等于否定了他向唐玄宗报告的无灾的结论。这可是大事情,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如果让唐玄宗知道他阳奉阴违,即使有杨贵妃保他,他这首席宰相虽然不至于丢掉脑袋,但坐牢是难免的。他可不能让这权力丢掉,放弃荣华富贵。
当下狠下心来,一不做,二不休,将骗局做到底。他将房琯奏折压住,没有上报给唐玄宗。张渐对他说:“郡县的奏折,这样压着不行,必须让房琯把奏折收回去,重新上报奏折,才能掩盖过去。不然的话,丞相有阻塞奏章的嫌疑,皇上追究下来,那可是死罪。”
杨国忠感到事态严重,立即派他的亲信,中书舍人窦华、侍御史郑昂带着御史台的人,到扶风郡调查。杨国忠授意他们不准说灾,要房琯收回上报的奏折,重新上报没有受灾的奏折。
窦华、郑昂到了扶风郡,直接进入太守衙门,房琯的以为是来赈灾的,亲自迎接。郑昂见面便说道:“你就是房琯,知罪吗?”
房琯说道:“下官不知。”郑昂说道:“你谎报水灾,欺蒙圣上,还说不知有罪。你好大的胆子,尚书省已经下了文案,不要向朝廷报灾。你还向皇上上奏扶风郡受灾严重。皇上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了,就是担心水灾,如果让皇上知道了郡县受灾严重。惊动了皇上,受到惊吓,你担当得起吗?”
房琯说道:“启禀钦差大臣,关中连续降雨,小麦都烂在地里无法收割,老百姓的确受灾严重。我如实奏报,并没有欺骗皇上。皇上年龄虽高,但见过多少大事,一个郡的水灾如何能惊吓了皇上?如果不报就是欺骗皇上,才是犯下大罪了。”
窦华说道:“杨丞相已经向皇上奏报,今年关中地区雨水虽多,但不影响收成,仍然是一个正常的年成。杨丞相是经过调查的,你的奏折与杨丞相的截然相反,所以杨丞相让我们来调查一番。现在就跟我们进京,到御史台去交待罪行。”
房琯傻眼了,他知道到了御史台,他的官帽非掉不可。弄得不好,脑袋都要搬家。呆立着不知如何是好。郑昂说道:“御史台是审查贪官的地方,你如果不想去,我可以网开一面,但你必须认错。”
房琯听了郑昂的话,知道对方并非真的要他去御史台,立即见风使舵,连忙说道:“下官知错,不知如何弥补?”
郑昂说道:“错在那里啊?”房琯战战兢兢的说道:“不该向皇上报灾。”窦华说道:“不想去御史台吗?”房琯说道:“下官不愿去御史台,请二位高抬贵手。”窦华说道:“那怎么办哪?你的奏折还在杨丞相的手上,他正等着我们的回话呢。”
第七十九章 跳崖殉情绝壁得神功 副相免职灾年报丰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