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百年-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如果没有人出手,多尔衮派兵平乱,不失为立一大功。不过鳌拜已经出手下,他的立场便有点微妙。
众所周知,多尔衮向来与鳌拜不和。皇太极不幸驾崩之后,多尔衮对皇位虎视眈眈,与豪格争持时,鳌拜在过程中与他产生了诸多分歧和纠葛。那时他与图赖共同起盟誓,派两黄旗的巴牙喇营兵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外,甚至拔剑指向鳌拜,双方差一步就会刀兵相见。
虽然最后由福临继位,而多尔衮本人成为摄政王,真正把控着朝政时,对于结下梁子的鳌拜,自然各种罪名甚至莫须有的理由,多番打压及处罚。
客观而言,鳌拜完全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多尔衮乃能文能武之全才,甚至是国家的顶梁柱;反而鳌拜就和很多满族官员一样,只是骁勇粗鲁战将,根本不擅长政治。多尔衮有心,绝对可以快速解决他。偏生他与朝中许多官员结交,有一定后台,总是在关键时候得贵人相助,才会侥幸活至今天。
下属陆续向多尔衮传递情报,状况发展令他这位旁观者大吃一惊。鳌拜快速封锁街道、与满达海发生争执、甚至有汉人当众混战厮杀,视满清官兵如无物等等。多尔衮及完颜蒲里古野听罢,最后太阳西沉,鳌拜仍不愿撤兵,更逐家逐户搜查。于此多尔衮笑道:“这头笨牛,早就应该这样做吧!”
多尔衮肯定鳌拜是掌握甚么情报,不然不会如此坚持封锁街道。多尔衮至为关心,是他的目标是要寻找何人何物。据手下观察,对方特别留意稚龄童男,反而成年男人的检查有点马虎甚至是做做样儿。
哪些是重点注意,哪些是敷衍了事,都瞒不过内行人。听罢官兵奇怪举动后,多尔衮略一沉吟,突然整个人惊惶弹起身。
“大事不妙!”
“甚么事不妙?”
多尔衮在书房中踱步,府中下人吩咐可以用餐,他随便扬手,叫下人直接送入房。接连半晌后才能稍微淡定,向完颜蒲里古野解释道:“最近宫中发生很多事,你也许不知道,皇帝似乎换了个人。”
“哦。”
完颜蒲里古野可是“参与者”啊!之前福临一直跟在他身边,奏亦有定时向她禀报宫中情况,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当然在多尔衮面前,她极力装作局外人,才会长时间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如非此时多尔衮心中烦思,否则早就发现身边人有不妥。
“虽然本王曾入宫近距离端详过圣上,外观完全一样,不过表情及神色有点微妙,感觉不是同一个人。”
这是非常大胆的想法,无异于直指有人以假乱真,惑乱朝廷。在此之前多尔衮只是在心中想,从不敢宣之于口。直到完颜蒲里古野回来,他才敢开口直抒说话。
“如果当今朝上皇帝是假的,那么真的又在何方?身为朝夕相对的亲母,圣母皇太后岂会一无所知?敢情当中必有可疑,甚至皇太后亦有参与其中。我已经发散人手调查,可惜至今仍音讯全无。”
多尔衮心情复杂,事关大清国运,他不能置之不管;欲追求真相,却可能会伤害自己最疼爱的人。左右为难下,令他在调查工作上摇摆不定。加之他向下属发出一幅“六岁稚童图”,要他们按图索骥,除此以外再无任何关于当事人的资料,无疑大海捞针,枉费人力及时间。
“即使济尔哈朗那边都有派人搜查,同样一无所获。偏生在这个时候,鳌拜忽然大张旗鼓寻找幼童,焉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耶?我看这大块牛,必然有甚么秘密线索,才敢如此张扬出兵。”
第208章 崇祯十七年七月#051 鳌拜算盘()
听得街上有帮派聚集,更有人比武过招,完颜蒲里古野罕有地不感兴趣。终于多尔衮发现可疑,这不像之前爱凑热闹,凡事跃跃欲试的魔女。
“外面如此热闹,你不过去吗?”
“累了,不想去。反正他们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完颜蒲里古野连日在盛京各处闹事,在赌场中大杀四方,赢钱打人肇事逃逸,早就厌闷,连赌场都没兴趣去。听到甚么帮派冲突,小混混齐打架,心想都是一群虾兵蟹将,有何意思。多尔衮却误会完颜蒲里古野在讽刺清兵不济事,但人家说的是事实。凭她那身超越常识以外的能力,连多尔衮都不敢在她面前造次。
如不是穴中自斗,内有倾轧,加之他一时大权旁落,朝中抵牾之害随至,他早就再次挥军南下,克定中原。当然这次随军必然带上完颜蒲里古野,以为开路先锋。为此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位魔女陪同自己到那一天为止。
“你想我对付他们吗?”
“不用,杀鸡焉用牛刀。鳌拜这粗汉,明天上朝,自必然有好戏可看。”
多尔衮心中盘算,打铁趁热,明天看情况,先参鳌拜一本。快、准、狠地将敌人逐个击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至于济尔哈朗,还得多花一点功夫,只好暂且放过他。
翌天早朝,惯常的工作报告完毕,终于有人提及昨天城中大规模的殴斗事件。皇帝对此甚为好奇,欲究其详。下面的人猜度上意,终于切入正题,说出鳌拜出兵封锁街道之事。扬之欲其明,意图抖在白日之下,一时朝中震撼。
“皇帝”终究是假的,他望向布木布泰,于是话语权转交予这位皇太后。没错,一切和以前一模一样。无论是“真皇帝”抑或是“假皇帝”,都只是布木布泰控制的木偶,从来不曾在大殿上有发言权。
“一切如故”,连朝中元老及臣子都对眼前之事习以为常,才是莫大讽刺。
“鳌拜大人,敢问汝作何解释?”
鳌拜冷哼一声,走出来随便一揖,扬言道:“昨午臣收到下属报告,指街头有帮派打架,张牙舞爪,引起纠纷。由于人数甚多,为求迅速镇压,故不得不出兵。”
多尔衮见时机成熟,往前参道:“禀皇上及皇太后,鳌拜大人身为镶黄旗巴牙喇纛章京,本应统领精锐,护卫皇宫。今私出营兵,只为平息民乱,此中委实不当。”
鳌拜早就不满多尔衮,挺眉斥道:“睿亲王难道不知,民乱械斗,乃动遥我主之本。昔者太宗迁都至盛京,亦是不堪满汉不和。当年东京都城,汉人势多,而满人势少。每有纠纷,必小事化大,两相冲突,惟害我民,甚而内乱。自迁都盛京以来,满蒙虽众,犹不及汉人之盛。昨天骚动,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实为空前。臣忧其持续动荡,必伤我国之根本,遂及早出手,以策万全。”
这番话抑扬顿挫,显然鳌拜亦有备而战。他军功赫赫,又受先帝赐封巴图鲁,论霸气绝对不会输给多尔衮。
多尔衮花一个晚上准备好几种不同的切入位,自然胸有成竹。他凛然反斥鳌拜道:“即使如此,区区市井乱事,何需倾巴牙喇营之精锐?先帝授汝巴图鲁之号,又晋为巴牙喇纛章京,自是要拱卫皇宫,保护圣上。若然街头有人斗殴,只是声东击西之举。待得你引兵出宫,才攻进皇城内时,借问还对得起我主,对得起大清吗?”
多尔衮一字一句均像重拳抡上来,令鳌拜一时脸红气赤,讲不出声。
此时固山额真河洛会趋步上前劾道:“昨天鳌拜强行召营兵,擅离职守,宜应交章论罪。”
“你”
固山额真,论官职比章京高,算是鳌拜上司。这一招落井下石,令他气得说不出话来。整件事上无论如何看待,鳌拜都是吃亏在先。河洛会身为多尔衮的党羽,当然懂得时势,誓要推其一把。即使嘴巴说得公平公正,宽大无私,也是暗藏私心,赤裸裸刺刀插过来。
鳌拜不怕明刀明枪,却寡于应付暗箭。多尔衮煞有介意提到声东击西,在他耳中更是无比刺耳。需知道鳌拜之所以贵为巴图鲁,就是为大清一举攻克皮岛。千万别小看这座小小的皮岛,它是明守军非常厉害,从努尔哈赤打到皇太极,十多年就打不下来这一座小岛。
后来多尔衮的兄长阿济格率兵再攻,众将经过一番酝酿,决定来一招声东击西。当时就是鳌拜领导精锐,偷偷从背后偷袭皮岛。这番攻防战之所以获胜,完全拜运气所赐。这位年青人勇字当头,有前无后,打死罢就,一直线冲最前。后面的士兵见将领走,自然都紧跟上去。
托赖不知道是不是上天赐福,抑或是大明行霉运,鳌拜居然死不去,还成功冲到岛上破坏防线。一如盲拳打死老师傅,鳌拜就是在稀里糊涂的状态下打胜仗,更尽歼守军。
他的作战非常简单,就是冲!冲!冲!
当然有人说这也是实力,毕竟谁赢了,谁就有话语权。无论如何,捉报传到盛京,皇太极自然非常高兴,就赏赐他为巴图鲁,还有提升他为三等梅勒章京。这个梅勒章京又是甚么?将此满语转成汉语,其实就是副将。
在此之前,他还只是一位巴牙喇甲喇章京,亦即是小小的护军参领。由领导几个人的小队长,一擢升为将军。而且这个三等梅勒章京职位最多可以世袭六次,如果后代无犯错,更可以再世袭十二次。六加十二,就是十八代人!
十八代有多长?挪一些比较近的例子,明朝第一代国君是朱元璋,传到朱由检时才十六代,中间约为二百七十六年!还未到十八代呢!跳回读者所知道原本历史,由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算起,直到爱新觉罗溥仪,都只是传十二代!
三等梅勒章京一职,传到清朝亡国都健在,你说神奇不神奇?
好吧,这边的鳌拜当然不会知道那么长远的未来,更不知道原本历史中他伏法,被康熙问罪,连一代都传不下去呢。可见皇帝所谓的诺言,其实都是忽悠人的。
第209章 崇祯十七年七月#052 第三势力()
不过最令鳌拜感到自豪的,却是“巴图鲁”封号。诸君都知道鳌拜外号巴图鲁,是满州第一勇士。究竟“巴图鲁”又是甚么意思?
有趣的是,“巴图鲁”并非满语,它是从蒙语转移过来的“外来语”,原为“拔都”。由于是外来语,亦有其他“音译”,如“巴什克”、“把都儿”、“八都儿”、“八都鲁”等。
在蒙古中,它代表勇将、大英雄,一般是挪为人名。成吉思汗的子孙中,就有一位叫拔都。他曾经统领大军攻占俄罗斯基辅,并侵入匈牙利和波兰。一路打到亚德里亚海的威尼斯国边界,直到离维也纳三十里的地方,忽然接到窝阔台大汗逝世的消息,才下令班师。
当时如果继续打下去,整个欧洲都变成蒙古帝国的领土。后来再吞并南宋,就几乎达成“世界一统”,大家都是蒙古人,齐齐多元融合,可喜可贺。
拔都来到满语就变成巴图鲁,甚至清朝皇帝借用此词当成赏赐手段,大量赐封有功将士。实际上不独是鳌拜,像褚英赐号“洪巴图鲁”、代善赐号“古英巴图鲁”,甚至后来的福康安的“嘉勇巴图鲁”等等。即使是文官,如额尔德尼、达海、范文程等,亦先后获得巴鲁图称号。
越到后世,尤其清中晚期开始泛滥。甚至乎连法国人毕乃尔、英国人麦士尼曾获得过巴图鲁的称号。如果鳌拜知道,会不会哭倒在墙边呢?
闲话扯太远,还是回去主线故事。
鳌拜毕竟对皇太极非常忠心,感知遇之恩,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