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四部曲-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摩的身世,后世传说甚多。弟子林说,他原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后出家僧。但《洛阳伽蓝记》则记载他是西域波斯国人。
达摩是释迦摩尼的第二十八代弟子,同时是天竺宗二十八代祖师。一次,达摩问师傅得到其佛法真之后,去何处传教?
师傅吩咐他去中国,并告诉他不要去南方,南方君主好大喜功,无法领悟佛教真。
达摩在南北朝刘宋(西元年一478年),乘船来到中国南越地方(今广州)。
其登岸处立有[西来初地]一碑(即今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北侧的西来正街一带,古为港口)。光孝寺内有达摩[洗钵泉],俗称[达摩井]。
并建有千年古{[华林寺](初名[西来庵]。寺内的石塔中藏有21颗释迦佛的真身舍利子),相传为达摩所建。
根据《楞伽师资记》,达摩至中国后,成求那跋陀罗的弟子,属於南天竺一乘宗(又称楞伽宗)。
求那跋陀罗,义译功德贤,中天竺人,於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年)译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
后菩提达摩以此四卷本《楞伽经》传授徒。达摩在《楞伽经》之外,又相当重视《般若经》、《维摩经》这可能是他在江南这一带生活,受到江南佛教的影响所致。
传统上的说法,达摩自海路来到震旦后,闻说梁武帝信奉佛法於是至金陵(今江苏南京)与其谈法。
由於达摩与梁武帝的佛教理念不合,遂[一苇渡江]止於嵩山少林寺,於寺中面壁九年,称[壁观婆罗门]。在石洞留下《易筋经》和《洗髓经》。
达摩在西元478年以前,从海路到了中国南越(今海南岛对岸广东地方),师从求那跋陀,当时的楞伽师之一他同时又精通法,在江南一带逗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之后他东渡北魏,[游化嵩洛],教授法。他所传授的法,在当时受到很大的争议,主要的门徒只有道育、慧可、林等人。
《续高僧传》和《楞伽师资记》均未见有梁武帝与菩提达摩晤见的记载。胡适在《菩提达摩考》和《书菩提达摩考后》两篇文章据唐朝初年道宣所撰的《续高僧传》证明,达摩来华最迟在刘宋灭亡(479年)以前,此时梁朝还未建立。
后世佛教徒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达摩法的标。
后世建立的宗世系: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但其世系说法尚存争议。传说达摩留下一草鞋,用来认可二祖慧可。
达摩所教授的法,因资料残缺主要由其弟子林所著。
二入四行说其主要理论,是以[壁观]法门中心。首先,他教授的是大乘佛法,所谓的[入道],即是趣入菩提道。
入大乘道的方法,简要言之,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是[藉教悟宗],即[壁观][宗]是《楞伽经》说的[自宗通],自证圣教,但是要[悟宗],需要[藉教]。
[藉教]依林的说法,是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客尘妄覆,丕能显了],这也是《楞伽经》所持的如来藏思想。
由信仰如来藏,发起[妄归真]的信心,而由[凝住壁观]下手参究。
但在悟入之后,还要发行,以四行在人世间克己利他。达摩的法,简明深入,展现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真面目,开展了中国宗的先声。
四行著重在於劝人在日常生活中去掉一切爱憎情,按佛教教义苦下功夫。理入属於理论,行入属於实践,即法结合教义,也就是菩提达摩的简易法。
南京雨花台的高座寺,相传达摩祖师在此听主持神光讲法,摇头不以然,神光诧异,后追随至少室山,雪中断臂求法,终成宗二祖慧可。
南京长江边上的幕府山下有达摩洞,相传既达摩从此处[一苇渡江]处;江北六合的长芦镇有[长芦寺]遗址,纪念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所建,朝代屡废屡建,现正异地建中;江北浦口有定山寺遗址,达摩一苇渡江后的第一个驻锡的寺院,有[达摩岩]等遗迹,作宗祖庭比少林寺还要早。该寺现正在重建中。
林《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子。]
《洛阳伽蓝记》:[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
《续僧传》:[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教]
《楞伽师资记》:[魏朝三藏法师菩提达摩,承求那跋陀罗三藏后。]
《续僧传》〈慧可传〉:[初,达摩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推求那跋陀罗初祖,菩提达摩二世,下以神秀七世。
梁武帝是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象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记敦煌出土的佚名《代法宝记》
《会元达磨章》:[达磨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曰默然。人莫测之,谓之壁观婆罗门。]
《释门正统》:[独以真法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客尘妄不入曰壁。]
林《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亡心寂默之士,莫不归信,取相存见之流,乃生讥谤。]
《释门正统》:[宗者,始菩提达磨,远越荒岭,来於此土。初无不立文字之说,南泉普愿,始唱别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碧岩》:[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源诸集都序》:[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之法?]
《传灯录》:[二祖说法,祗教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金刚三昧经》说的理入是[觉观],而[壁观]是达摩传出的独特法。
林《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行入者,所谓四行;其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四行?一者报怨行,二者随缘行,三者无所求行,四者称法行。]
《续高僧传、习篇》:[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dian.awr)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pdian.cam阅读。
第六章 大紫荆勋贤;书香门第()
魔侠图录守关者之一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镛,大紫荆勋贤(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授勋及嘉奖制度下的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自1997年开始颁授,表扬毕生为香港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文學馆获颁大紫荆勋章的人士可於中文名字及称谓后加上大紫荆勋贤或gb。)
1924年,生於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以笔名金庸着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
历年来金庸笔下的着作被改编为多套电视剧、电影、广播剧等,对华语影视文化可谓重大贡献,亦尊定其成为华人界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的基础。
金庸早年於香港创办《明报》系列报刊,他亦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倪匡、黄沾、蔡澜)
金庸其家为书香门第,世居海宁县袁花镇,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孙查揆的后裔。
1929年入读家乡海宁县袁花镇小学。
1936年入嘉兴一中读初中,离开家乡。
1937年日军入侵,因战事而随学校辗转余杭、临安、丽水等地,后1938年於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初中部就读。
1939年读初中三年级的他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这是此类型书籍首次在中国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收效不凡。
1941年因在壁报上写讽刺训导主任投降主义的文章《阿丽丝漫游记》被其开除,校长张印通介绍他转学去了衢州。
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学毕业,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因对校内学生党员行为不满而向校方投诉。反被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阅读大量书籍。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乡,曾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1946年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1948年毕业。
2005年10月,已81岁的金庸离开香港,往英国剑桥大学求学,并取得历史硕士、博士学位。
2009年开始,以遥距教育方式在北京大学修读中文系博士,预计在2013年8月毕业。
浙江桃花岛上的金庸铜像。两旁的楹联为着名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1946年秋,查良镛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调往香港分社。1950年赴北京到**外交部求职,但因不满**外交政策而归并重入《大公报》。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期间与同事梁羽生相识为友。而后总编辑罗孚安排查与梁写武侠小说於副刊连载。梁羽生编写《龙虎斗京华》,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写《书剑恩仇录》,引起轰动,顿时金梁齐名。
1956年,与同写武侠小说的梁羽生和百剑堂主在报上开设专栏《三剑楼随笔》,三人合写随笔,给新派武侠留下了一段历史见证。
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1959年於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鵰侠侣》。
1953年至1958年期间。他曾以林欢作笔名,为长城电影公司编写剧本,其中《绝代佳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金章奖。更曾合作导演过两部电影,与程步高合导《有女怀春》及胡小峰合导《王老虎抢亲》。也曾以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还为电影歌曲填词。
1959年,查良镛等人於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
1991年注册成立明报企业有限公司。当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明报集团1991年度的盈利接近一亿元,1991年明报集团香港上市后。他退出报业管理层,於是他从此去周游列国、教书、静修、游山玩水、研经,他在1991年的《资本杂志》的《九十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名列中排第64位,他亦被誉为文人致富的典型例子。
查良镛为《明报》撰写社评二十余年,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传为美谈。
1960年代,由於中苏交恶,中国大陆安全无保障并面临威胁,开始积极发展研究核武器,陈毅在1963年提出了核裤论: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
查於1964年在《明报》发表《要裤子不要核子》社评,反对在贫穷情况下造原子弹。左翼报纸《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等以、亲英崇美、背叛民族立场回应。
直到最后陈毅出面制止了左派的攻击。虽然明报系列并非激进刊物,但文化之大革命爆发时,查良镛和《明报》公开对其持反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