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马行空四部曲 >

第388部分

天马行空四部曲-第388部分

小说: 天马行空四部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96年,他为报杀父之仇,与王罕相约,助金朝攻打塔塔儿部落,杀其酋长,大胜而归。

    1197年—1200年,他战胜篾儿乞惕族人,杀了他们的首领撒察别乞和泰出。

    1201年,札木合被合答斤、朵儿边、翁吉剌等11个部落推举为“古儿合罕”(天下共主),又谋袭铁木真和王罕。铁木真因事先得到情报并做了周密部署,札木合大败而归。稍后,铁木真又灭了泰赤乌部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c)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readnovel。c阅读。)

第十九章 疆域空前,成吉思汗() 
1203年,王罕眼看铁木真的势力要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加之札木合从中挑拨,便主动举兵来侵铁木真。初战,王罕虽被击退,但铁木真的损失也相当大,其军队隻剩下2600人。

    為了赢得喘息的时间,铁木真主动与王罕讲和。稍作休整后,又出其不意地袭击王罕的营帐,王罕父子在败逃中被乃蛮人杀死。

    灭王罕后,铁木真又乘势征服了乃蛮人。札木合也被他的随从捉来献於铁木真。為绝后患,铁木真索性把这个幼年时的“安答”杀死。这样,草原上最后一股反抗他的势力荡平了,塞外纵横数千裡草原上的所有部族都对他俯首称臣。

    1206年,44岁的铁木真在斡难河边的帐前大宴群臣,在万马嘶鸣和群情欢呼下,接受了各部落贵族的参拜,被尊称為“成吉思汗”。至此,一个统一的蒙古汗国诞生了。

    蒙古汗国建立后,成吉思汗為了巩固政权,立即著手完成了对军队、法制和文化等诸方面的组建与改革。

    成吉思汗是靠武力统一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所以对於军队的组建,更是不遗余力。他还扩充了一支由他亲自指挥的1万人的护卫军。这支军队从人员的挑选、武器的配备到战术的训练都非常严格。

    通过这些改革,这个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基本上剔除了氏族社会的残余,完成了封建制度化。

    完成政权的改革,成吉思汗立即开始了对外征服。

    当时,他最想征服的是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它一直是蒙古的“上国”,长期以来对塞外的蒙古族採取一种欺压、屠杀的政策。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就是被金所杀。

    尽管復仇、掠夺心切,但素有头脑的成吉思汗一点儿也不缺乏冷静。他明白,在进攻金朝之前,必须提防西夏的牵制,因為金朝和西夏有盟在先。

    所以,成吉思汗首先拿力量较弱的西夏开刀,在1205年至1209年间三次洗劫西夏,迫使对方答应每年纳贡给他。

    待西夏称臣后,成吉思汗遂於1211年亲自督师伐金。金朝军队虽奋力抵抗,却抗不住蒙古军的铁骑。当时成吉思汗的军队隻有95个“千户”,即10万左右的骑兵,但却在野狐岭一仗击溃了精锐的30万金兵。

    当中都(今北京)失守迫在眉睫时,金朝皇帝隻好遣使求和,以其公主、金帛、童男童女各五百,马匹三千相赠,才使成吉思汗同意班师北还。

    然而,此刻金朝统治者似惊弓之鸟,中都之围一解,便迅速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成吉思汗闻讯后,立即回师攻佔了中都。这样一来,一大片肥土沃地又落入成吉思汗手中。

    把金朝打向河南一隅之地后不久,成吉思汗又出兵侵入高丽(朝鲜),使之称臣纳贡。

    1218年,花剌子模(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杀害了蒙古450名商人,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使臣也遭到了或被杀或割去胡须的侮辱。此事成為成吉思汗出兵亚欧诸国的导火索。

    从1219年起,他率军经波斯、伊拉克等地,绕过裡海,越过高加索,击败札兰丁、古儿隻、钦察和斡罗斯的军队,兵锋直抵克裡木半岛。

    他曾说:“大丈夫最大之欢乐,在於镇压反抗者及战胜敌人,将他们斩草除根,尽夺其所有。使其有夫之妇哀号,以泪洗面。”所以,他的远征十分残酷,铁蹄所至,不少繁华的城市遭到破坏,许多无辜的人被屠杀。

    1227年初夏,成吉思汗在出征西夏途中,不慎坠马跌伤。不久,又得了一种热病。8月25日 ,病逝於寧夏清水县,享年66岁。

    但也有另外几种传说:13世纪40年代出使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节普兰诺?加宾尼说成吉思汗是被雷电击中身亡﹔意大利著名东方旅行家马可?波罗则说成吉思汗是在攻城时中箭而死﹔清代成书的《蒙古源流》又称成吉思汗俘虏了美丽的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王妃侍寝时刺伤成吉思汗,然后投河自尽,成吉思汗也因伤重不治而亡。

    成吉思汗死后葬在哪裡?也成為一个千古之谜。流行的说法有4种:有说葬在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之南﹔有说葬在鄂尔多斯草原﹔有说葬在千裡山﹔还有说葬在阿尔泰山。

    為什麼会这样呢?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留坟塚、碑记一类的标志物,也不公布、不记录在案,所以至今未发现任何一座元代皇家陵墓。

    成吉思汗选择祕密藏身的方式更有自己的考虑:他清楚地知道,许多古代墓葬遭到破坏,不仅仅是為了盗取墓中的宝藏,而且还有政治上或民族仇视的因素﹔种族之间的报復行為往往使许多古代帝王的墓地遭到野蛮毁坏。

    成吉思汗不愿意自己身后遭此厄运,所以选择了祕密藏身的方式。

    在4种说法中,人们认為葬在蒙古国境内肯特山之南的说法比较可靠。其依据是:有关史料记载,成吉思汗生前的某日,曾在肯特山上的一棵孤树下静坐长思,突然脱口对随从说道:“这个地方做我的墓地倒挺合适!在这裡做上个记号吧!”

    南宋文人的笔记中也记载,成吉思汗当年在寧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

    其遗体存放在一个独木棺裡。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為了不让外人看出动土的痕跡,“万马踏平”后,还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且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时,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再也找不到了。

    如今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刮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是个衣冠塚。

    这裡牧草腾碧浪,羊群卷雪花。蓝天绿草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肃然矗立,明黄的墙壁、朱红的门窗、辉煌夺目的金黄琉璃宝顶,使这座帝陵显得格外庄严。

    陵园佔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

    成吉思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观其一生,是在戎马征战中度过的,其功过也集中反映在武功之盛中。

    他的功劳在於:统一了塞外草原诸部落,改变了蒙古族的落后状态,使一个被人轻视、事跡不传的部族震撼了当时的世界。他具有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是创造蒙古歷史的伟人。

    蒙古帝国虽然灭亡了,但蒙古民族却从此保持了独立性而永存下来。他的灭西夏、伐金之战,在客观上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279年,他的孙子忽必烈灭掉南宋,完成了中国歷史上第四次统一,建立了中国歷史上疆域空前广大的封建帝国—元朝。

    忽必烈成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少数民族皇帝,成吉思汗被尊為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业绩对於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现今版图的格局仍具有重要意义。

    成吉思汗率蒙古军西征,虽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破坏,但却打开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就是在此间传到欧洲的,从而為资產阶级文明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成吉思汗的过错在於:远征亚欧诸国,压制了而且凌辱和摧残了已经成為他的牺牲品的那些民族的心灵,使其经济文化陷於长期衰落状态。

    对於这样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风云人物,尽管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成功者之一。成吉思汗是一个颇具魅力的人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c)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readnovel。c阅读。)

第二十章 八方风雨止今宵,锋利的**() 
巨汉骑在一头高大的马背上,身后百万雄军林立,笙旗蔽了长空,更显前者的威武。

    音乐皇一到,风起云涌中战鼓喧天,音乐皇玻е劭凑龌妫鹑绱笳街溃囊欢撂斓兀蟮嘏叵輳窞榱嘶队斓刂械谝晃灰衾滞跽叩睦吹健

    成吉思汗俯视下方的音乐皇,朗声道:「吾之军权,辉煌天下!」。万眾高举齐声欢,声音大的几乎都要把整片天空给吞下。

    音乐皇纵高凌空,心思道:“眼前之眾,倒是真的像狼群一样,立在前方者是草原上的王者,一群狼聚集在一起,是连猛虎和狮子都不怕的。”

    天空传来一道人族的讯息:“。。有个印度商人对花剌子模的城主这麼说:「寧可徒手抓老虎,也不要去惹成吉思汗,你惹了老虎,吃掉的是你自己,你惹了成吉思汗,整个花剌子模都会被吃掉。

    蒙古人,是苍狼的后代,天生就有铜皮铁骨的体魄,与勇猛无所惧的性格,战争对他们来说,是生產方式的一种,因為战胜后,他们可以获得俘虏与财物,而除此之外,打胜仗也满足了他们民族的军事优越感。”

    鄙视一笑的音乐皇,《山渺渺,云渺渺,八方风雨止今宵》一指画向虚空,百万战曲对上百万雄兵,一面倒!

    奔驰而来的无数大军一波又一波的被音给击中,每一曲击就消失一个兵,马背上的成吉思汗看到此场景,手一瞬扬,一神箭完美的射出。

    无视音波的冲击,转眼已到音乐皇身前,音乐皇凌空踏虚无飘渺,虚无九空之速,箭落。

    战歌哄轰!万箭飞越,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音乐皇,护身气劲爆发四周,无物可触其身。

    正当音乐皇已经胜券在握、立於不败之地时,一道辉宏的气势震退空中的音乐皇者。

    来者正是天丧之歌:李贄。

    李贄(1527─1602),明朝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初姓林,名载贄,后改姓李,名贄,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是明朝颇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后被公家迫害,乃自杀,死后一度被泉州民眾奉之為神,称「温陵先师」(温陵乃泉州旧称)。

    李贄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且以「异端」自居。

    针对当时官学和知识阶层独奉儒家程朱理学為权威的情况,贬斥程朱理学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

    诗文多抨击前七子、后七子復古之主张,认為《西厢记》、《水滸传》就是「古今至文」。

    公安派三袁兄弟受其影响较深。晚年颇好史学,据歷代正史纂《藏书》,又广泛收集明代资料撰写《续藏书》,对传统史学观点有所突破。

    李贄承认个人私慾,「私者,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