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异香密码:拼图者 >

第105部分

异香密码:拼图者-第105部分

小说: 异香密码:拼图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拿起来看,却是何志秦发来的,没说别的话,只一个地址和茶楼名字还有包厢号,意思是要我过去那里跟他们碰面。

    我知道那家茶楼在哪,很隐蔽的一个地方,他们选在那里肯定是为了避人耳目,搞得跟特务接头一样。

    我不着急,等小海打完电话以后才招呼她一起走,到了地方,把车停在茶楼后面一条平常不大会有人走的巷子里,让她在车里等,自己进去了,上楼,找到指定的包厢,推门进去,里面坐着个从来没见过的警察,并没看见楼明江跟何志秦的影子,就有点疑惑是不是走错了,正想退出来看看门上的牌子,里面那警察已经站起身朝他对面空着的座位上对我做了个请的手势,明摆着就是在等我,而且明摆着认识我。

    我关上门走到他对面的沙发里坐下,眼前已经有一杯浓酽酽的绿茶泡好了放在那里。

    那人自我介绍说他叫常坤,是江城市公安局刑警总队的大队长,也是楼明江他们那个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

    我怎么都没料到今天会和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碰面,不免有点发怔,但很快恢复原态,脸上还冒出些不正经的神气来,跟他笑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那你就应该是传说中的‘上面’喽?”

    不知道是没听懂我的意思还是不喜欢开玩笑,常坤没什么表情地看着我,也没有说话。

    我就有点尴尬,耸着肩膀自我解嘲地笑笑,说:“没事,随便开个玩笑,我叫苏妮。”

    他说他知道。

    他当然知道,关于我的事情他知道的可不止是名字,大概除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些,其余的他全都知道了吧。派人费尽心思跟了我好些日子,才终于露面来见我,架子有够大的。

    不过他倒是个爽快人,没有废话,开口便直奔主题,问我在“上帝之手”连环案里,有哪些不合常理的地方。

    我把之前跟何志秦他们说过的又说了一遍,然后把今天见到的成冬林的情况说了一遍,就这些,没有更多。

    我自动把王东升告诉我的那部分信息给省略了,觉得没必要什么都告诉,反正他们也不会什么都告诉我。

    我说:“刚才你们的人也都在场,亲眼见过,他们是专家,知道的肯定比我多。”

    他深沉而无奈地摇摇头,说:“今天的事情专家也不一定能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我说:“那也没事,你们肯定会把人带到江城去慢慢研究,总会弄明白的。”

    他再次无奈地摇头,这回份量重了些,说:“成冬林的身体健康不乐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死掉,乾州这边的警方不肯放人,我们未必能采集更多有效样本和数据。”

    我说:“咦,之前你们从这边要走白慈根的尸体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怎么这回要个活人反而困难?”

    他简短地回答说:“白慈根的尸体当时是作自杀案结的,他又是通辑犯,当然很简单。成冬林不一样,照刚才交涉的情况看,乾州警方似乎认为成冬林是‘上帝之手’连环案的凶手嫌疑人,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确很难强行把人带走,你是聪明人,应该懂。”

    我能懂,但是没表态。

    一来一往对话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小心地观察常坤,这男人,应该有点年纪了吧,四十岁?四十五岁?也许没有,但看上去沧桑得很,皱纹和白头发什么都不去说它们了,光那副精神气就给人一种很颓的感觉,仿佛生无可恋却又不得不活着坐在这里跟我对话似的。

    见我不搭腔,他停住,静静地望着我。

    我端起茶杯喝茶,掩饰自己对他抱有的好奇心,然后微微一笑表示对他们与乾州市警方之间的纷争无可奈何。

    他叹口气,目光里突然露出点狠劲,说:“我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仔细了解这边‘上帝之手’连环命案的详细情况,既然你一直参与侦办,能不能告诉我那个叫成冬林的,到底是不是凶嫌。”

    我摇头:“不是凶嫌。但他是案件重要关系人。凭这点你要把人带走也不容易。但说他是凶嫌的话,就更带不走了。谁告诉你他是凶嫌的?”

    他说:“这边的局长。事情太大,各方面的领导都干涉。我就不懂了,重要关系人就重要关系人,为什么要说他是凶嫌?”

    我答:“因为说他是凶嫌也确实说得过去。他是梁宝市那边一起连环命案的凶手,而乾州发生的案子,跟梁宝市的一模一样,如果最后找不到真凶,也许可以拿他结案。这起连环案引起的舆论反响太大,悬着肯定不是事情,反正他真的是变态杀人狂,定他的罪无可厚非,也许还会皆大欢喜。你可能没怎么关注,民间舆论有许多声音都支持真正的凶手,就是那只传说中的‘上帝之手’,从称呼上就听得出来不是吗?”

    一边说着,我一边也在心里犯起嘀咕来,觉得不大对劲,因为这个设想非常完美,“上帝之手”本就应该这么做,他们从一开始就应该在各个命案现场留下能指向成冬林的线索,比如他的外套、他的私人物件、他的指纹、和他尺码的脚印,等九次复仇全部完成以后,再把他抛出来背全部黑锅,这样,不管是从刑侦手段上还是最后的民意上都无懈可击,以“上帝之手”那么高的智商,不该想不到这个方案,可为什么不这样操作?他们现在就把成冬林抛出来,为时实在太早了些,等“浴缸案”和“枯井案”一发生,警察就不能草率定成冬林的罪了,白白浪费这么合适的一只替罪羊。

    太奇怪了。

    手里没了成冬林这颗棋子,“上帝之手”到底要怎么脱身?到底为什么这么早就把成冬林抛出来?难不成是计划中出现了什么不可预知的变数,导致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想不通死了。

    常坤没发现我在走神,他有自己的心事,一脸烦恼的样子,顾不得我脑子里在绕什么弯。

    他凝神沉默一会,垂着眼睛说:“我总觉得是付宇新在里面搞鬼,觉得是他跟局里的领导说了些什么话,他们的态度才那么强硬,而且还拉借省厅的力量阻止我们把成冬林带走。”

    对他这个说法,我实在不好发表意见,因为虽然有这方面的怀疑,但没有切实听见或看见,不能乱说。再者,虽然觉得付宇新算不上是真正的朋友,但也觉得,他不应该是我的敌人,所以只好沉默。

    可常坤显然不允许我在付宇新的问题上持不言不语的态度,重重看我一眼以后问我有没有觉得付宇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我倒也没必要陷瞒什么,说:“确实有点古怪,他好像对提取灵魂进行复制然后植入到别人身体里这种事情特别避讳,连对‘上帝之手’案件的侦破工作都有点懈怠。不像他的风格,觉得好像在遮掩什么重要的情况。”

    常坤若有所思地听着,良久以后,端起茶喝了一口,突然问我:“付宇新和新来的谭仲夏相处得怎么样?”

    我心里一动,很想实话实说,但到底还是留了个心眼,只回答说:“还行,就那么回事,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坏。”

    常坤垂着眼睛看茶面,低声说:“你是聪明人,有些事情,恐怕瞒不过你的眼睛。”

    我假装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135、常坤好像在编故事() 
我的懂装不懂和适时沉默得到了常坤的赏识。

    他抬起眼睛,用力地看我,说:“你果然是聪明人。照理我可以放心,但安全起见还是告诉你一声比较好。谭仲夏是我安排到乾州市刑警大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我的人,而这点,除了我和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我怕你看出不对,跟楼明江他们打交道时多问一句,会影响到我的安排,也可能会给谭仲夏添不必要的麻烦。”

    我的眼皮子不自觉地跳动一下,心里真是庆幸当时管住自己的嘴,没有多问何志秦他们那一句。

    然后我问常坤:“你在提防楼明江?”

    他再次把眼睛垂下看茶面,不冷不淡地说:“你这问题问得多余,我不是提防楼明江,我是提防每个人。”

    我有点迷糊,完全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他说:“很复杂,三言两语跟你说不清楚,你也不必知道这么多。”

    我缓缓点头,捋了下思路,然后问他:“你们派老懒——哦,是谭仲夏,你们派谭仲夏过来,就是为了监视付宇新吧?能不能问问原因?”

    他想了一会才开口:“四年前陈家坞发生连环命案,最后确实抓到凶手顺利结案,但其实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付宇新当时是驻村查案的专案组成员之一,注意,他是自己削尖脑袋非要进村的,安排他在山下坐镇他不肯。最后凶手拒捕被他当场击毙,他朝凶手开枪的确迫不得己,虽然存疑,但也都能够接受他的解释。那之后,陈家坞专案组在名义上是撤销了,实际并没有,只是隐藏起来继续调查那些未解的迷团。当时的成员,除了牺牲的和重伤的以外,大部分都还留在组里,付宇新跟黎绪除外。”

    我伸出去拿茶杯的手突然顿住,对黎绪是四年前陈家坞专案组成员之一这件事稍微觉得有点意外。

    但仔细想想其实一点都不应该意外,何志秦跟楼明江都对她很熟悉并且关心,还有,从前跟付宇新聊天,问他怎么会同意让我一个外行人参与他们的刑侦工作,他说他以前跟一个和我差不多聪明的姑娘也合作过,获益匪浅,这叫“外借智囊”。

    想来那姑娘就该是黎绪了。

    常坤说:“前几天我们派人来取走的那具尸体叫白慈根,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通辑对象,付宇新也是认识的,追捕过程中打过交道,可惜让对方给跑了,所以他没道理认不出白慈根的尸体,却没有第一时间通知我们。还有另外那些,‘开膛案’死者体内的麻醉毒素、每具尸体鼻腔里都发现的粘液等,他经历过陈家坞的事情,该察觉两处的联系并通知我们的,也没有,明摆着是故意隐瞒,甚至会试图湮灭痕迹。”

    我兀自消化一下他讲的内容,然后慢悠悠地说:“这些都是谭仲夏来乾州上任以后发生的事情,我想知道以前的,你们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起觉得付宇新不对劲,需要监视。”

    常坤说:“最初怀疑,就是他击毙陈家坞连环命案的凶手,那时候我们非常需要活口,以破解很多没办法用现代科学和医学解释甚至有点逆科学的现象和事件。我们开过会,尽最大可能留活口,以付宇新的枪法,完全能做到,可他还是把对方击毙了。”

    我不清楚具体情况,也就不便发表什么意见。

    他说:“付宇新开枪的时候,没有旁人亲眼看清楚细节,只能凭当时的情况以及鉴证科根据事后现场对事件进行还原,得出结论是当时确实非常危急,所以考虑到特殊情况造成意识失误,当场予以击毙也正常,就没有再追究下去,但心里一直放不下。”

    我觉得他们好像有点神经过敏,既然对方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连环杀手,疯狂拒捕,情况那么紧急,当场打死有什么不对,为什么要这么纠结,但同时也觉得常坤肯定还有别的原因,所以仍旧只是听,不表态。

    果然,他说:“后来,我们进入一处很危险的地方,就是你上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