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嫡女策 >

第159部分

嫡女策-第159部分

小说: 嫡女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祖父与外祖母原是表兄妹,从小青梅竹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后来也不知当时发生了什么变故,我外祖母最后嫁给了我外祖父,我祖父娶了老太太。听说当时是沈家先来提的亲,我祖父初时不肯应下这门婚事,据说老太太知道后大发了一场脾气。也不知祖父为何又改变了主意,同意娶老太太进门,但也因此,让老太太心中生了嫌隙。

各自成婚后,曲董两家依然是以至亲的身份走动,我外祖父是个心胸阔达的,从不把当年旧事记在心头,反而与我祖父成了默契之交。祖父喜欢母亲小时候乖巧懂事,有心订给老爷,不顾老太太的反对去曲家提了亲,我外祖父外祖母也认为这是桩好姻缘。毕竟两个孩子打小认识,脾气秉性都是熟知的,知根知底,很快就应了。

母亲进门后,老太太刁难不少,只是碍于祖父不敢当真如何,不过占占口头便宜而已,但也因此埋下了更深的不满。外祖父与舅舅为国捐躯,外祖母家中只她一人支持门户,还要抚育幼孙,颇为辛苦,我祖父难免时常照应,如此更是触怒了老太太。

祖父离世,老太太当了家,对我母亲自然越发不待见起来,而且觉得曲家大势已去,我母亲配给老爷是耽误了老爷的前程。但老爷对母亲却是情深意重,自然不会因此而冷落了母亲,反比从前愈加怜惜。老太太在眼里恨在心里,总想趁机寻事,加上祖父临去前有心把董家交给我还允诺我当家,这一点让老太太无法接受,或者因此,就起了那样的心思吧。”

说起来,董老太太的一生是失败的,丈夫不爱她,儿子不听她,她心里难免有些别扭,日子一长,再加上有心人煽风点火,以致酿成大错。她因为深恨曲老太太,连带着厌恶董夫人,不喜董风荷,总觉得风荷身上流着曲家的血脉,让她心生恐惧,感觉她的一切到头来还是会被曲老太太夺走。

比起来,她宁愿选择自己娘家侄女儿,那样好歹能被她掌握在手心里。

杭天曜听的乍舌不已,没想到曲董两家长辈还曾有过这样的恩怨纠葛,难怪董老太太看着董夫人就像是仇人一般。不过说起来,董老太太的醋性实在大了些,董老太爷都走了十来年了,她难道还念念不忘当年的旧事吗?还是因为不想把董家家业交到一直与她不亲的风荷手里,才设计了那样的阴谋,让风荷失去继承董家的权利。

他放下手中的首饰,坐到风荷身边,扶了她肩膀靠在自己胸前:“我一定会想法查出事情真相,还母亲一个清白的。”

“从前,我只当母亲不想提,就算了,可是今儿才知有些事我们想算了,有些人不想放过我们啊,不查不行。我也不是没有打探过,作证的太医第二年就告老还乡了,稳婆一家消失在京城,人海茫茫,几乎无从寻起。而那个账房先生与大丫鬟,被老爷一怒之下直接打死了,所以唯一能作证的就是太医和稳婆了。”她不由轻叹,十一年前的旧事,证据多半毁了,仅有的证人还不知在不在人世呢。如果证人再没了,就得用点特殊的方法了,逼老太太杜姨娘自己招认。

杭天曜把头埋在她肩窝里,搂紧了她道:“只要我们愿意去做,没有做不成的事。”

两人说话间,沉烟沉了脸进来,轻声回禀道:“落霞、月容两个因为非议诽谤主子,被王妃命人打了一顿,居然死了。”

王妃这是想杀人灭口啊,怕牵连到她身上,风荷早已经料到,也不吃惊,淡淡应道:“把落霞的遗体送还她父母,赏三十两银子葬了吧。”其实,这么点事压根不能拿王妃如何,落霞无论活着还是死了都不能指证王妃任何事,因为那本就不是王妃授意她说得,可都是她自己主动说的。相比起来,月容却是冤了一些。

但是,王妃确实罚得过重,这是不是她心虚的表现呢。

申时一刻,男人女眷们都在正院里集合,准备进宫领晚宴。每年,除了除夕,也就这一次数得上规模最大的宫宴了。除夕的规矩却比这次严格,常常只有高官命妇们能参加,这一次却不同,贵族家的公子小姐都能去,比起来显得轻松活泼些。

女眷们走得是西侧门,到了宫门口已经有不少官眷的轿子马车等在那里,按序进去。内侍们遥遥望见杭家的马车,赶紧急走几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安。国舅家自然是不需守那些规矩的,若也站在这里慢慢等待,只怕皇后就得发怒了。

其中有一个内侍是皇后宫中的,笑着领了杭家众女眷越过等待之人先进去了。排除等候的一般都是品级略低些的,真正王妃等级别的都会被人领进去。

下了小轿,风荷搀了太妃,蒋氏杭莹扶了王妃,四夫人携了丫鬟,沿着宽阔的甬道往中宫前去。

皇后早已翘首而盼,一听内侍通禀忙命快请。大家行过礼,赐了座。

今儿这个时候,说得不过都是场面话,有体已话也不敢这时候说,人来人往的叫有心人听了去反而坏事。

酉初,内侍前来回话,晚宴预备停当,官眷们都到了地方,请皇后娘娘过去。

太妃忙领着杭家人告辞,皇后便命人引她们先过去。虽然大家都知道杭家人就在她的宫里,但是她们不适合一齐出现,还是要分个尊卑的。

中秋宴一年一办,都是从前的旧例,并无甚新意,不过借个机会大家拉拉关系。过去时,除了顺亲王妃与世子王妃还未到之外,余下人等都齐了。大家还未就坐,正三三两两说着悄悄话。太妃也不拘着她们,让她们自己随意。

风荷看见苏曼罗正与几个官家小姐站在廊柱下说话,就笑着上前与她招呼。另外两位小姐,一位是苏家别房的小姐,她曾听苏曼罗提过,另一个却不认识。

“我正满殿里找你呢,原来先去吃好茶了。”苏曼罗牵了牵风荷衣袖,与她介绍道:“这位是陈小姐。”

她话音刚落,陈小姐已经款款行了见面礼,自报家门:“家父内阁大学士。”

风荷愣了一愣,想起她应该就是华辰提过的董老爷替他看中的陈家小姐,不免多看了几眼。圆圆的脸庞还有一点点婴儿肥,眉眼很是俏丽,皮肤细腻,两颊红润,虽不能算十分美,但胜在娇俏甜美。只是她的声音却沉稳有力,不如外表那样单纯年幼,隐隐是个有主意的人。

风荷心下亦是满意,不过还要观察一下她的品性,便淡淡应道:“你好。”

陈小姐只是半刻的惊讶,随即就镇定下来,也没表现出十分的不满或者恼怒来,仍是津津有味听着苏曼罗与风荷说话,偶尔插上一句半句,都说得恰到好处。

不远处过来一个女子,生得与陈小姐有三分像,只是眉目间显得阴郁些,上前也不与苏曼罗风荷几人打招呼,只是对陈小姐道:“妹妹,不是让你别乱跑吗?害得我好找。”她说话时隐隐有一种不太将陈小姐放在眼里的感觉,摆出一副大姐教育妹妹的风度来。

风荷细心看陈小姐如何应付,只见她歉意地向另三人笑了笑,才道:“这是我大伯家的姐姐。姐姐方才与另几位小姐说话,妹妹一个人干坐着无趣,便来与苏姐姐打个招呼。左右都是在殿里,又有这么多内侍们在,也不会跑到哪儿去,害姐姐担心是妹妹的不是。”

她虽然自承错误,可是话里也指出了那位小姐方才抛下她一人不管的事,倒是个不吃亏受委屈的。再看形容,一个脸色阴沉,一个笑容满面,当下高下立见。

那位小姐被她抢白了一番,自觉无趣,讪讪说道:“那你们继续说话吧,皇后娘娘片刻就要来了,可别丢了我们陈家的脸面。”

风荷暗暗回忆着陈家的事,估摸着这位厉害小姐应该是他们长房的嫡出女儿,因为是这一辈中头一个女孩儿,十分得陈家老祖宗喜爱,性子有些骄纵。他们长房当年也是个二品的官,不过已经告老了,但老祖宗偏心长房却是改不了的。

董老爷为华辰提的大学士陈大人是陈家三房里出来的,如今算是陈家为官最高之人了。

晚宴的座次是以品阶安排的,居中相对十席,俱是亲王郡王的,往后第二排的席位,是公侯伯府邸的,再次则是没有世袭的高品级官眷,最后一排是低品阶官眷。

而永安侯刘家的席位恰好就在杭家席位后面,两家叙话是极方便的。上次刘夫人想为他家儿子求娶杭莹,杭家与韩家打得热火,他们自然是看出门道来了,那事便不了了之。如今听说韩家似乎有意与杨家结亲,看来与杭家的婚事最后没成,刘家的心思重新动了起来。不过,这次可要慢慢来,免得回头被拒了丢脸,是以刘家一直没有上门提过此事,今儿却是个好机会。

酒过几巡,大家都各自与邻近亲近的说闲话。刘夫人直接到了杭家席面上,先给太妃敬了一杯酒,随后拉着杭莹的手一个劲赞好:“这孩子,是我从小看她长大的,品貌不说,就这爽利的脾性,颇合我的胃口。想来太妃娘娘与王妃娘娘都舍不得吧,恨不得长长久久留在身边呢。”

她刚过来,王妃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刘家果真是瞧中了杭莹,再听这话,脸白了白,不过忍着没有说话,看太妃应对。

太妃亦是笑着摸了摸杭莹的胳膊,笑道:“可不是,你是知道的,咱们家孙女儿原就少,她姐姐们都出了门子,只剩下她一个能常常陪我玩笑几句,我是真舍不得她。不过,女孩儿,年岁到了,也是耽误不得的,总不能为了陪着我这个老废物而一直留着她在家吧。”

这些时日来,杭莹历练了不少,很快听出长辈话里隐含的意思,微微红了脸,低头不去看人。

刘夫人看太妃没有一口拒绝的意思,越发欢喜,索性说道:“我要是有这么个乖巧懂事的女儿,我定也不肯早早放她出门了。听说郡主都跟着娘娘学管家了,这可了不得。”

王妃不好再躲,浅浅笑道:“我看她成日在家也是胡闹,便把她带在身边,正好拘拘她的性子,究竟能学什么呢。”

“娘娘太自谦了,郡主聪明灵秀,那些俗务怕是一学即会的,倒也不需心急呢。”她似乎有详细打听的意思,倒把个杭莹看得十分不好意思起来。

王妃被她这话一捧,也有三分欢喜,便顺着应道:“能如夫人所说,我就放心了。”

刘夫人看话说到这份上,当着女孩儿的面不好继续深入打探,就道:“记得贵府上园子里的桂花开得极好,回头得了闲,太妃娘娘王妃娘娘可别嫌我去骗吃骗喝啊。”她这是点明了自己有意思正式上门提亲。

王妃怔了一怔,手中的杯子晃了晃,还好没有掉下来,容颜却有几分惨白。太妃暗暗看了她一眼,只是笑着与刘夫人周旋:“这是怎么说的,咱们两家是姻亲,原该多走动,那可说定了,夫人到时候一定要来赏花吃酒啊。”她把两家的关系界定在姻亲上,当然是指大少夫人的,又说明是赏花吃酒,到底留了回旋的余地。

刘夫人听了也不恼,她深知自己儿子身子不好,出身好的女孩儿家里都不一定肯,杭家这样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正因儿子身子不好,她才要与他寻个家世背景好的媳妇,日后震住侯府,以免庶子女上台。

原来永安侯虽是个行事低调的人,但家里总有几个姬妾,其中两个还生了庶子,一个大些都十三了,过几年又是一个麻烦,小的今年也有七八岁。刘夫人只这么一个儿子,不可能不为他考虑。儿子凡事都好,可惜了身子不好,脾气温厚,不爱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