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28部分

权驭大明-第28部分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什么人如此蛮横?”李宏宇掀开窗帘向前望了一眼,只见过来一队仪仗鲜明的队伍,心中立刻意识到来者何人,不过他并没有点破,而是故作不知地问向了坐在对面的赵氏。

    “是襄王府的王爷。”赵氏微微一笑,回答了李宏宇的“疑问”。

    “原来是襄王府!”李宏宇故作恍然地点了点头,实际上他早就猜到了是襄王府的人。

    原因很简单,能摆出如此气派的人襄阳府只有两个出处,一个就是坐落在襄阳城的襄王府,另外一个自然就是襄阳府知府了。

    不过据李宏宇所知,襄阳府知府行事还算比较低调,并不是那种飞扬跋扈之人,故而即便是有差役开道也不会表现得如此气势汹汹。

    再者说了,朝廷皇族的仪仗与文武百官不同,因此李宏宇从仪仗上一眼就认出前面过来的那支队伍属于襄王府的。

    只是由于他对大明亲王和郡王的仪仗不是太清楚,故而不知道是襄王本人还是襄王府的那些郡王。

    李宏宇在白河镇的这些日子并不是碌碌无为混日子的,他经弄清了襄阳府的局势,对襄阳城的达官贵人更是了然于胸。

    当然了,襄阳城里最尊贵的自然就是襄王府的皇族,襄阳府文武官员莫不对其礼让三分。

    虽然靖难之役后永乐皇帝、洪熙皇帝和宣德皇帝已经收回了地方皇族的众多权力,使得他们失去了政权和兵权,但同时也进行了优待,使得他们在地方上拥有很多特权,用富甲一方形容毫不为过。

    想洪武皇帝时期,朝中官员见到大明的藩王也要下跪行礼,藩王在封地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可以自行收税和募兵,否则永乐皇帝也不可能登上皇帝的宝座。

    当然了,正是永乐皇帝通过靖难之役成为大明的天子,才真正意识到地方藩王对皇权来说是一个威胁,故而大力削藩。

    值得一提的是,永乐皇帝当年起兵的时候正是打着反对削藩的旗号联合了辽东的宁王等藩王一起出兵,结果宁王等人还是难逃被削藩的命运。

    尤其是当年兵力和能力都不逊永乐皇帝的宁王,永乐皇帝登基后不仅没有履行与其平分天下的承诺,而且还把他从山海关关外的大宁调去了江南,使得其彻底失去了对永乐皇帝的威胁。

    不过,这也导致了后来宁王子嗣引发了“宁王之乱”,虽然很快就被朝廷平定但根源之一与永乐皇帝当年的出尔反尔有关。

    李宏宇有时候在想,如果当年洪武皇帝分封在北地抵御外族的藩王都在,那么很大的可能不会有后来的土木堡惨败,满清也不可能这么顺利就崛起,毕竟这些边疆藩王有着很强的实力,与内地那些享于安逸的卫所军完全就是两个档次的部队。

    “见过夫人、少爷!”

    襄阳城城南一座气派的的宅院门前,一名身形有些圆润的中年妇人领着一群人院门处等待着,见到李宏宇一行人的车队抵达后连忙迎了上去,躬身向下车的赵氏和李宏宇躬身行礼。

    “姐姐勿需多礼,快快请起!”赵氏微笑着扶起了那名中年妇人,态度显得十分亲昵。

    这个中年妇人就是李仁海唯一的妾室杨氏,李老爷子死后就被李仁河打发来了襄阳府,守着李家三房在襄阳城的产业。

    虽然赵氏是正妻,但杨氏的年龄却比她大上近十岁,故而赵氏称其为“姐姐”。

    实际上杨氏根本受不起赵氏的这声姐姐,她原本是李仁海身边服侍的贴身丫鬟,后来被李仁海收了房,但由于出身低贱属于“贱妾”,故而在李府地位很低,

    这使得杨氏所生的两个儿子并无李家三房家产的继承权,即便是李宏宇遭遇了不测,李家三房的家产也不可能由他们继承,届时会由族长将其收回,然后分他们一些资产用以谋生。

    如果杨氏是出身良家的“良妾”,那么当李宏宇不幸遇难后,其所生的男丁可以获得李家三房的继承权,血脉的纯正性非常受大户人家的重视。

    不过,大明与实行“从母法”的朝鲜不同,大明的大户人家在分家产的时候通常都会给庶子们分上一份。

    毕竟他们的身上流着与嫡子们一样的血脉,也是家族的子弟,不折不扣的亲兄弟,中华传统讲究的是兄友弟恭,故而人们不会把事情做绝,毕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关键时刻还是自家兄弟肯舍命相助。

    而朝鲜的庶子则与家中奴隶无异,甚至无法喊父亲为“爹”,只能称之为“大人”,至于家产就别想了。

    正是因为杨氏的两个儿子没有李家三房产业的继承权,所以赵氏与杨氏之间没有心结,两人的关系才显得非常亲密,要知道她们俩乘坐的可是同一条船。

第34章 平易待人() 
“还不见过夫人与少爷。”

    虽然赵氏对杨氏非常友善,可杨氏却没有忘记她的身份和地位,起身后向身后跟着的两男一女三名年轻人说道,两名男子的容貌与李宏宇颇为相似,那名女子娇俏漂亮、亭亭玉立。

    “见过大妈、少爷。”那两男一女闻言连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躬身给赵氏和李宏宇行礼,他们就是杨氏所生的三名儿女,即李宏宇的大哥李宏庆、二哥李宏祥以及大姐李月雯。

    虽然李宏宇在李家三房子弟中排行老四,是李宏庆、李宏祥和李月雯的“三弟”,但三人从来也不敢以哥哥和姐姐自居,而是称其“少爷”。

    “月雯出落得越来越水灵了。”赵氏笑着拉住了李月雯的手,“大妈过两年一定给你说个好婆家。”

    “大妈,您又在笑话雯儿了。”李月雯闻言脸颊一红,有些忸怩地说道,她这个年龄已经初通人事自然清楚成亲意味着什么。

    说起来有些可笑,在古代妾室所生的子女在宗法意义上是正妻的孩子,换句话来说的话双方是法定的母子关系。

    这意味着妾室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正妻产下后代,虽然妾室虽然与自己的子女是血缘上的母子关系,但却不是宗法认可的母子关系。

    举个例子,红楼梦里的探春并不认其母赵姨娘的兄弟为舅舅,而认可王夫人的兄弟为舅舅就是这个道理。

    古代男女的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妾室子女的婚姻大事就掌握在了家中的老爷和正妻的手里,而通常来说都是正妻操办婚姻大事。

    因此,李月雯的婚姻大事要由赵氏做主,杨氏虽然是她的生母但是却在她的婚姻大事上没有发言权。

    显而易见,李月雯的婚事要从李家三房的利益出发,赵氏肯定会把她嫁进能对李家三房有所帮助的人家里。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李宏宇现在已经继承了李家三房的产业,故而他所说是李月雯的弟弟,也有决定李月雯婚姻大事的权力,而且他的决定的优先等级要高于赵氏。

    “大哥、二哥、大姐!”就在赵氏拉着李月雯的手说笑时,李宏宇走上前一步,冲着李宏庆、李宏祥和李月雯一拱手,笑着打了招呼。

    见此情形,赵氏、杨氏和李宏庆、李宏祥、李月雯不由得微微一怔,脸上浮现出惊愕的神色,在他们的印象里李宏宇从来都没有喊过李宏庆、李宏祥和李月雯哥哥和姐姐。

    “姨娘,我想念姨娘做的桂花糕了,这次一定要大快朵颐,等下要劳烦姨娘了。”李宏宇没有介意众人诧异的目光,微笑着向杨氏说道,这也是他第一次喊杨氏“姨娘”。

    “好,只要少爷喜欢我这就给少爷做。”杨氏闻言心中不由得一暖,连连点头说道。

    “姨娘,母亲与您亲如姐妹,您以后不要再喊我‘少爷’了,就喊我宇儿好了。”李宏宇笑着望向了赵氏,“这也是娘一直以来所希望的,姨娘可千万不能推脱。”

    “姐姐,宇儿都开口了,你可要给他这个面子。”赵氏是何等聪颖的人,见李宏宇把话头引到了她的身上,很快就回过神来,笑着向杨氏说道。

    “这”杨氏迟疑了一下显得有些为难,毕竟这样一来就乱了李家三房的尊卑,可既然赵氏也开口了她也不能拒绝,故而犹豫了一番后答应了下来,强压着心中的兴奋,一脸激动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杨氏当然要感到激动了,别看这只是小小的称呼,这意味着她得到了李宏宇和赵氏的认可,在李家三房的地位和身份骤然提升。

    随后,李宏宇和赵氏在杨氏等人的簇拥下谈笑着走进了院子,气氛显得十分温馨和融洽。

    按理说,既然杨氏都称呼李宏宇为“宇儿”,那么李宏庆、李宏祥和李月雯好像也应该改称呼喊他“三弟”。

    不过李宏宇并没有这样做,原因很简单,他现在是李家三房的主事者,除了嫡亲兄弟外其余的兄弟姐妹都要称呼他“少爷”,喊“三弟”的话就有失体统了。

    襄阳城的这座宅院是当年李仁海买下来的,三进三出的布局,是李宏宇名下三处房产之一。

    每年赵氏来襄阳城给赵广丰拜年,都要先到这里落脚,稍作休息后就前往娘家。

    这一次自然也不会例外,与杨氏寒暄了一阵后赵氏就领着李宏宇坐进马车里急匆匆赶往娘家。

    赵家住在襄阳城城西的普通居民区,是一个不大的四合院,由于已经有些年头所以看上去显得颇为陈旧,院墙和院门都斑斑驳驳。

    来到赵家院门前,赵氏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走过去敲响了院门。

    “开了,来了!”随即,院内响起了一个女子的声音。

    “大妹,你可来了,娘都等着急了。”院门很快打开了,一名系着围裙的中年女子笑着从门里走出,亲昵地拉住了赵氏的手,她是赵氏的大嫂吴氏。

    由于赵氏这些年每年都是大年初八回家,所以娘家人知道她今天要来,故而一早就在准备酒宴欢迎赵氏,赵氏敲门的时候吴氏正在炒菜。

    “大舅母好。”李宏宇一本正经地向杨氏躬身行礼,这些亲戚的关系与他非常近,他自然不能怠慢了,要留给对方一个好印象。

    “快进去吧,外婆还在等着你们呢。”杨氏闻言顿时面露惊讶的神色,这还是沉默寡言的李宏宇首次主动向她问好,这大大出乎了她的意外,随后笑着把李宏宇和赵氏迎进了院里,很开心看见李宏宇的转变。

    赵家的人闻之赵氏和李宏宇来了纷纷出门迎接,双方在院子里遇上,然后谈笑风生地进了北屋的客厅。

    与此同时,跟着赵氏和李宏宇一同前来的李家下人有条不紊地把赵氏带来的礼物从马车上取下送进院子里,在杨氏的指挥下放进了一个厢房。

    赵家一共兄妹三人,赵氏是家里最小的一个,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赵文翰,二哥赵文庭。

    赵文翰和赵文庭都有着秀才功名,而且皆为享受衙门提供膳食补贴的廪生,廪生是秀才中的佼佼者,每月领有衙门发放的钱粮,由朝廷供养着。

    按照洪武年间的定制,一个县只有二十名廪生的名额,竞争可谓异常激烈,毕竟这可是吃皇粮的人。

    赵文翰和赵文庭虽然满腹文采但运气不好,近些年来在乡试中屡屡折戟,毕竟学问做得好并不等于考试就能考好。

    可话又说回来了,金榜题名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虽然赵文翰和赵文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