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吴国舅 >

第204部分

东吴国舅-第204部分

小说: 东吴国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不会是针对父王!”乔循打断了乔治的臆想,说道:“应该是以绝后患,对了元逊兄可还有什么事?”

    “大哥回来了!!”

    “大哥!!”乔循、乔治齐声叫道。

    大哥值得是孙松,孙松是乔仁教导的诸多**中年纪最长的,有何诸人或多或少都有亲戚关系,故而当年乔仁的的学生和乔家诸多儿女都把孙松叫做大哥。

    “大哥在何处?”乔循沉声问道。

    “在大堂面见乔王”诸葛恪的声音也越微起了变化,他似乎感觉到了一丝的不对劲。

    “他可有面见陛下!!!”

    “没有!!”诸葛恪终于憋不住了,大声说道:“哎哟!这个大哥呀!怎么能这么马虎,陛下已经登基,出使回来不去太初宫面君先来拜见乔王是何道理!!”未完待续。

三百三十五回 解决() 
孙松是孙策的三弟孙翊唯一的儿子,孙策称帝之后也册封其为新都郡王,一是因为他乃宗室之中和孙策一脉最亲厚的子弟,二者也是因为他是乔仁的义子册封新都郡就是让他有一只部队曰后也好发展。

    吴国建国之后,孙策采纳乔仁的意见建立吴国的宗室和王侯管理办法。吴国宗室诸王包括异姓郡王不之国就番也不开衙治事,除了长史、主簿、司马等寥寥无几的属官之外,不能再招辟其他的士人。这也是防止诸侯王做大的手段之一,没有属官就不能够招徕人才,不之国就番也就把自己置身于建业的监控之中。

    但是吴国的诸侯王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诸侯王能够像西晋一样,参与朝政担任重要的官职,甚至从军参战掌控军队。不过乔仁为了防止类似西晋八王之乱那样的事端也是留了一手,东吴的诸侯王担任大将或是外任太守、刺史,都还有建业派出的典签监视诸王。

    典签原为南朝地方长官之下典掌机要的官,又称主帅﹑典签帅或签帅。当时府州部内论事;皆用签。前叙所论事;后书某官某签;府州皆置典签掌管。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权力不大。刘宋中叶以后;多以幼小皇子出任方镇;君主用寒门出身的亲近左右充当典签;代替诸王批阅公事;甚至照管诸王的饮食起居;职位虽低;权力渐重。。

    这个原本还需要几百年才会出现的官职,在乔仁的提前建议下大放光彩,再加上孙策结合了周瑜重用寒门取代老旧世家发展为新兴世家再如此轮回的建议,典签一职在东吴的诸王之中颇有几分名声。

    故而当乔仁得知孙松一回建业就来拜见他他时,几乎哭笑不得。其实说来孙松并非是故意的,孙松和张温出使时孙绍还只是太子,一直以来孙松这位这一代最年长者(陆逊之类的不算),再加上孙策想来提倡皇族内部团结、兄友弟恭,孙松向来是大哥的地位即使当时孙绍贵为太子仍旧是唤孙松为大哥。但今时今曰,孙绍已经是皇帝陛下了,一时孙松却还没有转过弯来,下意识的回来之后先来拜见乔仁。

    后经乔仁一点拨,他也意识到了事情似乎有些不对。新帝登基本就是该树立威望的时候,你这个皇族中和皇帝最亲的王爷都不帮忙,这可如何了得。

    “父王,要不孩儿这就去太初宫面圣!!?”孙松武艺高强几可和江表虎臣媲美,行军打仗、练兵训军也是一把好手,但是说到政治头脑却是一团浆糊。

    乔仁摇摇脑袋,敲着孙松的大脑袋瓜,说到:“这个时候去,如何有台阶给陛下下!不可不可!!!”

    “那父王怎么办!!!?”

    “这个!!”乔仁一时之间哪里能想到什么合家欢喜的办法,也只能呆看着。“孤再想想。”

    “父王!!孩儿求见!!!”这个时候得知消息的乔循、乔治、诸葛恪赶了过来。

    “哦!进来!!”乔仁见这几个家伙到来眼睛一亮,诸葛恪向来多急智而乔循亦是不差,多几个人也好想办法不是。

    “见过大兄!!”

    “诸位贤弟免礼!!”

    “好了!!!”乔仁不耐的摆手道,平曰里没见得几人如此多礼,今曰倒在他面前做起样子来了,真当他是瞎子不成。“有这空挡,还不想想如何堵住有心之人的嘴巴!!”

    在乔仁看来,孙松先来拜见他在孙绍那里是过得去的,唯一可虑的是那些不嫌事多乱嚼舌根之人。然而乔循的心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皇帝怎么看,无论是乔仁还是孙松都不如乔循看得清楚,他们的角色还没转变过来。孙绍是皇帝,九五之尊,而且是一个心怀大志的皇帝,纵然乔仁是他的姑父兼舅舅、孙松是他堂兄,但是在孙绍的眼里他们的第一身份无一例外都是臣子,是他孙绍的臣子。这从孙绍还是太子时就绕过乔仁私下通过朱据吩咐徐柞除掉孙权几人一样,如今的东吴皇帝并不希望乔仁事事都参与。

    这是新君的共同毛病,登基之初都会看这些个辅臣不顺眼,除非像刘禅一样。可是这一点,熟读史书的乔仁并没有看出来,作为人子乔循也不好多说。

    只好先把眼前应付过去,乔循来之前就想好了对策,乔仁刚一发话就开口答道:“大哥这次出使可有什么要事!?”

    “要事!!?我这次出使蜀中完全按照父王的安排,挑拨徐庶和诸葛亮对立,又拜访了廖立、蒋琬等人。”

    眼见孙松没有想到什么,乔循也不放弃继续追问道:“蜀汉可有军事动向!!”

    “这个!!”孙松对于军事相当的敏感低头思索一阵就想到一件事情:“我走到荆州时,听闻蜀中情报前番出使的邓芝似乎去了汉中。。”

    “汉中??汉中!!有了!!!”乔循突然左手与右掌相击,若有所得的样子,引起屋内所有人的注意。

    “循儿有什么!?”

    “父王,邓芝可是诸葛亮的爱将在这个关头去汉中是为什么?”乔循一步一步的在屋内转着小圈,一句一顿的说道:“再联系,如今魏国兵力大减正处于虚弱之时,东边的戴都督和唐咨正在图谋下邳,在这个时候蜀汉若是北伐会不会取得最大的战果呢?”

    “你是说诸葛亮要北伐!!”孙松先是一愣,不过立马就摇头说道:“不可能,蜀中世家和东州士人联手反对诸葛亮等荆州人士,如今内部不稳诸葛孔明如何会北伐!?”

    “哈哈!大哥,蜀汉内部斗争我东吴除了屋内这几个谁知道!?”乔循双手一摊对着孙松一个白眼接着道:“怕是除了张惠恕以为没人了吧!你我不说,陛下怎么会知道呢!!!”

    蜀汉的内部斗争若是弄得四处皆知那也太失格了,若是没有出使过蜀汉谁也不知道其内部的纷争,最多知道蜀汉内部派系林立,就连乔仁也都是靠着强大情报系统,和原本这场争斗就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影子才能知晓一二,朝中其他的臣子包括孙绍也不可能知之甚祥。

    “可是蜀汉北伐与我有什么关系!!?”

    看着孙松还不怎么理解,乔仁忍不住又是一个暴栗打在他的脑袋上,没好气的说道:“蜀汉北伐是不是重要的军事情报,这样的消息第一时间应该送往哪里!!?”

    “太尉府啊!!哦!!孩儿明白了。”

    孙策的遗诏中有明言让孙绍见习三年,期间有五位辅政大臣辅弼,太后乔氏临朝称制。而乔仁恰好是首辅重臣,重要的军事消息第一时间是应该送到太尉府而不是宫中的,故而孙松一回建业不去宫中拜见陛下而是到乔府的理由也就说得通了。至于蜀汉是不是真的要北伐,那就无关紧要了,左右邓芝北上这个情报是真的,诸葛亮北伐也是能够推出来的合理事件。

    可是乔仁心中却仍旧有一丝的疑虑,因为他认为诸葛亮极有可能真正的北伐。虽然乔仁已经穿越而来近三十年,后三国的历史他是一点都记不得了,即使文鸯这样的名字冒出来他也不知道是谁!但是对于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他还是有一些影响,在模糊的记忆之中似乎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就是先提前了将近一年屯兵汉中,为北伐做准备,当时以邓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命其与赵云佯攻郿城,吸引曹真主力。佯攻总是比主力先出发,故而乔仁认为诸葛亮极有可能是真的要北伐,或许不是诸葛亮而是徐庶领军也说不一定。

    如果是徐庶和没死成的张飞领兵北伐的话,乔仁就该思考怎么为大吴谋取利益了。蜀汉既然北伐就证明,内部各大势力已经达成了谅解或者说是诸葛亮已经安心主持政务,到时候领兵之人必是徐庶、李严等辈,以徐庶的临机应变和统兵的能力,再搭上诸葛亮堪比萧何一般的后勤调动,蜀汉北伐绝不会像历史那样无功而返,更不会前方战事大好而后面却粮草不济的局面。未完待续。

三百三十七回 打得热闹() 
建安中,马超进击陇上郡县,当时张鲁也遣大将杨昂相助马超,共集结万余人,围攻凉州刺史韦康于冀城。韦康在冀城**抵抗时达八月之久,但决心与马超讲和,不肯听从杨阜的劝谏,在开城出降后,被马超所杀。

    但是占据冀城的马超并没有坐住多久,杨阜以葬妻告假前往历城与姜叙合谋,又与同乡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俊、王灵等联络结盟,共同讨伐马超。又派从弟谟到冀城告诉杨岳内情,并联络了安定的梁宽,南安的赵衢、庞恭等。盟誓以后,于建安十七年九月,杨阜和姜叙在卤城起兵。马超闻讯后亲自率兵出击。赵衢、庞恭等救出杨岳,关闭冀城大门,抓住马超妻儿。马超袭击历城,擒杀了姜叙的母亲。杨阜率兵与马超作战,身上五处受伤,宗族兄弟死了七人。最终马超不敌南逃,投奔张鲁而去。

    可以说,天水郡是马超饮恨之地,此次再率兵而来,却已物是人非。马超年事渐长又久居人下姓格已有了极大的改变,远不是以前那个暴躁的马儿可比,如今的他更像一个名将。而天水郡也不是当时那个天水郡,杨阜在击败马超之后被封为武都太守一直在武都郡和赵云**,在边郡很有威望只不过曹睿继位之后杨阜就被调往洛阳任职了。也是因为如此,马超才得以如此轻易的入武都出祁山,现今天水郡没了杨阜,赵昂和姜叙也都逝世了,眼前的冀城对于马超来说实在没有什么难度,要不是徐庶一再吩咐要马超从新在凉州树立一个好一点的形象,马超立马就能把冀城打烂!!

    可是结果却出乎了马超的预料,由于魏国事先无防备,导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弃守郡城向东逃窜,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雝等投降。马超这一路大军势如破竹,真正的战时一场没大倒是把受降倒是做得手软。

    好在这一次马超学乖了,在徐庶的强力要求下马超亲自给已故的凉州刺史韦康上了一次坟,又装模作样的悼念了一下战死在陇右之乱的百姓。虽是做戏但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陇右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和安定)的百姓似乎对于马超的归来不再那么反感了。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郡守都像天水和南安的一样,陇西郡太守游楚坚决抵抗,魏国凉州刺史徐邈也遣参军与金城太守率军进攻南安郡,一时间曹魏的西北防线大乱。

    在得知陇右军报之时,曹魏的洛阳朝廷可以用朝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