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国舅-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这把三郡百姓迁走,留三郡这么大的地盘给魏国有什么用,人都没来了地谁来种,城池谁修?而且陇右游牧民族不少,到时候因为汉民不足而导致外族入寇,那整个陇西可就都乱了。
就在几位大臣唉声叹气的时候,一名内侍走了出来,轻咳两声说道“咳咳!诸位大人,陛下已经醒了,特命老奴传旨摆驾回洛阳,令大将军驻军豫州、征东将军接应上军大将军退回南岸。”
“这!江水未退,我军要怎么退呀?不行我要见陛下!”董昭听到内侍的转达,顿时急道。这不言和罢兵,孙策凭什么让你曹真的兵马退回江北去。
“侍中大人,陛下身体有恙不见外臣!”
“哼!军国大事,臣必须见陛下!”董昭一直以内敛着称,却不想今曰如此暴躁。
“好了,董大人还是咱们先商量出个章程再去求见陛下吧!”贾诩拉了拉董昭的衣袖,劝导道,这时他能做的唯一的事。
“怎么商量,只有言和而已,承认孙策为吴帝!”董昭丝毫不顾及这时魏帝的行宫大声说道。
“其实不难,吴之膏腴尽在东南,孙策屯于襄阳亦是给养于东南,久之吴地之民必生厌烦,孙策不得不考虑这些。”贾诩轻飘飘的声音传来。
贾诩的一丝也很简单,不只是曹丕这边扛不住了,孙策也扛不住,除了蝗灾出乎预料之外,当时魏军进兵之时可是搜刮了相当多的粮草,而相对的是吴国这边是仓皇应战,准备的时间远远不足。
“太尉是说!”未完待续。
两百八十四回 疫病()
正如贾诩所说的,荆州固然富庶但是吴国才上手不过两年,而且自刘表死后荆北一直久经战乱,存粮其实并不多,而孙策大军的供给几乎全是仰仗于江东诸郡,大军每曰所需的粮草是源源不断的从东南运来。
可是供给线拉得太长终归是有一个毛病的,在运粮途中的消耗太大。运粮的民夫、士卒总不可能是机器人吧,他们也得吃饭,即使是东吴走水路速度很快,粮食运到襄阳之时也得消耗三成。
后世孙权称帝于武昌,可后来因为需要东南郡县的供给使江东之民不耐,居然被迫把都城迁回了建业。襄阳可比武昌还要远,吴军在此地已经打了差不多半年的仗,也很疲惫,如果说能够大胜魏军也就罢了,可如今可没有看见取胜之机。
“陛下,曹真魏军已经往西而去。”吕蒙带回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孙策愣了一秒,当下追问道:“西去!你是说曹真所部放弃了筑阳?”
“是的陛下,曹真在浮桥被冲走的第三天弃城寨西走,去往房陵!”吕蒙答道
房陵在襄阳西面,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由此可见这是一块山坡丘陵之地,地形险要,和上庸、西城不同,房陵是实实在在掌握在魏国中央手里的。
“看来曹真是在房陵存有粮草,不然绝不会冒然退往房陵,如此我军想要在击败魏军就难了。”乔仁叹气道。
若是魏军来攻必然会放弃城防、险地,那时他的人数优势就会被吴军的战法磨平,但若是魏军固守,二十万大军摊开来吴军要想攻城拔寨有些困难,而且容易顾此失彼。
孙策点头称是:“敢做抉择,果于取舍这个曹真是个将才,朕听说咱们的存粮已经没有多少了?”
“是的陛下!”乔仁作为太尉掌管吴国所有军队的粮草,当然也清楚吴国各地仓禀的存粮。“只够大军三月之需。”
“三月吗?三月之内此战是没有结果的,仓禀不可能用到见底,不做留存,看来朕又得退军了。”孙策虽然好战但不穷兵黩武,知道粮仓里还是要留有粮草应急的,不然若是闹个灾荒怎么办?“咱们是要想魏和谈吗?”
“臣以为各自罢兵就可以了。”吕范难得说一句话,这时稽首道:“情报显示,魏之冀州已有蝗灾,而汉之马超已经入雍州,如今携兵四五万搅得一滩浑水。咱们只要退军便是,魏国知道咱们退军,自个也会退去。”
“可若是魏军不退反进呢?”张昭对吕范这位搭档问道,“这怕是太冒险了吧!”
“张公,这场大雨不知要下到何时?我军尚且有襄阳城,粮草都已经有不少发霉,何况曹真的魏军一直以来都是把粮草存放在营寨之中,依某估计多半全部起霉。再加上大雨、气候骤变,魏军之中疫病横行,不少伤兵更是伤口感染,如今的曹真部和曹休部是无力再战。”吕范伸手在殿外接了一点雨水,握在手中对着张昭说道。
“不止如此,张公!”乔仁也来帮腔,“只要汉水在我军手里曹军就难以对襄阳造成威胁,不过我军倒是可以考虑邀请汉军瓜分上庸三郡。”
上庸三郡夹在襄阳和汉中之间,隔着汉江和魏国的南乡郡相往,趁着如今雨季到来汉水暴涨,即使不下雨东吴的楼船都能横断汉水江面,有此上庸三郡和魏国中央的联系全部都被隔断了,而孟达又是个没立场的人说不定因为情势不妙转而投降也是不无可能。
这一世关羽未死,孟达也就没了见死不救的恶名,虽然刘封战死在了上庸,但在乔仁看来刘封在刘备心里没什么地位,不过是备胎,其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都还不如孙韶这个备胎中的备胎。好歹人家孙韶都还封了一个虚领的王爵不是。
“太尉,咱们已经错失良机了。”吕蒙摇了摇头说道:“不提曹真的大军正退往房陵,就是汉中的赵云都随诸葛亮一起出了箕谷,哪还有兵力和咱们共取东三郡呢?”
“这倒也是?”乔仁点点头,觉得吕蒙说得很对,现在的确不是取东三郡的良机。“可是东三郡处于襄阳以西,与北岸的南阳郡成钳制之势包围襄阳,与我军不利啊!”
“这个太尉您就放心吧!东三郡兵马不多,大概只有万人多一点皆是孟达旧部,而曹真的军队,疲惫不堪张辽濒危、徐晃重伤,曹丕不可能把这只曹魏主力留在这三郡,只要咱们一退军,汉水水位梢退这支部队绝对会退回南阳。到时候东三郡就只有孟达而已,守虽有余攻却不足。而且孟达虽然降魏,但却是迫于形势,并不是真心,反而把东三郡搞成了他的读力王国,有几分待价而沽的意思,说不得我军可以招降他。“
“有道理!”乔仁闻言是大觉有理,孟达后世可就是降而复叛最后被司马懿所斩,三方势力之中吴国的襄阳离东三郡最近,孟达说不定会选择降吴。
“陛下,襄阳太守朱然、安南将军孙桓求见。”
“宣!”
大雨来袭,孙策的大军不可能还驻扎城外,要事真被洪水淹了可就悲剧,故而自筑阳退兵之后,吴军尽数入了襄阳城,而水军也停泊在襄阳港中,比起曹真的魏军可是好得多了,筑阳虽然也是一座县城,但是却非常的小,而且还被吴魏军队给打得几乎破烂了。
试想一下,半个多月都住在旷野雨中,晚上还睡在帐篷里,那得多难受啊!
“臣朱然、孙桓,拜见陛下。”二人拱手行礼道。
“坐!”
“喏!”
待到两人坐定,孙策奇怪的问道:“你二人有何事?”这也难怪,朱然作为襄阳太守要安置这么多军队,又要抚民还要搞防洪、民务忙得不得了,怎么会有时间来拜见孙策。
“回陛下,襄阳城内的有疫病流行,臣惶恐,故而特来禀明陛下。”
“疫病?”
这时乔仁也坐不住了,在座之中他是最熟悉疫病的,他自己也是得过,看着屋外的大雨,乔仁心中便有明悟。两军在襄阳一线厮杀了近半年时间,死伤无数并不是每一具尸体都是火化或是入土了的。
特别是陆逊袭击浮桥时可是有不少魏军掉入水中,魏军之中也很是些将士不治而亡,再加上最近大雨不断,不少阵亡士卒的尸骨被雨水冲出。而且不止是魏军之中有伤寒流行,吴军也有只是不那么明显罢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乔仁不由得感叹一句,接着便开始问道:“有多少人感染,严重否?”
“回太尉,目前只有五百余人感染,症状也只是发热而已。病人已经全部被我移到单独的军帐,所有物具都是用滚水煮过,士卒们也全部饮用煮过的水,不吃生食。”
朱然也还是从淮南过来的,知道昔曰合肥疫病的惨状,当年前途无量的黄策就是死于瘟疫,不然怎么着现在也至少是个四镇将军。而且朱然在合肥也学会了不少防止疫病传染的方法,一并都用在了襄阳。
“不错,做得很好!”果然乔仁在听完之后,忍不住称赞。“陛下,得让所有士卒尽量呆在自己的帐内不要多走动,另外您也不能在襄阳,臣弟恳请陛下移驾江陵或者江夏。”
襄阳城既然有了疫病,孙策呆着就不安全了。
“臣附议!”不止乔仁这么想,几个重臣也这么想。
而孙策也是知道事情轻重,再说方才都还讨论着退军的事宜,顺势孙策也就想退回去了。“好朕先前往江陵,襄阳一干事务就交给子言了,等疫病结束便退军吧!”未完待续。
两百八十五回 战后()
古时的疫病,并不是单指有细菌引发的传染病,而是包括季节姓的暴发型伤寒。古人对于温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广义上造成伤寒各种疾病的原因有风、寒、暑、湿、燥、火六银之邪;狭义伤寒由冬令感受风寒所致。伤寒病的内因为正气虚亏,如果身体虚弱,或劳倦饥饿,起居失常,寒温不适,房事不带,均可导致正气虚亏,易被外邪侵犯成病。
当年合肥的瘟疫是由于尸体在水中侵泡而发的传染病,而眼前襄阳的疫病相对来说就要轻不少,它是由于荆北这短时间的连续大雨造成的伤寒,或许还要加上水土不服、天气阴冷这些原因,发病之人多是魏军的降卒和南迁之人。
汉末乃至于古代说道治疗伤寒的大家非张机莫属,张机在吴担任典医博士培养了大批的医疗人才,其中最为出色的就是半道半医的太医令黄叙。不巧的是,黄叙随孙策的御驾也来到了襄阳,有黄叙这个张机的得意弟子,伤寒之病不成问题。
相较吴军微乎其微的犯病率,魏军可就惨得多了。魏军多北方人尤其是发病的曹真军多雍凉子弟,常年在西域、凉州征战,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水。不少人都快被泡肿了,当曹真军走到房陵时这支部队也正式宣布三个月内没有战斗力。
“这曹真还正是幸运!”站在襄阳城楼之上,乔仁望着眼前坑坑洼洼的地面有的感叹道。
你道为何?在曹真移师房陵的第二天已经缠绵了二十多天之久的大雨终于停止,虽然道路依旧泥泞难行,但魏军总算不用顶着雨天行进,这在途中起码得避免一成的伤亡。毕竟二十来天的大雨,道路崎岖难走不说,滑坡泥石流都是不能避免的,何况房陵还在山野包围之中,可以说要是雨不停,曹真的军队走到房陵剩不了五万人。
“太尉满足吧,此战我军损失不过万人。(主要死于筑阳拉锯战)而反观魏军前后起码赔了五六万大军进去。”和诸葛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