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后主-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呼一口气,平复一下心中的震撼,马超缓缓开口:“我等此番大胜,丞相早已预料到,之所以让某待大胜之时方得打开锦囊,实属囊中之计,唯有大胜之后方能实施!”
言语中,马超目光锐利,直视南方大地,仿佛看到了远在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的诸葛孔明,远眺片刻后,方才缓缓收回目光,再度一叹,心中仿佛做了某种决定一般。
马超虽称赞了诸葛孔明,却并未言明囊中计策详情,令得马岱一恼,好奇心之盛,再度催促道:“兄长莫要卖关子了,赶紧明说于弟吧!”
“哈哈,吾弟莫急,丞相在信中已然全盘告知我军下一步计划。”马超笑道:“全军前行!在十五里处,分两队上邙山!”
“啊?还追?兄长,我军虽大胜,却仍无多大优势,再贸然追击,恐陷于危难之间!”马岱面色焦急,显然心中对马超的决定极不赞同。
“吾弟放心,这是丞相的计策,丞相已然算准了一切,得知某小胜之后会继续追击,追击距离恐不下百里之数,特授某立功之计。”
不待马岱开口,马超继续言:“你我二人久居汉中数载,当知汉中地形乃是中间低而四周高,四周多高山,而通向西平的路径需经过一山涧,此山涧罕为人知,为多路攻蜀,令我方首尾不顾,轲比能方才从此涧行军以攻西平,丞相的命令便是令我军占据山涧两侧的邙山地带,就地伐木,砌石,阻止被困在汉中的三万羌兵撤退!”
“那可是三万人!就靠我们这一千多人?未免太不现实了些。”虽说此计有些道理,但是马岱对比两方人数后,不禁有些怀疑。
“再说,万一轲比能领兵回救,我们岂非两面受敌?毕竟那轲比能手中还握着五万人!”
“轲比能不知死活,敢领十万大军长途跋涉,攻我汉中,为了不耽搁时间,策应其他四方攻势,其所带物资器械本就不多,如今又遭我方奇袭,辎重来不及撤走,手中已没多少东西,特别是粮食。”冷笑之余,马超再度对成都那位算无遗漏的丞相大人不由心悸几分。
“除非轲比能有必胜的把握,要不然其断不会杀回来,毕竟一旦选择回来,不能速胜,与我军陷入持久战之中,其粮食必然不够,届时连归途都是问题。”
“这。。。。。。”听着马超阐述孔明的分析,马岱渐渐觉得有些道理,的确,粮草不足,人数多非但不是优势,反而会变成劣势。
“兄长,轲比能能够一统其部落,终是一代雄主,岂会轻易放弃,毕竟他还有右翼三万多人没有撤出去!而其又是以善待部下闻名,会放弃他们吗?”马岱再度确认道。
在马超看来,这场战争自己已然必胜无疑,故而心情大好,对马岱的问题也是做到有问必回。
“正是因为轲比能是一代雄主,方才更懂得取舍,用五万人博三万人活命的机会,何况这机会还并不大,此实属不智,轲比能断然不会如此,且此番其所带只是十万羌兵,并非其鲜卑王庭之兵,弃之无妨。”
后方百里之外的西平关,高翔端坐于上,面色严肃,双眼无神的不知看着哪里,脑中亦不知想些什么,只见在其前案上静静躺着一布满字迹的竹简,这是今天一早从成都送来的,封面写着高翔将军亲启,而落款则是丞相大人。
对于这丞相之令,高翔不敢有丝毫不尊,尽管自己觉得有些太冒险,但仍要坚定不移执行下去。
“来人,遣一千人出关往西北,密切留意被堵在汉中境内的羌兵,可骚扰,但切记不可交战!”取出一军令,高翔命令道。
“诺!”
“遣一千人,组织西平周围一代百姓陆续撤入西平,不留一丝一毫可用可吃之物,实行坚壁清野战略,让敌军无粮可用!至于还未收割的小麦就地焚毁,不可留于敌军!”再取一军令,高翔下令。
“诺!”
“剩下一千人把守西平关,防止敌军来犯!”下完命令,对着堂中剩余将领,高翔严令道。
“诺!”
在这番严密计划中,时间一天天过去,一切皆如蜀军所料,经历大败,折兵损将的轲比能在逃亡的路上不甚病倒,对于仍困于汉中武都郡的三万人马虽心痛,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积怨心头,身体一天不比一天。
不是他们不救,而是无法回救,中军逃得狼狈,基本没有带出多少兵粮,左翼大军只是带出一小部,坚持三天时间也已然告罄,轲比能已经下令从明日起就地取材,周围什么能吃便吃什么,实在不行,迫不得已,杀马充饥亦可。
有一部粮食且如此,没有粮食的右翼大军又能坚持多久,他们早已杀马充饥两天,其中不乏组织数次,妄图冲过山涧,可奈何都被阻了回来,符文漫天,飞石、滚木呼啸而下,如坚实壁障般,彻底阻断了他们的归途,期间又有蜀军骚扰,毫无组织的回攻西平又未果,一来一回,损万余人,已只剩两万余人,且战力大不如前。
这一日,一身白衣,身缠浅浅白雾的马超一人一骑站于山涧路口,眼神霸道,直视面前松垮的两万大军!
此时的羌兵已无战意,特别是对这位早已惧怕到心里的白衣神将,甚至连出手都不敢,一番纠结之后,“咣!”兵器扔于地上,声音嘈杂不堪。
降!他们投降了!
第60章 阳平来信()
汉中之南,成都城中,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刘禅一脸严肃的坐于銮座之上,台下文武分列,神情恭谦,静候刘禅开口。
不知不觉,曹丕攻蜀已有半月之久,这半个月以来,刘禅及台下诸多大臣无一不着急担忧边关情况,毕竟现在位于朝堂之上的人,大多是真心效忠蜀国,他们的命运已与蜀国连接在一起,一荣同荣,一损俱损。
苦苦等待的半个月中,早会一直沉浸在一种压抑氛围之中,因为众人心中不免有个想法,那便是万一曹丕胜了,他们这早会又有何用?
又一场极度压抑的早会,出于最后的忠诚,众臣们认真做着自己份内工作,并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异样,如此,也算是尽一尽最后的臣子之道。
“报!捷报,西平关捷报!”一名传令兵,欣喜若狂的冲进大殿,对着远在上首的刘禅喊道。
闻言,众大臣不由来了精神,纷纷开口。
“捷报?什么捷报?”
“是不是轲比能退兵了?”
“快说,西平关现在如何了?”
对于众位大臣的热情询问,传令兵无法马上回答,只是深呼数口气,方才急道:“西平关大捷!骠骑大将军亲率三千骑奇袭轲比能大营,轲比能仓惶败退;随后又在邙山设伏,断了三万羌兵归途必经之路;于汉中实行坚壁清野之策,挫败汉中三万羌兵,如今未能撤出汉中的两万余羌兵已尽皆投降!”
“嘶!”闻言,朝堂之上,某处不禁出现一道冷吸声,三千,十万,多么大的差距,居然赢了?降兵都有两万多,要知道西平满打满算才不过七八千人。
再度缓了几口气,传令兵见到众人脸上的惊讶表情,内心不由有些自豪,他也是汉中西平关守军的一员,经历西平关一战,对马超其可以说崇拜到了极致,见到别人对自己偶像感到惊讶,自己内心也有些小自豪。旋即再度道:
“此一战骠骑大将军杀敌万余,俘获敌军两万余,辎重器械无数!如今轲比能正带着五万余羌兵向北撤走。”
“好!”
待其说完,不知紧张还是因其他情况,尚有些严肃的刘禅终咧开嘴,大声吼道。
随着朝会的继续,待到中旬时,又有传令兵而至,禀道:“禀陛下,南蛮王孟获领兵犯境,魏延将军于城外巧设疑兵,昼夜变化,如今蛮王孟获已无心再战,已然退兵就此返回云南去了。”
不足一上午时间,当初犯镜的四路大军已有两路退走,形同危卵的蜀汉政权似乎真要活过来一般,这时,他们方才想起半个月前,刘禅正是在这宣布对于四路大军,自己已有对策,亦是在这宣布了那震撼人心的十年之约,想到此,旋即不由望了望那噙着笑意的刘禅,心中已有些相信,相信刘禅真能令四路大军尽皆退走。
“好!”刘禅再道。
不知是否因为已有两路捷报传来的缘故,群臣不禁愿意再等一会,看看其他两路是否也有捷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早会即将结束之际,第三份军情终于送到,孟达十万军不知为何,行军缓慢,如今更是直接驻扎休息,并未继续前来攻打汉中。
众臣自然不知其中玄妙,但是作为此番大战的主策划之一,刘禅却是知道,怕是李严的书信有效果了,故而方令孟达拖延前进。
如此一来,四路大军三路已无大事,只有阳平关至今还未有消息,可惜到了最后,也不见阳平关消息,失望且有着丝丝担忧的刘禅最终也只得下朝回宫。
夜幕再度拉下,黑夜笼罩整个世界。
成都皇宫,凤阙殿中。
大厅桌案前,刘禅与张氏相对而坐,案上则摆放至几道卖相还算不错的吃的,虽仍未得到阳平关的消息,但是没有不代表一定就是坏事,对于其他三路的告捷,刘禅还是很高兴的,值此欣喜之时,刘禅身旁除了黄皓之外,恐唯有自己这位只有名义的妻子可以分享心中所想一般。
“妾恭喜陛下大计告成,三路大军皆以解决。”张氏双手平端酒盏,对着刘禅笑道,笑容甜美,真真切切,不含一丝虚假。
刘禅也端起酒盏,与张氏轻碰之后,旋即一口饮尽。三国时期,酿酒技术还不完善,虽是白酒,度数却并不怎么高,古人常常一饮一碗,除了酒量外,酒自身的度数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掩口饮下一盏后的张氏,瞧得刘禅依旧有些闷闷不乐,不由心中莫名一紧,不过其自身似乎并未在意,却也开口似开解道:“陛下莫不是担忧阳平关?”
闻言,刘禅望了张氏一眼,神情不似之前那般嬉皮笑脸,反而苦笑道:“此番曹丕四路攻蜀,我军要想真正破解,只能令四路大军同时退去,否则一旦有一路大军入蜀,那么成都便危矣,蜀国危矣!”
“陛下不必忧心,当初陛下曾说已有退敌之策,那时妾还有些不相信,如今在陛下的安排下,三路大军已无威胁,妾自然也相信陛下能够解决阳平关这一难题。”张氏笑道。
阳平关进攻方那可是曹魏,此番伐蜀大计的策划者,作为主力,其自然会全力以赴,不想其他人那般,一切以保存实力为主。
虽说张氏的安慰并不特别,但是却依旧令刘禅心情瞬间好了许多,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美女效应。
就在两人刚动了几下碗筷,便见黄皓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轻轻行至刘禅身侧,附耳说了几句后,将手中一布条交给刘禅。
从黄皓进来,在刘禅耳边说过什么之后,便见得刘禅脸色再度阴沉,拿着布条的手掌不由紧紧攥起,将那布条握于其中不断蹂躏。
张氏不傻,自然也能察觉到什么,眼中旋即露出一抹心疼怜惜之情,开口:“是不是阳平关之战不顺利?没关系的。”
轻叹一声,刘禅语气平淡道:“曹真亲领十万兵攻阳平,中途又从雍凉抽调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