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奉系江山 >

第387部分

奉系江山-第387部分

小说: 奉系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总司令,大事不好了,郭松龄把帅府引燃了,火势已经蔓延了大半个帅府。”

    张廷兰眉头紧皱。急忙说道:“所有士兵都动员起来,快去救火。”

    命令下达之后,张廷兰也带着几个重要的亲信前往帅府,离着老远就能看到冲天的火光,烈焰飞腾,黑烟滚滚,附近的街区都笼罩在其中。偏偏此时还有风刮过来。把火舌吹得到处乱窜。

    离着老远,就能感到一股灼热的温度。仿佛一个大火炉一般。张廷兰看在眼里,也清楚帅府的火怕是救不了了,现在的任务就是保护周边的房舍,千万不能让损失再扩大了!

    这时候王永江和杨宇霆等人也都感到了,大家伙都聚到了帅府的门外,此时张学良早就等在了这里。

    “拙言,我早就猜到了茂宸会走这一步,他心高气傲,没有脸见大家。也更不会投靠日本人,他除了死,还有别的选择吗?”

    张学良说这话,眼中泪水又涌了出来:“拙言,我答应要给他们夫妻收尸,你能答应么?”

    “汉卿,日本人提出让郭松龄彻底出卖东三省。然后日本人直接出兵帮他,结果被郭松龄给拒绝了,说起来郭茂宸心中还是有底限的,很难能可贵。人死不记仇,你好好安排吧,给他们夫妻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让他们永远都在一起吧。”

    经过士兵们的抢救,总算是控制住了火势,其他地方没有被波及到,不过整个帅府全都完蛋了,只余下后院的一些零散的房舍,其他的主体建筑都没有了。

    火势刚刚停下来之后,张学良就率先冲了进去。去搜寻郭松龄和韩淑秀的尸体。看着一旁烟尘之中的帅府,王永江突然笑道:“拙言,你说这是不是天意呢,帅府是先大帅在日的办公地点,权力中心。大帅先走了,帅府接着又被烧毁了,这是破坏,又是新生啊!”

    大帅府老虎厅是张作霖时代的权力象征,现在张作霖落幕了,这个大帅府也没了,旧的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开始了。王永江也是在暗示,要改弦更张,不能再搞张作霖的那种封建家长式的管理,家国不分。要建立新的高效的行政体制,要彻底让奉军脱胎换骨,张廷兰也深以为然。

    不过眼前还有不少事情让张廷兰发愁!

    “岷源先生,您可别急着感慨了,还是想想办法,怎么把窟窿填上,这场内乱对咱们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东三省这两年积累的家底恐怕要赔进去大半,伤筋动骨啊!”

    一说到这里,王永江眉头也是紧皱,他苦笑着说道:“拙言,具体损失我还不知道,但是保守估计,至少要损失一两亿以上。最应该庆幸的是咱们提前有所准备,工厂的设备、技术人员、学校的主要师生、政府文件、包括奉天银行的黄金储备,这些东西都没有受到损失,不然咱们就真的没地方哭去了。”

    张廷兰笑着点点头:“岷源先生说到了关键的地方,人才还在,设备还在,虽然被砸烂了不少坛坛罐罐,但是我们还有一双手,还能把奉天建设得更好。”

    虽然目前名义上东三省的领袖是张作相,但是大家心里头都清楚,凭着张作相的作风,是绝对不可能和儿子争权夺利的,年纪轻轻的张廷兰实际上已经是四省的主人。他能恢复斗志,心气高涨,大家伙也都有了主心骨。

    纷纷都忙活起来,把城中的火头扑灭,乱军都收拢起来,一面仔细的清理损失,一面重新整编军队,尽可能的弥补内乱给奉军造成的损失。

    别看现在把郭松龄解决了,但是日本关东军还在辽阳附近屯驻,战争威胁并没有远去,相反由于张廷兰戳破了张作霖死因之谜,的确让日本人在国际上灰头土脸,列强联合向日本施压,迫使他们低头。

    但是这件事情也彻底激怒了中国的军民百姓,尤其是很多奉军的军官都主张对日本宣战,替大帅报仇,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战争的危险并没有走远,而是越来越近了,如果稍微有一点摩擦,都有可能引起一场大战。

    一连经过了三天的时间,奉天才彻底恢复秩序,学校和工厂也都运转起来。张作相也带领着一万两千名边防军到了奉天,奉军的兵力又雄厚了不少。

    张廷兰还没来得及高兴,王永江就已经整理出了损失情况,在军政会议上面,王永江开门见山,直接说道:“辅帅,张主任,告诉大家一个消息,经历了这场内乱,保守估计,损失财富超过两亿元,财政经费也被耗光了。用一个词形容咱们,那就是一贫如洗!不只是一贫如洗,还有不少的债务要处理,省城要恢复重建,受伤死亡的士兵要抚恤。另外还要筹备资金,用来应付日本人的战争压力,这可都需要大笔的资金。”

    王永江说完,就把目光落在了张廷兰的身上,现在也只有指着这位有点石成金本事的张主任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夷制夷() 
听到王永江说出了两亿的数字之后,在场的众人全都惊呆了,就连张作相都把嘴巴张的大大的,半晌才问道:“王省长,你没有多说一个零吧,我算了一下,军火和军饷,再加上军人的抚恤费用,重新整编的费用,应该不会超过三千万,这两亿未免太骇人听闻了吧?”

    “辅帅,军费的确不多,但是奉天是东三省的经济中心,最近一段时间,京津等地大量的投资客商云集到奉天,整个工商业十分蓬勃,资金大量的涌入。(。。)如今发生了战争,很多投资人都失去了信心,光是流走的资本就相当惊人,造成了我们七成以上的损失。”

    张作相等人的头脑还多数停留在农业时代,那时候打仗的成本并不高,甚至普通的士兵要自备武器和粮食,政府负担的主要是和军事有关的直接开支。

    可是到了工业时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现在奉天虽然没有进入工业时代,但是也站在了门槛上,一场内耗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王永江估计的两亿损失还是相对保守的。

    从五四运动兴起,张作霖筹划入关,一直到最后解决郭松龄的叛军,持续了一个半月左右,真正交战的时间大约只有二十天。但是这二十天兔起鹘落,变化速度之快,简直让人难以接受,北洋和奉系,甚至连日本人都插手其中,造成的损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直接战争损失,包括军费支出,士兵抚恤支出,破坏城区重建,百姓安抚等等,总数在四千二百万左右,对于奉军来说,这笔支出还是勉强能够支撑的。

    第二项就是国内资本的大量转移和外逃,东三省在搞工业化,自然要吸引大量的各地资本。而驱使这些资本进入奉天的动力,一方面是优惠的政策,另一方面就是奉军强大的武力,谁也不敢把巨额投资放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可是这次内乱发生之后,奉军领导层来了一次大洗牌,大家对未来的政策都出现了犹豫。另外作为经济中心的奉天发生了战斗,产生的震动实在是太大了。东三省的安全也遭到了各方的质疑,从张作霖突然遇刺开始。大量的投资者先后撤资。

    第三项的损失是由于日本人插手,大量的日资企业借机囤积居奇,扰乱市场,再加上对日本直接的战争威胁,让所有人对奉军的未来都表示了怀疑,更加速了资本外逃的趋势。

    工业时代和农业时代的战争完全不一样,如果获胜了,得到的好处是成倍放大的,同样内战和失败造成的伤害也会成倍放大。甚至造成一蹶不振的结果。后世的两个超级大国都是在局部战争之中失手,影响到了国运,甚至迫使一个帝国加速解体。

    王永江向众人解释了一下这些损失,随后又说道:“就拿北市场为例,正常的时候每天有几百万元,上千万的物资往来,大宗的农产品。工业品都要通过北市场出售,停了一天,就要损失上百万,再加上违约金,数额就更惊人了。”

    张作相勉强消化了这些东西,苦笑着说道:“听起来这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拙言。北市场可是你一手筹建的,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张廷兰点点头,然后说道:“岷源先生提到的这些损失,除了直接的损失不可避免之外,其他的都是预估的,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信心!我们的金融和工业,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就是因为奉军在国内的强势地位,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信心,经过此次内乱,大家信心受到了打击,才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精辟!”王永江笑着说道:“拙言一语中的,此次奉军损失的不只是实体经济,金融的动荡也开始了,大家对于奉票也出现了抛售的风潮,我们发行的一些债券也受到了质疑,如果不能提振信心,金融力量的反噬造成的危害会更大,甚至会让社会动荡起来。”

    王永江说得一点都没错,张廷兰在搞建设的时候,大量的举债,无论是移民,还是教育,也包括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发行了大量的债券,进行了复杂的融资。

    如果这些东西出现了严重问题,造成的损失就不是两亿元这么简单了,而是整个东三省金融的崩溃,甚至是社会的崩溃,张廷兰一手创立的农场体系都有可能崩溃掉,毕竟农场开发的资金多半都是贷款获得的,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甚至会威胁整个奉军的安全。

    “经济上的刀光剑影,往往比起真刀真枪的战场更可怕。”张廷兰说道:“现在所有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提振信心,如果让东三省的经济体系重新运转起来,我认为要做的就是花钱,大量的投资,把资金重新吸纳回来。钱如水,而东三省就好比是蓄水池,我们的经济就是游鱼,水回到了池子中,鱼自然就活了。”

    “现在的情况还不算太糟,我们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实体经济,金融业才刚刚有了一点苗头,这时候挽救起来还比较容易。下一步我们就要知道大投资,大发展的项目,不断的给经济提供活水。”

    张廷兰拿出了自己的药方,在座的东三省大员都在仔细的听着,其实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并不理解张廷兰的话,朱庆澜在一旁就说道:“拙言,我听王省长的介绍,损失惨重。这时候就应该休养生息,减少支出,把窟窿补上。可是你却要反其道而行之,继续大肆的花钱,那岂不是窟窿更大了么,会不会出现问题啊?”

    朱庆澜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张廷兰也清楚这些人的问题,他们对于经济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封建农业时代,对于现代的经济运行,还十分陌生。越是在危机关头,就越要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挽救经济,而不能等着经济自我恢复,那样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诸位,在农业时代,大多数地主讲究的是单纯的积累,他们甚至把大把的银子埋到了地下,结果造成市面上银子越来越少,他们就觉得银子越来越值钱,也越来越满足。不过对于整个经济运行来说,这就是火上浇油。社会上本来银子就缺乏,藏起来之后,缺乏的就越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宋明的时候,就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钱荒的问题,甚至能够影响王朝的兴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